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教育部提出的建设新工科的要求,分析了新时代对于融通型新工科人才的需求,并针对风景园林专业教学的特点和存在的瓶颈问题,总结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风景园林专业教学的必要性。同时,以长春建筑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为例,探讨了新工科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与风景园林专业教学相融合的途径:一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明确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二是将现代信息技术类课程融入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三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混合式教学;四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路径;五是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学实践证明,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风景园林专业教学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教学研究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内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应用型风景园林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风景园林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群的建设,以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提出了课程群建设的思路:首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发展方向优化教学内容,侧重课程体系之间的层次差异;其次应注重课程内容的衔接性、应用性和前沿性,突出课程的综合性与实用性;第三,应以案例教学为支撑,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四,改革考核机制,突出教学过程的评价和学生互动评价等。经过几年的建设,优化了风景园林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构建了科学的课程体系,增强了学生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实践能力,提高了风景园林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风景园林学经历了从二、三级学科跃升为一级学科的发展历程。风景园林学科具有复合性、实践性、融贯性等特点。在风景园林学成为一级学科前,风景园林专业在其他一级学科背景下存在专业称谓不同、学制学期不同、课程设置不同、师资的学源背景不同等差异性。随着风景园林学被确定为一级学科,对不同一级学科背景下的风景园林专业的建设思路进行了探讨,提出确定统一的专业方向、优化高校的教学资源、创建联动的学科平台、制定保障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响应国家提出的地方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的号召,努力提高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绵阳师范学院对风景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首先分析了风景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一是缺少对与风景园林设计类课程相关的工科基础课程的重视,二是风景园林专业设计类相关课程之间缺少有效衔接,三是风景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质量有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调整、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风景园林设计类课程体系改革的措施:一是要根据社会需求设置风景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二是应按模块整合设计类课程群,三是要加强设计类课程之间的衔接,四是应设置内容丰富的综合性实习课程,五是要积极建设第二课堂,六是要改革课程考核方式。课程体系改革后,激发了学生参与设计竞赛的积极性,部分学生的设计成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学生创业公司不断涌现,毕业生的就业率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5.
园林生态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对促进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培养具有生态思想和生态实践能力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北京农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园林生态学”课程存在着教学内容与风景园林专业实践脱节、任课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体系、任课教师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要明确核心教学内容,增加实践应用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强化案例式教学,增加专题讲座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课程考核方式应采取期末笔试结合自主学习、课堂参与、课后复习与作业完成情况的多元化考核方式;任课教师专业知识结构要通过理论学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方式进行完善。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能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风景园林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园林设计"课程是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和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经过60多年的发展建设,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随着北京林业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推进和国际风景园林学科的深入发展,为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原有课程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打破了传统教学限制,引入图解概念和相关理论,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首先,增加了与图解技术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其次,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讲授图解技术;最后,基于图解技术,按照"场地-策略-设计-技术"4个流程展开课程教学,突出图解技术在各阶段的运用。教学实践证明,改革后的"园林设计"课程教学获得大部分学生的认可,促进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以浙江农林大学与密西西比州大学为例,从专业培养目标及毕业生就业方向、以课程教学大纲为指导和课程教学计划的安排等课程教学组织情况以及通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的设置及其学分分配等3个方面,对中美两国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并分析总结了其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密西西比州立大学的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育以培养适应于可再生社区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专业人才为目标,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以设计课程为中心,更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选修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需适量增加。浙江农林大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生态性应用型风景园林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课程设置以通识教育、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为主,在专业教育方面除了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之外,还安排了丰富的选修课程,但是在课程教学组织方面需注重教学大纲的指导作用、强调以设计课为中心、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在实际项目中掌握理论并进行理论创新。最后,提出我国农林类高校应在立足自身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基础课程设置、完善核心课程建设、增设选修课程等优化风景园林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风景园林遗产保护”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党和国家把自然资源保护事业提到了重要的高度,各高校开始越来越重视与遗产保护相关的课程建设。"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作为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也开始显现在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风景园林遗产保护"课程教学仍存在着课程教学缺少对风景园林遗产复杂性和动态性的讲授、缺少关于风景园林遗产价值分析与思辨能力的训练、缺少对学生进行热爱风景园林遗产情怀的引导等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风景园林遗产保护"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首先,采取"闻、思、修"进阶式教学模式;其次,实施"多元化情景"教学法;最后,增加课外实地感知教学环节。通过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背景,针对传统"风景园林综合实习"课程教学存在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资源缺乏、课程考核形式单一等问题,探讨了"风景园林综合实习"课程的优化途径。一是优化综合实习教学内容,以实际案例为抓手,从课程教学准备阶段、实习案例认知阶段、实习成果展示阶段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二是优化综合实习的教学资源,增加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风景园林景观案例,建立虚拟园林工程实验室,改造计算机机房、模型室,为学生开展综合实习提供场地和设备。三是优化综合实习教学组织形式,通过组织开展对综合实习内容的预习教学、综合实习案例的认知教学及综合实习成果展示教学,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及实践能力。四是优化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优化后的课程考核内容包括学生在综合实习过程中的表现、《课程预习报告》和《案例认知报告》以及实习案例的实物模型、动画演示等。课程考核评价的方式采取的是教师团队评分、学生实习小组互评和小组自我评分3种方式,优化后的课程评价方式既体现了对学生在实习过程的评价,又兼顾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评价。"风景园林综合实习"课程教学优化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风景园林学是一门科学、艺术和技术高度统一的综合性学科,其中美术教育在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学中的"素描风景画"课程属于专业绘画范畴,是衔接美术基础与设计的重要特色课程。该课程以创作性为核心展开系列美术教学研究与实践,教学特点表现为以传统为根基,突出教师课堂示范演示以及绘画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特点,围绕课程教学内容,不断开展课程教学特色的研究与实践,在取得诸多教学成果的同时,为培养学生艺术表达设计思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断。风景园林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是践行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形式。"风景园林生态学基础"是我国高校风景园林及相关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培养风景园林学生生态学思维、拓展生态文明认知的重要课程。该课程融合了生态学原理与生态规划设计案例,凝练了教学知识点中的思政元素,以案例教学为主要途径,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以期通过讲授生态学基础理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理解生态伦理与当代价值、生态逻辑与科学素养、生态智慧与文化自信、生态服务与空间正义、生态建设与社会责任等关系,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风景园林对于塑造和谐健康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培育具有生态观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计划,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锋,风景园林学科积极探索基于乡村建设项目的实践教学途径,并在"风景园林设计"课程中加以实施。基于乡村建设项目的"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具有独特性:首先,乡村建设项目的选题来源于实际生活;其次,课程实践教学以团队形式开展;最后课程实践教学应有成果展示环节。基于乡村建设项目的"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可以从3个途径开展:一是在场地分析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自然生态审美观,二是在设计立意阶段帮助学生转变对自我角色的认知,三是在构建设计元素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以自然为家园的意识。基于乡村建设项目的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激发学习动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明确专业追求,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3.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四年的学习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设计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贯穿3类课程学习过程的综合studio实践训练共有7次,其中前3次与专业基础课程密切相关。风景园林专业基础课程通过与"综合studio"实践课程的结合,实现了由基础理论到专业实践的有效转化。针对风景园林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将与之相对应的"综合studio"实践课程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引入建成景观空间的实践教学理念,结合设计的研究方法搭建教学的总体框架。同时提出了"综合studio"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要以任务驱动为先导,强调可视化、体验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设计分析的能动作用,帮助学生实现基础课程与专业设计课程的接轨,建立起景观空间设计的正确思维方式,搭建专业基础课程的理论结构。  相似文献   

14.
风景园林工作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研究和实践的日益深入,开展相应的专业课程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风景园林教育在全美享有盛誉,以"激发学生创造力,促进专业实践"为目标,在课程体系建设上颇具特色。以该校风景园林课程体系为例,从课程设置、典型课程教学与评价、作业设计等方面探讨了雨洪管理在风景园林教育中的内容和方法,以期为我国高校开设雨洪管理相关的课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GIS导论”课程是林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传统林业向数字林业和智慧林业过渡的纽带,因此近些年各林业高校林学专业对其日益重视。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林学专业“GIS导论”课程多年的教学和实践为基础,针对教学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实验课时不足和GIS教学深度与广度有限等问题,“GIS导论”课程组进行了5项改革,具体措施如下:①调整授课内容;②开展阶段化教学;③分组实验;④成立兴趣小组;⑤鼓励学生使用开源GIS软件。“GIS导论”课程改革解决了林业GIS教学当中存在的理论脱离实践问题,提高了该课程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推动了GIS技术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林学专业的深入应用,为林学专业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国内高等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类课程体系的调查比较分析,结合农业院校的教学特点,对农业院校风景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建设与改革提出了改革建议,通过植物类课程体系的整合优化;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师园林植物工程实践能力;加强植物类课程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以项目引导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考核方式改革,增加阶段考核,设置植物类课程竞赛。以期为农业院校风景园林专业更好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风景园林工程技术学科发展与教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风景园林学于2011年成为一级学科,其下二级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则越发成为关注的焦点,而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作为二级学科需要不断改革优化教学方法。文章从风景园林工程技术教育理念出发,提出了主要包括课程板块建设、教学方法探索和教学内容改革三个方面的内容。以期培养出一批有广阔视野、多学科背景、创新能力等特质、能够驾驭现代复杂风景园林工程、具备“大工程观”的应用性人才,不仅具有专业技术,还具有综合素质能力和社会意识。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创新创业教育是构建全新教育路径的发展诉求,也是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有力措施。针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风景园林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研究,以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为例,对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教学做了梳理,提出了风景园林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在三大课程群中的融合点,为风景园林专业优化双创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风景园林专业"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学中,一直都是以城市中心城区为研究核心。而当前随着城乡统筹的深入发展,风景园林专业也应关注这一发展战略,在教学体系中逐步进行调整与优化。在立足于我国城乡统筹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学中绿地分类、绿地空间布局、绿地评价指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课程优化。首先强调了基于城乡统筹的绿地分类体系的优化;其次倡导了城乡绿地连接的空间布局方法;第三,丰富了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的绿地评价指标。优化后的课程体系丰富了风景园林专业"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应对未来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了与相关专业知识的融合与互动。  相似文献   

20.
高校专业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既是应对学校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学生国际视野及学习能力的必要手段。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2006级-2011级的"园林树木学"双语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为基础,探索了"园林树木学"双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优化教学内容、合理设置外语教学的比例、科学选择课程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专业思维能力,为其他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