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森林景观生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森林景观及其动态研究的4个领域:森林景观管理与景观质量控制、森林景观格局与功能相互关系、森林景观生态过程模拟模型和决策模型、河岸景观生态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在森林景观生态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森林景观的研究基础不足,研究手段、方法相对落后,研究案例和成果有限等。同时,提出了森林景观生态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合理的森林采伐方式是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中国提出"生态采伐",对于合理采伐、保护森林资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唐守正,2005;张会儒等,2007;2008).随着景观生态学的迅速发展,森林景观研究为合理采伐提供了新思路(Baskent et al.,1996;Bettinger et al.,2003;Zollner et al.,2008;Gustafson,1998;2007;邓华锋,1998;张会儒等,2008;张正雄等,2006).  相似文献   

3.
森林景观恢复要取得成功,必须要具有长期的森林保护观念。在景观的整体上,更大程度地恢复森林功能和作用的同时,对人类和生物多样性也都有益。这就意味着需要人们的参与而不是将他们排斥在外。历史已经表明,当保护的重点仅仅放在小片区域内时,森林景观恢复是不会奏效的。一个生态类型区是指一片大范围区域内具有相近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和演化过程,这一演化过程创造并维持了生物多样性。通过对生态区的利用,可以在生物保护方面取得成功,比如提供动物迁移廊道、保护重要立地类型网络系统、维持健康生态系统的生态作用等。实际上,保护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普陀山风景区森林景观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森林景观在其自然景观中占有重要位置。为摸清普陀山风景区森林景观现状、特点,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风景区内的森林景观进行评价,并提出改造利用意见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森林景观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具有十分重要的自然、生态、经济价值。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对景观多样性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一些有较高价值的景观正濒于退化、消失,保护景观多样性,已成为环境保护的紧迫任务。文章以西洞庭湖区为研究区域,在对森林景观及景观类型多样性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土地类型为依据,对西洞庭湖区的森林景观类型进行了划分,并选取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优势度指数、景观破碎化指数这3个景观异质性参数,对西洞庭湖的森林景观异质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流域景观异质性及森林动态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概述了流域景观异质性的相关概念、理论及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整理, 对景观异质性的成因及流域景观的组分进行了综述, 提出流域景观异质性的研究重点在于嵌套流域的尺度转换。当前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广泛应用于景观生态研究, 遥感的重点在于解译分类, 而现代地理信息系统所具备的空间分析功能提供了景观异质性和动态模拟研究的新途径。景观动态研究的主要途径是模型模拟, 文中对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对象的异质种群模型、林窗模型和空间直观景观模型进行了评述, 指出景观动态模拟重点在于参数化过程中类型变量的判别根据, 今后森林动态模型发展需要对空间属性和过程变化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7.
森林景观三维建模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广泛研究国内外森景观可视化模型发展的基础上, 对现有森林景观可视化建模的主要技术方法及最新研究应用成果进行了综述, 比较了各类技术方法的优缺点, 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利用香格里拉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在ArcGIS9和Fragstats3.3软件支持下,选取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形状指数、平均斑块面积、分维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蔓延度指数等森林景观格局指标对香格里拉县森林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县冷杉林和高山松林斑块较多,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16.97%、14.43%,在总体景观中处于主导地位。阔叶林和灌木林斑块密度分别为0.2496、0.2118,景观较为破碎;香格里拉县森林景观多样性指数为2.1300,景观要素类型较丰富,天然林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森林景观质量评价研究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国内外森林景观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 分别从评价方法、评价途径以及评价者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1)各种评价方法综合应用, 取长补短; (2)加强公众参与, 体现“以人为本, 景为人用”的理念; (3)加强数字图片编辑和森林景观可视化研究; (4)以森林景观评价促进森林景观建设, 促进森林游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搜集和调查旅游区森林景观资源的现状,分析其森林景观存在树种单一、林相单调、森林景观较差等问题,并结合旅游区森林景观特点,提出了自然、乔木林、竹林、灌木林、乔竹、乔灌、乔草、灌草和竹草等9种风景林改造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从森林循环演替、森林特殊的生境、边缘效应、森林植被物种多样性及森林景观格局多样性等方面论述了林窗干扰作用,并讨论了林窗理论在山地型城市森林建设中森林动态管理、森林景观格局优化和林相改造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选择林相较好的12年生天然次生阔叶林,通过择伐更新和皆伐人促更新两种经营方式定向培育食用菌原料林。结果表明:择伐经营的经济效益较高,且有利于群落的快速恢复,经过7a的封育,林分蓄积量已达到择伐前当年的水平。皆伐人促更新获得的食用菌材虽较择伐利用高出40%左右,但因经营强度过大,保留的幼树受损严重而不利于伐后林木的生长与恢复,封育期内蓄积增长量分别为择伐更新和对照未经营区的64.7%和73.4%。动态监测结果显示,采用择伐和皆伐人促更新措施后,群落恢复较快。疏伐后因透光度的急剧增加,阳性和中性树种大量侵入,地面芽植物和1年生植物的比例增高。到第7年时,高位芽植物的比例已接近未经营区的状态,乔、灌、草各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未经营的天然阔叶林,物种均匀度则与其相近。研究还发现,两种更新经营方式对土壤养分的损失较小,经过7a的恢复,林地土壤肥力已基本达到原有天然林水平。  相似文献   

13.
森林经营方案是国有林场科学经营森林的法定依据,为探索现代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管理模式,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加快现代林业建设,充分发挥国有林场的骨干示范作用。依据丽水市白云山生态林场的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了森林资源特点,确定了林场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编制了森林经营规划,提出了森林经营规划的重点。结果表明:在分类经营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原则的指导下,规划下一经理期人工造林更新面积18701亩,规划幼林抚育97136亩/次,规划抚育间伐面积18366亩,规划采伐总量48709 m3,前3年年伐量4519 m3。由此严格地按照森林经营方案实施,至经理期末,森林蓄积量可提高10%以上,树种结构更趋合理,森林质量将得到有效提升,森林生态优势将得到良好发挥,林场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明显改善,可为国有林场科学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秦岭火地塘林区1958年、1988年和2004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为主要数据源,利用景观结构分析软件,分析比较该林区3个时期景观格局变化情况,探讨人为干扰对林区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火地塘林区高强度的外界干扰,增加了该地区的景观多样性和丰富度;干扰形成的次生森林景观比原生森林景观类型数增多,同时引起部分景观类型的消长变化;森林采伐后林区景观分维数降低,斑块形状变得规则,但随着植被的恢复,各景观类型的斑块形状逐渐复杂,景观的异质性增加。火地塘林区景观格局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外界干扰对森林景观格局的影响,以及森林自主恢复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5.
通过样方调查,对深圳市龙岗区生态风景林中的未改造低效林、天然次生林及3种改造林分(林下套种林、皆伐林、疏伐林)的植物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不同改造措施对林分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类型林分的物种丰富度排序为林下套种林>皆伐林=天然林>疏伐林>未改造林;经过3种方式改造后林分乔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皆高于未改造低效林和天然次生林,其中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均以林下套种林最高,其次是皆伐林,Simpson指数以皆伐林最高,林下套种林次之;改造后林分灌草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未改造林,其中皆伐林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天然次生林.综合比较疏伐、皆伐和林下套种3种改造方式对生态风景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疏伐是较适宜本地区生态风景林改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金沟岭林场森林景观分类及景观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实验林场为例,介绍了一种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森林景观类型划分方法。划分景观要素类型的因子一级为土地覆盖类型,二级为优势树种组。在景观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1987-1997年10a问金沟岭实验林场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变化。1987年和1997年主要的景观要素类型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落叶松林和阔叶混交林,1987年的斑块个数为592块,1997年为946块。斑块个数大幅度增加,反映出森林景观破碎化的趋势。10a问,景观多样性指数和相对丰富度指数降低,优势度指数有所增加。文章对营林活动对森林景观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景观类型变化较大的林班也是作业强度比较大的林班,景观斑块数量变化最大的林班也是作业强度比较大的林班。  相似文献   

17.
We used a spatially explicit model of forest dynamics, supported by empirical field data and socioeconomic data, to examine the impacts of human disturbances on a protected forest landscape in Kyrgyzstan. Local use of 27 fruit and nut species was recorded and model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n the presence of fuelwood cutting with or without grazing, species of high socioeconomic importance such as Juglans regia, Malus spp., and Armeniaca vulgaris were largely eliminated from the landscape after 50–150 yr. In the absence of disturbance or in the presence of grazing only, decline of these species occurred at a much lower rate, owing to competitive interactions between tree species. This suggests that the current intensity of fuelwood harvesting is not sustainable. Conversely, current grazing intensities were found to have relatively little impact on forest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and could potentially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supporting regeneration of tree specie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s on biodiversity can arise from human populations living within a protected area. Potentially, these could be reconciled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participatory approaches to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within this reserve, to ensure the maintenance of its high conservation value while meeting human needs.  相似文献   

18.
加格达奇林业局根据本局森林资源状况,在2001年停止了木材主伐生产,森林经营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发挥森林生态功能为主的方向转变。本文通过分析该局森林资源现状、管理方式的变迁、经营思路的转变,以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改变林分结构,恢复原有植被群落为方向,探讨了森林经营中的采伐方式,以实现森林资源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新西兰森林采伐管理制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新西兰天然林和人工林不同的采伐管理制度,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和健全限额管理制度、转换政府在采伐管理中的角色、建立森林分类管理和分树种控制采伐量等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长期定位观测研究,对基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经营方法与传统森林经营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森林经营方法相比,基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经营方法可有效提高林分年蓄积增长量,采取基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经营的林分单位面积年蓄积增长量分别是择伐林分、抚育采伐及对照林分年蓄积增长量的1.20、1.17和1.49倍;林内物种多样性及丰富度指数较传统森林经营方法(抚育、择伐)明显增大,优势种相对明显,个体数在不同种类间的分布较为集中;林内土壤含水量及凋落物输入量增大,土壤肥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