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对8个葛种质的植物学性状、营养成分和产量进行研究,以评价葛根饲用价值。结果表明:桃江粉葛与湘葛2号葛蔓较长,江西野葛和桃江粉葛的叶较大。湘葛3号、桃江野葛1和桃江野葛2的茎皮色为褐色,其它5种为黄褐色。江西粉葛、湘葛3号和桃江野葛1的叶形是近圆形,江西野葛和桃江粉葛是卵圆形,其它3种是菱形。湘葛2号和桃江粉葛的叶面皱纹较少。8个葛种质的叶柄色全是绿色。葛根中粗纤维的含量最高,其次是粗蛋白、灰分、粗脂肪、钙、磷。其中,湘葛2号中粗纤维和钙的含量较高,桃江野葛1的粗蛋白含量较高,湘葛3号的灰分和粗脂肪含量较高,桃江粉葛的磷含量较高。产量最高的是江西野葛。  相似文献   

2.
在采用指标法选出50个板栗优良单株的基础上,经过10年的无性系子代鉴定和产量比较试验,生长习性,结果习性和抗逆性观测,及对其果实的营养成分分析,最后筛选出“安栗一号”和“安栗二号”2个优良单。选育结果表明:安栗一号和安栗二号的连续3年平均产量可分别达到2268,2286kg/hm^2,第2年结果株率为95.0%和95.5%,出果率为45.2%和45.7%;3年生板栗树结果枝率分别为95.7%和92.5%;果实中淀粉、粗蛋白、可溶性糖、粗脂肪的含量分别达到504,84.2,253,51.2g/kg和512,82.5,251,51.3g/kg;2个品种还具有耐旱、耐瘠薄、抗病虫能力强和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调查印度东北部曼尼普尔地区龙脑香森林的地上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力,评价龙脑香森林生产潜力。在龙脑香林中自由标记了两块林分(林分Ⅰ和林分Ⅱ),通过收获法,评价不同周长等级的林木生物量。林分Ⅰ的总生物量为22.50t/hm^2,林分Ⅱ为18.27t/hm^2。两块林地((林地1和林地2))每年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变化范围分别为8.86~10.43t/hm^2。在目前的研究中,生产效率和生物量积累率表明,森林目前是处于演替阶段,具有较高生产潜力。表8参26。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株洲县凤凰山林场集水区试验场的选择,设计,定位观测的内容和方法。通过10年的观测研究和数据分析,杉木人工林水文基本特征为:(1)在丘陵山地森林覆被率为70%-80%的条件下,降水量比同等条件空旷地年降水量增加26.1mm,年直接蒸发量空旷地为1388.1mm,而杉木林区为663.62mm,其他部分通过林木蒸腾散失;(2)杉木林内,降水截留量为9.5%,树干汇流量为2.9%;(3)杉木林内地表迳流量为46.4m^3/hm^2.a,泥沙流失量为77.56kg/hm^2.a,采伐迹地地表迳流量为101.8m^3/hm^2.a。泥沙流失量为1903.50kg/hm^2.a,而地下迳流量占集水区总迳流量98%,地表迳流小于2%;(4)杉木林地土壤最大可能贮水量为672/hm^2.a。  相似文献   

5.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营养元素含量、贮量与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米亚罗地区23年生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中各组分营养元素含量、贮量和分配的研究,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植物层各组分的营养元素含量随器官、年龄及分布层次而异,土壤层N、P营养元素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递减,而K和Mg则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系统中5种营养元素(N,P,K,Ca,Mg)的总贮存量为307121.08kg/hm^2,其中土层营养贮存量为305345.02kg/hm^2,枯枝落叶层为1776.06kg/hm^2,乔木层为1401.29kg/hm^2,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别是3.59kg/hm^2和11.48kg/hm^2。还调查了不同生长级林木细根的营养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6.
长宁苦竹种群结构和地上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本文研究了长宁苦竹的种群结构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结果表明:(1)人工经营和未经营的苦竹种群都为增长型种群,但人工经营苦竹种群落结构简单;(2)人工经营苦竹种群径级结构偏大;地上部分生物量较大;(3)在种群水平,长宁苦竹地上部分生物量为37.58t/hm^2,随径级增大而增大;(4)在构件水平,1a生苦竹的地上生物量为1074.20g/株,2a生的为2041.86g/株;(5)1a生苦竹竿、枝和叶的含水率普遍高于2a生。  相似文献   

7.
郯城县林业局于2002~2006年进行了杞柳优良品种的筛选研究,通过5年时间,选出了鲁柳1号、鲁柳2号两个杞柳优良品种,其柳条整齐度高、尖削度小、柔韧性强、光洁度高,第5年平均产量分别为10575 kg/hm^2、11325 kg/hm^2,比对照产量提高36.3%,效益增加5 880元/hm^2。  相似文献   

8.
在丛生竹林下对不同基质配方和硒浓度菌棒进行埋棒栽培以及覆土方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产量及其营养成分有显著影响,而且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有利于提高竹荪产量。改良基质配方菌棒竹荪产量比常规配方提高约50%;在添加外源硒质量分数为0~2.0 mg/kg的浓度范围内,竹荪子实体产量先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后再有所降低,基质中添加1.5 mg/kg硒肥比不添加产量提高了195.30%。基质中添加硒质量分数为1.0~2.0 mg/kg的硒肥可以较显著地提高竹荪花的硒含量,其干物质中硒含量平均值从约2.50 mg/kg提高到8.05~13.30 mg/kg,外源硒肥利用率达到9.70%~15.36%。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子实体的粗蛋白及粗多糖含量有明显影响,改良配方竹荪蛋与竹荪花的粗蛋白含量是常规配方的1.21和1.29倍,其粗多糖含量是常规配方的4.81和1.35倍;基质中添加硒肥与不添加硒肥相比,竹荪蛋与竹荪花中粗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40.90%和14.30%。在硒质量分数为1.0 mg/kg的竹荪菌棒林下覆土栽培试验中,三列浅沟形覆土方式单位面积鲜竹荪蛋产量最高,为10.27 kg/m2;双列龟背形覆土方式单个菌棒的鲜竹荪蛋产量最高,达1.40 kg。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基质生物转化率分别为93.00%和94.14%,达到了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以2年生多枝柽柳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水平的生根粉、无机肥和有机肥对不同月份、不同土层深度多枝柽柳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多枝柽柳根系活力从4月份到8月份呈单峰曲线,7月份达到最高;多枝柽柳的根系活力在20~60cm土层中随着土层深度增加根系活力逐渐下降,土层深度越深,根系活力越小。(2)3mg/mL生根粉、无机肥(尿素300kg/hm^2+过磷酸钙400kg/hm^2+氯化钾200ks/hm^2)和有机肥15000kg/hm^2对于提高20~40cm土层处的根系活力最好。(3)4.5mg/mL生根粉、无机肥(尿素300kg/hm^2+过磷酸钙400kg/hm^2+氯化钾200kg/hm^2)和有机肥15000kg/hm^2对于提高40~60cm土层多处的根系活力最好。  相似文献   

10.
通过人工有性杂交,选育出辽栗10号、辽栗15号、辽栗23号3个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辽栗10号、15号、23号在凤城地区4-6年生嫁接树,平均产量分别达4372kg/hm^2、3052kg/hm^2、3300kg/hm^2,同时具有品质优,抗虫性,抗寒性与适应性强等特点。新品种巳在辽宁凤城、庄河、桓仁等地示范推广面积3000hm^2,新增产值1092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以葛根为原料,以葛根素为主要评价指标,研究了葛根中各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葛根黄酮的制备、葛根黄酮饮品的稳定性及极端条件的破坏性、葛根黄酮饮品口感及感官指标、葛根黄酮饮品生产工艺等。结果表明:与泰国葛根、粉葛等相比,湘葛一号葛根中葛根素等活性成分含量明显较高。不同浓度乙醇提取葛根总黄酮,以65%乙醇提取效果最好。湘葛一号天然葛根饮品的制备过程中,低浓度(21.6 mg/500 mL)、中浓度(216 mg/500 mL)饮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葛根黄酮均无明显变化,含量稳定;高浓度(360 mg/500 mL)饮品葛根黄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稳定性稍差;中、高浓度饮品葛根黄酮高温易氧化变色,低温易沉淀析出,故低浓度饮品稳定性最佳。在各浓度葛根饮品中,每500 mL含葛根素100 mg及以下的葛根饮品颜色透明清亮;每500 mL含葛根素2.16 mg等低浓度的饮品与纯净水无明显口感差异,21.6 mg级别的饮品口感微苦,并有一种清凉感,适合饮用。  相似文献   

12.
滹沱河湿地假苇拂子茅群落生物量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山西省滹沱河河漫滩湿地假苇拂子茅群落的结构和生物量,结果表明,假苇拂子茅群落的总生物量为745.4kg/hm2,其中,地上部分(叶、茎等)为448.1kg/hm2,地下部分(根)为297.3kg/hm2。建群种假苇拂子茅的生物量为545.4kg/hm2,占群落总生物量的73.17%。此外,还讨论了生物量与群落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对云南玉溪磨盘山华山松人工林(16年中龄林、26年近成熟林、43年成熟林)生物量及N、 P、 K、 Ca和Mg等5种营养元素的分配格局和积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3种林龄华山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分别为181.515 t/hm2、284.679 t/hm2、295.311 t/hm2,乔木层生物量分别占林分的91.594%、94.760%、93.838%,乔木层的净生产力分别为10.391 t/( hm2· a)、10.375 t/( hm2· a)和6.444 t/( hm2· a);3种林龄群落各层生物量均为乔木层>枯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各营养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大小是树叶>树枝>树根>树皮(或树皮>树根)>树干;3种林龄华山松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均以N含量最高,其他元素含量依次为K>Mg>Ca>P,其中树叶中的N含量最高,达到16.733 g/kg~21.368 g/kg;3种林龄群落营养物质总积累量分别为1497.993 kg/hm2、2257.161 kg/hm2和2810.246 kg/hm2,乔木层营养物质年积累量分别为77.532 kg/( hm2· a )、76.679 kg/( hm2· a)、58.759 kg/( hm2· a)。  相似文献   

14.
对江苏海门沿海当年造林的光叶楮生长及生物量调查结果表明:3种立地条件下,造林密度为1 m×1 m时,在林业站苗圃脱盐立地(全盐量0.046%,pH8.15)地上部分生物量干重最大,为8 981.40 kg/hm2,其次在盐碱地东灶港海堤(全盐量0.286%,pH9.09),为6 478.20 kg/hm2,最差在杨树混交林地(全盐量0.098%,pH9.05)为1 846.95 kg/hm2.地下部分的规律与地上部分类似,干重最大是林业站苗圃,为5 158.65 kg/hm2,其次在东港海堤,为1 948.95 kg/hm2,最差在杨树混交林地,为662.40 kg/hm2.总生物量干重最大在林业站苗圃,为14 140.20 kg/hm2,其次在东灶港海堤,为8 427.195 kg/hm2,最差在杨树混交林地,为2 509.39 kg/hm2.根系主要分布在10 cm浅土层.  相似文献   

15.
对季节性淹水的洞庭湖滩地进行开沟抬垄造杨树林试验。结果表明:滩地开沟抬垄造林降低了杨树林地的相对淹水时间和高度,提高了杨树造林保存率,促进树高和单株材积的生长,提高单位面积蓄积,提高径阶≥12cm的林木的比例和林分木材的价值;开沟抬垄造林能显著提高杨树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开沟抬垄营造的7年生杨树单株生物量、保存林分生物量、林分平均净生产量分别为32.32kg/hm^2、32.34t/hm^和4.62t/(hm^2·年),分别是未开沟抬垄的1.43、3.16和3.2倍;滩地开沟抬垄与未开沟抬垄营造的杨树林各器官生物量大小均遵循干〉根〉皮〉枝〉叶的规律;开沟抬垄造杨树林增加的木材效益比开沟抬垄工程总投入多,经济效益较好,第1个轮伐期年均利润为166.3元/(hm^2·年),投入产出比是0.95。  相似文献   

16.
以淳安县北部山区为重点,在适宜于丰产培育的小笋竹林地,选择早竹、石竹、水竹等3个优质品种作为人工定向培育对象,采取林地清理、深挖垦抚、改良土壤,科学施肥、合理留竹、适时适法采收等技术措施,示范林平均每公顷产笋干可从原来75kg提高到661.5 kg,最高每公顷可达804 kg.随着人工定向培育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县笋干竹培育面积已达409.72hm2,平均每公顷产量达402 kg,平均每公顷产值达9648元,年总产值达395万元,成为山区农民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松阿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阿扁叶蜂是目前商洛市油松林重要食叶害虫,严重威胁油松林的生长发育。定点研究了其生物学特性、发生危害规律,开展了防治试验。松阿扁叶蜂在商洛林区1年发生1代,由幼虫越冬。其危害油松纯林重于混交林;立地条件较好的油松林分重于立地条件差的林分。喷施森得保粉剂(2.25 kg/hm2)、1.2%苦.烟乳油1 000~1 200倍液、3%高渗苯氧威乳油3 500~4 500倍液均可取得良好防效。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石漠化地区8 a生芳樟(Cinnamomum camphora)人工林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芳樟的树高、胸径及材积生长规律均呈现出前期缓慢、后期快速的特性,造林第4年后胸径生长进入速生期,第5年后树高快速生长,材积生长的速生期则出现在第6年;估算芳樟单位面积纤维材产量达24.32 t/hm2,芳樟油95.67 kg/hm2,单位面积产值达18080元/hm2;枯落物蓄积量为5.57 t/hm2,有效拦蓄量达6.36 t/hm2,高于相同立地的任豆(Zenia insignis)和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相似文献   

19.
腾冲红花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面积28 hm2、树龄39 a、直播造林且长期失管的腾冲红花油茶低产林开展抚育改造试验.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摸索出林相林园治理、密度调整、树型调整、加强土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抚育改造综合技术.改造后第四年的林分质量明显改善,树势恢复,大幅增产,采前落果得到根本遏制;植株平均结实率由19.93%增加到41.07%,粗油产量达220.5 kg/hm2,为改造前24 kg/hm2的9.19倍,为病虫害试验对照产量124.5 kg/hm2的1.77倍.试验结果为腾冲红花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老产区巩固产业持续发展,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施肥和覆盖对澳洲坚果344和OC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养分和地面覆盖对澳洲坚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8年生澳洲坚果品种344和OC开展施肥和覆盖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实施1 a时,品种344的平均地径、树高、冠幅、冠高的增长率分别为13.0%、9.2%、4.1%、6.1%,品种OC的平均地径、树高、冠幅、冠高的增长率分别为6.3%、4.8%、1.3%、4.5%,品种间差异极显著(P≈0.0000.01)。各处理组合中,品种344的单株鲜果产量为0.5~1.4 kg/株,单位面积鲜果产量为191.6~470.1 kg/hm2;品种OC的单株鲜果产量为1.6~9.7 kg/株,单位面积鲜果产量为535.1~3 235.3 kg/hm2;各处理组合间,仅品种OC的单株产量呈现极显著的差异(P≈0.0000.01);同一品种的不同单株间,产量差异也较大。影响生长和产量的主导因子因品种不同而异,所以对于不同的澳洲坚果品种应研究相应的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