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对大麻花叶挥发性成分进行了研究,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麻花叶挥发油,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大麻花叶挥发性成分。从大麻花叶挥发油中共分离出95个色谱峰,鉴定了75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8.05%,主要成分为石竹烯氧化物(Caryophylleneoxide,含量为13.2%)、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含量为9.90%)、β-瑟林烯(β-selinene,含量为3.82%)等。结果表明:大麻花叶挥发油中鉴定出萜烯及其衍生物33种,杂环类化合物8种,酮、醇、酯类化合物18种,烷烃类13种,其他类3种;其中萜烯及其衍生物成分含量及数量最多,占挥发油总量的56.03%。  相似文献   

2.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分别提取多脉含笑、绢毛含笑和黄兰3种含笑植物叶的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挥发油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多脉含笑共鉴定出20种化合物,占挥发性物质总含量的百分比为97.54%,主要成分为α-金合欢烯、β-橄榄烯、大根香叶烯B和朱栾倍半萜等;绢毛含笑共鉴定出36种化合物,占挥发性物质总含量的百分比为98.47%,主要成分为橙花叔醇、α-蒎烯、β-芳樟醇和二甲基-2,6-辛二烯醛等;黄兰鉴定出19种化合物,占挥发性物质总含量的95.93%,主要成分为大根香叶烯B、β-芳樟醇、罗勒烯、石竹烯、桉叶醇、β-榄香烯和异丁酸苯乙酯等;3种植物叶片挥发油主要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在3种含笑属植物叶中均含有很多高生物活性的物质,在香料工业及医药方面都有重要用途。  相似文献   

3.
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萼翅藤枝、叶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并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萼翅藤枝挥发油中共鉴定出82个化合物,其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75.73%,主要成分有十四烷酸、壬醛、己醛、反-桂醛、癸醛等;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7个化合物,其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69.37%,主要成分有反-桂醛、3-己烯-1-醇、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2-己烯醛、6-甲基-3,5-庚二烯-2-酮等。  相似文献   

4.
利用GC-MS法对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叶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侧柏叶中的挥发性成分,GC毛细管柱色谱法对其进行分离,质谱检测器进行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辅助人工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从侧柏叶中分离出20种挥发性成分,鉴定出15种化学成分,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4.47%。侧柏叶中含有丰富的萜类等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5.
以岭南特色果木—荔枝木为材料,采用蒸馏法提取其木质精油,得到淡黄色油状液体,得率为0.62 ml/100 g。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测定了荔枝木木质精油中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19种化合物,占精油中化合物相对含量的95.3%,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是Α-姜黄烯(12.45%)、反式石竹烯(10.28%)、异丁子香烯(8.61%)等烯类化合物以及棕榈酸(27.34%)等化合物,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占比达到55.67%以上,表明烯类化合物是荔枝木木质精油的的主要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6.
利用GC-MS法对天女木兰(Magnolia sieboldii)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天女木兰叶中的挥发性成分,GC毛细管柱色谱法对其进行分离,质谱检测器进行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辅助人工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从天女木兰叶挥发油中共分离出39种化学成分,鉴定出3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3.27%,主要成分有榄香烯(17.87%)、3-亚甲基-6-(1-甲基乙基)环己烯(12.03%)、4-萜烯醇(7.43%)、橙花醇(4.03%)、2,4-Cycloheptadien-1-one,2,6,6-trimethyl-(4.02%)、右旋柠檬烯(3.89%)、反式-橙花叔醇(3.38%)等。天女木兰叶挥发油中含有丰富的萜类等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7.
微波辅助萃取-固相微萃取联用技术分析桑叶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微波辅助萃取-固相微萃取联用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桑叶挥发性成分进行了鉴定,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共鉴定出化合物45种,包括酮、醇、酸、烷烃、烯烃、甾醇、醛、酯及杂环化合物等,其中酮类化合物占总色谱馏出峰面积的 6.56%;醇类化合物占 33.32%;酸类占 13.71%;烃类占 23.44%.主要化合物有: 3,7,11,15-四甲基-2-十六醇(24.05%)、1-乙酰基-4-异丙基-二环[3.1.0]己烷 (16.27%)、5-(2-异丁烯基)-4,6,6-三甲基-3-环己烯酸(8.35%)、3,7,11,15-四甲基-2-十六碳烯-1-醇(5.67%).该技术可以简便、快捷、准确地进行桑叶挥发性成分的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8.
以岭南特色果木-龙眼木为材料,采用蒸馏法提取其木质精油,得到淡黄色油状液体,得率为0.54mL/100g。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测定了龙眼木木质精油中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13种化合物,占精油中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为94.72%,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有石竹烯(31.44%)、α-蒎烯(17.91%)、α-律草烯(11.9%)等烯类化合物以及4,7-二甲基-1-异丙基1,2,4a,5,8,8a-六氢萘(17.55%)等其它化合物,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占比达到74.67%以上。精油中不但含有石竹烯等香料成分,还发现含有抗癌、抑菌等生物活性成分β-榄香烯、α-蒎烯、荜澄茄油烯、人参炔醇等。  相似文献   

9.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分析了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挥发性成分,研究结果表明:从光辐射前后的柚木中共鉴定出80种挥发性成分,辐射前(原柚木)鉴定出57种挥发性成分,辐射60 h后的柚木中鉴定出53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烃类、醇类、酚类、酯类、醛类、酮类、蒽醌类和胺类。光辐射后柚木未能检测到酮类,且醇类从12.586%减少到7.498%,醇类化合物由6种减少至3种,醛类从0.404%增加到3.653%,醛类化合物由3种增至5种。柚木光辐射前挥发性成分主要是2-甲基蒽醌(18.443%)、2-N-甲基-萘胺(14.781%)、邻苯二甲酸异丁基辛基酯(9.567%)、1,2,3-三甲基-4-丙烯基-(E)-萘(7.513%)、τ-杜松醇(4.684%)、α-杜松醇(3.583%)、柏木脑(3.576%)、1,2-邻苯二甲酸丁基异丁基酯(3.213%)这8种化合物;辐照后除α-杜松醇和1,2-邻苯二甲酸丁基异丁基酯未能检测到外,增加了化合物1,2-邻苯二甲酸丁基环己基酯(3.070%),且邻苯二甲酸异丁基辛基酯(11.787%)有所增加,其余成分含量变化不大。醛类挥发性成分含有发色基团—CHO,醇类挥发性成分含有助色基团羟基—OH,而且光辐射后含量明显增加的挥发性成分都含有发色基团—COO—,这些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的改变在柚木光变色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分析测定红树植物红海榄胚轴中挥发油和脂肪酸的成分。结果表明,挥发油中分离出29个峰,鉴定出29种化合物,酚类物质有11种,是最多的一类,其总量达到了挥发油总量的47.12%。其中3-甲氧基-1,2-丙二醇含量最为丰富,占挥发油总量的26.39%;另外,还含有对甲基苯酚、橙花叔醇、榄香素等具有芳香气味的中药有效成分化合物。脂肪酸中分离出30个峰,鉴定出26种化合物,其中脂肪酸有8种,占脂肪酸总量的19.55%;十六酸(棕榈酸)、8,11,14-二十碳三烯酸、9,12-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含量比较高,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7.59%、4.25%、3.22%。  相似文献   

11.
红树植物海芒果树叶中的挥发油和脂肪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测定红树植物海芒果(Cerbera manghas)叶片的挥发油和脂肪酸。结果表明,挥发油中分离出24个峰,鉴定出22种化合物,其中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含量丰富,占挥发油总量的40.89%;脂肪酸中分离出17个峰,鉴定出16种化合物,脂肪酸有7种,其中十六酸(棕榈酸)和9,12-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含量比较高,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38.98%和8.71%。  相似文献   

12.
用水蒸汽蒸馏的方法提取了双荚决明花的挥发油,通过GC-MS对其进行分析,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双荚决明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可分为脂肪酸、酚类及烷烃类,其中十六烷酸(脂肪酸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为47.850%;烷烃类化合物9个,总含量为37.876%,以正二十七烷的含量较高,为12.594%;甲基-二特丁基-苯酚含量为5.874%。本实验结果为双荚决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新疆圆柏(Sabina vulgaris Ant.)鲜叶和贮存1年的干燥叶中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检测,鲜叶中的成分鉴定了31种,干叶中的成分鉴定了23种,共有成分15种。与鲜叶比较,干叶中含量减少的成分是:2,7-二甲基-3-辛烯-5-炔(51.88%,15.29%,前者为鲜叶中的量,后者为干叶中的量,下同)、1-柠檬烯(1.65%,1.13%)、α-异松油烯(0.92%,0.58%)、3,7-二甲基-甲基酯-2,6-辛二烯酸(2.88%,0.50%)、α-长叶蒎烯(1.91%,1.46%)、α-雪松醇(12.69%,10.81%),含量增加的成分是:β-侧柏酮(1.01%,1.98%)、4-甲基-1-(1-甲基乙基)-3-环己烯-1-醇(0.22%,2.83%)、β-香茅醇(0.22%,10.83%)、乙酸香桧酯(4.37%,39.83%),新疆圆柏鲜叶和干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及其含量差异甚大,但是特征成分种类基本一致,随着叶的干燥贮存时间的延长,其挥发性成分及其含量在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4.
以长势优的成年驱蚊草为研究材料,采用顶空套袋法收集挥发物,并在TDS条件下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收集挥发物进行分析检测,测出叶片挥发物有58种。包括烷烃、烯烃等10类化合物,烯烃中的萜烯类化合物有32种(相对含量为61.35%),其中香茅醛含量最多(相对含量为14.46%);同时结合保留指数分析驱蚊草叶片挥发物化学成分,比单独使用GC-MS其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有助于驱蚊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提取竹柏叶片及其枝条中挥发油,通过GC-MS 对其进行分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从竹柏叶片及其枝条挥发油中各检测出36和43个成分,共检测出52种物质,定性组分含量分别占二者挥发油总含量的90.05%和87.8%。竹柏叶片及其枝条挥发油中共有成分27种;特有成分,叶片有9种,枝条有16种。本实验结果可为竹柏提取药用原料部位的选择以及化学成分的精准利用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种源北美香柏和北美乔柏叶挥发油成分的组成及相对含量,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和利用崖柏属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小相同、长势一致的健康2年生幼苗为材料,通过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提取幼苗相同位置新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分离与鉴定,采用质谱进行定性,并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得各挥发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不同种源北美乔柏和北美香柏幼苗叶挥发油中共鉴别出156种成分,北美乔柏鉴定出74种,北美香柏鉴定出95种。北美乔柏和北美香柏叶挥发性成分均以单萜类化合物为主,北美乔柏的平均相对含量(80.258%)高于北美香柏(69.445%),而倍半萜类及其他萜类化合物相对含量相反。两树种挥发油成分组成差异明显,不同种源北美乔柏幼苗特有成分27种,北美香柏35种; 10个种源共有成分仅6种且含量差异显著,共有成分分别为α-崖柏酮、γ-松油烯、(8β,13β)-13-methyl-17-Norkaur-15-ene、α,α-4-三甲基-3-环己烯-1-甲醇乙酸酯、石竹烯和棕榈酸甲酯。北美乔柏和北美香柏的主要成分差异明显,相同主成分仅有α-崖柏酮和β-水芹烯,但两树种均以α-崖柏酮含量最高。【结论】不同种源北美乔柏和北美香柏挥发性成分组成和含量差异明显,但两树种均以α-崖柏酮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濒危植物夏蜡梅叶片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家2级保护植物夏蜡梅为研究对象,对自然条件下夏蜡梅叶片不同生长时期的总黄酮、总酚酸、总鞣质等3种酚类化合物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夏蜡梅叶片3种酚类化合物含量随季节的不同而有差异。3种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其中,总黄酮的含量在5月和7月出现2个峰值;总酚酸的含量在7月和9月出现2个峰值;总鞣质的含量在6月和8月出现2个峰值。3种酚类化合物总含量的变化呈现出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以7月最高,10月最低。3种酚类化合物的总含量与总酚酸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与总黄酮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4份桃种质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桃果实中共有的挥发性成分及初步探讨果皮毛和果肉颜色性状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情况,以此2对性状均存在差异的4份桃种质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提取其成熟果肉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质谱联用仪对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4份桃种质中共鉴定出116种挥发性成分,其主要为酯、醛、醇和烷烃等类物质。从挥发性成分的种类数量上看,白肉桃‘大久保’和‘华光’中检出的挥发性成分种类较多,分别有68和52种;而2份黄肉桃种质中检出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均较少。从挥发性成分的种类上看,2份普通桃与2份油桃中的差异挥发性成分总共仅有3种,其分别为反式-2,4-庚二烯醛、戊酸-2,2,4-三甲基-3-异丙酸-异丁酯和脱氧精胍菌素,远低于2份白肉桃与2份黄肉桃种质中差异挥发性成分的数量(13种)。此外,从挥发性成分的类群上看,2份白肉桃含有较多的"青香型"的C6类化合物,而2份黄肉桃含有较多的"果香型"的酯和内酯类化合物。文中综合分析认为,果皮毛的有无和果肉的颜色性状均可能影响果实中挥发性成分的数量和种类,但后者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