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1 毫秒
1.
正杏树流胶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寄生树种有杏、桃、李、酸梅、巴旦木和樱桃等多个树种。分生理性流胶病和侵染性流胶病两种,引起该病的原因有很多种。近几年病害情况日趋严重,笔者在哈密市伊州区、伊吾县各乡镇调查发现,杏树流胶病较为普遍,发病园轻者树势衰弱,造成减产;重者树死绝收,严重影响杏果产量和商品质量,该病困扰着广大杏树生产者。1杏树流胶病的两种症状1.1生理性流胶  相似文献   

2.
以新疆轮台县22个杏园为调查对象,调查了2013—2014年杏树流胶病的发生危害情况,并分析了发病相关因子,以期为轮台县流胶病的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该病田间平均发病株率为89.84%,最高达100.00%;平均病情指数为36.28,最高为78.75;杏树流胶病的发生与树龄树势、立地条件、栽培管理水平及栽植密度关系密切;盛果期杏树较幼龄期发病严重,低主干杏园较高主干杏园发病严重,不同间作模式的杏园发病程度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流胶病为山东桃树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关于桃树流胶病的病原,国外、国内报道不一。病原真菌的鉴定通常采用传统形态学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明确山东省桃树流胶病的病因,2007-2009年应用rDNA-ITS序列测定分析和传统真菌形态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从不同产地分离获得的能引起桃树流胶病的致病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引起山东桃树流胶病病原菌主要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dothidea(Moug.exFr.)Ces et de Not)。该病原菌rDNA-ITS区序列已在GenBank上登录(GenBank登录号:GU933645)。伤口和皮孔是病原菌田间主要的侵染途径。为山东桃树流胶病的防治研究及抗病品种选育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桃树流胶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流胶病病因桃树流胶病是桃树的一种主要病害,桃树一旦发病,严重影响树势、产量和品质。该病病因复杂,有关的研究观点不同:一是认为由真菌引起的,其有性阶段与干腐病菌相同,从皮孔或伤口侵入,有潜伏侵染特性,在枝条或树干可长期存活,当树体衰弱时发病,表现为侵染性流胶病;二是认为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为非侵染性流胶病。主要原因是:①土壤偏碱;②各种原因造成的伤口,如冻害、冰雹、日烧、虫害(小蠹虫、红颈天牛)、机械损伤、剪锯口等;③修剪量过大,造成根冠失调;④品种和砧木亲和力差,接口部位易出现流胶病,如桃树嫁接在杏树砧木上病重,用矮…  相似文献   

5.
1症状 树流胶病,又称疣皮病,可分为侵染性流胶病和非侵染性流胶病两类:侵染性流胶病为真菌侵染所致,非侵染性流胶病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桃树感染该病后,轻者树势衰弱,减产、果实品质降低,重者枝干干枯、甚至树体死亡.  相似文献   

6.
桃树流胶病多发生在桃、杏等核果类果树。在杏树上发生较为严重 ,使树势衰弱 ,严重的能使果树枯死。温室桃树流胶病有 2种 ,一种是侵染性病害 ,是由真菌引起的 ;一种是非侵染性病害。1 侵染性桃树流胶病1 1 病症 主要影响树干和主枝 ,枝条也能受害 ,发病初期表现为病部稍肿起 ,随后溢出半透明状褐色软胶 ,软胶硬化后变成琥珀状硬胶块 ,病部皮层和木质部变褐腐朽。非侵染性桃树流胶病诱因复杂 ,病虫伤、机械伤、雨水过多、土壤过湿、过重、修剪过度、定植过深、施肥不当 ,均可促使流胶病发生。树体上的伤口是导致流胶病发生的主要因素。1 …  相似文献   

7.
桃树流胶病及其防治1病因及症状桃树流胶病过去曾长期被误认为因虫害或伤口而造成的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由于病因不清,防治方法不当,病害严重流行。近几年经研究确认,流胶病是一种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桃瘤皮病)。这种病害易在成龄桃树的主干及桠杈处发生,...  相似文献   

8.
真菌感染性果树流胶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胶病是蔷薇科、芸香科等果树普遍发生的严重病害之一。流胶病影响到植物的输导组织,使树势逐渐衰落,直接影响果树的产量。流胶病分非感染性流胶与真菌感染性流胶。该研究对真菌感染性流胶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防治进行了分析总结,旨在为流胶病的病原菌识别及其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桃树流胶病在南方桃树栽培中是一种常见的病害 ,轻者造成树势衰退 ,重者导致毁园。我县长校镇以及邻县连城的四堡、北团曾是我省颇有名气的水蜜桃产区 ,近年来由于流胶病蔓延 ,防治不力 ,导致水蜜桃栽培面积逐年缩小 ,产量锐减。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桃树流胶病属于生理性病害 ,而据笔者观察 ,桃树流胶病有侵染性与非侵染性两种 ,两者之间既有类似症状 ,又有根本区别。因此 ,正确识别两种不同性质的桃树流胶病 ,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才能防止其蔓延。1 病因1 1 侵染性流胶病是由于病源菌侵染引起的 据上海园艺所报导 ,该病菌是一种真菌 ,有性…  相似文献   

10.
从受侵泽的平菇子实体中分离出一株病原菌,经分离、培养、鉴定为腐霉。本文详细描述了腐霉对平菇侵染症状、发生规律、传统条件和防控措施,为平菇常见病害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直立迷迭香不同木质化程度插条扦插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  朱莉  孙奂明  赵菲 《北方园艺》2010,(5):114-115
以直立迷迭香不同木质化程度插条为试材,进行扦插对比试验,旨在筛选出最适合北京地区直立迷迭香生产的插条类型。结果表明:在嫩梢、半木质化和完全木质化3种插条类型中,完全木质化插条生根早、根量大、分枝多,扦插效果最好,适合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采用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保定市市售的3种类型共16种蔬菜中的Ca、Cu、Zn、Fe、Mn 5种矿质元素,为指导人们日常饮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蔬菜中矿质元素含量不同,叶菜类蔬菜中的(Ca、Cu、Zn、Fe、Mn含量高于果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而不同品种的蔬菜其矿质元素的含量也存在很大差异,油菜中的Ca和Mn含量最高,分别为7.6 g/100g和8.98 mg/100g;Zn含量最高的为香麦16.72 mg/100g,其次为菠菜12.63 mg/100g,洋白菜的Zn含量最低仅为0.73 mg/100g;菠菜中Fe含量最高138.43 mg/100g,其次为香麦111.11 mg/100g.综合分析结果,香麦、菠菜、油菜的Ca、Cu、Zn、Fe、Mn含量要高于其它种类的蔬菜.  相似文献   

13.
鸡腿蘑菌丝体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8种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鸡腿蘑菌丝体,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谱差异明显,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4.
侧耳属3种食用菌解剖学性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DA培养基和棉籽壳为培养料,培养了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并对其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均具有锁状联合,子实体菌柄都侧生,每个担子顶部产生4个担孢子,孢子内含油滴,孢子印皆为白色。姬菇和鲍鱼菇菌盖颜色为灰黑色,榆黄蘑为黄色,姬菇和榆黄蘑菌丝生长快,姬菇菌丝浓密,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稀疏,鲍鱼菇菌丝能产生黑色分生孢子。姬菇和榆黄蘑子实体小而多,出菇早、产量高,鲍鱼菇子实体较大内部组织紧密,担子、担孢子梗粗壮,孢子饱满油滴大。  相似文献   

15.
槭树科植物树姿优美、叶形秀丽,大多极具观赏价值。我国槭树科植物资源丰富,其中云南是槭树科种类最多的省份,有61种。通过对昆明地区主要公园的绿地调查,表明槭树科植物在昆明绿地中应用品种单一、资源利用不充分。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昆明槭树科植物的应用提出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开发保护并重、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种植养护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香菇多糖分离纯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不同方面对香菇多糖的分离、纯化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 :香菇颗粒的粒径为 2 - 3mm ,原料 /水 (W /W) =1:2 0~ 1:2 5时 ,乙醇终浓度在 70 %左右时效果最佳 ,可以得到较多的多糖粗品。BECM法脱蛋白的结果表明 ,杂蛋白的去除率为 99 98%。甲醇分级沉淀后的多糖分为L1,L2 ,L3三个级分 ,分别测其比旋 ,并用酸完全水解L1,L2 ,L3,作纸层析结合苯酚—硫酸法的测定结果表明 ,L1,L2 ,L3的葡聚糖含量分别为6 8 0 9%,79 2 5 %,10 0 %。比较自然干燥法 ,高温烘干法 ,真空低温冷冻干燥法的干燥结果发现 ,自然干燥法耗时太长且干燥不彻底。而高温烘干法则会使多糖严重降解。真空低温冷冻干燥法虽然能耗较多 ,但条件温和 ,应是制备有活性生化制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琳  于军 《北方园艺》2006,(5):43-44
采用一、二年生优质的沙棘枝条,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对沙棘硬枝扦插成活率影响因子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以园土∶蛭石∶有机肥=5∶4∶1为扦插基质,用一、二年生优质的沙棘基部枝条作插穗,用浓度为200 mg/kg ABT2处理插穗,成活率可达73.5%。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酸枣砧木进行嫁接前、嫁接后处理,在生长期嫁接达到高成活率是可能的。试验表明:在嫁接前20d(天)剪砧、嫁接后20d(天)左右去裙枝对提高成活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莲瓣兰原生地萌发胚培养真菌污染控制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莲瓣兰杂交种子原生地共生萌发突破种皮的胚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次氯酸钠浓度、灭菌时间、灭菌次数及超声波处理时间对莲瓣兰胚培养过程中真菌污染控制及胚培养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莲瓣兰胚培养过程中以次氯酸钠浓度∶灭菌时间∶灭菌次数∶超声波处理时间(4%∶15 min∶1次∶6 min)的配比胚被真菌污染的污染率最低为16.0%,但是胚成活率较低仅为14.3%,不宜作为莲瓣兰胚培养的灭菌条件;经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莲瓣兰胚培养过程中胚成活率作用大小为次氯酸钠浓度超声波处理时间灭菌时间灭菌次数,以次氯酸钠浓度∶灭菌时间∶灭菌次数∶超声波处理时间(1%∶20 min∶2次∶3 min)的配比胚成活率高达93.3%,同时胚被真菌污染率仅为19.00%,可以作为莲瓣兰(Cymbidium torliseplum)杂交种子原生地共生萌发突破种皮的胚培养灭菌条件,在此条件下胚能够从培养基中吸收营养物质,经过培养胚生长发育成根状茎。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 ,来研究白蚁蚁巢的热水浸提物对鸡菌丝生长的影响 ,探索鸡菌丝的营养特征。研究发现蚁巢热水浸提物对黄褐纹鸡菌丝的生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作用 ,而蚁巢热水浸提物的量的多少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