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探讨解决马尾松纯林火灾风险大的问题,采用强度间伐马尾松套种细柄阿丁枫、木荷、闽楠的林相改造试验,对改造20年后的林分进行生物量、林下植被、冠层结构、小气候特征、抗火性能特征值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易燃可燃物,马尾松纯林为37.91±4.55 t/hm~2,而马尾松细柄阿丁枫、马尾松木荷、马尾松闽楠混交林分别为23.71±2.36,22.54±1.85,21.58±2.03 t/hm~2;林下植被,马尾松纯林以芒萁和杂竹类为主,而混交林以一、二年生的荫性草本为主;在空间结构上,马尾松纯林由马尾松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组成,而混交林由马尾松林冠层、阔叶树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组成;马尾松叶子的着火温度比阔叶树低,油脂含量比阔叶树高;马尾松林分的林内温度比混交林高,林内湿度比混交林低。马尾松林分套种阔叶树后,防火风险显著降低,防火效能从高到低分别为马尾松细柄阿丁枫、马尾松木荷、马尾松闽楠、马尾松纯林。  相似文献   

2.
江锦攀 《绿色科技》2019,(7):126-129
指出了马尾松是我国建材市场中的主要木材之一,但由于长时间采用单一树种纯林模式经营,导致了土地衰退与森林生产力下降。同时,大面积马尾松纯林容易导致森林火灾,严重制约了马尾松林木可持续经营与发展。目前,针对马尾纯林改造同种珍稀阔叶树营建复层林成为马尾松纯林改造的一种手段,同时也为纯林改造成混交林提供一条有效途径。基于对马尾松纯林改造成复层林的凋落物现存量进行的分析,对马尾松纯林套种珍稀阔叶林营造复层林现状和土地改良方面进行初步探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湖南省会同县马尾松次生林、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生态系统随不同演替阶段进行的乔木层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类型乔木层各器官平均有机碳含量为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的趋势。乔木层碳储量以常绿阔叶林最高,为129.34t·hm~(-2),其次为针阔混交林,为95.83 t·hm~(-2),最小是马尾松林,为85.27 t·hm~(-2)。各林分类型乔木层各器官碳储量为干根枝叶皮。乔木层碳储量主要集中于树干,其占乔木层碳储量比例由马尾松林向常绿阔叶林降低,而树根碳储量比例由马尾松林向常绿阔叶林增加。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20cm径级以上径级的个体占乔木层碳储量的大部分。  相似文献   

4.
针叶林阔叶化改造的森林生态防火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森林生态防火,引入木荷、苦槠、青冈、石栎、枫香等耐火目的树种对马尾松和杉木林退化系统进行阀叶化改造.在千岛湖区进行杉木间伐补植木荷、枫香,杉木萌芽林补植苦槠、青冈,马尾松林下补植枫香、青冈或苦槠、石栎四种不同阔叶化改造试验,3年后的调查测定结果表明:通过改造,优化了林分结构,马尾松阔叶化改造促进生态恢复的速度更为迅速.改造林分内枯落物比针叶林少,而枯落物含水率高;土壤含水率则因立地条件而异.阔叶化改造后具有明显提高生物多样性和防火效果及一定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作用.通过针叶林阔叶化改造,调整树种的组成结构、可燃物的空间分布,改善林地环境,以森林的片状控制代替林带控制,全方位有效控制森林火灾,在当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日益重视的社会背景与发展趋势下,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松阳县马尾松林下阔叶化改造结果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浙江省松阳县8种类型马尾松林阔叶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马尾松林阔叶化过程中,差异主要表现在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这两个性状上,对胸径、树高和冠幅无显著影响。主成分分析评价8种类型马尾松林阔叶化差异,其优劣依次为:马尾松-枫香〉马尾松-细柄蕈树〉马尾松-香樟〉马尾松-苦槠〉马尾松.云山白兰〉马尾松-乳源木莲〉马尾松-青岗〉马尾松-木兰。  相似文献   

6.
红壤低丘低效马尾松林林相改造树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万年县大黄马尾松林相改造试验林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混交林分进行树干解析、生物量分析、小气候观测以及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木荷、马尾松+枫香林分的生物量及蓄积量最高;各混交成熟林分内小气候差异较小;马尾松+枫香土壤表层养分相对丰富、多种酶活性较高,在改良低丘地区红壤方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湖南株洲市大京水库集水区马尾松群落组成成分、形成历史、发展趋势、物种多样性等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水库集水区马尾松群落演替有3大特点:①马尾松林附近保存有小面积常绿阔叶林和零星常绿阔叶树,马尾松林演替有充足的种源,而且演替速度较快;②其演替规律为由马尾松纯林演替为马尾松、常绿阔叶树混交林,再演替到常绿阔叶林,一般不经过马尾松、落叶阔叶树混交林阶段;③首先侵入林地的常绿树为茹豆、石栎、黄瑞木、青冈栎等。物种多样性分析表明马尾松纯林的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均低于马尾松与阔叶树混交林;在立地条件较好、树种组成较丰富的马尾松与常绿阔叶树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接近甚至高于常绿阔叶林。  相似文献   

8.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析在马尾松林下套种闽楠构建的异龄复层林对林分生长量与生态效应的影响。马尾松闽楠混交复层林中闽楠、马尾松的胸径、树高以及单株材积均显著高于纯林,林分总蓄积无显著性差异;复层林的总生物量、主干生物量、枝生物量、叶生物量高于纯林;马尾松闽楠混交复层林净生产力最高,马尾松纯林次之,闽楠纯林最低。在生物量器官分配方面,复层混交林与纯林均呈现出主干>枝>叶的规律。综合林分水源涵养功能方面,复层林功能最强,闽楠纯林次之,马尾松纯林最低;土壤通透性能、保水能力、土壤肥力也与此类似。经营马尾松-闽楠混交复层林是促进闽楠与马尾松生长,拓宽闽楠资源培育渠道,提高马尾松人工林分的水源涵养、培肥土壤功能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采用生态学地域潜在植被原理,选择木荷(Schima superba)、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和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3种地带性阔叶优势树种对次生马尾松、金钱松混交林进行针阔异龄混交林改造,分析改造后的林分结构和林分生长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同时分析台风对杉木机械受损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造10 a后,试验林的林分结构由单层变为复层林;林内植物由阳性向耐阴或中性转变,地带性常绿阔叶优势树种地 位明显;更新的木荷、小叶青冈重要值分别达到59.9%和19.8%,林分平均蓄积年生长量达3.73 m3/hm2,比改造前提高50%.经台风风害林木机械受损调查表明,改造后的针阔异龄混交林林木受损指数远优于日本扁柏纯林.  相似文献   

10.
凋落物蓄积量和持水能力是反映森林水源涵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对祁门低山丘陵区不同林分类型地表凋落物层蓄积量及其持水性能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凋落物蓄积量大小为:马尾松林杉木林马尾松阔叶混交林阔叶次生林;其最大持水率依次为:阔叶次生林杉木林马尾松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林;最大持水量及有效拦蓄量依次为:马尾松林杉木林马尾松阔叶混交林阔叶次生林。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恢 《福建林业科技》2012,(1):41-44,52
研究马尾松与6种阔叶树行间混交13 a后的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6种混交林相对马尾松纯林而言,土壤物理性质与养分特征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马尾松固氮树种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优于马尾松非固氮树种混交林。土壤容重、坚实度表现为:马尾松杨梅混交林<马尾松南岭黄檀混交林<马尾松江南桤木混交林<马尾松木荷混交林<马尾松红锥混交林<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马尾松纯林,土壤孔隙状况则相反;而6种混交林中土壤养分含量则以马尾松杨梅混交林最高,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最低。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洞口县石漠化现状和造林成林率调查,结果表明:洞口县石漠化区杉木、马尾松、柏木、阔叶林的现有林面积所占比例差异明显,人工造林成林率差异极显著。柏木林的现有林面积所占比例和人工造林成林率远远大于杉木林和马尾松林,阔叶林仅次于柏木林,马尾松林介于阔叶林和杉木林之间,杉木的林最小。柏木是石漠化地区首选造林树种,其次是阔叶树;营造柏木、阔叶树纯林或柏木与阔叶树混交林可作为洞1:7县及其相同生境石漠化地区主要造林模式;马尾松纯林可作为辅助造林模式应用;杉木不适宜在石漠化土地上生长,不宜作为石漠化地区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3.
在13年生马尾松林分中,通过间伐,在林下套种鹿角栲、格氏栲和苦槠等3种珍贵阔叶树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选择上层林马尾松保留密度为主处理,分别设0(裸地)、600、900、1125株·hm-24个水平;副处理为鹿角栲、格氏栲和苦槠3种栲属树种。试验结果表明:在马尾松林下套种鹿角栲、格氏栲、苦槠3个树种,造林成活率较高,生长速度较快;保留的马尾松生长量得到提高,有利于培育马尾松大径材。上层林密度控制在900~1125株·hm-2为宜。异龄复层林枯枝落叶量大,同时可以改善林分小气候,有利于早期较耐荫鹿角栲、格氏栲、苦槠树的生长,促进枯枝落叶的分解,改善土壤肥力。表明马尾松林下套种栲属阔叶树种是一条培育马尾松大径材,保护和发展中亚热带珍贵阔叶树种,同时提高生态功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千岛湖区的植被现状,实施了阔叶化改造等森林健康保育措施,通过对杉木纯林、马尾松纯林和不同健康保育措施下杉木林、马尾松林的样地调查,计算各物种重要值、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研究结果表明,杉木纯林和马尾松纯林经阔叶化改造后,杉木和马尾松的重要值明显下降,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纯林,有利于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向复杂化、多样化发展。杉木纯林和马尾松纯林经阔叶化改造后,群落均匀度指数增大,群落生态优势度指数减小,群落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5.
防火林带的树种组成与冠层结构可影响林带的防火功能。为评价中山市防火林带的树种组成 和冠层结构,对中山市防火林带树种进行了调查,并在防火林带中选取了9 个典型林带类型,建立标准 地,对其树种组成与冠层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山市13 个镇区的生物防火林带共应用了31 个树种,隶属17 科24 属,豆科、山茶科和樟科树种最多,数量最多的有荷木Schima superba、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柠檬桉Eucalyptus citriodora、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以 针叶树为主的针叶林林冠开度最大,达38.07%,林下植物相对茂盛,分别以米老排和杨梅Myrica rubra 为主的阔叶混交林林冠开度最小,分别为12.36% 和13.88%。米老排与杨梅为主要树种的阔叶林林冠开 度比以马尾松为主的针叶林的林冠开度要小,阔叶林的冠层郁闭度较高;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针阔混交林 的叶面积指数最大,达2.64,显著高于马尾松纯林和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荷木和藜蒴Castanopsis fissa 等阔叶混交林,为0.99 和1.65;山脚的荷木林地、荷木与马尾松的混交林和以米老排为主的阔叶混 交林的林下光照较弱,林下植被稀少,冠层结构较为疏散,是较好的防火林带。对现有防火林带的林分 改造,如增加经济林木、果树等阔叶树种,可进一步提高防火林带的防火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混交林土壤持水性和肥力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马尾松与格氏栲、青栲、火力楠及杉木等树种混交试验,13年生时测定不同混交林土壤的持水性、土壤结构和养分。结果表明,马尾松格氏栲和马尾松青栲混交林土壤饱和持水量大于马尾松火力楠和马尾松杉木混交林,土壤结构破坏率以马尾松格氏栲和马尾松青栲混交林较低,而马尾松格氏栲混交林土壤孔隙度最大,且马尾松格氏栲和马尾松青栲混交林土壤有机质、全量养分和速效性养分含量高于其他2种混交组合。格氏栲和青栲为马尾松伴生树种可以促进林分涵养水源,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王巧珍 《福建林业科技》2003,30(3):47-49,58
在马尾松成林下分别套种拉氏栲、青栲、闽粤栲、格氏栲和苦槠,形成针阔混交异龄林模式,应用物种多样性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丰富度指数等指标测定针阔混交异龄林林下物种多样性。分析比较的结果表明,马尾松×苦槠混交异龄林林下物种丰富度指数为最大,马尾松×闽粤栲混交异龄林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最大。林下物种多样性研究将为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的混交模式的选择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混交林生长及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马尾松杜英混交林、马尾松闽粤栲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生长状况、林分植被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与杜英、闽粤栲混交后,树高、胸径生长量增加明显,蓄积量增大;马尾松混交林下植被种类和数量都增多,生物多样性比马尾松纯林丰富;马尾松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9.
以广西主要树种马尾松和桉树在宁明县的森林生产力为例,采用生物量连续函数法求算林地生物量,据此推算样地生产力,利用高精度的1:10000数字高程模型(DEM)求算研究区域的坡向、坡度、海拔,运用TPI指数求取坡位和地貌类型,利用P值检验法分析研究不同树种的森林生产力与立地条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立地因子与马尾松、桉树生产力相关性较高,但相关性在树种间存在差异性;海拔、坡位和土壤种类这三个因子均对马尾松与按树的生产力有制约作用;地貌类型和土层厚度因子对马尾松影响明显,而坡向和成土母岩因子则对桉树影响明显;坡度对两树种生长的影响均较小。由此可见,森林生产力与立地条件的相关程度取决于森林树种,不同树种的相关性结果不一致。研究结果为正确地构建森林生产力的预测估算模型和合理地进行营造林树种布局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