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有道路的改建、扩建的方案有很多种,但对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改建方案最为经济。笔者着重对旧混凝土路面的调查与检测、旧路面的处理、防止反射裂缝方式的选择及沥青加铺层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论述。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种类及等级评价,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综合处治措施,加铺沥青结构层防反射措施及加铺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证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的耐久性,针对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会出现的旧路路况评价、旧路病害处治以及加铺结构设计方案等问题开展研究,提出了适用于市政道路的旧路路况评价方法、旧路病害处治对策以及结构补强与功能恢复的路面加铺结构设计方案,为相关的市政工程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技术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是一种特殊的路面结构,其应力、应变特性与一般的弹性层状体系有较大的差别,质量控制涉及到旧水泥混凝土板的处理、反射裂缝的防治、加铺层厚度控制、面层材料的选择、提高路面的抗渗性能等关健环节。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补措施以及对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处理技术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铺锦水闸地基处理所占的工程造价比重较大,所以有必要对地基处理方案进行比选,选择一种安全可靠而又经济的地基处理方案。结合本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建筑物的特点,参考本地区已建类似工程的经验,主要对钻孔灌注桩方案、预制砼管桩方案和水泥搅拌桩(粉喷桩)方案进行比选。  相似文献   

7.
苗露  张传义 《森林工程》2007,23(3):53-54,72
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具有接缝的旧水泥混凝上路面上沥青加铺层在行车简载作用下应力随板底脱空的变化情况,从理论上深入研究了不同板底脱空对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影响,阐述了板底脱空对沥青加铺层荷载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茶树不铺芯土扦插,打破了传统铺芯土扦插的老方式,其试验成功,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是改造老茶园、推广茶树良种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城市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中国城市林业》自2003年创刊至今已走过了不平凡的5年。回顾创刊初期,在内容和风格定位上作过艰苦地探索。我们的老院长,编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江泽慧教授坚持认为,在一个新学科诞生不久,还未被广大群众认识的情况下,办刊不能走传统的学术期刊老路,也不能给人呆板、枯燥、无生气的面孔;要适当扩大读者面,应该以学术为主,学术与报道相结合,风格要新  相似文献   

10.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反射裂缝,下层裂缝或接缝的反射会引起加铺层或面层的开裂。为了保持一个完整的行车表面,保持加铺层的整体性,必须防止和控制这种裂缝。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实践,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的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沥青混凝土罩面考虑的因素,国外罩面厚度设计法,以及反射裂缝的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对沥青加铺层改造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方法和理论作进一步的研究,试图找到切实可行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高新技术在公路管理和养护方面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本文介绍了国外公路管理与养护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并对公路管理情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分析不同类型的园林道路与城市道路,根据植物配置原则和方法,提出园林道路、城市道路植物配置  相似文献   

14.
旧路路基路面改建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建项目的各专业勘察设计中,国内国外已有大量的规范、规程和成熟的经验可资借鉴,但老路改建的勘察设计工作是十分复杂的,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规范和规程可以遵循,本文仅从某公路的老路改造中考虑到的一些方法和设计体会出发,以此来探讨路基路面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印生 《森林工程》2008,24(5):43-45
软土地基由于其特殊的地质特征,在道路路基的处理过程中,要对其进行特殊加固。通过工程实例的分析,对各种地基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比较,选择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方式,并阐述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及质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绿地群落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绿地生态环境效应测试表明:绿地树木对空气微尘有着显著的阻挡、截留和吸滞作用,复层林分的滞尘效应优于园路近20个百分点、优于草坪10.7个百分点。绿地群落可较硬质园路区降低噪音约7dB,可较草坪区降低噪音约4dB;林带减弱噪音的效应与林分组成结构有关,一般以阔叶林减噪效果最显著,叶片大而质硬并重叠排列的树种减噪效果较好,低分枝、矮树冠乔木的减噪作用要比高分枝、高树冠的乔木明显。落叶树种的平均固碳释氧量显著高于常绿树种,且常绿乔木的平均固碳释氧能力是落叶乔木的71%、常绿灌木的平均固碳释氧能力是落叶灌木的67%;不同类型树种的平均固碳释氧能力,总体趋势为:落叶灌木 > 落叶乔木 > 常绿乔木 > 常绿灌木。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林用材树种的材性和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经济林类用材树种是经济林与用材林的交叉领域,在我国潜力很大。文中就对该交叉领域的认识、发展的必要性、木材性质特点以及应采取的措施等方面做了介绍,目的在于推进人工经济林木材性质和定向培育的研究进程,加快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8.
Timber production is an important ecosystem service of European mountain forests. This paper aimed to assess the current practices in logging operations and to identify the efficiency gaps in timber production. The study was located in 7 case study areas from representative European mountain ranges, where 632 logging operations were analysed. The focus was on road infrastructure, transport systems, harvesting methods and extraction technologies. Often inappropriate technology was used in steep terrain;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verage slope and the selection of harvesting systems (HS). Skidding was the most common extraction method (75%), while cable yarding and forwarding had shares of 15% and 8%. The mean road density was 18.5?m?ha?1. The mean extraction distance was 501?m. The mean harvesting and extraction productivity were 9.0 and 10.2?m³?h?1; the mean costs were 11.1 and 11.7?€?m?³, respectively. Non-mechanized and obsolete HS reported the lowest efficiency and the highest environmental footprint, while fully mechanized systems reported the highest efficiency, the lowest number of accidents and the lowest stand damage. Cable yarders are the appropriate extraction technology in steep terrain, but they require a well-developed road network. Higher mechanization degree, improved quality of the road networks, knowledge transfer to practice and training of forest workers are some of the necessary measures to overcome the efficiency gaps in timber production in European mountain forests.  相似文献   

19.
张盼盼 《绿色科技》2020,(6):43-45,49
针对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现状问题和农村生态景观建设需求,通过分析农村土地整治中运用的工程手段,包括农村居民点复垦、土地平整工程、道路整治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等给农村生态景观建设带来的景观效应,提出了以上工程手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旨在阐明农村土地整治与区域生态环境、景观格局的响应关系,为农村土地整治技术需求和工程适应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汤天培  马健霄  廖晓强 《森林工程》2010,26(6):74-78,94
在分析城市住宅区道路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住宅区道路结构和空间布局特点,将道路分为主路、宅前路和毛细路三类,以交通稳静化实施原则为指导,对各类道路进行功能定位,将路拱、速度缓冲带、道路窄化、减速弯道等一系列交通稳静化措施融入路段、交叉口和住宅区出入口的交通组织中,提出各种设置在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以及适用条件。通过某住宅区交通稳静化改造项目为例,分析交通稳静化在我国城市住宅区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