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灵菇驯化栽培历史较短,生产中多种出菇方式并存,栽培经济效益差别很大。为此,笔者就近几年当地白灵菇生产中常用的6种出菇方式进行了对比试验,以筛选出适于我市出菇管理方式,提高白灵菇栽培的经济效益。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白灵菇废料栽培鸡腿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国良  刘卫东 《食用菌》2005,27(3):28-29
鸡腿菇,食药用菌,形似鸡腿。近几年白灵菇栽培我省有所发展,但由于栽培技术不够成熟,加之其生长周期长,菌棒中营养又不能完全分解利用,造成大量废料堆积。如何使白灵菇废料变废为宝得到再利用,又能解决当地离产棉区较远的供需矛盾。笔者通过栽培试验,探索出一套利用白灵菇废料栽培鸡腿菇的生产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栽培技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白灵菇是一种兼具较高食用和药用价值的珍稀食用菌,结合灌南县生产现状,笔者对白灵菇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养菌、出菇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生产环节进行系统研究,探索出白灵菇工厂化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白灵菇(Pieurotuz nebrodensi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珍稀食用菌品种。自灵菇驯化栽培的历史较短,商业栽培的历史不长,与传统栽培的食用菌品种如双孢蘑菇、香菇、平菇、金针菇相比,在品种选育、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尚欠深入。所以,白灵菇产业的发展应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才能保证自灵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笔者的观察及生产经验,就白灵菇生产发展提出下列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白灵菇不同配方及出菇方式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赖建强 《食用菌》2006,28(1):23-23
白灵菇栽培因其周期短,成本低,效益高,深受广大菇农青睐,是目前具有发展前景的食用、药用菌;其产品在国内外供不应求。为了探索不同配方及出菇方式对白灵菇产质量的影响。笔者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北方地区白灵菇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我国北方地区因以棉子壳、玉米芯等为主料的栽培资源丰富,地理环境和气候适宜,近几年来白灵菇已成为商品性、产业化栽培的珍稀菌新品种之一,市场潜力大,前景广。但由于白灵菇对营养及环境条件要求苛刻,人工栽培难度大,要求高,且相关研究不够深入系统,目前仍存在较多问题,制约了白灵菇优质高效及规模化生产。笔者通过近几年来在河北、山东惠民等地区的示范栽培,现总结如下,供广大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7.
秦秀丽 《食用菌》2006,28(2):29-30
白灵菇是近年来北方地区发展较快的一种珍稀食用菌。但据笔者了解以及菇农的反映,由于栽培经验不足,技术要领掌握不好,导致代料栽培白灵菇的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影响了菇农的积极性。为此。笔者将几年来摸索玉米芯栽培白灵菇实践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珍稀白灵菇已被广大消费者认识接受,从而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笔者在多年栽培及指导白灵菇生产中总结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供菇友参考。  相似文献   

9.
龚华江 《食用菌》2008,30(4):49-50
湖北随州市位于桐柏山,大别山两大山系余脉交汇点,南北气候在此交汇,非常适合栽培食用菌。2001年我们引种珍稀品种白灵菇成功。2002年笔者具体主持了广水市最大的郝店砂子岗20万袋白灵菇基地的技术与生产的管理。根据近几年的栽培实践及对其他基地、菇农的调查研究,总结适合鄂北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茅盛浩 《食用菌》2004,26(3):34-35
白灵侧耳又名白灵菇,由于近年来市场价格较高吸引了不少食用菌栽培者。但是不少栽培过白灵菇的栽培者反映。种白灵菇不赚钱。不赚钱主要原因是白灵菇出菇率低.不能保证每个栽培袋都能出菇。在多年野外菇棚和工厂化可调温菇房内栽培白灵菇的生产实践中,我们也碰到过类似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摸索了一套白灵菇高出菇率栽培  相似文献   

11.
李和平  张振喜 《蔬菜》2009,(2):16-17
白灵菇原产于我国新疆戈壁滩阿魏丛中,1998年前后开始商业化栽培,被定位于名贵珍稀高档食用菌。因栽培历史短,技术尚不十分成熟,造成纯菌率低,出菇率低,产量低,制约了白灵菇的规模发展。数十年来,笔者始终致力于解决原技术污染率高、出菇率低、产量低、不出二茬菇等问题,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白灵菇和大球盖菇的营养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析了白灵菇和大球盖菇干品中的氨基酸、常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每100g白灵菇和大球盖菇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5219nag和19588mg。其中,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Olu、Asp)和甜味氨基酸(Set、Gly、Ala)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0.08%、20.44%、26.85%和48.03%、23.33%、18.03%。其中自灵菇蛋白质和粗脂肪低于大球盖菇,而粗纤维、多糖和色氨酸却高于大球盖菇。由此可知,白灵菇和大球盖菇是两种营养价值很高的珍贵的食药两用菌。从对食品高蛋白含量要求的角度分析,大球盖菇的营养价值优于白灵菇;而从对食品风味要求的角度分析,则白灵菇是风味最佳的珍稀食用菌。  相似文献   

13.
白灵菇15号杂交菌株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白灵菇4号菌株和10号菌株为亲本,通过单孢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白灵菇15号杂交新菌株。白灵菇15号杂交新菌株的子实体呈手掌形,柄较短,产量较高,平均生物学效率达48.26%。  相似文献   

14.
通过高梁壳栽培白灵菇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粱壳栽培白灵菇比常规棉籽壳栽培白灵菇,生长周期缩短25d,生物转化率提高15%,生产成本降低20%,经济效益提高30%,白灵菇的主要营养成分明显提高。该研究为高粱壳的开发利用闯出了一条新路,为北方栽培白灵菇找到了新的原料。  相似文献   

15.
赵建荣  赵加蔷 《食用菌》2008,30(6):19-19
荣白1号白灵菇种源引自台湾,暂定名。笔者在其独资企业工厂化栽培3年后,引入河北围场、遵化和天津市蓟县试验栽培两年来,突出表现出该菌株早出菇、不用冷库强刺激处理即可在棚温20℃条件下现蕾,菇形圆正度好,一级品率占97%,菇柄初为圆柱形,菇体随生长形成马蹄形,  相似文献   

16.
马淑凤  刘长江 《食用菌》2009,31(1):65-67
提取时间、液固比(倍)、提取温度是影响热水法提取白灵菇菌丝体多糖的3个最重要的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得出提取白灵菇菌丝体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8h,液固比52.5倍,提取温度95%,在此条件下,白灵菇菌丝体多糖含量可以达到6.39%。  相似文献   

17.
龚华江 《食用菌》2008,30(3):49-51
2001年我地引进试种了白灵菇这个市场比较欢迎的珍稀品种,并且一次性试种成功。2002年笔者具体主持了广水市内最大的白灵菇基地——郝店砂子岗白灵菇基地的技术与生产管理。根据几年的栽培实践和对其它基地及菇农的调查研究,现总结如下,以供广大同行及栽培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珍稀食用菌白灵菇的生产技术日趋成熟,但其产量较低且只出一潮菇的现状一直未能改变。为摸索白灵菇增产增收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选用赤霉素、萘乙酸、三十烷醇、植物动力2003等一些生长调节促进剂在白灵菇幼菇期喷施,证明一些生长调节剂对白灵菇产量和质量有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19.
摘要:针对白灵菇栽培中杂菌污染较严重的突出问题,我们对培养料进行了加入抑菌荆和生物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抑菌剂对杂菌都有抑制作用,其中万霉灵效果最好,菌袋污染率为5.00%,甲基托布津最差,污染率为15.00%;抑菌剂对白灵菇菌丝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万霉敌对白灵菇菌丝抑制作用最强,百菌清对白灵菇菌丝生长基本没有影响;生物发酵能够明显促进菌丝生长,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从综合经济价值上分析,经生物发酵后加0.1%万霉灵或0.1%百菌清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0.
金福菇在常规栽培中的栽培季节与白灵菇正好错开,利用白灵菇下脚料作培养料的不同配方,栽培金福菇试验,试验结果以白灵菇下脚料35%,棉子壳35%,菜籽麸16%,麸皮10%,石膏1%,石灰2%,复合肥1%的配方适宜,金福菇菌丝生长浓密健壮,采收前三潮菇的总生物学效率达90%,纯利润为304.23%,比对照纯利润237.56%高出66.67%,试验证明利用白灵菇下脚料栽培金福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