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有效治理克什克腾旗黄土丘陵区的生态环境,作者通过实地调查和科学分析,以最佳生态效益和最大经济效益的观点,针对不同立地类型提出了3种治理模式和4项实用技术,为克旗黄土丘陵区建立完备的生态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黄土丘陵区的自然特点,提出了在黄土丘陵区营造防护林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最后指出了在黄土丘陵区造林的树种选择和有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根治黄土殖塬丘陵沟壑区,在实地调查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以获取最大生态效益和最佳经济效益为出发点,针对不同立地类型的出了六种治理模式,从而为在黄土丘陵区建立完备高效的生态体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豫西黄土丘陵区森林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豫西黄土丘陵区的地形、气候和林业资源情况,将豫西黄土丘陵区的宜林地类型划分为宜林荒山荒地、冲积平原、疏林地、低质低效林地和煤矸石山地,根据不同地类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植被恢复技术。  相似文献   

5.
中国黄土滑坡灾害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的黄土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6.63%,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滑坡灾害频繁发生,已成为黄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通过不同分类指标,把黄土地区滑坡概化为9种类型,并重点分析黄土地区滑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黄土地区滑坡的影响因子即滑坡机理。指出黄土地区的滑坡在空间分布上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震发育情况、降水密切相关;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情况、水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不同方面对黄土地区滑坡的发生机理进行了分析,发现黄土地区存在易发生滑坡的先天自然条件,而人类活动又加速了滑坡的发生。本文指出控制黄土地区滑坡灾害,寻找最佳防治对策是当前的紧迫任务。表1参14。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深圳市宝安区公园管理实践为例,概述了宝安区公园建设情况。针对宝安区公园黄土裸露现状,从公园功能分区、指引标识系统、园路规划、植物配置等多方面分析了导致宝安区公园黄土裸露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公园黄土裸露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笔者阐述了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造林树种的选择及苗木规格,介绍了整地时间、整地方法,及树种的配置方式、栽植时间和栽植方法,最后阐述了抚育管护的方法,以期为今后山西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造林提供技术支撑及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土丘陵区枣树栽培技术及管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枣树是陕北黄土丘陵区的特色果品,也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树种。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枣树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以期为子洲县乃至陕北黄土丘陵区枣树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渭北高原沟壑区主要立地类型土壤水分变化及对刺槐生长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分与刺槐生长之间关系密切,说明水分是影响刺槐生长的主要因素,地形和土壤则是划分渭北旱塬立地类型的主要因子。不同立地类型间刺槐高、地径生长量由大到小的序列为:沟底塌积土〉塬面黄土〉梁顶黄土〉沟底石砾土〉阳坡下部黄土〉阳坡上部黄土〉梁坡上部姜石粗骨土〉冲风口黄土〉梁顶姜石粗骨土〉沟坡中下部阳向黄土〉红胶土。  相似文献   

10.
结合中日合作无偿援助黄河流域造林项目的造林实践,对晋西黄土地区地貌类型、土壤植被、气象、水土流失等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探索制约晋西黄土地区营造林质量的主要因子和提高营造林质量的技术措施,为同类地区的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生态法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回应。但生态法并不是单一的法律规范集成,而是有其自身的逻辑结构,本文提出,生态法在三维模式基础上形成的,所谓三维模式是由生态伦理、生态技术和生态法律制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组成的一种理想的模式,该模式生态法建立的基础、原动力、未来发展的方向指引,乃至在生态领域的法治运行的解释路径。同时,在这种模式下生态伦理是生态技术和生态法律制度形成的伦理基础,生态技术则是将生态伦理和生态法律制度应用到社会生态保护实践中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生态法律制度则是对生态伦理的不断演进以及生态技术生产和实施的保障,三者共同组成生态法立体型结构模式。本文从生态法三维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三维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生态法的作用等三个方面简要分析和讨论了生态法三维模式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生态法在具体内容的模糊性,以及在研究的深入细致的缺乏,目前,我国的生态法的三维模式在现阶段还处于一个理想的状态。无论如何,国家加强生态伦理教育、创新和发展生态技术,完善生态法律制度,都是生态法走向完善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12.
康平县位于我国最重要的一条生态过渡带上,生态环境异常敏感而脆弱。为全面了解康平县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状况,进一步改善康平县的生态环境,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对康平县2008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康平县人均生态足迹为3.227 8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458 5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769 3hm2。说明康平县当前经济社会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显示了当前人地关系紧张和生态形势的严峻性,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康平县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为农产品过度消耗,需通过发展生态产业,调节能源结构,提高生态承载力,降低生态足迹,实现康平县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中首先辨析"可持续"和"可持续发展"2个不同概念; 提出了生态需求和生态供给的概念, 认为生态需求分为公共生态需求和私人生态需求, 生态供给分为公共生态供给和私人生态供给; 分析了生态需求和生态供给的变动规律, 认为其各自分别有量的变动以及生态需求或供给的变动2种情况; 讨论了生态供求平衡的规律, 包括生态供求变化的基本趋势和生态供求平衡的调整; 最后指出:1)满足私人生态需求必须依靠以私人投入为主、政府投入为辅的市场调节机制, 满足公共生态需求则必须依靠以政府投入为主、私人投入为辅来实现; 2)增加生态供给有外延扩张和内涵扩展2种形式, 努力提高生态经济产品的价值内涵是扩大生态产品有效供给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4.
根据河池市的林业生态状况提出了全市林业生态分区的原则,并结合全市不同区域的生态区位、生态状况、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依赖程度,对全市进行了林业生态分区,提出了不同生态区的林业生态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5.
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对生态旅游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产生了许多有损生态的现象,与生态旅游发展的初衷背道而驰。文章通过对生态保护教育与生态旅游关系的论述,提出重视生态保护教育是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科学认识生态产品的内涵及分类有助于有效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文中通过梳理生态产品概念的演进过程,提出了符合目前发展阶段的“生态产品”概念;进一步分析国内外与生态产品一词相关的概念,以深化对生态产品概念的认识;在梳理国内学者对“生态产品”分类的基础上,从产品的表现形式、所有权、经营性质3个方面对生态产品进行分类;探讨目前对生态产品认识的误区,并提出国家应尽快出台生态产品相关标准、学术界要加强理论研究并与推动实践相结合、社会公众应提高生态产品认知,以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进一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经调查统计,石林县生态景观共有8种类型,其中森林生态景观、农耕景观占总比例的80%,生态景观具有结构单一、景观异质性和多样性指数低、生态服务功能弱、森林结构单一和生态继续恶化等不足,为此提出调整景观和森林结构,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和构建支撑体系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模式的转型,村庄开始面临环境问题和生态压力。文中以解决村域生态问题为导向,着重研究基于生态质量评价和生态现状特性的村域生态安全格局规划方法,期望能为村庄生态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监测是生态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调整恢复计划、评价恢复效果、纠正环境政策偏差具有重要作用,是保障恢复计划有效实施的手段。当前,生态恢复的监测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文中对生态恢复监测的作用进行探讨,提出了生态恢复的监测步骤;认为开展生态恢复监测指标体系研究、构建生态恢复监测网络、制定生态恢复监测规范是提升当前我国生态恢复监测的重要途径,能够促进我国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与评价。  相似文献   

20.
生态补偿关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生态补偿的定义、理论基础、类型、机制、评价方法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我国生态补偿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