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0 毫秒
1.
系统研究了温度对管氏肿腿蜂的寄生率、产卵量、子代蜂数量的影响,并通过温度、湿度、接蜂时间的蜂蛹比3个因素为指标设计正交表进行分析,寻求繁蜂重要参数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6℃,相对湿度为60%,接蜂的蜂蛹比为2∶1时,繁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管氏肿腿蜂及其带菌室内防治松墨天牛幼虫试验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管氏肿腿蜂及其携带球孢白僵菌进行室内防治松墨天牛幼虫试验,结果表明:管氏肿腿蜂对松墨天牛幼虫的寄生死亡率随着接蜂量的增加而提高。在一定的接蜂量(虫蜂比1∶2~1∶5)下,松墨天牛龄期越大,被寄生效果越低,对3龄幼虫的平均寄生死亡率为90%,4龄虫平均为77.5%,5龄虫平均为52.5%。每只管氏肿腿蜂携带球孢白僵菌约1×107个孢子时,对4~5龄松墨天牛幼虫按虫蜂比1∶1、1∶2和1∶3接蜂,寄生感染死亡率分别为55%、75%和100%;管氏肿腿蜂携带球孢白僵菌防治木段内的松墨天牛幼虫寄生感染死亡率为87.13%。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规模化繁育生产过程中,不同接种方式对白蛾周氏啮小蜂寄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用接蜂纸箱接蜂,寄生率较高,达83.50%,腐烂率也较低,占8.0%。由于纸箱每箱可以同时接200多个寄主茧蛹,接蜂操作也非常简便、省工省时,适宜于大规模繁育生产。  相似文献   

4.
散卵接蜂器     
在繁殖赤眼蜂防治松毛虫工作中,为进一步降低繁蜂成本、提高工效,河北省林业研究所、青龙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站,于一九七五年试验成功一种不用桃胶的散卵接蜂器,经生产上应用,效果较好。它具有寄生率高(80%以上,比卵卡接蜂提高工效4.2倍)、使用方便、节省开支、不用灯光、不必制卵卡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降低繁蜂成本,最近我们试验成功一种不用桃胶的散卵接蜂器,经生产运用,效果较好。它具有寄生率高(80%以上,比卵卡接蜂提高工效4.2倍)、使用方便、节省开支、不用灯光、不必制卵卡等优点。使用材料:厚度为4毫米,宽度为1厘米的软木条(如三合板细条、破开的棉槐条等)若干根,窗用铁纱,订书订,针线等。  相似文献   

6.
以花鸟市场购买的普通黄粉甲幼虫和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培养的川硬皮肿腿蜂为试材,就黄粉甲的饲养方式对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24、28℃3种温度条件下培养的黄粉甲的老、熟、幼虫体长、初化蛹时间及蛹个体大小均有差异,随着饲养温度的降低,黄粉甲老、熟、幼虫体形变长、蛹的个体变大、初化蛹时间延长;3种温度下所化黄粉甲蛹按蜂蛹比1∶1接入川硬皮肿腿蜂后,其寄生率有显著性差异,而子代出蜂量无显著差异,20℃条件下所化蛹的寄生率和出蜂量分别较其它处理组提高了12%~22%和3~5头;在相同温度下饲喂葡萄糖的黄粉甲组与没有饲喂葡萄糖组相比,其肿腿蜂寄生率和子代数量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管氏肿腿蜂及其带菌室内防治松褐天牛幼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通过5菌株感染松褐天牛幼虫研究筛选出毒力相对较强菌株Ma789,然后进一步研究了其1.0×10^5-1.0×10^8个/mL不同孢子含量梯度对松褐天牛幼虫的毒力,结果显示其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半致死含量为3.2×10^5个/mL;而管氏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室内寄生试验表明,随着接蜂量的增加,管氏肿腿蜂对幼虫的寄生死亡率不断提高,当虫蜂比提高到1∶4-1∶5时,管氏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平均校正死亡率达96.7%;每只管氏肿腿蜂携带Ma789约1.0×10^7个孢子时,对老熟松褐天牛幼虫按虫蜂比1∶1、1∶2和1∶3接蜂,寄生感染死亡率分别为56.7%,70%和100%。  相似文献   

8.
小窄径茧蜂林间套笼接蜂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小窄径茧蜂寿命和林间寄生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接蜂时间和套笼内温度。7 月下旬接蜂,寄生率为8.52% ~8.90% ,7 月上旬接蜂,寄生率只有1.40% ~2.16% 。笼内温度超过30~34℃,小窄径茧蜂存活时间只有2~4天,少数可存活6~7 天。在抚顺地区7 月下旬至8月初是小窄径茧蜂寄生活动的最佳时间。试验表明,小窄径茧蜂可以在我国兴安落叶松鞘蛾上寄生并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9.
采用室内养虫盒、室外养虫笼和野外人工饲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观察发现:6月7日之后的上中旬、8月上中旬和9月中下旬分别对美国白蛾1,2,3代分散幼虫进行生物制剂防治的适期;由于10 d后老熟幼虫下树进入化蛹高峰期,认为6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和10月上中旬分别为规模释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1,2,3代进行生物防治的适期,该研究为正确掌握美国白蛾防治时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试验显示,以0.8×106PIBs/mL HcNPV+4IU/μL Bt的混剂400 hm2的大面积防治美国白蛾,防治效果均在70%以上,可大面积推广应用;4~5月选用蜂蛹比(种蜂蛹:柞蚕蛹)为125∶1(1∶40)和100∶1(1∶50)开展规模繁蜂,繁蜂成功率在85%以上;于2012,2013年规模繁育天敌周氏啮小蜂7亿头以上。分别以放蜂量为37.5,30万头/hm2和22.5万头/hm2,在适期的不同试验点释放,结果显示全省累计防治面积超过1 333.33 hm2,对美国白蛾蛹的寄生效果最高达40.0%和50.0%左右,且放蜂密度与寄生效果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研究了管氏肿腿蜂对光肩星天牛的控制作用,旨在找到呼和浩特地区园林生产应用中控制光肩星天牛的生物防治新途径。在温度20±2℃、相对湿度60%±5%的室内环境下,研究了管氏肿腿蜂对不同虫龄光肩星天牛幼虫的寄生情况。结果表明:管氏肿腿蜂对低龄光肩星天牛幼虫的寄生率较高,对高龄光肩星天牛幼虫的寄生率较低。同时研究了不同虫蜂比对光肩星天牛幼虫致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接蜂量下,在虫蜂比为1︰1、1︰5、1︰10、1︰15时,寄主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74%、5.10%、15.88%和16.68%。经过分析,认为在呼和浩特地区,可于9月份根据虫口密度以1︰10的虫蜂比防治光肩星天牛。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中间寄主柞蚕Antheraea pemyi蛹大量扩繁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经多代后寄生效果下降,系由蜂种退化所致,即利用一种中间寄主导致蜂种的营养来源单一。据此设计复壮措施,即利用自然寄主回接。结果表明:回接1代,其子代蜂种的寄生率提高了27.33%-35%,雌雄比提高了32.38%-73.23%。  相似文献   

12.
以黄粉虫蛹为寄主,开展人工繁育管氏肿腿蜂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28℃、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黄粉虫1日龄蛹经过酒精浸泡或冷藏不同处理后再接蜂,可显著提高出蜂率及子代蜂产量。用75%酒精浸泡黄粉虫1日龄蛹2 h后接蜂,平均出蜂率达47.37%,出蜂管子代蜂平均产量达44.56头,其2∶3的虫蜂比为接蜂最佳组合;冷藏黄粉虫1日龄蛹3个月,平均出蜂率达48%,出蜂管子代蜂平均产量达45.92头。未经处理的黄粉虫1日龄蛹,肿腿蜂无法成功寄生。因此在适宜条件下,利用处理过的黄粉虫1日龄蛹人工繁育管氏肿腿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Xiao et Wu防治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Hope)幼虫的试验结果表明,虫蜂比为1∶5时,管氏肿腿蜂对锈色粒肩天牛幼虫的寄生率可达40%~70%;按锈色粒肩天牛幼虫∶管氏肿腿蜂为1∶5和1∶10的比例分别放蜂,寄生率分别为48.3%和68.9%,寄生率随着放蜂量的增加而提高,最佳放蜂时间为8月中旬,其校正寄生率为55.54%,明显地高于9月份。  相似文献   

14.
不同蛹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繁殖寄主试验结果表明:白蛾周氏啮小蜂对鳞翅目昆虫有较高的寄生率;家蚕的出蜂量不比柞蚕低,而且发现繁蜂的最佳接蜂量为每克寄主需要4头小蜂即可。同时,试验了不同条件下寄生蛹的保存与复壮。  相似文献   

15.
管氏肿腿蜂防治松墨天牛技术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试验结果表明:在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2至3龄幼虫期,按1:4的虫蜂比,于晴天的11至15时在林间投放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效果好。当年寄生率达到81.3%,第2年仍有53.5%的寄生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粗鞘双条杉天牛幼虫体外寄生蜂双连斑头陡盾茧蜂的形态学、生物学、生态学、国内外分布。繁殖利用方法、寄主范围及对粗鞘双条杉天牛大面积的防治,该蜂寄生于粗鞘双条杉天牛上为其寄主的首次记录。人工释放后林间当代寄生率为70—80%左右,多年放蜂防治效果达90%左右。它具有寻找寄主能力强、扩散迅速、控制范围广等优点。比用化学农药呋喃丹省工、简便,效果比用呋喃丹约高出一倍,且费用只及1/8。  相似文献   

17.
随着赤眼蜂生产的不断发展,我们觉得传统的蜂箱接蜂不但手续繁琐而且速度较慢,迫切需要改革。今年我们采用大房间接蜂,不但可以提高接蜂速度近十倍,而且具有子蜂强壮、羽化一致、提高寄生率及减少母蜂用量等许多优点。现把这个方法简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选用4种肿腿蜂(管氏肿腿蜂、白蜡吉丁肿腿蜂、落叶松吉丁肿腿蜂以及苹小吉丁肿腿蜂),按5种蜂虫比例(0.5∶1,1∶1,2∶1,4∶1,8∶1),进行新疆野苹果林苹小吉丁套袋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肿腿蜂均能成功寄生,而白蜡吉丁肿腿蜂以8∶1比例放蜂后30天,虫口校正减退率为65.56%,优于其他处理。将该肿腿蜂再次按5种放蜂比例直接释放在林间,在放蜂后30,45,60天分次调查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以8∶1放蜂比例的处理,在第60天校正虫口减退率为50.97%,效果最佳。白蜡吉丁肿腿蜂适合在新疆防治苹小吉丁,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利用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防治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试验,结果表明:花绒寄甲对锈色粒肩天牛的寄生率可达68%,而且寄生率随着释放量的增加而提高,按锈色粒肩天牛幼虫与花绒寄甲卵数量之比为1∶20、1∶80和1∶150的比例分别释放,其校正寄生率分别为37.36%、64.69%和67.00%,考虑到防治成本,最佳释放比例应为1∶80;最佳释放时间为4月下旬和8月下旬.  相似文献   

20.
松幽天牛Asemum amurense Kraatz是典型的次期性蛀干蛀根害虫,也是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昆虫之一,严重威胁着林间长势衰弱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本研究调查松幽天牛的危害情况,按照1∶1,1∶2,1∶3,1∶4的虫蜂比于室内外分别接种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guani Xiao et Wu防治松幽天牛低龄幼虫,并筛选接种最适虫蜂比例。结果表明:松幽天牛主要危害衰弱木、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危害木和枯死木,平均虫口数量分别为27,27,70头/株,最多为152头/株,有虫株率为11.99%。室内试验中按虫蜂比为1∶3接种时,寄生成功率最高为60.00%。林间试验中按虫蜂比1∶4接种时,防治效果最好,校正虫口减退率为56.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