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不同树龄和部位的西南桦树皮进行精油提取、挥发性成分鉴定与组分分析,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和利用西南桦资源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从广西凭祥11、21、29和40年生西南桦试验示范林内选择生长旺盛的健康植株,采集干皮和枝皮,经自然阴干和粉碎,应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树皮精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挥发性成分,并结合计算机自动检索辅助系统人工解析,运用峰面积归一法求算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西南桦干皮精油提取率随着树龄的增大而显著降低,由11年生时的0.08%逐渐降至40年生时的0.02%;枝皮的精油提取率以11和21年生植株为最高,均在0.09%以上,40年生时为最低(0.03%)。应用GC-MS从西南桦树皮精油中共鉴定出19种挥发性组分,包括酯类7种、醇类6种、烯烃类3种、酚类2种、酮类1种。干皮和枝皮精油中分别鉴定出15和14种组分,其主要成分均为水杨酸甲酯、芳樟醇、水杨酸乙酯,干皮对应含量为96.44%、2.16%和0.96%,枝皮对应含量为98.00%、0.41%和0.53%;其共有成分还有2-(5-甲基-5-乙烯基四氢呋喃-2-基)丙-2-基碳酸乙酯、桉叶油醇、4-萜烯醇、2-茨酮。干皮精油的化合物种类随着树龄的增大逐渐增多,由11年生时的7种化合物逐渐增至40年生时的14种,而枝皮精油化合物种类随树龄增大变化不明显。【结论】不同树龄和部位的西南桦树皮精油提取率差异显著,挥发性组分均以酯类为主,其中水杨酸甲酯相对含量高达96%以上,但其含量在不同树龄和部位间差异不明显。西南桦树皮精油主要挥发性成分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建议在西南桦间伐和主伐时加以收集利用。  相似文献   

2.
箬竹叶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水蒸汽蒸馏,GC-MS联用技术,对知竹叶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共分出了47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的43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6.45%,含量最高的为4-乙烯基苯酚,含量为15.26%,其次为3-已烯酸,含量为10.06%。在43种成分中醛类化合物共有在2种,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27.49%,羧酸类化合物8种,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23.54%。  相似文献   

3.
微波辅助萃取-固相微萃取联用技术分析桑叶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微波辅助萃取-固相微萃取联用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桑叶挥发性成分进行了鉴定,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共鉴定出化合物45种,包括酮、醇、酸、烷烃、烯烃、甾醇、醛、酯及杂环化合物等,其中酮类化合物占总色谱馏出峰面积的 6.56%;醇类化合物占 33.32%;酸类占 13.71%;烃类占 23.44%.主要化合物有: 3,7,11,15-四甲基-2-十六醇(24.05%)、1-乙酰基-4-异丙基-二环[3.1.0]己烷 (16.27%)、5-(2-异丁烯基)-4,6,6-三甲基-3-环己烯酸(8.35%)、3,7,11,15-四甲基-2-十六碳烯-1-醇(5.67%).该技术可以简便、快捷、准确地进行桑叶挥发性成分的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4.
利用GC-MS法对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叶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侧柏叶中的挥发性成分,GC毛细管柱色谱法对其进行分离,质谱检测器进行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辅助人工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从侧柏叶中分离出20种挥发性成分,鉴定出15种化学成分,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4.47%。侧柏叶中含有丰富的萜类等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5.
2023年3月13日,从浙江省长兴县东方梅园有限公司梅花基地采集绿萼梅花蕾,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水蒸气蒸馏、超临界二氧化碳3种萃取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绿萼梅Prunusmumef.viridicalyx花蕾中的挥发性成分,以明确其花蕾中挥发性成分组成、含量及不同萃取方式对挥发性成分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萃取方法获得的绿萼梅花提取物中共鉴定出醛、醇、酮、烯等9类57种化合物,主要挥发性成分是苯甲醛、壬醛、金合欢醇、苯甲酸、α-香树脂醇、D-柠檬烯,其中苯甲醛含量最高。绿萼梅花顶空-固相微萃取物中共鉴定出21种化合物,以醛、醇和酯类化合物为主;水蒸气蒸馏物中共鉴定出30种化合物,以酯、烯、酮等水难溶化合物为主;而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物中共鉴定出30种化合物,以长链烷、酯类化合物为主。三种提取方法中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中蜡质含量较高,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法结合更适合作为植物芳香类挥发物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蜡梅属5种植物花中挥发性成分组成的差异,探讨5种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分类意义,为蜡梅属植物的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方法处理样品,并优化前处理条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蜡梅属5种植物干花中的挥发性成分,比较5种植物花中的成分差异,并应用SIMCA-P+11.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得分图直观地表达蜡梅属5种植物间的相互关系。【结果】通过优化样品处理得出HS-SPME最佳的萃取条件为:样品用量1.2 g,加热温度70℃,吸附时间45 min,解吸时间3 min。通过GC-MS测定并定性分析,从蜡梅属5种植物干花中共鉴定4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蜡梅37种、突托蜡梅41种、山蜡梅41种、浙江蜡梅36种和柳叶蜡梅43种,且5种植物花中的共有成分达到24种;从鉴定的成分来看,蜡梅属植物花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以萜类成分为主,包括萜烯、萜醇、萜酯等含氧衍生物及少数脂肪族化合物。蜡梅花中主要含有乙酸芳樟酯、黑蚁素及石竹烯氧化物等挥发性成分;柳叶蜡梅、浙江蜡梅和山蜡梅中主要挥发性成分有α-月桂烯、桉叶素和四甲基环癸二烯甲醇;突托蜡梅花中桉叶素、黑蚁素和异香橙烯环氧化物等成分含量较大。通过主成分分析,蜡梅属5种植物明显被划分为3类,其中浙江蜡梅、山蜡梅和柳叶蜡梅3种植物挥发性物质组成相似,归为一类;而蜡梅和突托蜡梅分别与另外3种植物花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差别较大,各自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结果与蜡梅属5种植物的系统分类学研究结果一致。【结论】蜡梅属5种植物花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以萜类成分为主,且成分组成差异较大,其中柳叶蜡梅、浙江蜡梅及山蜡梅花的挥发性成分相似,具有相同的资源利用性;蜡梅及突托蜡梅花香气各异,挥发性成分组成明显不同于另外3种植物,在资源利用上可区别对待。本研究结果可为蜡梅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也为蜡梅属花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蒸气蒸馏技术提取了蒙山地区黑松松针及枝条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共分离和鉴定出48种化学成分,其主要成分为萜烯类,其他成分为烷烃类、醇类和酯类等。其中松针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43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α-蒎烯(25.02%)、莰烯(6.20%)、β-蒎烯(12.140.4)、3-蒈烯(4.89%)、α-松油醇(8.22%)、异松油烯(5.87%)、β-石竹烯醇(3.78%)等;枝条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29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α-蒎烯(35.67%)、β-蒎烯(19.50%)、D-柠檬烯(14.33%)、异松油烯(4.31%)等。松针及枝条挥发油共有成分24种,其中萜烯类22种,醇类2种,但二者还含有各自的特异性成分,表明挥发油成分在不同组织中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榧(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i)假种皮精油的化学组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别对两种方法提取的精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精油中分离出58种组分,含有较多的大分子香味成份和非挥发性成份;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中分离出62种组分,其中以挥发性组分居多。两种方法提取的精油中有11种组分是相同的,主要挥发性组分均为α-蒎烯和柠檬烯。  相似文献   

9.
兰考泡桐花的挥发性成分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结合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了兰考泡桐花的挥发性香成分,共鉴定出67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酯10种、醛9种、酮4种、酚2种、烃36种、醇5种、酰胺化合物1种。3种方法鉴定出的共有组分主要有1-辛烯-3-醇、1,4二-甲氧基苯、(Z)-3,7二-甲基-1,3,7-辛三烯、苯甲酸甲酯、2-羟基苯甲酸甲酯、1-甲氧基-4-(1-丙烯基)苯等10种。  相似文献   

1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分析了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挥发性成分,研究结果表明:从光辐射前后的柚木中共鉴定出80种挥发性成分,辐射前(原柚木)鉴定出57种挥发性成分,辐射60 h后的柚木中鉴定出53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烃类、醇类、酚类、酯类、醛类、酮类、蒽醌类和胺类。光辐射后柚木未能检测到酮类,且醇类从12.586%减少到7.498%,醇类化合物由6种减少至3种,醛类从0.404%增加到3.653%,醛类化合物由3种增至5种。柚木光辐射前挥发性成分主要是2-甲基蒽醌(18.443%)、2-N-甲基-萘胺(14.781%)、邻苯二甲酸异丁基辛基酯(9.567%)、1,2,3-三甲基-4-丙烯基-(E)-萘(7.513%)、τ-杜松醇(4.684%)、α-杜松醇(3.583%)、柏木脑(3.576%)、1,2-邻苯二甲酸丁基异丁基酯(3.213%)这8种化合物;辐照后除α-杜松醇和1,2-邻苯二甲酸丁基异丁基酯未能检测到外,增加了化合物1,2-邻苯二甲酸丁基环己基酯(3.070%),且邻苯二甲酸异丁基辛基酯(11.787%)有所增加,其余成分含量变化不大。醛类挥发性成分含有发色基团—CHO,醇类挥发性成分含有助色基团羟基—OH,而且光辐射后含量明显增加的挥发性成分都含有发色基团—COO—,这些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的改变在柚木光变色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