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以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监测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为基础,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监测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以生态监测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探讨了保护区生态监测存在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和生态监测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生态公益林动态监测与建设成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1年福建省区划界定的生态公益林面积为基础,研究和探讨省级生态公益林现状、动态变化规律.应用地方森林资源综合监测体系技术,有针对性地提出生态公益林调查监测方法.通过建立样方开展定位观察,分别对生态公益林典型类型的主导功能进行功能变化调查,建立和完善生态公益林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便为我省国家重点公益林和省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与发展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2009年辽宁省区划界定的生态公益林面积为基础,研究和探讨国家级公益林现状、动态变化规律。应用国家森林资源综合监测技术,有针对性地提出生态公益林调查监测方法。通过建立样方开展定位观察,分别对生态公益林典型类型的主导功能进行功能变化调查,完善生态公益林监测指标体系,以便为辽宁省国家级公益林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监测是生态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调整恢复计划、评价恢复效果、纠正环境政策偏差具有重要作用,是保障恢复计划有效实施的手段。当前,生态恢复的监测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文中对生态恢复监测的作用进行探讨,提出了生态恢复的监测步骤;认为开展生态恢复监测指标体系研究、构建生态恢复监测网络、制定生态恢复监测规范是提升当前我国生态恢复监测的重要途径,能够促进我国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与评价。  相似文献   

5.
针对青藏高原东部气候生态现状,提出了在当地建立气候生态综合监测体系的构想。就开展监测的总体思路、建设目标、监测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监测体系布局和监测内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重点从监测体系的结构和建设实施方案等方面展开讨论,建议以气候生态动态监测和典型气候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兼具深度和广度的气候生态监测,提出了建设青藏高原东部气候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基本技术框架。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分析湖南省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监测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湖南省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的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和建设重点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体系探索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业资源管理》2016,(3):28-34
在总结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发展现状基础上,明确了一体化监测体系建设的监测目标、指标体系、抽样控制体系和监测路线图,确立省市两级监测以抽样调查、县级监测以小班区划调查为基本方法,建立省市县一体的监测框架体系和监测路线图,确保监测数据上下衔接、逐级控制、有精度保证,引导全省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朝着一个平台、一张图、一套数方向发展。该体系从顶层设计上厘清了基础年与监测年的不同作用与要求,对监测工作与考核、评价、审计等工作的关系进行了较好协同,突出了监测成果的服务能力,可为新时期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工作提供可靠的支撑保障。  相似文献   

8.
我国湿地监测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详细介绍了我国现有湿地监测指标体系、技术方法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湿地监测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建立科学合理的湿地监测体系,包括湿地监测指标体系和湿地监测技术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森林火灾预警监测技术体系发展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林业资源管理》2015,(6):45-48
对我国森林火灾的预警监测手段和卫星遥感预警监测技术研究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构建服务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天、空、地一体化的林火预警监测体系建设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生态修复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1~2003年实施的安义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为例,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频度统计分析法与专家集成法,删选并确定了监测指标体系,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了监测并对监测成果进行了效益评价,为江西及南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措施选择及效益监测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国家公园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发展生态旅游、开展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加强国家公园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其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进行科学规范的监测与评价,以反映国家公园的保护成效和促进对生态体系完整性的保护.文中综述了国家公园的概...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求高强度的开发和利用资源。以吉林省西部向海保护区为例,探讨了保护区周边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生态服务功能受到的影响。分析了该区域存在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因此,提出了科学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地利用本区域的生态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修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以其典型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顶级森林群落著称于世,公园内森林风景资源数量丰富,种类齐全,景观优美、生态质量优良,具有极高的观赏、游憩和科学价值。公园规划以生态优先和保护性开发为理念,重点打造"国际生态名片、国际性森林浴场以及多彩石门"三大主打品牌,把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成为集人文休闲于一体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典型性国家森林公园和特色专业化的户外游憩基地。    相似文献   

14.
城市建设要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保护性地开发利用城市湿地资源,充分发挥其生态保护、观赏游憩和科学文化等方面的功能作用。长沙城市湿地的保护利用要立足其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采取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开发利用、突出湿地文化、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充分发挥湿地的综合功能,建设城市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5.
文中总结了目前盐城大丰区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的现状,及其在湿地保护体系的初步建立、内陆河道的生态建设、退居还湿的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成效,分析当前保护与修复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小微湿地生态退化、针对重要湿地尚无预警机制、科研监测能力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加快小微湿地保护修复,优化生境;积极开展湿地科研监测,完善生物档案及监测数据,并建立应对生态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加强区域内生态系统的联系互补,提高生态服务能力;采取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推动湿地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索加强大丰区湿地保护修复,对于维护湿地生态良性循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24  
论述了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的重大意义,在研究分析国内森林资源监测状况和国际森林资源监测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我国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想。  相似文献   

17.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与优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广东省林业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框架,对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有效性进行评分,计算其管理有效性指数值(ME)和管理优先性指数值(MP),并进行排序.结果表明,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机构设置、管护设施、管理制度、经费管理、生态旅游、监督与评估的ME值均为1.00,其管理有效性最高;而宣传教育、权属、规划设计、科研监测和管理队伍的MP值均大于1.00,应优先加强管理.为此,该保护区的主要管理对策应包括打造南岭特色生态文化的实体和网络平台、构建利益协商、共享和监管的长效机制以及建设科研监测的新型台站.  相似文献   

18.
通过平原与城市森林建设支撑北京生态文明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原与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生态文明的有效载体。分析了森林对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根据平原与城市森林建设的理念,提出了北京市平原与城市森林可持续造林和经营的5个近自然森林建设模式,并给出建设效果的评价条件,以期能为北京市平原与城市森林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支撑北京生态文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存在着森林减少、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程度加剧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建设是首要任务,为改善生态环境,国家实施了“六大”生态工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措施。作为科技信息和最新科技成果传播媒体的林业科技期刊应服务于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为此提出增强创新意识;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加强编辑队伍素质建设;提高运用现代化办公设备能力;为西部大开发培养人才等服务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充分认识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重要意义的基础上,论述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中,坚持生态优先,注重森林资源的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协调发挥,立足于森林资源的实际,根据经济规律、林学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合理地编制森林采伐限额。阐明了"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在指导思想、编制原则、编制范围、编制方法等方面的新进展、新变化、新特点及其对具体编限工作的指导意义。分析了在涉及采伐限额数量、采伐类型和可采资源、出材率、保护区禁伐等具体问题时应如何正确理解、准确把握《"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方案》中的有关要求,并详细讲解了具体操作方法。全文对正确理解、准确把握、认真落实《关于编制"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做好"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