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20多年的积极探索,我国高校开展的通识教育在理念认知、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等方面虽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从整体上看,在发展理念和实践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还需在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课程论文、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因此,基于对通识教育的内涵与历史沿革的研究以及对成功经验的借鉴,提出完善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系统性建议,包括明确通识教育的目标,优化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从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课程作业的布置3个方面完善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机制等,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2.
自然教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文献查阅、对比分析、讨论总结等方法,梳理自然教育及环境教育、生态教育等相关概念。从国家立法、实践模式、组织机构、课程类型、解说体系、场域规划设计等方面阐述国内外自然教育的研究进展。总结出国内自然教育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有自然教育未形成专门性立法,其实践缺乏稳定的市场环境;全国自然教育模式暂未定型,后备人才资源相对短缺;主要依靠教育机构推广,规模较小、形式单一、内容缺乏体系;社会主体自然教育意识薄弱等。  相似文献   

3.
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业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西方国家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开发和提高大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培养有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在对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以及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基本情况和模式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北京林业大学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北京林业大学创业教育存在创业教育观念落后、创业教育层次不清、创业教育未完全融入整体的育人体系、创业教育的师资以及创业教育的外延拓展不足等问题;并结合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的经验,引入国际劳工组织(KAB项目)创新教育理念,提出构建适合学校特点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包括建立唤醒和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教育体系、完善覆盖面广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内外联动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和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旨在有效地整合资源,多方位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探索高等农林院校育人新模式,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根据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构建“通识教育+完满教育+专业教育”(简称“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设想。首先,在阐释以知识传授为基础、能力建设为核心、人格养成为根本的内涵意蕴的同时,明确“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构建应遵循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同等重要、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等三大原则。其次,从3个方面对“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建构进行了实践探索。一在通识教育方面,创新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由“人文精神与生命关怀”“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交流表达与理性评价”“社会变迁与文明对话”“道德承担与价值塑造”等6大课程板块构成的基础课程体系;专门成立通识教学部,建设知识面广、课堂教学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和多角度思维的高水平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加强与国内外高校、企事业单位和地方社区的合作以及产教融合,通过依托国际合作项目和校外实习基地以及建立双校园制和书院制等,拓展办学空间,在通识教育中组织实施研学实践,并力求把通...  相似文献   

5.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和未来的导向者,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基于对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起源及内涵的阐述,对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的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存在教育目标不具体、课程设计有欠缺和授课教师的能力不足等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质量的建议,包括基于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通用性和专业性2个特性明确教育目标;完善课程设计,合理整合课程内容,优化相关课程的设置,丰富授课方式,完善课程考核方式;组建教学团队,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等。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我国林业综合型人才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1世纪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林业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林业急需高素质的林业综合型专门人才。为此,该文从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体系的改革、创业教育的实践等方面,对21世纪我国林业综合型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该文指出,在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要更新教育理念,将传授知识与培育人才的理念有机结合,改变高校的封闭状态,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要改革教学体系,及时引入、整合科研和教改的成果,选择立体化教材,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实验的设计性、综合性、应用性、开放性、创新性,加强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要加强创业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前的社会状况对大学本科教学所发生的就业导向,引发了当代大学的理念危机,通识教育问题遂成公众关注之焦点。文章从战略分析出发,对通识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环境教育是多学科融合的激发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正确环境价值观的教育。国际上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教育内容和形式、环境教育效果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环境教育监测和法律体系完善等领域。在实践方面,环境教育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出现相对多样化的环境教育模式和较为健全的环境教育评价与法治管理体系。典型的有美国黄石公园设置的少年巡逻员岗位项目、英国的野外环境教育培训基地和日本的生态自然体验露营地等。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研究关注了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践,侧重于从宏观层面对我国环境教育提出原则性、策略性的建议等。文中在分析国际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环境教育内容和形式、建立健全环境教育评价和法律体系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为此,分别以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和我国东北林业大学为例,对中美两国森林工程专业本科课程的设置情况进行了阐述,并从课程设置模式、课程体系结构、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5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提出我国森林工程专业本科课程的设置应积极借鉴美国大学的成功经验,即增设通识教育课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增设学科交叉类课程,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选修课程的比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调整课程教学安排,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实践效果等。  相似文献   

10.
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工作(保护教育)在增加公众的保护知识、激发公众的保护理念及保护行为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保护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动物园等迁地保护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及著名案例论述了保护教育的各类教育形式,包括单向式的信息宣传、互动式的体验项目、拓展型校内课堂教育及展馆设计展示的隐性教育作用。同时,讨论了多种教育形式的有效结合及我国保护教育的未来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1.
“生物技术概论”通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技术概论”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性课程,也是生物技术基础知识和前沿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通过分析大学生对“生物技术概论”课程的认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形式等方面对通识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总结出一套符合通识课程的教学经验:在通识课程的教学中要求内容简单明了、实用,紧跟科学发展前沿;教学形式和手段应该多样化,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倡双向交流式授课和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进行教学;考核方法追求灵活多变。这些教学经验,可以为素质教育的开展和通识教学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国内外野生动物保护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野生动物保护教育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建立全面、系统、灵活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多维教育模式的新理念。从野生动物保护的根本需求出发,以独特的专业视点阐述了课程教育、远程教育、能力培训、科普教育、网络、公共媒体以及其中二者或多者结合等多种教育模式。同时,针对不同教育受众,结合实际案例分别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了不同教育模式的实施效果以及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并对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教育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从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2个方面,对日本东京大学的人才培养特色进行了阐述,特别是以森林科学人才培养为例,对东京大学森林经理学研究室的人才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和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教学模式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我国的高等林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东京大学秉承"推迟专业化"(late specialization)的教育理念,非常重视通识教育;同时,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坚持"少而精"的原则,采取将本科教育分为前期阶段和后期阶段、实施公开公平的专业选择和研究室选择、设置灵活渐进的课程等一系列措施,注重挖掘人才的潜力;并以研究室为单位定期开展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全员参加的专著和英文论文阅读seminar、研究进展汇报seminar等,使学生能够紧跟学科前沿、顺利开展科研工作,从而促进了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使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自然教育的起源、概念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自然教育在中国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自然教育实践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征的行业形态。但目前中国自然教育的健康发展仍受到内涵模糊、概念多元而缺乏共识等问题的制约,从而对实践的深入开展,特别是形成标准规范、培养专业人才、开展课程设计等带来直接影响。文中在梳理自然思想源流的基础上,分析并系统阐述自然教育的内涵和定义,以及中国自然教育行业发展现状、问题,期望藉此推动中国自然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今,生态文明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森林体验教育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森林多功能利用的有效方式。通过对德国、英国、日本、韩国的森林体验教育的开展形式、内容、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我国森林体验教育应采取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6.
国家公园建设已成为各国生态环境战略的一部分,国家公园不仅具备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功能,也发挥着环境教育的作用。中外关于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的理论研究侧重点有差异:外文文献主要探究哪种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形式能给游客带来最佳的体验和最好的教育效果,中文文献更多的是对概念的辨析,比较和借鉴国外的国家公园环境教育模式等。实践探索方面,国外的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形式多样,以游客体验为中心,依据不同的群体特征开展针对性的环境教育;我国的环境教育实践形式单一、内容单薄、人员缺乏。未来我国的理论研究要更多地结合中国特色来构建国家公园环境教育体系,实践探索要结合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来丰富环境教育的形式,加强民众的环境教育感知,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7.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高校教学体系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国内外就业形势发展的需要,完善的教学体系是确立和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保障。该文认为,职业生涯规划要求高校教学体系要有完备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要有灵活的课程体系和一定的专业选择余地,并要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此,该文指出,目前我国高校教学体系中制约职业生涯规划实现的因素包括教育理念存在错位,缺乏系统的职业规划指导,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不健全等;并提出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和内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教学体系创新,以支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构建和实现。  相似文献   

18.
选取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苏格兰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美国芝加哥植物园和布鲁克林植物园的儿童环境教育体系进行分析,总结英美植物园儿童环境教育体系的共性:与国家学制紧密结合、与社区教育相配合、课程主题化、课程专业性强、配套资源与设施完善。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植物园儿童环境教育工作可以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形式、人才队伍建设3方面进行提升。  相似文献   

19.
邹美玲 《绿色科技》2019,(9):280-281
指出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是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的基础课程。分析了传统环境监测教学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在互联网+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要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将互联网技术以及工程教育认证理念运用到教学环节的各个环节,促进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以及教学理念的转变,提高教学质量且在评价体系上进行动态评价模式,以培养建设高品质环境监测人才。  相似文献   

20.
开展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是社会转型期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抵御不良思潮侵蚀的迫切需求,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实现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必由之路。但是,当前高校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体系和机制仍不健全,教育内容较为滞后,教育形式单一,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教育资源整合度不高,这些都制约和影响了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的开展。因此,为了促进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向纵深发展,要以政府为主导,从资金支持到制度支持,建立生活方式教育的专业队伍,构建完善的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机制和体系;要以高校教育为主力,以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为补充,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的合力;要转变育人理念,创新教育形式,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