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以市售新鲜葡萄为材料,采用不同的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对葡萄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料液比,而提取时间影响不大.葡萄多糖提取的最优工艺参数是:提取温度为90℃、料液比为 1:2、提取时间为2.0 h.经苯酚-硫酸法测定,葡萄多糖含量为7.53%(以半乳糖计),加样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9%.  相似文献   

2.
葡萄总RNA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3,自引:3,他引:63  
针对葡萄组织中多酚、多糖类物质含量较高的特点,比较了改进SDS/酚法、异硫氰酸胍法和市售总RNA提取试剂盒等不同的提取方法,3种改进方法均能从葡萄幼嫩叶片中提取到总RNA。其中改进的SDS/酚法能有效抑制酚类物质和多糖对总RNA提取的影响,能够从成熟的叶片和完熟果实的果皮中获得质量高、完整性好的总RNA,28SrRNA亮度约为18SrRNA的2倍,A260/A280介于1.8~2.0之间,A260/A230大于2.0,且总RNA产率高,其中幼叶总RNA产率为261.20μg/g,成熟叶产率为191.40μg/g,完熟果皮产率为31.50μg/g,完全适于进行DDRT-PCR、Northernbolt和cDNA文库构建等研究。且该方法具有快速、简单、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葡萄果皮花色素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红地球葡萄品种为试材,研究了葡萄果皮中花色素的提取方法及色素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盐酸-无水甲醇的提取葡萄果皮色素效率最高,其次是95%乙醇-4.7%盐酸(v/v=85/15)、1%盐酸-无水乙醇;以1%盐酸-无水乙醇为提取液,葡萄果皮质量与提取液的料液比宜为1∶5~1∶10(m∶v,g/mL)。光谱特性分析表明,葡萄皮花色素属于花色素苷类,其稳定性受溶液的pH值影响最大,当溶液pH≥9时,特征光谱消失。葡萄花色素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但在光下降解速度加快,受热后在光下降解更快;Fe3+对葡萄花色素的不良影响大于Zn2+、Ca2+;高浓度的蔗糖、果糖对花色素有一定的护色效应,而葡萄糖对其影响不明显;维生素C、苯甲酸钠对花色素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原料的选择。利用鲜食和制汁兼用美国提子系列品种。葡萄,加工前选择完全成熟,色泽鲜艳,无腐烂及无药残留的新鲜果实作原料。 二、冲洗与除梗。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除去果梗。 三、破碎与压榨。用粉碎机将果粒挤压破碎,装入不锈钢容器内加热,温度在60~70℃,10~15分钟使果皮色素浸出而溶于果汁中。制白葡萄汁不经过加热处理,把果浆直接装入过滤白布(或2层白纱布)袋中压榨,使果汁全部流出。 四、过滤与澄清。榨出的汁液用粗白布过滤,除去汁液中的果皮、种子和果肉块等,然后将汁液装入经消毒杀菌的玻璃瓶或瓷缸中,再  相似文献   

5.
取市售龙安柚鲜果的外层果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液浓度(NaCl溶液质量分数)和提取(蒸馏)时间对精油得率的影响,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精油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当蒸馏时间为60 min、NaCl溶液质量分数为2%、料液比为1∶1.5时,精油得率(以外层果皮鲜重计)最高,平均为1.37%;龙安柚果皮精油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作用,对DPPH的半抑制浓度为3.22 mg/mL;龙安柚果皮精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且随着精油浓度增加,抑菌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无核白葡萄果实中赤霉素含量(残留)的方法,样品采用冷甲醇萃取,超声波提取,离心后上清液经0.45 um 滤膜过滤,滤液用 HPLC 紫外检测器测定。色谱条件为以 A(0.05%磷酸水溶液)/B(乙腈)(A / B:80%/20%)为流动相,ZORBAX Extend C18柱,柱温为30℃,紫外检测器波长210 nm。结果表明:该法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精密度在0.86%~3.43%范围之内,平均回收率89.83%。本方法快速、可靠、灵敏,可为测定无核白葡萄果实中赤霉素含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石油醚为溶剂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了桂圆果肉、果核、果皮的油脂。油样品用正己烷溶解,用甲醇定容,其中正己烷含量为20%(v/v)。用Hypersil ODS2 5μm色谱柱,甲醇为流动相,对所提油脂中α、γ(β)、δ3种构型维生素E(VE)含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204nm波长下,α-维生素E(VE)、γ-维生素E(VE)、δ-维生素E(VE)在0~200μ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78,α-VE、γ-VE、δ-VE加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07%、97.98%、98.92%。  相似文献   

8.
苹果果皮、果心含果胶量较高,一般含1—1.8%,是提取果胶的好原料。下面介绍用苹果果皮、果心制果胶的生产工艺。一、原料选择和保藏:苹果新鲜果皮、果心及榨汁后的果渣。原料收集后应立即处理,不使发酵。如需放置一段时间,可先在85—95℃,后保持75℃的干燥机中干燥15—20分钟,至含水量达8—10%后,用塑料袋包装,于干燥处保存。  相似文献   

9.
以石油醚为溶剂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了荔枝果肉、果核、果皮的油脂。油样品先用正己烷溶解,再用甲醇定容,其中正己烷含量为20%(v/v)。用Hypersil ODS2 5μm色谱柱,甲醇为流动相,对所提油脂中α、γ-(β)、δ3种构型维生素E(VE)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204nm波长下,α-维生素E(VE)、γ-维生素E(VE)、δ-维生素E(VE)在0~200μ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78,α-VE、γ-VE、δ-VE加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92%、96.59%、99.93%。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光照强度对果皮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设置4个套袋处理(A、B、C、D)和1个不套袋的对照试验,试验A、B、C、D和CK、的透光率分别为0、5%、15%、50%和100%,开花后45 d进行果穗套袋处理,生长过程中保持水分和养分等外界条件适宜,分别在花后90 d(DAF90)、花后100 d(DAF100)和花后125 d(DAF125)取样,测定透光率对葡萄果皮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照与葡萄果皮内源激素含量密切相关。遮光处理后,DAF90和DAF100时,各处理IAA含量与CK没有显著差异,DAF125时,B的IAA含量最高,显著高于A、C和D;遮光后果皮中均未检测到GA3;在DAF90和DAF125时,CK的玉米素(ZR)含量最高,说明DAF90和DAF125时,高光强有利于ZR的合成;在DAF100和DAF125时,各遮光处理ABA含量均高于CK,高光强不利于ABA的合成。DAF90时,CK的(IAA+GA3+ZR)/ABA最高,其次为D处理;DAF100和DAF125时,C和D处理的(IAA+GA3+ZR)/ABA均高于A和B。说明,光照强度是导致葡萄果皮中IAA、GA3、ZR和ABA的含量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以银杏叶为原料,研究了单因素(液料比、浸提pH、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银杏叶中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以硼砂-氢氧化钙-水为溶剂提取银杏叶中的黄酮,用正交实验方法优化了银杏叶中黄酮的提取工艺,用油脂抗氧化试验研究了黄酮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影响黄酮提取因素顺序为: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浸提液pH,最佳提取工艺组合为:A1 B2 C2 D2,即液料比为1∶30,浸提液pH为8,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3h,在此工艺条件下银杏叶中黄酮的提取率为2.67%.银杏叶中的黄酮对猪油的氧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抗氧化性初期表现为逐渐增强的趋势,当添加量为0.20%时达到最佳抗氧化效果,其抗氧化性不如抗氧化剂维生素C;当提取物添加量继续增大时,抗氧化效果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流动相的优化以及维生素C稳定性影响试验,建立了柑桔维生素C(L-抗坏血酸)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维生素C提取剂(稀释剂)宜用0.1%草酸溶液,采用C_(18)色谱柱分离,以体积比=8∶92的甲醇和0.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值至3.5)为流动相,流速0.5mL/min,检测波长245nm,柱温25℃,进样量20μL,所得图谱峰分离效果和峰形都较好,出峰时间在6.053min。维生素C质量浓度(x)在0.5~10m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y)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10.4 x-12.33,R2=0.999 0。试验建立的HPLC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快速、重现性好、准确度高等优点,不但适用于椪柑,还适用于温州蜜柑、本地早桔、瓯柑和葡萄、枇杷、猕猴桃等其他水果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利用建立的HPLC法对贮藏椪柑和温州蜜柑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发现维生素C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持续减少,且在贮藏第42天至第56天之间下降最明显。  相似文献   

13.
树莓果皮及果肉挥发性成分分析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SDE)提取树莓果皮及果肉挥发性成分;用GC/MS法从树莓果皮及果肉挥发性成分中分离并确认6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法通过G1710BA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性成分中的百分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糠醛(60.28%)、苯并噻唑(4.50%)、4-甲基-2-乙醇(3.15%)、苯酚(3.08%)、a,a-4-甲基-苯甲醇(3.03%)、苯乙醇(2.41%)。  相似文献   

14.
五、粗蛋白质的测定栽培菇类含有约占干重15-50%的粗蛋白质。粗蛋白质通常用微量凯氏定氮法(A.O.A.C.47.021,1980)测得的含氨量乘上转换系数(N×6.25)来计算。  相似文献   

15.
在测定还原型维生素C时,一些含花青素的蔬菜,如萝卜、茄子、莴苣、绿菜花的某些品种,由于酸提取液呈红色,无法应用常规的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有色提取液中维生素C的测定,可用电位滴定法、萃取比色法或汞测法。萃取比色法[1][2]不需要特殊设备,操作比较简单。这里拟定的二甲苯萃取比色法,经反复试验表明,测定结果与滴定法基本一致,方法的准确性和重现性较好。 一、原理 向一定量提取液加入过量的2,6-二氯酚靛酚染料溶液,与维生素C作用后,多余的染料用二甲苯萃取,比色。待测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与二甲苯萃取液的颜色呈线性负相关,即待测液…  相似文献   

16.
在昌黎地区,赤霞珠葡萄着色后,每隔3d(天)取样测定其浆果品质,结果表明:浆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采收的延迟而不断上升,在10月12~15日达较高水平(21.9%~22.5%);色素含量随采收期的延迟呈阶段性上升趋势,在10月9日达到高峰(6.25单位/g);维生素C含量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9月27日达到峰值,以后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7.
研究'南果梨'在常温环境(20±1)℃下分别后熟0、3、5、7、9d,再用1μL/L的1-MCP处理12 h并冷藏150 d后,常温货架期内'南果梨'品质及果皮褐变指数的变化情况,为'南果梨'贮藏期品质维持提供技术方法。试验分别在常温货架期0、3、6、9、12、15、18d时测定10个处理的'南果梨'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乙醇的含量,果皮色差值,果皮褐变指数,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后熟0 d,再用1-MCP处理可以有效延缓'南果梨'果实硬度的下降,同时较好地维持了其内在品质,延长了果皮由绿转黄的时间,且无果皮褐变情况的发生,货架期可延长至18 d,并且各项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除可滴定酸含量和果皮褐变指数外)。因此,建议生产上在'南果梨'采摘后应立即进行1-MCP处理,准备市售前应提前在20℃的环境中放置9 d左右,此时果皮全部转黄,且果实硬度较高,可常温销售10 d左右,大大延长'南果梨'的销售时间,延缓其硬度的下降及果皮褐变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以"早酥""锦丰""南果梨"为试材,采用喷施300、400、500、600、800、1 000倍等不同浓度的含硒叶面肥,研究其对梨果实品质、果实质地和果实中硒元素含量的影响,以期为生产富硒梨果提供指导。结果表明:喷施含硒叶面肥可以显著提高梨果实的单果质量,改变果形指数,显著增加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效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显著提高果实维生素C含量,显著降低果实石细胞含量;喷施含硒叶面肥可以有效改变果皮强度、果皮破裂距离、果皮韧性、果肉跌落脆性、果肉平均硬度和果肉细度;喷施含硒叶面肥可以显著提高果实内硒元素含量。通过熵值法综合评价出"早酥"以喷施500倍液为宜,"锦丰"以喷施500倍液为宜,"南果梨"以喷施400倍液为宜。  相似文献   

19.
复合天然保鲜剂保鲜葡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藤葡萄为试材,以1.5%的壳聚糖及不同浓度茶多酚(A)、高良姜(B)、大蒜素(C)为涂膜剂进行正交设计,测定好果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重率和褐变指数,采用模糊综合评定法筛选出最佳复合涂膜剂配方,并以二氧化氯和清水处理为对照测定该配方涂膜葡萄后室温贮藏期间主要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正交处理所筛选的复合涂膜剂配方为A2B1C2,该配方处理可有效提高好果率,降低褐变指数和失重率,维持果实中较高的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和Vc含量,延缓葡萄的品质劣变和衰老。  相似文献   

20.
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法从云南华宁产柿Diospyroskaki叶干燥成品中提取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考查了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柿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超声辅助乙醇法提取柿叶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并进行验证,通过测定柿叶多酚和维生素C(对照)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率来评价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7、乙醇体积分数53%、提取时间60min和提取次数4次,此条件下柿叶多酚的提取率为3.77%,与理论预测值(3.74%)较为接近。柿叶多酚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半清除浓度(SC50)值分别为9.08和64.14g/mL,均优于维生素C,表明柿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