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从"互文性"角度出发对我国传统茶学经典著作进行翻译,有利于将我国几千年茶文化的内部成分、价值构成等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文化体系,向世界展示出一种全新的价值形象。翻译理论中的"互文性"内涵包括这样几点:互文性的本质是寻求一种文本的知识网络;互文性翻译的重心是强调对文本所处特殊语境的展现;互文性翻译的重要原则是"引用"。互文性角度下我国传统茶学典籍翻译的主要障碍点包括茶文化价值整合的障碍、茶学专业词汇表达统一的障碍、语法结构呈现的障碍、援引典故方面的"文化贫乏"障碍、互文性下的中华语言美感之丧失等。  相似文献   

2.
互文性理论为意义的理解和阐释以及文本的解读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翻译过程中对文本的互文性需要特别关注。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茶叶品名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具备双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意识,应采取直译、意译、音译等翻译方法来处理茶叶品名的翻译,在忠实通顺的基础上在译入语文化中再现源语文化中的互文联系,促进茶文化传播和中西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3.
互文性理论为文本意义的理解以及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正确处理互文符号的翻译是能否在译入语中重构源语文化因素的互文性,以及影响译文质量的主要因素。《茶经》是中国第一部茶学专著,其中丰富的互文性对全面理解著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翻译这样一部著作中,对互文符号应采用音译、直译加补释、意译等翻译方法,才能在准确传达原文含义的基础上,再现源语文化的互文性,从而准确且自信地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  相似文献   

4.
互文性理论为文本意义的理解以及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正确处理互文符号的翻译是能否在译入语中重构源语文化因素的互文性,以及影响译文质量的主要因素。《茶经》是中国第一部茶学专著,其中丰富的互文性对全面理解著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翻译这样一部著作中,对互文符号应采用音译、直译加补释、意译等翻译方法,才能在准确传达原文含义的基础上,再现源语文化的互文性,从而准确且自信地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  相似文献   

5.
基于互文性的分析视角和分析框架,以我国茶文化文本的翻译创新为先导、有计划地对外实施茶文化的传播策略,有助于提升我国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从而为我国茶叶产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一种品牌的张力。翻译学视角下互文性的主要立场主张包括:文本的翻译首先表现为符号与符号的交际性转换;文本翻译的深层次目标是实现"文化融入"基础上的文化对话;文本翻译的核心在于"价值哲学"的互动。当前加强茶文化文本翻译创新的主要背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茶文化文本翻译中还存在着诸多"交际障碍";二是茶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亟需我们从茶文化对话上寻找商机。基于互文视角的茶文化文本翻译的策略选择可以尝试语言顺应的翻译策略、"文化融入"的翻译策略、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茶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茶文化交流带来的产品附加值日益受到关注,但是由于我国茶文化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使相关专业翻译存在一定问题。传统茶文化翻译往往存在明显的互文性,跨文化思想作为互文性理论的核心内涵对高校茶艺专业英语教学有着具体实践指导作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对其翻译水平是极大的提升。互文性理论为茶文化翻译的高校英语教学提供了宏观架构基础,打破以老师为主宰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对西方文化了解的主观能动性,以便于在翻译中融入不同文化特征。茶文化翻译水平的提升可以增强我国茶产品在世界市场竞争力,促进世界茶叶爱好者交流。  相似文献   

7.
茶典籍是传统中华茶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数千年的凝结与洗练中书写了恢宏深厚的文化长卷。它们记录着我国茶文化发展的足迹。在阅读与翻译此类茶典籍文本中,可以看到它们存在着显而易见的互文性。在比勘唐、宋、明、清朝的茶典籍过程中,可以发现这些风格迥异、内容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茶书牵涉到了茶文化这个语域内的共同主题,存在着多层次、多维度的互文指涉。笔者以茶典籍的英语翻译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茶典籍翻译过程中的互文性问题,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互文性是文学领域中重要的文本理论之一,学术界认为,互文性的概念由法国符号学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通过《符号学》提出。这一文本理论不仅在文学领域、文化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也具有较高的价值。本文在对互文理论与商务英语教学的契合性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互文理论指导下的茶出口贸易商务英语翻译策略以及互文理论在茶出口贸易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作为我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一种宝贵精神财富,茶文化集中展现和代表着我国传统社会那种勤劳朴实、和谐交际、内涵包容的民族品格和生活习惯,将茶文化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去,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和精神素养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基于茶文化融入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出的必要性在于它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的人文关怀、有利于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有利于积极构建中国茶文化软实力。茶文化融入理念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创新的基本原则立场在于要遵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遵循交互主体性和文本间性的原则。基于茶文化融入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策略例举:一是基于茶文化的本土化课程知识资源教学策略;二是基于茶文化的互文性比较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赵莹 《福建茶叶》2016,(4):392-393
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翻译工作者把茶典籍准确翻译成英文,能够促进我国茶文化的传播,而互文是翻译过程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典籍翻译障碍点的共性,然后介绍了茶典籍翻译中互文的特点,最后结合实际翻译例子,研究了茶典籍中互文性翻译的障碍点,希望能为将来的茶典籍翻译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1.
英译典籍是较为系统的翻译活动,是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尽管中外译者对我国茶典籍作品的零星翻译工作已经持续较长时间,但英译茶文化典籍依旧方兴未艾。特别是对《茶谱》的翻译工作,会因为其文化理念和文化地位为茶典籍未来翻译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英译中互文关联是较大障碍,必须以互文理论为切入点,根据典籍多次出现继承与总结文本的互文性特点,分析《茶谱》中互文关系,并按照《茶经》翻译成果来翻译《茶谱》。  相似文献   

12.
张立力 《福建茶叶》2016,(1):211-212
由于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茶文化在英语翻译中仍然存在着很多文化缺失。互文性理论的出现,为茶文化内涵的翻译带来了新的启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底蕴丰富,在英语翻译中具有相当大的难度。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保留源语的文化内涵,采用协调式异化帮助读者积累源语互文知识,培养源语文化互文能力。  相似文献   

13.
作为呈现中国传统茶文化精髓的活化石,中国古代茶学典籍当中蕴藏着最原始、最原生态、最鲜活的茶文化智慧,是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过程当中和当代茶学学科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因此,加强对这些著作的翻译创新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壮大、由大到强、获得世界普遍认可的重要方面。翻译学视角下"通篇衔接"的精神内涵在于:翻译的基本认知单位应当是"通篇衔接",而非"碎片化的句子":文本翻译"通篇衔接"的核心要义是互文性:文本和语言的跨文化交际要注重"系统功能"的整合。中国古代茶学典籍英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篇际文本与篇际文本之间互相观照不足:文本内部句子和词汇组合等翻译方面的连贯性不足。基于语篇衔接视角的古代茶学典籍的英译策略建议可以尝试互文引用翻译策略、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茶叶企业英文网站文本内容的翻译活动而言,其不仅需要具体考虑翻译机制和翻译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同时也要考虑和认知其网站文本内容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尤其是要系统化理解整个素材内容所讲述的信息,本文拟从跨文化交际理论影响下的茶叶企业经营发展状况分析出发,结合出口型茶叶企业英文网站文本的特点及翻译诉求分析,从而具体分析基于跨文化交流理论的出口型茶叶企业英文网站文本翻译机制。  相似文献   

15.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看,茶文化的传播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转换、信息传播行为,而是一种有效的文化融入行为,茶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在何种程度上彰显,取决于文化融入的程度。基于文化融入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将茶文化传播的"跨文化交际转换"进行展开,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茶文化传播的质量和效率。基于文化融入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主要内涵和外延包括:英语教学的本质是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的内容在于均衡的英语文化知识结构;英语教学的主要策略在于互文性教学模式。当前我国对外茶文化传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不注重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转换;对外文化传播的渠道相对单一。基于文化融入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茶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策略可以尝试中西方茶文化比较的传播策略;互文性的翻译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就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主要内涵维度进行说明,并就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于茶文化理论构建的启示意义进行阐释,最后对茶文化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措施提出几点看法,希望能够促进当前茶文化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构建和我国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主要内涵维度在于:语言的本质是人的一种认知行为;理解特定语言的语义最为根本的方法在于准确把握"隐喻学";语言功能的实现需要系统化构建。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于茶文化理论构建的启示意义在于茶文化理论的构建要采取系统化步骤、茶文化理论的构建要重视人本主义的导向。茶文化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措施可以尝试文化结构功能导向的构建策略、互文性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7.
茶文化典故的英译工作能够帮助有效推动中国茶文化"走出去"。新阶段创新"茶文化典故"英译的时代价值在于它有利于英语世界受众对我国茶文化"隐喻"的了解与掌握、有利于促进我国茶文化产业的知识动员、有利于拓展茶文化国际化传播的途径。当前我国茶文化典故英译中存在的突出误区包括:一是没有准确、全面把握住茶文化典故的内涵;二是专有茶文化典故翻译术语的不统一性。茶文化典故英译的尝试性策略可以从茶文化典故的翻译术语统一策略、基于翻译目的的互文性翻译策略入手。  相似文献   

18.
张慧丽 《福建茶叶》2016,(12):338-339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茶文化开始进入外国人的视野。要想更好地传播茶文化,我们需要对茶文化英语进行规范。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言语交际原则的基本主张理路,然后具体分析了言语交际原则对于茶文化英语交际的基本启示,最后在此基础上对言语交际原则下茶文化英语的翻译方案提出了几点建议。言语交际原则的基本主张理路在于它讲究交际上的合作原则、交际上的礼貌原则、交际上的情境性原则等内容。言语交际原则对于茶文化英语交际的基本启示在于两点:一是茶文化英语的创新和发展要深刻扎根于茶文化体系中;二是茶文化英语的创新和发展要服从于跨文化交际的目的。言语交际原则下茶文化英语的翻译方案选择可以尝试语言顺应导向的翻译策略、互文性导向的翻译策略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王婷  张田 《福建茶叶》2017,(12):273-274
关联理论是以认知和交际为基本原则的翻译学说,它把语言交流视为一种思维方式的沟通,双方对话的话题和内容都是相互关联的,从而更有利于译入语读者对文本意义和情境的把握。将关联理论引入茶文化翻译活动中,可以把两个文本整合到一个语境之下,有效拉近译入语读者和原文作者之间的距离,促进茶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跨语传播。本文首先介绍了茶文化的具体内涵与传播价值,而后对关联理论的定义与原则作了讲解,最后则探讨了关联理论在茶文化翻译中的具体运用形式,以期为后续翻译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至今有4700多年了。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除了物质文化层面,更包含了深厚的精神文化层面。如果能把茶文化翻译得地道准确,将有利于对外传播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加深其他国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茶文化是当地人民的宝贵财富,如果能向外国游客传达中国文化中所包含的茶文化元素,展示当地的茶文化风情,将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发展。立足我国丰富的茶资源、迷人的自然风光、厚重的茶文化,高质量的茶文化英文译本为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宣传奠定了基础。因此,本文拟站在归化异化的角度,选取了国内的茶文化外宣翻译材料,及《茶经》、《大观茶论》等著作的英译文本的翻译研究,来调查了解茶文化英译文本的翻译现状,分析茶文化英译文本中出现的各种失误以及失误产生的深层原因,探索茶文化翻译与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直接对接,研究影响茶文化翻译质量的因素,结合翻译归化论和异化论,提出一套系统的翻译方法,探讨影响茶文化翻译的因素,拓展茶文化翻译的范围和深度。本文结合实例系统地分析了茶文化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将所提出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运用在经典茶文化翻译中及文化元素翻译的教学中,真正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