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液体培养法,对黄背木耳纤维素酶、淀粉酶、氧化酶等几种相关酶的活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高峰出现最早(第6天),酶活性最高;纤维素酶的活性高峰随后出现(第8天);邻苯二酚氧化酶的活性高峰期到来更晚(第11天)。  相似文献   

2.
杏鲍菇液体培养胞外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杏鲍菇发酵培养时的胞外酶活性。结果表明:淀粉酶、羧甲基纤维素酶、邻苯二酚氧化酶、愈创木酚氧化酶均有活性且活性变化较大。在整个发酵培养过程中,邻苯二酚氧化酶活性较低,淀粉酶活性高峰出现最早,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随培养时间波动上升,而愈创木酚氧化酶在培养后期活性较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液体发酵方式,测定不同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初始p H对真姬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及胞外酶活性。结果表明:真姬菇液体培养最适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佳矿质元素是硫酸铜,适宜于生长的初始p H为4~6。在整个发酵期内,淀粉酶、羧甲基纤维素酶、邻苯二酚氧化酶、愈创木酚氧化酶的酶活性高峰交替出现。其中:愈创木酚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在第2天为高峰,邻苯二酚酶出现在第3天,淀粉酶在第4天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金耳液体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的淀粉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邻苯二酚氧化酶、愈创木酚氧化酶和漆酶的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期内,7种酶均有活性,但活性差异较大,产酶高峰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侧耳液体培养特性及胞外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测定了侧耳在PDY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 ,培养液pH值的变化 ,蛋白质含量和菌丝体重量 ;研究了淀粉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邻苯二酚氧化酶、愈创木酚氧化酶和漆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 :在整个培养基内六种酶均有酶活性 ,但不同酶的活性有较大差异 ,产酶高峰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以菌丝球的干重与培养时间作生长曲线,通过液体培养法培养,研究菌丝生长与培养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香魏蘑菌丝在0~5 d生长缓慢,菌丝处于适应环境的阶段,而从第5~7天生长较快,是一个快速生长期,在第7天之后菌丝基本达到稳定;香魏蘑菌丝体在PDA平板上菌丝粗壮、整齐、洁白,多气生菌丝,呈放射状,生长旺盛,菌丝浓密,液体发酵培养形成的菌丝球细密,且菌丝球界面清晰,同时上清液透亮。  相似文献   

7.
以香菇菌株808为试材,研究了赤霉素对培养第9天~第17天香菇发酵液中的淀粉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漆酶3种胞外酶、胞外蛋白质活性的变化的影响,同时测定了第15天和第17天多糖以及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淀粉酶在不添加赤霉素时酶活性达最高,最高达29.26 U;羧甲基纤维素酶在0.2 mg/L赤霉素浓度下酶活性最高,最高达31.50 U;漆酶在3.0 mg/L赤霉素浓度下酶活性最高,最高达30 U;3种胞外酶的最高值均出现在第15天左右.蛋白质浓度在2.0 mg/L赤霉素浓度下最高,第11天达高峰0.048 mg/mL; 2.0 mg/L赤霉素浓度下胞外多糖含量最高达23.64 g/L,1.0、2.0 mg/L赤霉素浓度下菌丝干重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对灰树花液体培养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其胞外酶活性。结果表明:灰树花液体培养发酵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硝酸铵,磷酸二氢钾为其最佳矿质元素,最适初始pH 2~4。灰树花在PDA液体培养基中发酵培养时,淀粉酶、羧甲基纤维素酶、邻苯二酚氧化酶、愈创木酚氧化酶均有活性且活性变化较大。在整个发酵培养过程中,邻苯二酚氧化酶、愈创木酚氧化酶活性较低;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最高,且前期与后期酶活性较中期高;淀粉酶活性随培养时间波动上升。  相似文献   

9.
糙皮侧耳多糖分解酶和木质素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测定了侧耳在PDY培养液中生长时,培养液PH值的变化,蛋白质含量和菌丝体研究了淀粉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邻苯二酚氧化酶,愈创木酚氧化酶和漆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欺内六种酶均有酶活性,但不同酶的活性有较大差异,产酶高峰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药(食)用真菌进行了大量研究,花脸香蘑作为优质药用及食用种类,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和抗菌活性等药用价值,具备极大的开发潜力。从培养方法、成分组成以及药理活性等3个方面对花脸香蘑的研究现状进行概括,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花脸香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栽培平菇的栽培料进行不同的处理,筛选出最适合平菇生长的栽培料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在发酵时加入促酵剂,可使平菇菌丝生长迅速,出菇产量高。  相似文献   

12.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对香魏菇液体培养基中碳氮营养源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香魏菇菌株能利用多种碳源、氮源,其中碳源以葡萄糖较好;有机氮源优于无机氮源,牛肉膏为较佳氮源。  相似文献   

13.
首次报道外生菌根菌的共生培养法初步研究了一个较好的外生菌根菌菌丝体培养方法,即将宿主的愈伤组织与外生菌根共同培养,可以明显地促进真菌菌丝的萌发和生长。愈伤组织匀浆液也可促进菌丝体早期生长。  相似文献   

14.
大蒜白腐病菌产毒素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林青  程智慧 《园艺学报》2008,35(6):841-846
采用大蒜幼苗根系生长抑制率生物检测法,研究了该病菌在不同培养基、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培养液pH、光照和振荡培养等条件下粗毒素的活性和产量,结果表明:大蒜白腐病病菌的最佳产毒培养基为Fries液体培养基,培养温度为18.0 ℃,培养基pH值为5.0,在黑暗条件下连续振荡培养6 d时产生的粗毒素的毒性最强。  相似文献   

15.
1.1竹木结构单栋塑料大棚立柱用直径8~10cm的毛竹为材料,拱杆为毛竹(直径8~10cm)一分为四的竹片。大棚跨度8m,长度50~60m,肩高2m,顶高3m,拱杆间距1~1.2m,立柱间距3m。拱杆上盖薄膜(厚0.05mm),两拱杆间用压膜线固定在预埋的地锚上。该结构多柱支撑,比较牢固,建造简单,成本较低。缺点是遮光多,作业不方便。  相似文献   

16.
椪柑成熟种子胚培养获得四倍体植株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洪柳  刘永忠  邓秀新 《园艺学报》2005,32(4):688-690
 通过组培方法从374粒 柑种子培养中获得449株小苗。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染色体倍性分析, 发现其中7株小苗为四倍体植株。采用13对SSR引物分析表明这7株四倍体植株均来自珠心细胞, 为同源四倍体。这些四倍体的获得为下一步培育三倍体无核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2001年从华南农业大学引进了高朗1号等3个毛叶枣品种,进行冬暖式大棚栽培试验。定植株行距2m×3m,第2年间伐为4m×3m。2~3月份定植在蔬菜大棚中,与蔬菜共生3~4个月,5月底去掉棚膜,9月底再盖棚。当年春节前成熟上市,666.7m2产果1500kg,第2~3年产果均达3000kg以上。平均单果重85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  相似文献   

18.
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选育的新一代白沙枇杷“白玉”、“冠玉”果形大 ,品质优 ,易丰产 ,是白沙枇杷之良种。为了加速发展良种 ,我们改变传统方法 ,采用优选种子、苗床育苗 (全光雾苗床 )、容器移栽、遮光降温、大棚调控、提前嫁接 (比露地提前一年 )、周年供苗的育苗新技术 ,达到了快育快供的目的 ,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 大棚、营养土与容器1 1 水泥框架大棚的建造 根据育苗要求 ,我们设计浇制了跨径 6 0m、高 2 1m的钢筋水泥弓形架 ,根据不同地形 ,每隔 1 0m竖立一档 ,长度可根据需要为 30m或 50m。1 2 营养土的配…  相似文献   

19.
枇杷快速育苗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枇杷传统育苗采用倒砧嫁接 ,从播种到出圃需要两年多时间 ,八十年代末 ,推广了剪顶切接技术 ,大大缩短了枇杷育苗时间 ,但还需一年零六个月。而现在 ,经过不断改进技术 ,从播种至嫁接出圃 ,育苗时间可以缩短到不足一年 ,缓解了枇杷良种苗木供求紧张局面。现将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1 整地施肥 苗地要选择避风向阳 ,排灌方便 ,交通便捷的地方。不论水田或农地 ,土壤均以质地疏松的砂质壤土为好。播种前宜深翻晒白 ,施足基肥 ,在耙平后施下 ,6 6 7m2 施农家肥 30 0 0~ 50 0 0kg ,三元复合肥2 5~ 4 0kg,耙细整平 ,串沟整畦。施足基肥是苗…  相似文献   

20.
蚯蚓粪育苗基质在辣椒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淮阴市蔬菜所研制的有机活性基质为对照(CK),设置了10种自制蚯蚓粪基质配方处理,研究了不同配方蚯蚓粪基质在辣椒育苗前期、中期和后期对幼苗株高、茎粗、开展度、叶绿素含量、叶片数、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和地下部干质量等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蚓粪+蛭石+N2+P+K基质配方处理的效果最佳,幼苗质量良好、生长健壮,且与其他基质配方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是较理想的辣椒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