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为了探索野外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的取食行为及其他行为习性,通过红外相机技术对云南省禄劝县的中缅树鼩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通过红外相机监测,了解了野外中缅树鼩的活动行为,重点发现了其取食行为,经过统计红外相机拍摄到的中缅树鼩资料,发现中缅树鼩取食植物果实类食物次数较多,取食植物种子次数极少。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杀婴行为是成年个体咬杀同种群中幼仔或胎儿致使其快速死亡的一种行为,在杀婴行为产生的同时,往往也会伴随产生食仔行为。通过对生产期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的观察,发现中缅树鼩产仔后产生了杀婴行为和食仔行为。中缅树鼩作为东洋界特有的小型哺乳动物以及新型实验动物模型,对其杀婴食仔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进行了探讨分析,以期能够为提高其繁殖适合度以及作为实验动物的规模化驯化饲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的社群行为规律,对中缅树鼩的社群行为进行了观察与统计分析。采用竞技场观察了中缅树鼩的社群行为。结果表明,中缅树鼩的社群行为中,成年雌性之间的友好行为较成年雌雄个体之间增加,成年雄性之间的攻击行为较成年雌雄个体之间增加。大多数雌性树鼩会选择争斗中占优势的雄性,说明雌性在选择配偶时可能和雄性的适合度有关。雄性或雌性均能优先识别出之前与之配对的树鼩,这可能与气味识别等有关;成年雌性间的友好相处和成年雄性间攻击行为较成年雌雄个体之间增加,符合中缅树鼩单雄配偶系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SRY基因是存在于哺乳动物雄性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对该基因的检测可以快速准确地判定性别。利用分子粪便学方法从野外获取中缅树鼩粪便中提取到的基因组DNA,运用双重PCR同时扩增SRY基因和微卫星DNA后,经过电泳分析最终鉴定出了79只树鼩的性别。  相似文献   

5.
基于树鼩(Tupaia belangeri)与人类有更高亲缘性的论断和其自身特点,使其被迅速开发为模式生物和各种疾病模型。但树鼩分类的研究仍无明确定论,这为其广泛应用埋下了隐患。从古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形态学和表观遗传学等方面讨论了树鼩分类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它们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展望:在古生物学方面,新的树鼩化石证据表明,树鼩出现时间较之前的研究早了一倍;在分子生物学方面,利用单分子测序技术所获得的更准确的全基因组序列,为树鼩基因组建树打下了更坚实基础;在形态学方面,通过与小鼠和恒河猴等物种的皮肤解剖结构比较,认为其更亲缘于灵长目。此外,随着表观遗传学理论的逐步完善,为树鼩分类的研究又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动物行为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偏向于以自然界和客观事物的实验方法研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动物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行为规律、行为方式等实现生态环境对动物生长、适应、繁殖等现象的深入研究。按目前的研究对象看,以鼠类行为研究动物行为生态学的课题组较多。动物行为生态学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过程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4年10月30日,调查人员在广东省阳春松柏镇境内(22°24'55.33"N,111°50'08.96"E,海拔106 m)发现北树鼩(Tupaia belangeri)1只,并用数码相机拍摄了动物照片。经鉴定,该动物属北树鼩瑶山亚种(T.b.yaoshanensis)。建议将其列为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进一步开展野外种群调查;并考虑建立人工繁育种群。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将行为研究理论运用到动物保护中是生物保护学的一个新发展方向,大熊猫行为学和行为生态学不断发展的同时,相关的行为知识也逐渐被应用在栖息地管理、种群动态监测、种群灭绝风险预测、圈养大熊猫饲养和繁殖、圈养大熊猫放归等大熊猫保护和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对大熊猫的保护有着积极意义。总结了大熊猫行为研究在保护管理实践中比较重要的应用,并对今后大熊猫的保护行为学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2014年10月30日,调查人员在广东省阳春松柏镇境内(22°24'55.33"N,111°50'08.96"E,海拔106 m)发现北树鼩(Tupaia belangeri)1只,并用数码相机拍摄了动物照片.经鉴定,该动物属北树鼩瑶山亚种(T. b. yaoshanensis).建议将其列为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进一步开展野外种群调查;并考虑建立人工繁育种群.  相似文献   

10.
生物多样性是目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综述广西动物多样性研究概况,主要包括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多样性、脊索动物的多样性等;讨论了广西动物多样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11.
运用动物行为学、动物饲养学、行为生态学和动物驯养学等多学科的原理与技术,对灰冠鹤群体驯化放飞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种源选择、驯化群体的建立、训练场地选择、放飞灰冠鹤的饲养、早期驯化方法、驯飞期的确定、异地放飞方法等关键技术,形成了一整套的灰冠鹤群体放飞规程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水的供给影响动物的多样性和行为,但在城市绿地规划中较少考虑水源对动物的影响。为了解城市绿地中水源对动物多样性和活动的影响,本研究于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在大理大学古城校区非建筑区水源附近、建筑区水源附近和无水源的非建筑区区域分别安装2台、2台和3台触发式红外相机进行监测并分析物种多样性、雨旱季间活动节律和物种间活动节律的异同。结果:1)本次共调查到58种鸟类,6种哺乳动物,建筑区和非建筑区水源区域的拍摄率和鸟类多样性均高于非水源区;在非建筑区水源地和非水源地的兽类多样性均高于建筑区水源区。2)相对丰富度较高的6种鸟兽有北树鼩(Tupaia belangeri)、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黄臀鹎(Pycnonotus xanthorrhous)、白喉红臀鹎(Pycnonotus aurigaster)、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黑胸鸫(Turdus dissimilis),核密度估计分析显示所有物种旱季的活动高峰都早于雨季,其中北树鼩的日活动节律在雨季和旱季没有显著差异,其它的动物类群雨旱季日活动节律均呈现显著差异。3)北树鼩...  相似文献   

13.
昆虫取食、生殖等行为一直备受行为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学家的关注。趋泥行为是鳞翅目昆虫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补充营养的特殊行为。随着众多假说的提出,趋泥行为发生的内在机制逐渐成为行为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尽管昆虫趋泥行为的报道较多,但现有的理论和试验数据尚存分歧。本文简要回顾了昆虫趋泥行为的研究历史、介绍了趋泥行为发生的性别、虫龄差异及驱动力假说,评述了这一行为对昆虫生态适应及生殖生理的影响,并提出了应整合多个层面上的研究来探讨昆虫趋泥行为在生态学以及昆虫进化过程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任何生物来源的物质均为天然产物。天然产物科学是研究天然产物中组成物质的分离、结构、生物活性和它与生命过程中各种行为关系的科学。其分支学科有:天然产物化学、天然产物物理学、天然产物生态学以及天然产物工程学等。 天然产物科学与环境科学(生态学)、行为科学(包括心理学)、生命科学等有密切联  相似文献   

15.
生态学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生态学学科的特点 生态学起源于生物学,但是它与生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等学科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施教,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1.知识面广 生态学是一门基础性强、研究范围广、学科间渗透面大、应用范围宽的正在蓬勃发展的前沿学科。生态学所研究的生物不仅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而且包括人类。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生态学所研究的内容已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发展。在微观方面,向器官、细胞、细胞器、分子水平发展,出现了分子生态学、化学生态学…  相似文献   

16.
植物生态学是以植物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是植物科学、生态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等专业的基础课。针对传统"植物生态学"课程存在的知识结构零乱、教学内容繁杂、基础理论比重过大且内容陈旧、缺乏自身特色等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实习3个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遵循"宏观着眼,层层解剖"的原则优化"植物生态学"课程的教学结构;结合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和北京市区域的资源特色来丰富教学内容;挖掘校内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创新的主观能动性;构建教学互动的植物生态学实践教学模式等。通过"植物生态学"的课程的教学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景观破碎化是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景观破碎化已成为保护生物学和生态学的中心问题之一。通常以岛屿生物地理学、异质种群生物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来解释景观破碎化的生态学效应。以往研究表明,生境破碎化对动物适合度造成严重影响。文章通过综合文献,论述景观破碎化对动物适合度的影响,分析影响动物适合度的各项指标,包括物种生存能力,繁殖能力和子代存活能力:同时探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物种的保护提出建议,并指出今后研究的主要方法、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8.
高校动物伦理教育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保护问题的实质是人们的价值取向问题。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和领导力量,他们对动物保护的态度和行为将对动物保护行动乃至整个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将动物伦理思想引入到高校德育中来,必将丰富和完善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体系。构建合理的高校动物伦理教育模式,应该从思想体系、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行为准则等方面进行。目前国内高校宜提倡以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教学为基础,以环境伦理教育为依托,突出动物伦理教育地位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常见的灵长类动物食性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观察法、粪便分析法、室内笼养饲喂法、胃内容物分析法和毛发中同位素含量测定法等.实地观察法虽然较为可靠,但在林栖胆怯的灵长类动物中难以开展;粪便显微分析法能精确地确定动物所摄入的食物种类,但在显微定量方面必须进行合理的修正才能使实验数据更为精准地反映动物的食性;室内笼养饲喂法可为粪便分析法提供修正参数;胃内容物分析法要以杀死动物作为代价,在目前灵长类动物食性研究中几乎不可行.文章对上述各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权衡,总结出应用于灵长类动物食性分析较为可靠的方法,即粪便分析法与室内笼养饲喂法相结合的分析法.  相似文献   

20.
1 园林生态学与生态园林生态学是一门较古老的、以多学科为基础的学科,目前已有很多分支学科,如植物生态学、森林生态学、动物生态学、昆虫生态学、城市生态学以及正在形成的园林生态学等。园林生态学的主体和基础是园林植物,它包含植物生态学、生物工程学、园艺学、造园工程学等多种学科,是以改善和维护园林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园林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学科。生态园林是园林生态学的实践,根据园林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的理论,如竞争和共生的原理及他感和生态位的原理将不同特性、功能、色彩的植物加以科学配置,进而构成多种类型的生态园林。这是一个能自然群集或人工招引鸟类,助迁害虫天敌,吸引蜜蜂、彩蝶以及两栖、爬行等动物,构成一个具有和谐、有序、充满生机及动感等特征的主体生物社会,并且具有多环食物链,能保持生态平衡的园林生态系统。2 生态园林与昆虫生态学生态园林的最大效益是生态效益及生态系统的平衡,尤其是生态园林昆虫的生态平衡。由于生态园林禁忌滥用广谱性的化学农药,因此必须保护和利用天敌,达到或基本达到益害种群的生态平衡,害虫与害虫天敌的平衡。还有一门至关重要的昆虫生态学。昆虫生态学在我国是发展较早的学科,为我国现代生态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关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