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解六盘水市明湖湿地公园浮游藻类的群落组成及富营养化程度,在湿地公园布设了8个采样点进行了采样并鉴定。结果表明:初步鉴定出8门36属38种藻类。优势种为绿藻门锐新月藻(Closterium acerosum)、硅藻门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Melosira granulata var.angustissima)、硅藻门菱形藻属(Nitzschia wullerstorffii)、绿藻门狭形纤维藻(Ankistrodesmus angustus),其中硅藻为明湖湿地公园浮游藻类的最优势种群,平均密度为0.4×106 cell·s/L,水体的富营养化评价结果为极贫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苏州古城区河网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分4个季节分别监测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体水质,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RDA)等多元统计方法进行判别,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计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45属,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为全年优势类群,年均藻类丰度为8.61×10~5 cells/L。使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表征其物种多样性,结果显示夏季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最高,硅藻门优势明显;冬季藻类多样性则相对较低。空间上自引水点至出水点,各样点间多样性指数及物种组成无显著差异(P0.05)。结合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电导率和pH值等水体理化指标评判了其水质,结果也表明:研究区域内水体水质为轻度富营养状态,但部分样点春、夏季水质为中度富营养状态。冗余分析(RDA)则指出高锰酸盐指数、电导率、pH值、总磷等是影响浮游植物群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3.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百花湖上游河流2019年的水质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结果:湖泊上游水质污染的原因是浮游藻类和有机污染物的结合;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因子为COD、高锰酸盐指数、温度、水体透明度和叶绿素a;水质变化有明显的时间性:2019年上半年水质好,而下半年水质不如上半年,水质最差的是第三季度;污染物来源主要是农业面源氮磷污染物和生活废水有机污染。为了更好地对百花湖治理成效期的水质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对2019年全年百花湖水质状况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全面研究,深入分析了影响百花湖水体富营养状态的主控因子,限制因子及驱动因子,探索了富营养状态变化规律,为百花湖水质及富营养化、过程进一步污染防控和生态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于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对山仔水库5个点位浮游植物和水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了浮游植物6个门63属108种。结果表明:山仔水库在种群数量组成上是蓝藻-硅藻类型。浮游植物周年变化规律表现为:冬、春季以硅藻为主,夏、秋季以蓝藻为主,藻类爆发的季节蓝藻通常为优势种。浮游植物空间分布规律,总体上呈现从上游至下游、从进口到出口依次递减的情况。根据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指示法评价水体营养状况,表明山仔库区常年存在富营养化风险。库区各点位间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等级比较,总体趋势为:皇帝洞七里日溪库心坝前,监测期间库区大多处于中营养-轻度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5.
2010年春季,对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并对保护区水质进行了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底栖动物共40种,其中水生昆虫27种,占总种数的65%;寡毛类7种,占17.5%;甲壳动物4种,占10%;软体动物1种,占2.5%;其他动物2种,占5%。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底栖动物群落主要由摇蚊幼虫和寡毛类组成。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是3620 ind/m2和8.64 g/m2。聚类分析表明,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L样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其它样点差异明显。采用物种多样性指数、生物学污染指数、科级水平生物指数和生物指数对保护区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水质处于中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近年来滇池湖泊生态系统状况及变化,设立7个采样点,调查了滇池草海及外海浮游生物种类组成及数量特征。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27科120种;原生动物26种;原腔动物15种;节肢动物22种。结果表明,草海水域浮游动物个体数为3 819±918个/L,外海为18 924±4419个/L,浮游植物在草海水域中均数为(2.4±0.589)×107/L,外海为(2.548±0.244)×107/L,均低于以往报道结果,但浮游植物种类出现少许回升。发现滇池草海浮游动物数量低于外海,外海中东部浮游动物数量显著低于西南部。浮游生物种类和密度显示滇池水质仍然处于较差状态。  相似文献   

7.
褚阳  张鑫 《绿色科技》2021,(6):34-37
为评价宁夏回族自治区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水体富营养化,2020年9月布点采样设计6个采样点,通过对单因子指数法的利用,并结合以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状态指数法,进一步实现了对水质的评价,运用ArcGIS10.2分析了其富营养因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鸣翠湖水体整体达Ⅱ类水质标准;鸣翠湖水体综合污染指数位于0.7~1.0之间,整体水质为“轻污染”级别;鸣翠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位于30~41这一区间之中,为贫营养到中营养状态;鸣翠湖水体富营养指标呈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定赤潮微藻细胞密度,分析了微藻细胞内叶绿素、蛋白质和多糖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了多肋藻(Costaria costata)提取物对2种赤潮微藻塔玛亚历山大大藻(Alexandum tamarense)和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提取物浓度为16g/L时能显著抑制东海原甲藻的生长,生长抑制率为57.8%,当提取物浓度为32g/L是显著抑制塔玛亚历山大大藻的生长,抑制率为58.8%。同时,2种微藻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和多糖含量显著降低,比对照组的相应含量低约80.0%。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培养液中添加活性炭、戊二醛、高锰酸钾等进行抑藻处理,以寻找抑制白掌水培营养液中藻类生长的方法。结果表明:75 mg/L高锰酸钾+1 000 mg/L活性炭抑藻效果显著,该处理可维持水培营养液中1个月不长藻。这一结果对于其他花卉水培抑藻处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油膜为富营养水体微表层漂浮物的代表,通过反应器模拟富营养水体微表层油膜先覆盖后去除的过程,分析了水体溶解氧、pH、电导率以及氮磷等的变化,探讨了微表层油膜漂浮物对富营养水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水体微表层油膜一直覆盖的状态,实验组水体微表层油膜的覆盖—去除过程对水体溶解氧的影响最大,会使溶解氧先下降后上升,对水体总氮(TN)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的实际去除率较高,分别达到32.8%、16.3%,这说明微表层油膜漂浮物的覆盖-去除过程可有效改善富营养水体水质,是未来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泸沽湖(四川境内)水质现状及2007~2014年污染指标和营养指标进行了监测,数据显示:泸沽湖(四川境内)人口活动较集中的草海长桥是污染最突出的区域,多年水质类别为IV~V类,营养程度为中营养~富营养,其他区域水质状态良好,水质类别为II类;通过污染源调查,泸沽湖污染主要来源于流域农村居民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和农田固废污染等,周边废水污染物的排放量约为:COD155t/年、氨氮21t/年、总磷3t/年、总氮34t/年。针对调查情况,从控制流域污染、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泸沽湖环境保护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广州南沙湿地浮游动物多样性及其水质情况,在广州南沙湿地设置芦苇一、芦苇二、芦苇三、光滩、无瓣海桑一、无瓣海桑二以及无瓣海桑三7个采样点,于2020年春、夏、秋三个季节进行了采样调查,并利用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对南沙湿地水质进行了生物学评价。结果显示:广州南沙湿地共检测出浮游动物54种,其中节肢动物28种(占51.85%),包含桡足类24种,介形类1种,甲壳类1种,软甲动物2种;轮虫类9种(占16.67%);原生动物16种(占29.62%),含纤毛虫类8种,肉足虫类8种;毛颚动物1种(占1.85%),均为箭虫类。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24.30 ind./L,各采样点位变动范围为6.40 ind./L~36.00 ind./L。优势种共有6种,无节幼体是三个季节共有的优势种,桡足幼体是春季和秋季共有的优势种。采样点的Shannon-wiener diversity多样性指数(H′)的平均值为2.390,Pielou均匀度指数J′的平均值为0.804,丰富度指数(d)的平均值为5.581。利用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对南沙湿地水质进行了生物学评价,广州南沙湿地浮游动物的水体环境质量状态处于轻-中度污染,因而,需要进一步加强广州南沙湿地水环境的治理和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13.
根据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采用格栅-隔油池-1#表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2#表流人工湿地的方法处理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规模100m~3/d,进水水质COD为200~250mg/L、BOD5为100~125mg/L、NH_3-N为25~30mg/L、SS为100~150mg/L、TP为2~3mg/L。结果表明:处理后出水水质满足河南省地方标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排放标准》(DB41/1820-2019)一级标准。该工艺具有投资小、出水水质稳定、具有景观效果等优点,同时减少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反相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质中富马酸含量的色谱条件,在Waters T3(50 mm×3 mm×1.8μm)色谱柱上,以NaH_2PO_4(20 mM/L,pH=2.4)/CH_3OH缓冲液作为流动相,210 nm处紫外检测水质中的富马酸;其流动相流速为0.2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0μL,在20.0~10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相关线性,r=0.9999,检出限为3.0μg/L,测定下限为12.0μg/L,工业废水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55.5%~68.7%,测试精密度在0.8%~4.4%。该方法简便快捷,以期为相关应急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3年深圳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更新数据,在样地调查和平均木生物量、含碳率、土壤有机碳含量测定基础上,对深圳市经济林生物量和碳储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13年深圳市经济林生物量103.66×104t,其中植被生物量94.74×104t,枯落物生物量8.92×104t;总碳储量232.31×104t,其中土壤碳储量、植被碳储量和枯落物碳储量分别占总碳储量的78.25%、19.79%和1.96%;荔枝林碳储量占经济林总碳储量的92.26%。在空间分布上,宝安区的经济林生物量和碳储量最高,分别为41.54×104t和94.07×104t,其余依次为龙岗区(41.14×104t,91.68×104t)、南山区(16.49×104t,36.70×104t)、罗湖区(1.95×104t,4.34×104t)、福田区(1.59×104t,3.54×104t)和盐田区(0.94×104t,1.99×104t)。经济林生态系统碳密度104.17 t/hm2,其中植被碳密度20.62 t/hm2,枯落物碳密度2.03 t/hm2,土壤碳密度81.52 t/hm2。深圳市经济林生态系统碳密度较低,固碳潜力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有效的油松毛虫生物防治方法,笔者在山西省阳泉市狮垴山林场开展了林间释放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油松毛虫试验。结果表明,3种放蜂密度的虫口减退率均在85%以上,显著高于对照。其中,以8×104头/hm2放蜂密度的控制效果最好;3种放蜂密度的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防治效果为:虫口密度8×104头/hm23×104头/hm25×104头/hm2,说明松毛虫赤眼蜂对油松毛虫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叶绿素a(Chla)、透明度(SD)、总磷(TP)、总氮(TN)、高锰酸盐指数(CODMn)5项指标作为水质检测内容,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四会市迳口镇水迳水库水质的营养状况进行了综合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水体中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排放,水迳水库中水体均已呈富营养状态,水体皆已被污染。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反相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质中乙酸含量的色谱条件。结果表明:在Waters T3(50mm×3mm×1.8μm)色谱柱上,以NaH2PO4(20mM/L,pH=2.6)/H3PO4缓冲液作为流动相,210nm处紫外检测水质中的乙酸;其流动相流速为0.2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该方法简便快捷,样品加标回收率为68.5%~72.1%。  相似文献   

19.
胡长英 《绿色科技》2019,(2):75-77,79
研制了一种高效富氧装置,通过清水充氧试验测定了高效富氧装置的充氧性能。结果表明:高效富氧装置有较好的充氧性能,在液体流量为70mL/min,气体流量为2mL/min时,其氧总转移系数为0.97L/min,充氧能力为0.27kg/h,氧气利用率达到85.77%。通过将高效富氧装置应用于受污染河流的曝气充氧实际工程中,发现该装置能够快速消除水体的异味,改善水体水质,提高水体透明度,实现对受污河流的高效快速净化。对实际污水的小试充氧实验中,水体COD、TP、NH+4-N去除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0%、73.65%和61%。  相似文献   

20.
韩龙  武丹  卞少伟 《绿色科技》2014,(7):211-213
为研究海河夏季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2013年8月对海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质因子进行了监测,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浮游植物丰度与环境因子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海河夏季浮游植物丰度从上游至下游呈降低趋势:最高点出现在金汤桥,为12021×104ind/L;最低点出现在二道闸,为583×104ind/L。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对海河浮游植物丰度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是氮磷比,因此,控制氮磷输入对海河水质健康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