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对京昆高速公路河北段服务区绿化模式及植物应用进行了研究。根据植物应用现状提出了3类模式:(1)广场休闲绿地型:此模式以井陉服务区为代表,用于车、人停留活动较多的服务区。(2)庭院绿地型:以涿州、定兴、顺平、曲阳、行唐、石家庄服务区为代表,园林绿化充分体现庭院休闲性质。(3)农业生态观光园绿地型:以唐县为模式,适合满城、灵寿,绿化充分结合当地农业特色。同时对京昆路段服务区绿化应用的树种进行综合评价,评出一类树种27种;二类树种20种;三类树种34种;四类树种14种。针对绿化提升改造进行了树种规划,确定了不同绿化模式的基调树种、骨干树种、一般树种、1a生植物、宿根花卉、蔬菜及农作物种类,为提升改造和其相类似地区其它高速公路服务区树种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生物防火树种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当前国内外生物防火树种的研究进展,分析评价了当前生物防火树种选择的主要研究方法,概括了浙江省生物防火树种包括针叶林、阔叶林和经济林树种的研究进展,指出浙江省生物防火树种研究存在树种选择范围狭窄、防火性能综合评判尚不全面和树种配置模式研究较少等问题,提出了对浙江省阔叶树种进行大范围选择研究,建立防火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和针对不同范围、不同立地条件确定合适的配置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盐碱地适宜经济树种的筛选,按照自然环境中树种与草种搭配、树种与树种搭配等盐碱地治理模式,并以造林成活率、经济效益、治理前后土壤有效成分等为主要指标开展了对比试验,选出经济效益好、治理效果明显的优良经济树种,结果表明:西伯利亚白刺、宁杞一号、大麻叶及内蒙古种源沙枣等耐盐碱树种,从存活率方面看,枸杞新品种对于中度盐碱地治理表现最好;西伯利亚白刺羊草复合模式对于重度盐碱地治理表现较好;内蒙古种源沙枣模式对于轻度盐碱地治理表现中等。从经济效益方面看,枸杞模式最好;改良土壤方面看,西伯利亚白刺模式最好。  相似文献   

4.
甘肃小陇山灌木林不同改造模式天然更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样方法,研究了小陇山林区5种典型灌木林地改造模式的乔木树种天然更新幼苗的密度和多样性。结果表明:5种灌木林地改造模式的乔木树种天然更新情况总体良好,小于50 cm高度级幼苗数量相对较少,大于50 cm高度级幼苗的存活率较高;5种改造模式天然更新树种以锐齿栎为主,其中,全面割灌改造日本落叶松(模式3)更新幼苗物种丰富度最高,全面割灌改造油松模式(模式2)天然更新树种丰富度最小;带状割灌改造模式(模式4和模式5)和全面割灌改造华山松模式(模式1)的更新树种多样性较高,各树种分配均匀,优势树种的集中性较低;改造树种华山松的天然更新能力较油松日本落叶松强,带状割灌改造模式更有利于华山松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5.
应用修复生态学理论和植被演替理论,根据保护区现状和植被修复经验,结合恢复原森林生态系统结构、提高林分抗逆性等植被修复目标,提出了重度受害区植被修复模式、中度受害区植被修复模式、重要经济价值树种营建模式、珍贵树种扩繁模式、防火通道景观配置模式等5种植被修复技术模式。以及各修复模式的树种选择,混交、整地、配置方式及株行距等。  相似文献   

6.
选用桉树作为混交林的主要树种,在建林的过程中,以桉树为目标树种,同时适当地以间种、随机混交等方式栽植伴生树种或是次要树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二代桉树萌芽林间种乡土及珍贵树种模式,在树高、胸径及保存率等方面均好于一代桉树间种乡土及珍贵树种模式,二代桉树混交模式的树高是一代桉树混交模式的1.79倍,二代桉树混交模式的胸径是一代桉树混交模式的1.27倍,二代桉树混交模式的保存率是一代桉树混交模式的1.2倍。  相似文献   

7.
金叶榆是我国自主培育成功的彩叶植物新品种。为丰富高寒半干旱区生态城市建设树种资源,改变园林景观色彩单一、植物配置模式单调的局面,进一步提升城乡绿化景观的内涵层次,从宁夏林业科学研究所引进金叶榆,进行了区域栽培试验及示范推广,结果表明:该树种在高寒半干旱地区生长表现优良,抗寒耐旱,种苗繁殖容易,园林用途广泛,成活率在98%以上,景观效果极佳,是优良的黄色系彩叶树种;提出了该树种在城镇园林绿化中的5种配置模式,即模纹花坛配置模式、色篱配置模式、散植模式、列植模式、片植配置模式,以期增加高寒半干旱区彩叶树种资源,丰富园林景观色彩,为园林绿化建设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永顺县退耕还林试验示范区模式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永顺县勺哈乡退耕还林试验示范区进行立地类型划分与评价的基础上,在各立地类型区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进行了模式和林种树种配置。示范区内共配置了保土经济林还林模式、土壤保持还林模式、块状混交还林模式、山顶防护型还林模式与封山育林模式等5个模式,在各模式中配置了柑桔、板栗等经济树种和杉木、木荷、青榨槭、桤木、马尾松等用材树种。  相似文献   

9.
堤防工程中防浪林的营造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目前堤防工程中防浪林存在的树种单一、成活率低、树种选择不当、模式不合理等问题的分析,阐述了防浪林营造的技术要求和模式,提出了后期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小陇山不同灌木林地改造模式林分树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多样性研究已经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而维持物种多样性是目前森林经营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本文运用点抽样方法研究了甘肃小陇山5种不同的灌木林地改造模式的树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带状割灌改造模式林分的树种较全面清理割灌模式丰富,Shannon-Wiener指数与Margalef指数较高,林分的树种多样性较高,林分内各树种分配较为均匀,带状割灌改造更有利于提高林分的树种多样性;在3种全面清理割灌改造模式中,改造日本落叶松模式虽然树种数与其它2种相同,但林分内树种分配均匀性差,集中性高。不同的改造模式对林分树种多样性的影响不同,这对提高和保持改造林分的物种多样性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嘉兴市农田林网树种种类、配置和生长情况的调查研究,得出:该地区农田林网树种种类丰富,但主要集中在水杉、香樟等11个树种,且树种配置以纯林和简单混交为主,导致林带结构比例失调,林相简单;并据此提出了4条建议。  相似文献   

12.
Current knowledge on tree carbon (C) allocation to wood is particularly scarce in plants subjected to disturbance factors, such as browsing, which affects forest regeneration worldwide and has an impact on the C balance of trees. Furthermore, quantifying the degree to which tree rings are formed from freshly assimilated vs. stored carbohydrates is highly relevant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tree C allocation. We used (13)C labelling to quantify seasonal allocation of stored C to wood formation in two species with contrasting wood anatomy: Betula pubescens Ehrh. (diffuse-porous) and Quercus petraea [Matt.] Liebl. (ring-porous). Clipping treatments (66% shoot removal, and unclipped) were applied to analyse the effect of browsing on C allocation into tree rings, plus the effects on tree growth, architecture, ring width and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 (NSCs).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stored C to wood formation was greater in the ring-porous (55-70%) than in the diffuse-porous species (35-60%), although each species followed different seasonal trends. Clipping did not cause a significant depletion of C stores in either species. Nonetheles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stored C allocated to earlywood growth was observed in clipped birches, and this could be explained through changes in tree architecture after clipping. The size of C pools across tree species seems to be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the variability of seasonal C allocation patterns to wood and their sensibility to disturbances such as browsing.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observed changes in C allocation to earlywood in birch were not related to variations in the amount or concentration of NSC stores, but to changes in the seasonal availability of recently assimilated C caused by modifications in tree architecture after browsing.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树种模式模式碳汇造林对土壤碳的影响,该试验将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6个区组作为研究区,设计5个模式模式(各树种数量分数,模式1:台湾相思40%、木荷40%、马占相思10%、樟树10%;模式2:华润楠25%、红锥25%、樟树20%、米老排10%、木麻黄10%、水翁10%;模式3:马占相思30%、华润楠25%、山杜英25%、木麻黄10%、台湾相思5%、樟树5%;模式4:火力楠30%、秋枫20%、马占相思20%、台湾相思10%、米老排10%、木麻黄10%;模式5:台湾相思20%、木荷20%、樟树20%、木麻黄20%、火力楠15%、水翁5%),将12个树种随机种植在5个区组,另保留其植被原始状态的1个区组作为对照。4 a后对各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0—20 cm土壤层,5个模式与对照之间的碳含量差异显著(P<0.05);20—60 cm土壤层,模式2,3,4,5与对照之间的碳含量差异显著(P<0.05),模式1与对照碳含量之间无明显差异。土壤碳储量的大小顺序为:模式2>模式4>模式3>模式5>模式1>对照,5个模式土壤碳储量显著高于对照,模式2,3,4,5显著高于模式1,模式2,3,4,5之间差异不明显,模式2,4的土壤碳储量分别为(106.14±22.39),(104.72±28.63)Mg C/hm^( 2)。说明这2种模式土壤碳积累表现较高,碳汇能力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4.
辽河三角洲盐碱地树种优化配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辽河三角洲盐碱地台田上,布置小胡杨纯林、白蜡纯林、小胡杨×刺槐混交林、白蜡×刺槐混交林4种树种配置模式,对不同配置模式下的树木生长和土壤水、盐、温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胡杨、白蜡、刺槐在辽河三角洲盐碱地上造林均能成活,成活率达92%~98%。混交配置模式对树木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优于纯林,其中小胡杨×刺槐混交模式好于白蜡×刺槐模式。与CK相比,4种模式均能改善土壤水分状况,降低土壤盐分,调控土壤温度,防止盐分表聚,4种模式间比较顺序是小胡杨×刺槐混交林>白蜡×刺槐混交林>白蜡纯林>小胡杨纯林。可见,小胡杨×刺槐混交模式可作为该地区防护林营建的首选优化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5.
我国林木良种采穗圃创建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我国林木良种采穗圃建设技术的研究进展。从林木树种种类、立地条件选择、建立方法、建立类别、种苗来源、景观模式构建、密度设计、栽植坑规格、管护等方面阐明了建设技术体现的"适地适树适结构"原则,并对采穗圃发展面临的三个结合与一个重视进行了强调。  相似文献   

16.
太行山石灰岩区水保林林分结构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太行山石灰岩区乔灌、灌木、灌草三类水土保持林林地上现存 19种林分模式调查 ,并通过典型林分模式水土保持功能、生物量比较研究 ,得出乔灌、灌木、灌草三种类型林地上现存林分模式应是针阔、乔灌、灌草混交林分  相似文献   

17.
千岛湖生态景观林林相改造树种选择与配置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景观生态学及林相改造的相关理论,对千岛湖森林的原生植被、林地类型、目的阔叶树种丰缺度和立地质量等4要素进行了调查,以地带性顶级群落及进展演替中期的森林植被类型为目标景观林分,提出了林相改造11种树种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文中提出抗冻耐旱型植被退化特征为次生林比例大、林分结构缺失及缺陷、种间竞争激烈且优势树种功能未充分发挥、树种选育缺乏适应性评价,恢复策略包括恢复生态经济型植被、调整林分树种组成与密度、修复水平与垂直层次的结构缺陷、合理划分功能区以实行分区保护和改变农村能源结构。喀斯特高原山地区抗冻耐旱型植被恢复的基础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提高抗冻耐旱型植被的适应与恢复能力,未来需要加强植被适应性修复、树种选择与配置以及水肥管理与土壤培肥改良3个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对优良珍贵阔叶树种的概念及其繁殖特性和生态特性等进行简要归纳的基础上,结合现有技术与生产实践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南亚热带地区优良珍贵树种发展的六种经营模式,这些经营模式对我国南亚热带地区以经营马尾松、杉木人工林为主的林业局(场),在进行树种、林种结构调整等营林活动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燕山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3种林分类型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和华北落叶松山杨混交林植物物种数均高于华北落叶松纯林,3种类型群落优势种有很大差异。2)3种类型群落的α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2种华北落叶松混交林α多样性指数高于华北落叶松纯林。3)华北落叶松纯林乔木层生物量比例最高,达到99.33%,高于两种混交林;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规律为树干>树枝>树根>树皮>树叶,且所占比例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