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巩固"园林植物病害防治"实验课的教学成果,从教学材料、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手段以及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园林植物病害防治"实验课改革的思路:通过更新与拓展实验标本来完善实验课的教学材料;采用案例式教学、以点带面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以"学生上讲台""把实验课搬到园林中去"等形式丰富教学模式与手段;以科学全面的考核体系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些改革措施,提升了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技能,促进了学生将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技能准备。  相似文献   

2.
古今中外的园林发展历史明确展示了园林建设与园林文学之间存在着紧密和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园林文学”课程是园林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园林文学”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未得到足够重视、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缺乏更新与演进、教学资源缺乏等,课程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以强化课程重要性、提高课程专业性、增强课程实用性为目标,进一步拓展和丰富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加强古典园林文学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实际应用性,深化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学科与文学的融合,强化学生审美观、价值观及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等教学实践,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与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是园林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涉及了植物学、花卉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其课程教学具有内容丰富、实践性强的特点。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涌现,但是“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课程教学却鲜有涉及。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以及教学的集中性与植物生长周期间的矛盾影响了课程教学的效果。针对这些具体问题,探讨了“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一是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二是根据教学大纲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三是采取SPOC、思维导图等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四是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考评体系。课程教学改革强化了各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锻炼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课程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及园林专业开设的核心专业课之一,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结合2009年以来"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课程教学组织方式的实践,对课程内容及其设置进行了改革。首先以"理论讲授+户外调研+课程设计"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基础,通过优化,形成了模块式、单元式以及推演式等3种富有特点的教学方式;其次通过提升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意识的培养。通过对"园林植物景观"课程教学组织的优化,达到加强学生对于植物空间属性、文化属性的认知能力,实现从植物材料的认知到规划应用综合能力的递进转换。  相似文献   

5.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是风景园林及园林专业的核心课之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针对目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重设计实践轻工程实践、实践教学实施难度大等问题,以花境设计与营造课程内容为例,探讨了强化"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及改革的措施。首先,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其次,实践教学能综合多元化的学科发展模式;最后,实践教学能增强学生感知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应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园林行业的专业人才。课程改革一是要设置以设计与工程实践为导向的课题研究项目,确立"理论讲授+市场调研+方案设计+工程施工+后期养护"的教学组织形式;二是要完善实践教学的各环节,包括现场踏勘、市场调研、方案评选、项目施工、植物后期养护等。实践教学强化后,促进了风景园林学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园林生态学”是随着人们对其生存环境要求的逐渐提高而出现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园林生态学”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园林人才的培养。沈阳农业大学“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坚持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采用归纳教学、互动教学、案例教学、自学、实践教学和灵活考核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园林植物设计是风景园林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具有工科背景的学校大多缺少园林植物设计的教学经验。近年来,湖北工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开展了"园林植物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结合风景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评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学生普遍缺少园林植物方面的知识积累,二是学生的设计表达能力薄弱,三是学生的植物设计脱离实际。针对这些问题,确定了课程的教学重点,提出了"积累-融合-实践-创新"的改革途径:首先应加强学生对园林植物基础知识的积累,其次应促进园林植物设计理论和经典案例的融合,三是要重视园林植物景观调研和测绘实践,四是要培养学生在园林植物设计方面的创新能力。课程改革后,学生提高了对园林植物设计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具备了自主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园林树木学"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教材内容偏多、课时有限、授课场所固定等问题,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了"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并探讨了实施方法:在理论教学中,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将每章节的重点、难点通过课件或视频展示出来,让学生观看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展实训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爱玩电子产品的特点,多启发,多引导,多为学生提供花木网站、植物识别QQ群及微信公共平台等网络学习资源。"翻转课堂"在"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提升了学生园林设计、植物养护的知识和能力,促进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了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高等林业院校“气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学”是高等林业院校林学、水土保持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通过对《气象学》教材内容、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教学和考试模式的改革,从单向灌输式教学转向双向互动启发式教学,从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转向注重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解与自学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气象学”课程的兴趣,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园林树木学”是高等农林院校风景园林和园林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具有知识点繁杂、实践性强和多学科交叉等特点。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林树木学”课程组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针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多学科交叉等特点,开展了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探索。一是建设在线教学资源平台,丰富线上教学资源并按照课程章节梳理归类为必学板块和自主学习板块,同时推送碎片化学习资源。二是重构课程教学内容,明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和翻转课堂模式,将教学的重心从“教”转变到“学”上。三是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分为课前、课中、课后3个步骤,明确任课教师与学生在各个步骤需要完成的任务。教学实践结果显示:基于SPOC的“园林树木学”混合式教学强化了线上线下教学环节的有机衔接,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达到了预期的课程教学效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学习成绩,而促进了课程的自身建设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园林植物应用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华南农业大学园林与风景园林专业为传统优势学科,扎实基础的园林植物应用课程已成为专业的特色课程。以华南农业大学的园林植物应用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从课程案例库建立、课程组织与教学、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3方面介绍了案例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应用,并结合问卷调查和学生作业了解实施效果。结果显示,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价值和作用的理解,增强其对园林植物的认知能力,以及根据场地特点和节庆应用目的等,从生态学、美学和植物文化角度选择和配置应用植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培养创新型园林人才的重要途径。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通过构建园林植物实验教学中心,改革了原有的实验教学内容及方法,对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解构与融合,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创新实践和专项实践,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促进了科研和教学的融合,为提高园林专业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实践创新型园林人才提供了平台支持。  相似文献   

13.
园林植物识别教学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园林植物的识别是园林专业学生的基本功之一。但是,由于园林植物种类繁多、教学手段单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对此有畏难情绪,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该文在分析目前园林植物识别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园林植物识别教学的特殊性,即园林植物识别不能等同于植物分类以及园林植物识别应注重园林应用和种下分类单位等。因此,该文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实习计划的科学性,注重教学技巧的运用,因地制宜地利用校园植物,增强实习教学的启发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14.
超星学习通是面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专业学习平台,也是一种方便快捷的移动学习方式。为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号召,确保实现线上教学和线下课堂教学实质等效,对“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线上教学进行了探索。首先,教师要做好开展线上教学的各项准备工作,提前5分钟进入直播课堂;其次,实施“超星学习通平台+钉钉群直播课堂+钉钉群即时消息”混合式教学活动,强化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和对学习效果的把控;最后,增加线上讨论环节,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同时采取适应线上教学的课程考核方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线上混合式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模型制作”课为例,对“互动-实践”这一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教学效果表明:经过两学年的教学实践,采用“互动-实践”教学模式,不仅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够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促进了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取得了双赢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多元化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高等院校课堂教学的重要创新形式。通过分析“家具检测”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实践性强、教学难度大等特点以及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相脱节等实际问题,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探索了传统教学、课堂研讨及学生自主案例学习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针对理论知识模块,教师采取的是传统课堂讲授的方式;对于基础应用模块,采取的是课堂讨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于综合应用模块,采取的是案例教学的方式,同时探索了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的课程考核形式。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提升了课程教学效果,学生在理论知识的考核中优秀率达到75%,实验作业优秀率也比上一年提升了25.3%,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林学专业英语”是林学专业本科生最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针对目前学生在专业英语学习中易产生枯燥、乏味和缺乏学习积极性等问题,笔者在实践中探索了一种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兴趣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授课方式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其次,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课堂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三,从学生学习的基础差异性出发,倡导因材施教;第四,从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实际需求出发,增加科技论文写作的内容;第五,邀请多学科教师交叉授课,全方位展示林业相关领域的科技进展,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实践证明,“林学专业英语”课程的兴趣教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效果,促进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高校专业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既是应对学校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学生国际视野及学习能力的必要手段。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2006级-2011级的"园林树木学"双语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为基础,探索了"园林树木学"双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优化教学内容、合理设置外语教学的比例、科学选择课程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专业思维能力,为其他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园林树木学”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摘要: “园林树木学”是园林、风景园林、观赏园艺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实践环节是该课程的重要内容。该文分析了近年来“园林树木学”实践教学滑坡的原因和进行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实践教学改革的相应措施,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考核体系等方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0.
“家具表面装饰”是一门系统地介绍各种家具表面装饰工艺的专业基础课程,所以寻找一种更易被学生接受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模式是至关重要的.结合家具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对实践与互动教学模式在“家具表面装饰”课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家具表面装饰”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探讨了实践与互动教学模式在“家具表面装饰”课程的表现形式,即在教学实施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将专业综合实验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进行尝试教学,将教学内容与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紧密结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