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8 毫秒
1.
以白金针菇为试验材料,人工模拟Hg(1 mg/L)污染,研究水杨酸(SA)对在Hg胁迫下金针菇液体培养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影响,为中度Hg污染培养金针菇的原位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SA能提高Hg胁迫下金针菇胞外酶的活性,对还原糖、蛋白质含量影响起到重要作用,各种胞外酶活力峰值出现在第12~15天;中高质量浓度SA(≥50 mg/L)能显著地提高金针菇在Hg胁迫下胞外淀粉酶、愈创木酚酶的活性,培养液中还原糖含量随着胞外酶的浓度变化而变化;中低质量浓度SA(≤20 mg/L)能显著地提高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漆酶的活性,相对电导率、酸度和蛋白质含量均保持着较高的水平。中低质量浓度SA可以缓解重金属汞对金针菇菌丝的生长抑制作用,且以20 mg/L SA为最理想的缓解中度重金属对金针菇毒害。  相似文献   

2.
焦迎春  余梅  唐达 《食用菌》2010,32(3):6-7
在黄绿蜜环菌(Armillaria luteo-virens)液体发酵培养过程中,对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漆酶(Laccase),淀粉酶(Starchase),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锰过氧化物酶(Manganese peroxidase,MnP),蛋白酶(Prolease)六种重要的胞外酶间隔24h测定酶活力。结果如下:淀粉酶、锰过氧化物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漆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酶活均有较大变化,产酶高峰期也不同;菌丝体重量在第6天达最大值,可作为菌丝体(液体菌种)收获期。  相似文献   

3.
李辉 《北方园艺》2011,(22):146-147
研究了在金针菇液体培养基中添加0.0125、0.0083、0.0063、0.005 mg/mL的壳聚糖对金针菇菌丝体发酵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酶、漆酶和蛋白酶3种胞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浓度的壳聚糖对金针菇菌丝体中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漆酶和蛋白酶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壳聚糖稀释浓度为0.0083 mg/mL的促进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4.
对于8个杏鲍菇菌株发酵液中的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漆酶、多酚氧化酶、淀粉酶的活性及其蛋白质含量进行了研究。测定结果表明:菌株CC的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漆酶、淀粉酶活力均高于其它7个菌株,多酚氧化酶活性低于AA,PLA,PL7,PL174个菌株,高于PL3,PL6,PL16三个菌株;各菌株的蛋白质含量有着很大的差异,其中菌株CC的蛋白质含量为最高,并且蛋白质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总酶活;分析表明:CC是一优良的杏鲍菇菌株。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真姬菇生长发育的八个时期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研究,得出胞外酶在不同时期活性变化趋势各不相同。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在成熟期及采后3d显著高于其它生长发育时期;滤纸纤维素酶在菌丝长至菌袋1/4时显著高于其它时期,随后下降,但在子实体成熟期以后又显著升高;淀粉酶活性随着生长发育进程推进酶活性升高;愈创木酚酶在菌丝生长阶段无显著差异,但在子实体成熟期以后显著升高;发现纤维素酶、淀粉酶以及愈创木酚酶在生殖生长时期的活性显著高于营养生长时期,而漆酶及β-葡萄糖苷酶活性在原基期显著高于其它各时期。说明真姬菇胞外酶活性与其不同生长发育有关,同时漆酶与β-葡萄糖苷酶在原基形成期显著升高,可考虑寻找漆酶和β-葡萄糖苷酶出现较早的配方,以期促进真姬菇较早转入生殖生长,从而缩短栽培周期。  相似文献   

6.
以香菇808为材料,人工模拟镉(1 mg/L)污染,研究不同外源水杨酸(SA)添加量对香菇液体培养过程中3种胞外酶活性及蛋白含量变化,菌丝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杨酸浓度为50、100 mg/L能显著提高镉胁迫下香菇胞外蛋白含量;20 mg/L水杨酸处理能显著提高胞外羟甲基纤维素酶活性,低浓度(1、10 mg/L)的水杨酸处理可显著提高镉胁迫下香菇胞外漆酶的活性;同时,低于100 mg/L的水杨酸处理不仅能促进镉胁迫下的香菇胞外淀粉酶的合成,也能促进香菇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平菇栽培过程中胞外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菌株新831、黑平王和黑平5号为试材,研究其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木聚糖酶、漆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平菇栽培过程中,几种胞外酶活性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淀粉酶和蛋白酶在菌丝生长阶段酶活性较低,在子实体成熟期都出现酶活高峰;漆酶和过氧化物酶在菌丝满袋期酶活达到顶峰,随后开始下降,一、二潮菇间期出现次高峰.  相似文献   

8.
七株贵州蜜环菌胞内多糖得率及胞外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株贵州蜜环菌为试材,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得率、DNS法测定蜜环菌发酵液中木聚糖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的活性、丁香醛连氮测定发酵液中漆酶活性,研究了不同蜜环菌在发酵过程中漆酶等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及菌丝胞内多糖提取率。结果表明:各菌株间多糖得率存在显著差异;各菌株胞外酶活性变化趋势均是先升后降;各酶在不同菌株间达到最大酶活的时间、最大酶活性值存在明显差异;优良菌株DJ1第4天就能结束发酵,达到最大酶活时间最短、持续时间长。蜜环菌液体发酵时最早分泌的是CMC酶、漆酶,然后是木聚糖酶,但起主要作用的是木聚糖酶。  相似文献   

9.
羊肚菌液体培养过程中几种胞外酶活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测定了编号为M延-10羊肚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培养液pH值、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淀粉酶、漆酶、愈创木酚酶、蛋白酶酶活性及蛋白质、糖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期内5种酶活性有一定变化规律,但不同酶活性有较大差异,产酶高峰也不尽相同。培养过程中蛋白质、糖含量随时间变化,且与酶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不同发酵条件对鸡腿蘑胞外酶活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腿蘑液体发酵,其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淀粉酶、邻苯二酚酶、愈创木酚酶、漆酶与培养时间、温度、pH、碳源浓度、氮源浓度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该实验对纯香灰菌(Hypoxylon sp.)培养及其与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混合培养过程中的纤维素酶、淀粉酶、漆酶等培养原料基质降解相关酶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香灰菌长满菌袋后淀粉酶与漆酶活力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木聚糖酶活力在培养至15 d达到最大值5 000 U·m L-1,纤维素酶活力培养至5 d后,稳定在40 U·m L-1左右,可以有效降解木料培养基。银耳与香灰菌混合培养后,在固体培养过程中,其中胞外可溶性蛋白浓度和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活力变化规律与香灰菌纯培养相似,而淀粉酶在培养至第10天达到最大值2 253 U·m L-1,其胞外可溶性蛋白浓度与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力显著提高,漆酶活力培养至第5天达到最大值71.33 U·m L-1,随后迅速下降,蛋白酶活力变化情况与淀粉酶相似,第15天酶活力达到最大值3.05 U·m L-1。说明混合培养中两者具有互作效应,可以有效促进胞外蛋白的分泌,提高基质降解相关酶活力,促进菌体对基质的降解,提高养分的供应。该结果可为银耳优良菌种的选育,两者的配比以及栽培料的选择与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肇莹  马晓颖  陈珣  肖军 《北方园艺》2021,(8):99-105
以小麦、大米和柞蚕蛹为培养基质的子实体为试材,对比其多糖和蛋白质含量,并测定漆酶、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滤纸酶、多酚氧化酶活性,以此分析各胞内酶活性与多糖和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以期为获得高蛋白和高多糖的蛹虫草子实体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以柞蚕蛹为栽培基质的蛹虫草中的多糖和蛋白质含量最高.利用双重检验分析发现蛹虫草子实体中多糖的累积与纤维素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蛋白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蛹虫草子实体中蛋白质的累积与淀粉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侧耳792几种胞外酶活性的测定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启忠 《食用菌》2006,28(5):7-8
侧耳(792)在PDY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时,淀粉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邻苯二酚氧化酶、愈创木酚氧化酶和漆酶的酶活有较大变化,产酶高峰期也不同;蛋白质含量和菌丝体重量在第10d达最大值,可作为菌丝体(菌种)收获期。  相似文献   

14.
金针菇固体培养几种胞外酶活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主要研究了金针菇菌丝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胞外酶的活性变化。测定了木聚糖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变化及蛋白质、还原糖的含量变化。并探讨了金针菇在改变了碳源的培养基上胞外酶、蛋白质、还原糖的变化。结果表明 :金针菇在固体培养过程中 ,三种酶均有活力 ,但呈现较大差异。培养过程中蛋白质和还原糖含量随时间变化 ,且与酶活力有关。改变固体培养基中的碳源 ,则胞外酶活性、蛋白质和还原糖含量又呈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香菇生长过程中几种胞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本文研究了在常规栽培条件下,香菇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培养料中的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淀粉酶、漆酶、果胶酶、酸性蛋白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培养料成分的不同只影响酶活性的相对大小,而不影响酶活性变化的规律性,大部分酶随着每一潮子实体的成熟出现一个活性峰值,营养生长阶段,酶活性呈总体上升趋势,生殖生长阶段则呈下降趋势。部分酶活性在后期丧失。  相似文献   

16.
本文测定了温度对香菇胞外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木屑基质培养90天的香菇胞外游纸纤维素酶(C_1酶)、羧甲基纤维素酶(C_X酶)和半纤维素酶(H_C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分别是55℃、55~60℃和50℃。在50~55℃条件下保温1小时后,C_1酶和H_C酶活性大幅度下降,而C_x酶活性下降较为缓慢,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本文提出相对活力系数(Relative activity coefficient,RAC)作为表示香菇菌丝生长温度与酶最适作用温度之间关系的一个参数。  相似文献   

17.
以棉子壳培养基为对照,向棉子壳培养基中分别添加淀粉、尿素、石膏,研究在金针菇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培养基中胞外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果胶酶、过氧化物酶、漆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呼吸消耗及绝对生物学效率。结果表明:(1)添加尿素能明显提高金针菇的绝对生物学效率;而添加淀粉、石膏不能提高金针菇的绝对生物学效率;(2)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在金针菇菌丝生长阶段活性较低,子实体发育期活性较高。淀粉酶、果胶酶、过氧化物酶在菌丝生长阶段活性较高,子实体发育期活性较低,漆酶活性变化趋势不明显;(3)金针菇具有完整的胞外纤维素酶系;(4)不同添加物只影响酶活性的相对大小,而对胞外酶的活性变化趋势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白灵菇生长发育过程中胞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天山2号菌株为试材,研究了白灵菇生长发育过程中胞外滤纸酶、羧甲基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淀粉酶、漆酶、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活性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的胞外酶活性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滤纸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性菌丝生长阶段较低,现蕾后活性急剧增强.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活性菌丝生长阶段比较稳定,现蕾前相对较低,子实体生长阶段两种酶的活性又明显增强.整个生长阶段酸性蛋白酶的活性明显高于中性蛋白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液体发酵方式,测定不同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初始p H对真姬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及胞外酶活性。结果表明:真姬菇液体培养最适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佳矿质元素是硫酸铜,适宜于生长的初始p H为4~6。在整个发酵期内,淀粉酶、羧甲基纤维素酶、邻苯二酚氧化酶、愈创木酚氧化酶的酶活性高峰交替出现。其中:愈创木酚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在第2天为高峰,邻苯二酚酶出现在第3天,淀粉酶在第4天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20.
生长调节剂在香菇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三十烷醇、α-萘乙酸和玉米素处理香菇507菌丝体,并测定菌丝生长速度和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愈创木酚氧化酶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香菇菌丝体的生长速度及三种胞外酶活性的影响不同。三种生长调节剂虽能影响菌丝生长速度和三种胞外酶的活性,但不能改变其变化趋势。此外,本文还讨论了菌丝生长速度和三种胞外酶活性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