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退化天然常绿阔叶林近自然林经营技术研究(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自然林理论方法与实践作了系统的讨论,根据四川盆周山地退化天然常绿阔叶林的特点,编制了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的天然林近自然林经营方案,并开展了退化天然林恢复与重建技术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思茅松人工林中龄林、近熟林和过熟林及附近区域思茅松天然林和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探讨造林对思茅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和氮储量大小与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林地类型土壤有机碳、氮含量与C:N随着土层厚度增加而减少,过熟林土壤有机碳和氮含量随土层加深则显著高于其它林地类型,近熟林土壤表层有机碳和氮含量显著低于中龄林和过熟林。思茅松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随林龄增大而增加,过熟林乔木层碳储量最高。造林对思茅松人工林土壤氮储量的影响不显著,而土壤有机碳储量随林龄增大先减少后增加至过熟林恢复至常绿阔叶林和思茅松天然林水平,土壤有机碳与氮储量随土层加深而减少。与常绿阔叶林和思茅松天然林相比,思茅松人工林的中龄林与过熟林土壤有机碳和氮储量的年变化量高于近熟林,近熟林年变化量呈净减少;在思茅松天然林中,人工更新与在常绿阔叶林中造林相比,思茅松人工林可以累积更多的土壤有机碳和氮储量。此外,土壤含水量越大,土壤有机碳储量则越高。  相似文献   

3.
长江上游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的生态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长江上游退化天然林的干扰体系、退化特征及恢复重建的研究现状,分析长江上游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生态恢复重建的理论基础,阐述并拓展封山育林的传统概念.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的基本对策是:依据自然演替的规律,仿拟天然老龄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充分利用和启动自然调节机制,并根据自然演替的关键环节采用功能群替代或目的物种导入等辅助的人工措施,促进土壤和群落功能的修复,跨越或缩短某些演替阶段,加快恢复演替进程,尽可能利用乡土树种定向恢复以大径级、高经济价值林木为目标的森林群落.根据长江上游退化天然林的现状、类型及其特点,提出4种恢复重建的组合模式:1)封禁保护原始老龄林;2)封育重建严重退化生境;3)封育调整天然次生林群落结构与定向恢复调控;4)封育改造低效人工纯林.  相似文献   

4.
天然林资源保护与森林防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天然林资源状况1.1 天然林资源分布我国地域辽阔 ,自然条件复杂 ,森林类型包括南海诸岛的热带珊瑚岛森林、热带雨林、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和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森林资源总面积为13 370万hm2 ,森林资源总蓄积为 117.85亿m3。  相似文献   

5.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我国特有的自然植被类型和天然林类型,也是鄂西南武陵山区中山地带最典型、最重要的天然林类型.由于长期过度采伐利用,退化严重.采取全面禁伐的强制性保护措施,恢复进程缓慢,一些严重退化群落甚至难以恢复.遵循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演替规律,借助自然力,通过以积极的人为干预措施,可以快速恢复与重建鄂西南武陵山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鄂西南武陵山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演替动态和恢复的可能性,分析了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恢复的3种方式即人工恢复、人工促进天然恢复和人工重建,以及封禁保护、抚育间伐、补植(播)、封山育林、林分改造和人工重建等恢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天保工程不同区域存在的基本矛盾和问题,从面临的众多问题中总结归纳出退化天然林恢复与重建、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开发利用、天然林近自然采育更新和结构调整、工程区防灾减灾和森林健康状况保持、天然林资源动态时空分析与评价等5个重大而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提出了推广应用现有技术成果、针对新问题设立课题研究和引进国际先进理论技术为工程服务的总体对策;并针对5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人工促进退化天然林恢复、森林近自然经营及健康状态监测等解决问题的关键理论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吕梁山国有林区是山西省九大林区之一,对山西省木材和林产品的供给具有重要作用,但受气候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吕梁山国有林区存在天然林退化问题。结合吕梁山国有林基本情况,从种植结构、有害生物、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4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天然林退化的原因,并提出改善、修复退化天然林的技术措施,以期促进林业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天保工程不同区域存在的基本矛盾和问题,从面临的众多问题中总结归纳出退化天然林恢复与重建、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开发利用、天然林近自然采育更新和结构调整、工程区防灾减灾和森林健康状况保持、天然林资源动态时空分析与评价等5个重大而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提出了推广应用现有技术成果、针对新问题设立课题研究和引进国际先进理论技术为工程服务的总体对策;并针对5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人工促进退化天然林恢复、森林近自然经营及健康状态监测等解决问题的关键理论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永顺万坪乡30个不同类型群落的实地调查,结合TWINSPAN来进行梯度分析和分类,识别了7种天然林植被类型:楠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Pubescens')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灌木林;从而制作出万坪乡天然林植被生态系统模型,揭示其演替规律,预测天然林群落的演替发展方向,以便于更好地对万坪乡天然林进行生态系统模式的经营、管理与保护。  相似文献   

10.
红椎大径材近自然培育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近自然林经营理念及原则,结合红椎生物、生态学特性及木材利用特性,系统地分析了红椎采取近自然林经营技术培育大径材的适用性。分析认为,红椎为南亚热带地带性常绿阔叶林顶极群落的主要建群种,可以采取近自然林目标树单株培育技术,高效培育大径材多功能人工林。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常绿阔叶林为亚热带自然生长的一种天然林类型。是我省地带性的森林群落。在亚热带的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演替发展形成的,它的特点是物种繁多、结构稳定。林内含有大量珍贵树种和植物种类,为发展生产和多种经营提供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但是由于没有很好遵循生态经济永续利用的原则,大多进行了不合理的采伐利用,以致许多地方的常绿阔叶林  相似文献   

12.
不同干扰程度对常绿阔叶林迹地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常绿阔叶林迹地,选择了微干扰下形成的常绿阔叶林和持续干扰下形成的杉木林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微干扰下形成的常绿阔叶林在高生长,径级生长以及物种多样性方面均优于持续干扰下形成的杉木林,而且在林木生长方面也优于后者。说明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应立足于生态学的思想,从整体出发观察森林,力求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所发生的自然过程。把生态与经济最合理的结合起来,实现一种近自然的森林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3.
南岭山地杉木人工林与天然林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设置临时样地,对南岭山地九连山自然保护区人工杉木林(28a)和天然杉木林(100a)进行群落学特征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起源的杉木林物种组成差异不大,人工林有维管植物39科59属83种,天然林有52科72属93种,二者种组成相似程度较高,相似性系数迭0.592,尤其是下木层和草本层;同时,二者物种多样性及均匀度也相似,但除下木层外,人工林乔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比天然林要低,而生态优势度正与此相反.人工林乔木层生态优势度最高;天然林与人工林杉木种群都属衰退型种群,一些中生或阴生及常绿阈叶树种却属增长型种群,这表明天然林与人工林杉木林都正在向常绿阔叶林演替.  相似文献   

14.
关于在贵州省推进近自然森林经营提升森林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概念与发展动态,针对我省存在的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树种、林龄结构不合理,天然林退化严重等问题,提出了改变森林经营思想,重视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与实施,调整森林采伐管理体制,研究适合贵州特点的森林经营和监测技术体系等措施来推进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株洲属中亚热带丘陵地,其地带性典型植物群落是常绿阔叶林,即以各类常绿树种为优势的植被类型.但随着历史的变迁,此类群落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人工群落和次生群落.为了模拟自然群落,设计人工近自然群落,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对株洲市郊天然林群落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株洲市郊具一定代表性的天然林群落类型有13个,基本反映了该市植物群落的演替系列.通过分析各群落的种类组成与结构特征,为营造与养护各类植物景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株洲市天然植物群落在园林植物造景中的模拟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株洲市地处中亚热带,自然植物群落类型多样,且以常绿阔叶林为典型地带性群落。笔者通过对株洲地区的天然植物群落调查分析,探讨了自然植物群落在城市园林植物造景中应用及模拟近自然植物群落的配置原则。  相似文献   

17.
以云南金沙江流域有代表性的植被受干扰退化后的天然林为对象,根据天然林的自然特性、演替规律和人为干扰后的退化状况,开展了不同退化天然林类型的干扰体系、不同干扰等级林分类型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并对示范区不同封育对象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选择和确定了划分封山育林类型的原则、依据、指标和参数。在不同类型的天然林退化区采用封禁、封调、封补、封抚、封保5种类型的技术,建立封山育林示范区。  相似文献   

18.
深圳梅林山公园乡土植物群落景观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合理应用乡土观赏植物,营造"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是当今园林绿化的发展趋势。深圳市梅林山公园具有丰富的植被类型和植物资源,绿化设计根据现有植被类型的不同特点,提出相应的改造和恢复方法。对于生态和景观效益好的沟谷季雨林、低地常绿季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采用封山育林的策略,促进其自然演替;对于人工林、果林、灌草丛、防火林和采石场,有针对性的选取优良乡土植物进行改造和恢复;对于景区和登山路的绿化设计,采用乡土和园林植物相结合,营造自然、美观、保健和生态的群落景观。  相似文献   

19.
对开化县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3种不同自然森林植被类型进行演替过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是该地森林植被自然演替的主要发展方向;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别代表了森林植被不同演替类型与动态。结合森林群落类型和生境的异质性、群落树种组成与结构、演替阶段和演替趋势,根据森林植被景观的优美性、多样性等需求,对开化县主要通道两侧的森林植被确定了7类15种目标的森林植被景观改造方案,提出了森林景观优化"主景树种+地带性树种+伴生景观树种"的树种选择模式与营建技术。  相似文献   

20.
天然林是生态效益最高的林分。本文从天然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及现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存在的问题以及退化天然林加速恢复与重建的必要性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天然林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退化天然林加速恢复与重建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