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刘国荣  王世君 《林业科学》1992,28(3):220-225
我们通过对气象因子与落叶松落叶病发病关系的研究,和对入选的主要气象因子在各月份中作用的分析,将六七月份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和四五月份平均气温确定为病情测报因子。其当年值预测式为y=b_0+b_1x_1+b_2x_2……+b_(12)x_(12)(x_1、x_2……x_(12)为前1—12年测报因子观测值;b_0、b_1……b_(12)为相应回归系数);由23年全省历史资料建立的病情指数预测式为y=68.31-1.68x_1-0.5638x_2+0.36x_3(x_1、x_2、x_3分别为气温、湿度、降水预测值);全省发病面积预测式为y=(-0.13325+0.00533x)Sy(式中,x为病情指数预测值;Sy为全省幼龄落叶松人工林面积)。根据各地区发病面积比例系数和各地区轻、中、重发病面积的百分比,可预测各地区发病面积和轻、中、重发病面积。应防治面积为重、中级发病面积与20%轻病级面积之和。  相似文献   

2.
应用正交旋转设计进行了毛白杨氮、磷、钾不同肥科组合的试验研究。回归方程为(?)=107.0933+4.1532x_1+8.3734x_2+i2.9059x_3-12.9125x_1x_2-4.8866_1~2+8.5706x_2~2+13.6616X_3~2;经济最佳施肥量为N6.29公斤/亩,P_2O_53.82公斤/亩,K_2O3.07公斤/亩;最佳N:P_2O_5:K_2O为1:0.65:0.49。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对新余市油茶林188个样地产量(x_O)、密度(x_1)、株高(x_2)、地径(x_3)、表土深(x_4)、冠层总体积(x_5)等多个主要性状指标的测定,借助于主成份分析(PCA)、聚类分析等数量分类方法,将油茶初步划分为3类,在此基础上,使用判别分析检验了分类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求出了一定的分类数量标准,为油茶分类揭示了一条新的途径。 油茶数量分类之判别分析模型: Y=-0.000995928x_1-0.8129555x_2-0.5823174x_3 0.029696178x_5 经检验表明,此数学模型之判别准确率达88.3%。  相似文献   

4.
以崇阳县较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毛竹林分为研究对象,对42个标准地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坡向(x_1)、坡位(x_2)、坡度(x_3)、腐殖质层厚度(x_4)、土层厚度(x_5)及母岩类型(x_6)为自变量,以毛竹平均胸径(y)为因变量,对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毛竹生长的主导因子,并以此作为依据进行立地类型划分。结果表明,影响崇阳毛竹胸径大小的主导因子是土层厚度(x_5)、母岩类型(x_6)及坡位(x_2),回归方程为:y=6.332+0.358 x_2+0.060 x_5-0.662 x_6。通过因子分析,将6个立地因子划分为2个主成分,其中第一个主成分映了土壤因子方面的信息,第二个主成分反映了地形因子方面的信息。应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可将进行崇阳县毛竹立地划分为4种类型:页岩中下坡厚土层立地类型、页岩上坡中土层立地类型、石灰岩中下坡中土层立地类型及石灰岩上坡薄土层立地类型。应该分别不同立地类型,确定毛竹林经营的主要方向,并制定相应的生产描述措施以促进毛竹林高产、稳产与高效。  相似文献   

5.
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挑选影响油茶产量的气候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与油茶产量有显著关系。为了找出影响油茶产量最显著的气候因子,我们在南方十省油茶产区选择了43个点,每点面积20—30亩。用3—6年的平均每亩产油量作因变量,以一月份平均气温(x_5)、七月份平均气温(x_6),月均温大于15℃的月数(x_7)、年平均气温(x_4)、北纬(x_1)、东经(x_2)、海拔高(x_3)、有霜期(x_(11))、年降雨量(x_(13))等13个因子作自变量,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筛选,筛选结果:x_6、x_3、x_5、x_7、x_2、x_(13)对油茶产量的影响最显著,其他因子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建立野生、人工沉香的识别方法,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48批次沉香的HPLC图谱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变量统计筛选野生、人工沉香识别特征峰,建立两者的Fisher线性识别模型和偏最小二乘判别法(PLS-DA)识别模型。结果表明:野生、人工沉香HPLC图谱的色酮种类及含量具有较大差异,为识别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依据;多变量统计筛选出的9个色谱峰变量具有代表性,可用于识别模型的建立;所建立的Fisher识别模型对野生沉香和3年以内人工沉香的判别正确率均为100%,可用于野生与人工沉香的识别; Fisher线性识别模型的线性判别函数:y=-0.193 14x_1-0.086 49x_2+0.073 02x_3+0.136 65x_4+0.053 01x_5-0.058 5x_6+0.097 58x_7+0.040 24x_8-0.130 12x_9,y_1=-1.555 3、y_2=2.641 8、临界值y_0=0.543 3。  相似文献   

7.
攸县油茶生物学特性及矮化密植早实丰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从湖南引种至浙江的攸县油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观察,同时对与果实产量有关的主要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并就各种不同造林密度进行了试验,得出冠高(x_1)、冠幅(x_2)与单株产量(y)的回归方程:y=0.048 x_1-4.537;y=0.034 x_2-2.24。结果表明,攸县油茶的最适造林密度为每亩500~950株(即7500~14 250株/ha),以此密度造林可达到早实高产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该文通过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对土壤养分与凹叶厚朴生长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其树高与土壤养分的回归方程为y_1=3.128013+131.7013x_2-0.4587805x_3+0.14913x_5,复相关系数R=0.9789;胸径与土壤养分的回归方程为y_2=-1.641872+2.227225x_1+0.1553113x_5,复相关系数R=0.9416.凹叶厚朴施肥、应以有机肥,氮肥、钾肥为主,适当施用磷肥.  相似文献   

9.
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和白跗平腹小蜂Pseudanastatusalbitarsis是松毛虫卵期二种寄生性天敌。为了便于人工利用,根据害虫虫口密度提出了经济合理的放蜂量,编制了赤眼峰和平腹小蜂寄生率与放蜂量、虫口密度的相关模式:y=2.6864x_1-0.1631x_2+34.9363(赤眼蜂);y=173.790x_1+0.005969x_2-6.9538(平腹小蜂)。  相似文献   

10.
松针内含物与马尾松毛虫生存发育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邹运鼎  程扶玖 《林业科学》1990,26(2):142-148
本文用不同松树松针饲养马尾松毛虫,其结果与松针内含物的关系,经计算得出累计死亡率、化蛹率、羽化率、每个雌虫平均产卵率、周限增长率以及硬脂酸、油酸等14种。同时得出:维生素B_6(x_(13))对马尾松毛虫的化蛹、羽化和周限增长率的影响是第一位的重要因素,低沸点物质(x_8)包括萜烯类物质是影响马尾松毛虫化蛹、羽化的第二因子,苏氨酸(x_(21))是第三个因子。异亮氨酸(x_(22))是影响马尾松毛虫产卵量的第一重要因子,蛋氨酸(x_(20))是第二重要因子,维生素B_6是第三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1.
水竹林土壤和地下鞭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15个土壤剖面分析测定和59个竹鞭样方调查资料,研究安徽省舒城县龙河地区水竹择伐异龄林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与地下鞭生物量、竹鞭分布深度、壮鞭比例间的关系。土壤中含砂量为62—72%,含粉粒量为22、64%,含粘粒量为11—18%,水竹地下部分生物量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水竹地下部分总生物量呈线性相关:(?)=31287.9557x-4567.6394,有效磷含量在13—33ppm 时,地下部分总生物量较高,有效氮、磷含量与地下部分总生物量无显著相关,地下部分总生物量与有效氮、磷、钾含量的关系:(?)=33518.01—22.47x_1+148.22x_2+759.48x_3,壮龄鞭比例与有机质和有效氮含量间线性相关显著,与磷、钾含量无显著相关性,土壤质地疏松、孔隙适中,肥沃的土壤中,竹鞭分布较深。  相似文献   

12.
訾短企共识     
黄建东等同志撰写的《改革十年来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模型的研究》一文(以下简称《黄文》),将灰色Verhulst非动态模型引入文献计量学,它较好地解决了文献逻辑增长规律中参数不能很好拟合的矛盾,其模型作为文献增长模型比指数增长模型和逻辑增长模型更具有优越性。但是,笔者认为,《黄文》中有两个问题需要进行更正。1.数据处理问题《黄文》中将《全国报刊索引》所采得的数据(即表1)定为x_((i))~((0)),并对x_((i))~((0))进行累加得x_((i))~((1))(即表2),这是不妥的。在《黄文》的参考文献[1]中明确指出:x_((i))~((0))是指ⅰ年的净增长量,x_((i))~((1))是x_((i))~((0))累加处理后的量(即x_((i))~((1))=sum from i=1 to i x_((i))~((0)))。笔者认为,应该将所采集的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水杉已成为江苏沿海地区的造林树种。本地区的土壤含有不同程度的盐份(主要是氯盐)和偏高的pH值。为了解水杉植苗造林成活率与土壤盐分和pH的关系,于1986年在本站内土壤含盐率0.02%—0.48%、pH值8.42—9.39的小块地段上(分为面积为1×1.5米的7个小区,每小区栽6株),用2年生水杉苗造林,测定每小区土壤含盐量(x_1)、pH值(x_2)和统计造林成活率(P),取y=sin~(-1)P~(1/2),求出以下线性回归方程: y=579.5906-239.9072x_1-57.9560x_2 结果表明土壤含盐率高低对水杉植苗造林成活率的影响,要比土壤pH值对水杉植苗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大,且不同土壤含盐率和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3种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淡竹竹壁厚度与胸径和高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指出:淡竹竹壁厚度与胸径和高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321 0.1723x_1-0.0116x_2,复相关系数达0.9017;胸径和高度的2个生长因子中,竹壁厚度与胸径密切相关,偏相关系数0.7507,而与高度相关性不明显,偏相关系数仅为-0.1438。  相似文献   

15.
乌饭树广泛分布于我国亚热带丘陵—低山地区,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健康食品"乌饭"的原料,其浆果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成分。为给乌饭树的选优育种提供科学依据,主要收集了江西的会昌、龙南、瑞金、井冈山、萍乡和湖南的浏阳与江苏的宜兴等不同纬度地区的乌饭树果实,采用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其果实大小和质量进行了测定,并就其地理遗传变异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乌饭树的果实属于小浆果类型,平均直径为0.790 2 cm,种子的千粒质量为0.698 g;乌饭树果实的直径(y)与质量(x)具有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y=0.603x-0.241。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混合采集的果实大小在南北不同纬度地区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而优树果实大小在南北不同纬度地区之间却有显著差异,这说明植物个体具有相对独立的遗传背景特征。3在南北不同纬度地区混合采集的乌饭树果实其大小(直径)与环境因子间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而优树果实的大小与环境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却表明,果实大小与年平均气温(x_2)、无霜期(x_4)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y=-0.038x_2+0.004x_4+0.674。文中综合分析认为,井冈山、龙南、萍乡这3个地区是选育大果类型乌饭优树时应该特别关注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以夏季的降水量与平均降水量之差的绝对值、林地B层土壤容重、林龄、林分感病指数为杨树烂皮病Valsa sordida Nit的主要测报因子,利用吉林省通榆县向海林场10年生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nigra和小青×黑杨P.pseudo-simonii×P.nigra人工林感病指数连续8年的统计数据,微机进行线性回归,建立预测预报回归方程(y=14.8366+1.6673x_1+0.0293x_2-16.1140x_3+1.4257x_4。复数关系数R=0.99>R_(0.05)=0.95,回归剩余标准差SE=2.47)。  相似文献   

17.
运用预测理论和系统分析是软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预测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从而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一、应用预测模型研究最大运输能力 (一)应用三次指数平滑法探讨最大运输能力。指数平滑法适于经济预测,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根据历年木材水运完成的数例,呈现非线性指数关系,见表1。故采用勃朗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探讨最大运输能力。三次指数平滑公式为: x_t~((1))=ayt+(1-a)x_(t-1)~((1));x_t~((2))=ax_t~((1))+(1-a)x_(t-1)~((2));x_t~((3))=ax_t~((2))+(1-a)x_(t-1)~((3))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植株对山核桃干腐病Macrophoma caryae感病的致病原因,研究了土壤p H和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与山核桃干腐病感病的条件概率密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植株的山核桃干腐病感病状况和土壤p H、速效钾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土壤氮钾比(N/K)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整体而言,植株山核桃干腐病感病的条件概率密度等级随土壤p H、速效钾含量的升高而呈降低趋势,随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升高而呈升高趋势。结合山核桃林经营行为等综合因素分析认为,土壤p H和碱解氮含量、速效钾含量是影响植株山核桃干腐病感病概率的主要因子,而其中尤以土壤碱解氮的供应最为重要。本研究拟利用逻辑回归方法,使用Logit模型,通过建立植株山核桃干腐病感病概率的回归模型,分析引发植株山核桃干腐病的关键因子和量化关系,为山核桃林山核桃干腐病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优化后的组合模型对植株山核桃干腐病感病概率的预测准确率可达91.01%以上,具体如下:(1)氮适宜区间模型(80~150 mg·kg~(-1)):Logit(p)=-6.446x_(pH)+0.21x_(AP)+1.435x_(N/K)+29.113;(2)氮过量区间模型(150~283 mg·kg~(-1)):Logit(p)=-1.694x_(pH)+1.16x_(N/K)+7.747。  相似文献   

19.
以浙江省临安市的山核桃为研究对象,基于2008—2011年连续4年的样地实测产量为基础,利用每年4个生长时期的Landsat TM遥感数据,系统地分析比较每个生长时期的植被指数与产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NDVI在各个生长期均与产量的相关性最高;SAVI与产量的相关性居中,DVI最低。以每个时期的NDVI为因子,建立不同时期山核桃产量的预估模型。各时期模型的预估效果为果实膨大期花芽分化及授粉期采摘至落叶期休眠期。以不同时期的NDVI为因子,利用逐步回归,建立多因子的山核桃产量的预估模型。最优预估模型为y=126.51_(x_2)+26.61_(x_1)+12.56_(x_3)-67.42(R~2=0.642,SEE=12.17),为山核桃产量的预测提供可行,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y=b_0 b_1x_1 b_2x_2 b_3x_3,y=aD~bH~c,Y=a bD cD~2,Y=b_0 b_1x b_2x~2 b_3x~3等多元加归方程式的建立,对林业编表,分析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