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灰树花是珍贵的药食两用菌。板栗蓬来源广泛,成本低廉,C/N比适中,替代部分栗木屑用于食用菌栽培可降低生产成本。本试验以灰树花菌株"小黑汀"为供试菌株,进行板栗蓬不同添加比例的配方试验,以确定板栗蓬作为培养基质栽培灰树花的可行性,并筛选适宜的添加比例,供生产应用参考。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小黑汀"由河北省燕山科学试验站提供。板栗蓬由迁西县板栗产业研究发展中心提供,经晾  相似文献   

2.
以2个灰树花品种Gf-3和BJ为试材,采用菌丝体生长速度划线法,研究了灰树花接种在不同碳氮比栽培配方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栽培配方的碳氮比对灰树花菌丝体的生长速度有显著影响,灰树花菌丝体的生长速度随栽培配方中碳氮比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灰树花高产栽培及营养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灰树花高产栽培及营养分析裘娟萍孙培龙钟卫鸿(浙江工业大学轻工系杭州310014随着日本学者对灰树花各种保健功效的证实,灰树花在日本已是人们推崇之食品,其生产规模仅次于香菇、金针菇等大宗食用菌。80年代末,灰树花在我国浙江的庆元县和河北的迁西县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4.
以灰树花菌株为试材,对灰树花母种及原种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研究,以期为人工栽培灰树花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灰树花母种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Ⅱ上茵丝长势好,生长速度快;3种原种培养基配方中,灰树花在木屑、麦麸的培养基上茵丝生长速度快,可作为灰树花原种的最适培养基.  相似文献   

5.
鲍鱼菇,又名台湾平菇、高温平菇,盖大肉厚、肉质脆嫩、鲜美可口,独具风味,营养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鲍鱼菇鲜品含水量较低,较耐贮藏保鲜,运输方便,生产发展前景广阔。庆元县是灰树花生产大县,每年栽培灰树花上千万袋,栽培主要原料为棉子壳和杂木屑,灰树花栽培特性是其菌袋只出1潮菇,大部分营养没有被消耗。因此,我们在鲍鱼菇栽培时,以灰树花废菌料为培养料进行开发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该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适时收获野生牧草,经晒干、粉碎后作为人工袋栽灰树花的培养料,配方中不加或掺入少量的杂木屑以及营养增收剂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野生牧草粉添加少量的营养增收剂可以用于栽培灰树花,配方中掺入14%以下的杂木屑效果比较好,营养增收剂加入26%较适宜,光照强度70~3001ux最适于子实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适宜工厂化瓶栽的灰树花潜力菌株,试验观察比较8个灰树花菌株的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度,单产、出菇率、栽培周期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灰树花菌株GF-1和GF-6菌丝生长浓密,生长速度适中,单瓶均产分别为94.56 g、90.96 g,出菇率高,污染率低,栽培周期短,子实体紧凑,品质优良,是适合工厂化瓶栽的优势灰树花菌株。  相似文献   

8.
工厂化栽培灰树花菌株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比较研究了11个灰树花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菌丝拮抗性,考察了不同灰树花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差异,并以栽培周期、子实体品质及生物学效率等为指标进行工厂化栽培鉴定,旨在筛选出适合工厂化栽培的灰树花菌株。结果表明:11个菌株间存在遗传差异,菌株G11菌丝生长速度及生长势适中;栽培周期73 d,为试验菌株中周期最短,子实体品质优良,生物学效率达到35.7%,是适应灰树花工厂化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9.
灰树花是一种形态婀娜、食药兼用的天然稀有的食用菌。其营养成分与人体吸收比例完全吻合,食之脆嫩爽口,味美如鸡肉。更重要的是灰树花有防癌、抗癌和抗艾滋病等重要的医疗保健功能。灰树花目前在我国已有人工栽培,在生产中发现,由于长螨(俗称)的为害,常导致灰树花减产甚至绝收。因此,在栽培灰树花中,防治长螨不可忽视。 (一)为害症状 灰树花的原种、栽培种接种菌丝生长到瓶底后,或者已生长菌丝的地方,有些菌种出现了菌丝稀疏、衰退逐渐消失,象“秃斑”状,肉眼直接能看见培养料,这是由于长螨吃食菌丝体所致。原种受到螨害后,再用来接栽培种则会导致栽培种不长菌丝;在栽培种上受到螨的侵害,把菌丝咬断,则会造成原基不会分化而导致减产。  相似文献   

10.
王庆武 《食用菌》2009,31(1):46-47
泰山灰树花俗称“泰山天花”,是泰山特有的食、药两用菌,香味浓郁,肉质脆嫩,芳香四溢,味道鲜美,口味极佳,既可鲜食又可制成干品,深受市场青睐。笔者泰山灰树花的人工驯化栽培取得成功后,在泰山周边地区推广后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经对比试验,泰山灰树花覆土栽培较袋式栽培方式效果好,营养供应充足子实体朵大、叶片肥厚、朵形美观、产量高、商品性好。现将泰山灰树花覆土栽培技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2015,(1)
灰树花在子实体原基生长期间易受细菌感染,导致产量大幅下降。从被细菌感染的灰树花原基栽培袋中分离出4种具平板生长优势的病菌菌株,编号分别为wr1、wr2、wr3和wr4。通过对灰树花原基栽培袋的回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wr4菌株感染灰树花原基与自然感染的状况一致,因此,认为wr4菌株是导致灰树花原基感染的主要菌株。进一步对该菌株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DNA序列的比对分析,确定wr4菌株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相似文献   

12.
以优化的灰树花斜面母种培养基配方为基础,参照斜面培养时培养基内营养成分配比与灰树花本身营养成分组成的比例,通过对各种固态物料的筛选,组合出14种配料方案来开展试验。根据成本低、原料来源广、有利于环保、适宜灰树花生长的原则,最终不仅筛选出了大量的分布广泛种类较多的适合灰树花固态栽培的原料,而且还优化出一种最佳的不仅适合灰树花菌丝生长,而且适应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固态培养基配方。以期能为灰树花的大面积栽培奠定基础,亦望能对为实现工业化大生产而进行的液态发酵培养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灰树花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祖兴  周明  蔡建林 《蔬菜》2013,(3):16-18
灰树花是一种珍稀名贵的食、药兼用真菌,产品大多出口国际市场,经济效益很高。介绍了灰树花的形态特征,生长发育原料的营养要求,生长环境条件的温湿度、pH控制,以及配料、灭菌、接种、发菌等操作步骤,重点介绍了灰树花仿野生出菇管理方式,该方式的生物学效率可达100%~120%,远优于其他出菇方式。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的人工载培,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各地都至力于新的食用菌种类的开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灰树花的人工驯化。灰树花(Grifola frandosa)具有独特的香味,肉质柔软,吃口好,是上等食用菌。灰树花主要生长在深山中的枹树、山毛榉树上,不易采到,因而灰树花一直被人认为是珍品。由于此缘故,许多人都争相人工栽培灰树花,已经获得成功,且木屑栽培灰树花也正在不断普及中。但是,灰树花同朴菇、平菇、滑菇等相比,历史较短,有关生理、生态等的研  相似文献   

15.
营养条件对莱芜灰树花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营养条件对莱芜灰树花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莱芜灰树花菌丝体生长最适碳源为甘乳糖,最适氮源为(NH4)2SO4、KH2PO4,对菌丝体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莱芜灰树花培养基和培养料的科学制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灰树花生态环境考察纪天保(河北省迁西县“粟蘑人工栽培研究”课题组)1991年7月、8月,笔者多次到灰树花野生实地进行考察,考察结果如下:1.野生灰树花的地上环境在灰树花生长的栗树根部周围,多数都长有杂草,杂草主要有:乌拉草、莠草、狗尾草、热草、饭花子...  相似文献   

17.
对庆元灰树花野生种驯化和栽培。结果表明:庆元灰树花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0-25℃;子实体生长阶段最适温度15-20℃;子实体原基形成与发育生长空气相对湿度85%-95%。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8月19日,河北省迁西县举办栗蘑(灰树花)食药价值推介会,参会者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企业家等近150人,对开发栗蘑食药用价值、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进行探讨。栗蘑,正名灰树花,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食、药兼用蕈菌,素有"真菌之王"和"华北人参"的美誉。截至2015年底,有着"中国栗蘑之乡"之称的迁西县共有23家食用菌厂,8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年栽培栗蘑菌棒3500多万棒,鲜菇产量7000吨,产值达1.5亿元。继板栗产业之后,栗  相似文献   

19.
杏鲍菇、大球盖菇、灰树花母种培养基适生配方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筛选了杏鲍菇、大球盖菇、灰树花母种培养基及适生母种培养基的营养梯度。研究表明杏鲍菇在5种培养基中以在苹果汁培养基上的茼丝生长的最好,在苹果汁培养基6个营养梯度上以在A3生长最好;大球盖菇在5种培养基中以在麸皮培养基上茼丝生长最好,在麸皮培养基6个营养梯度上以在B5上生长为最好;灰树花在5种培养基中以在PDA加富培养基上茼丝生长最好,在PDA加富培养基6个营养梯度上以在D4上生长为最好。至于在其他培养基上对茼丝生长的研究有待进一步进行。  相似文献   

20.
研究灰树花菌渣制作生物有机肥的可行性,确定板栗专用肥的实施效果。以根、茎、果为考察指标,对2年生板栗实生幼苗和嫁接成龄树进行试验考察。结果表明:灰树花生物有机肥能显著提高板栗幼树菌根的侵染率并促进根系的发育,降低盛果期板栗树空蓬率,667 m~2产量提高2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