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烯利诱导形成降香黄檀心材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快降香黄檀心材形成的速度,采用乙烯利诱导降香黄檀形成心材,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心材的挥发油,利用GC-MS对提取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挥发油中,鉴别出8种化学成分,含量最高的是橙花叔醇(39.06%)。说明乙烯利诱导能够促进降香黄檀心材形成,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无机盐与激素混合对土沉香结香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无机盐与激素混合配比对土沉香结香的影响,揭示其结香机制,为促进土沉香结香奠定基础。【方法】以10年生土沉香为材料,采用均匀试验设计,以NaCl、FeSO_4、CaCl_2、茉莉酸甲酯和乙烯利为诱导因子,每个因子3个水平,共5种处理,分别在诱导处理后0.5、1、3、6、10个月取样,测定淀粉、可溶性糖、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以及木芯变色范围;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组织化学变化,扫描电镜观察组织结构内含物变化。【结果】1)随诱导时间增加,各处理淀粉含量先降低后升高,降至最低值时间不同;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各处理均在第6个月达到峰值;2)各处理射线薄壁细胞、轴向薄壁细胞和导管内油脂类物质含量随诱导时间增加不断积累;3)木薄壁细胞内侵填物质通过导管-薄壁细胞间半具缘纹孔进入相邻导管内积累至完全堵塞;4)各处理在木芯变色横向宽度上诱导效果不佳,而在纵向上诱导效果较好、变色较长,其中处理2(0.5%NaCl+1.5%FeSO_4+0.1%CaCl_2+0.01%茉莉酸甲酯+0.05%乙烯利)诱导10个月的纵向变色长度达77.0 cm;5)随诱导时间增加,各处理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不断增加,且差异显著。【结论】1) 5种诱导处理中,以0.5%NaCl+1.5%FeSO_4+0.1%CaCl_2+0.01%茉莉酸甲酯+0.05%乙烯利诱导效果最好,处理10个月时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最高,达19.07%;2)促进土沉香结香的主要诱导因子为NaCl和乙烯利,其中乙烯利起主导作用,理论上诱导土沉香结香的最佳因子组合为0.16%NaCl+0.21%乙烯利;3)结香油脂首先在薄壁细胞内形成,随后在导管和薄壁细胞内积累,导管内油脂物质积累与薄壁细胞内淀粉含量变化有关,淀粉转化为可溶性糖的能力越强,油脂积累越多,越有利于结香。  相似文献   

3.
采用树干注入的方法,研究6-苄氨基腺嘌呤、乙烯利、甲基紫精、茉莉酸等生长调节剂对6年生幼龄檀香生长、心材形成和精油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树干注入各种生长调节剂对幼龄檀香树高和胸径的影响均不显著,但均能促成幼龄檀香形成具芳香气味的心材,且心材的质地与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心材较为一致;各处理促成的心材数量(扩展范围)差异极显著(P<0.01),心材数量大小的统计学顺序为甲基紫精处理=乙烯利处理>6-苄氨基腺嘌吟处理=对照处理>茉莉酸处理;各处理促成的心材精油相对含量和绝对含量差异分别为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6-苄氨基腺嘌呤处理的心材精油含量最高,平均相对含量为5.55%,平均绝对含量为8.77%,显著地高于其他各处理;各处理促成的心材精油成分组成基本一致,但α-檀香醇(P<0.05)和β-檀香醇含量(P<0.05)差异显著,乙烯利处理的α-檀香醇含量最高,平均相对含量为46.05%,6-苄氨基腺嘌呤处理的β-檀香醇含量最高,平均相对含量为23.25%;除茉莉酸处理促成的檀香心材精油没有达到檀香木油的国际质量标准以外,其他各处理均达到质量标准,这意味着幼龄檀香不仅可以提前“结香”,而且心材的形成受激素调控,6-苄氨基腺嘌呤很可能是调控檀香心材形成的重要激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檀香心材是国际公认的天然高级香料的主要来源,亦是中国传统中药的重要原料。檀香心材的形成较为缓慢,资源奇缺,而其边材尚未加以利用。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檀香资源,实现高效利用,以21年生檀香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乙醚浸提法分别提取了其边材和心材的精油,并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组分及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檀香心材的精油含量显著高于边材(P0.001),其平均相对含量分别为4.44%和1.33%;檀香心材的α-檀香醇、β-檀香醇和总檀香醇的平均相对含量分别为46.95%、24.23%和75.97%,均显著高于边材,精油质量达到了檀香木油的贸易标准,而边材精油则未达到该标准;檀香边材精油亦含有檀香油的主要成分,且含有一些烷烃、醛和不饱和酸等成分,可加以利用。本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增进了解檀香心材形成过程中的成分变化,而且可以为檀香边材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国产柚木抽提物对心材和边材颜色差异的影响,采用3种沸程的石油醚溶液分别对国产柚木的心材与边材进行抽提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抽提液的成分和含量,并以差异较大的抽提物溶液处理柚木边材,通过色度学参数表征柚木边材的变色情况,从而验证影响柚木心材和边材颜色的主要抽提物成分。结果表明:在3种沸程的石油醚抽提液中,柚木心材抽提物在成分种类数量和含量上均显著高于边材;不同沸程的石油醚对柚木心、边材中抽提物成分有一定的影响,其中30~60℃(低沸程)和60~90℃(中沸程)石油醚抽提物成分和含量的差异较小,而90~120℃(高沸程)石油醚抽提物的含量较高,约为中、低沸程抽提物含量的2倍;柚木心材抽提液中酚类、醌类、烯烃类物质的含量较多,但这些物质在边材中含量极低;4-叔丁基-2-苯基苯酚、2-甲基蒽醌(柚木醌)、全反式三十碳六烯(角鲨烯)是柚木心、边材抽提物含量差异最明显的物质。经角鲨烯溶液处理后的柚木边材表面颜色变黄,更接近心材颜色,因此,角鲨烯是导致柚木心边材颜色差异的重要抽提物成分。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巨尾桉根系分泌物中酚酸对降香黄檀生长的影响,以2年生降香黄檀幼苗为试验材料,参照二代巨尾桉-降香黄檀人工林土壤中6种酚酸含量(X),设置3个酚酸浓度(0.5X、1.0X和2.0X,以蒸馏水作为对照)处理,分析其对降香黄檀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细胞膜透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酚酸处理对降香黄檀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和光合色素含量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在2.0X浓度处理下,降香黄檀幼苗叶片最大荧光产量(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的化感效应指数均小于0;在0.5X和1.0X浓度处理下,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受到抑制,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而在2.0X浓度处理时,3种酶的化感效应指数均小于0;随着酚酸浓度的增加,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通过综合敏感指数可知,6种酚酸对降香黄檀幼苗产生一定的抑制效应,但不同酚酸的作用方式及强度存在差异,苯甲酸的化感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GC-MS检测方法分别研究了20年生、30年生红心杉和普通杉木中边材及心材乙醇抽提物化学成分组成. 研究表明,醇提物中主要化学成分为:柏木脑和香紫苏醇. 醇提物中柏木脑百分含量范围:29.11%~52.54%,香紫苏醇百分含量范围:3.57%~24.77%. 红心杉和普通杉木心材中柏木脑含量均高于边材中柏木脑含量. 红心杉边材和心材中柏木脑含量均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增加,且柏木脑在木材中的横向分布,随树龄的增加呈同步增长趋势.红心杉和普通杉木,心材中香紫苏醇含量均高于边材中香紫苏醇含量.红心杉边材和心材中香紫苏醇含量均随树龄的增加而增加,且心材中香紫苏醇含量约为边材中含量5倍.  相似文献   

8.
对6年生49个家系的降香黄檀幼林进行了生长和心材形成状况调查,结果表明:(1)不同家系间树高、胸径、枝下高和冠幅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白沙28、白沙29、五指山60、通什63和东方98五个家系在生长性状中表现最好,可作为降香黄檀采种育苗或组织培养的材料加以重点研究;(2)海拔与胸径呈显著正相关,即一定范围内较高海拔的家系能有较大的茎粗生长;年均降雨量与树高、枝下高和冠幅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干旱地区的家系生长表现具有一定的优势;(3)心材检测结果表明6年生林分胸径在8 cm以下没有心材形成,胸径在8~10 cm范围内的部分有少量心材形成,胸径大于10 cm的全部有心材形成,其时采用石油醚浸渍法提取的挥发油含量为5.31%;(4)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挥发油的成分及相对含量,鉴别出16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48.47%,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橙花叔醇,相对百分含量为26.38%。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金丝楸木材化学成分在纵向不同高度及径向心、边材中的含量和组成特点,为金丝楸木材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金丝楸木材纵向不同高度心、边材苯醇抽提物、聚糖和木质素含量,采用细胞壁全溶法结合二维异核单量子核磁共振(2D HSQC NMR)技术对相应部位的原生木质素分子结构进行表征。【结果】金丝楸木材边材苯醇抽提物含量高于心材,且心材中靠近树心部分的苯醇抽提物含量高于靠近边材部分。心、边材苯醇抽提物化学成分存在差异,但不同高度相同径向区域苯醇抽提物含量及其成分差异较小且并未随树高不同体现出特定变化规律。边材木质素含量低于心材,但心、边材木质素含量在树高方向上无明显变化规律。金丝楸木材木质素为典型G/S型木质素,纵向不同高度区域木质素大分子结构基本一致,但心材木质素分子结构中β-5'连接的相对含量高于边材。木聚糖是金丝楸木材半纤维素的主要组分。边材聚糖相对含量高于心材,但心、边材聚糖含量并未随树高不同体现出特定变化规律。【结论】金丝楸木材径向心、边材化学成分含量及相应成分分子结构具有规律性差异,边材向心材过渡过程中主要变化为木质素成分的积累和发色物质的生物合成。木材纵向不同高度相应区域中各化学成分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别,但并未随树高不同发生规律性变化。木材纵向不同高度相同径向区域中各组分的化学成分和分子结构基本一致。对金丝楸木材进行加工利用时,应重点关注其径向方向的化学成分含量和性质差异。  相似文献   

10.
侧柏心材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抑菌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侧柏心材不同部位及正己烷和二氯甲烷依次提取的心材活性成分对白腐菌、褐腐菌、黑曲霉菌的抑菌作用,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侧柏心材从髓心向边材根据年轮所划分的3个部位对3种真菌都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并且靠近边材的2部分抑菌效果更明显些.气质联机技术对正己烷和二氯甲烷提取物分析鉴定表明:侧柏心材正己烷提取物中有14种化合物,大部分化合物属于萜烯类物质及其衍生物,最高含量化合物为罗汉柏烯(25.564%)和雪松醇(19.743%);侧柏心材二氯甲烷提取物中鉴定出24种化合物,最高含量化合物也为罗汉柏烯(15.429%).侧柏心材正己烷提取物对褐腐菌、白腐菌和黑曲霉菌第14 d时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0.0,9.3和8.3 mm,大于二氯甲烷提取物抑菌圈直径(0,2.7和1.3mm),表明正己烷提取物对3种真菌的抑制生长作用明显优于二氯甲烷提取物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西加云杉木材中植物单宁的提取工艺、分布和组分构成,为木材单宁变色的防治提供参考。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并结合L9(34)正交试验,优化西加云杉木材中植物单宁的提取工艺;采用香草醛-紫外法测定西加云杉木材内植物单宁在径向(由髓心至树皮方向)和轴向的含量分布;通过定性鉴定试验确定单宁类型,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加云杉木材中单宁的成分构成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西加云杉木材中单宁最佳提取条件为70%(体积分数)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18(g∶m L),提取次数2次;单宁含量在径向上分布情况为内部心材单宁含量5.440 mg/g,近心边材转换区的心材部分单宁含量最高,平均达10.015 mg/g,心边材转换区部位单宁含量介于心材和边材之间,平均为6.363 mg/g,靠近转换区的边材部位单宁含量最低,平均为4.821 mg/g,近树皮边材含量为6.997 mg/g。西加云杉木材内5种原花青素成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儿茶素含量最高,占5种原花青素总量的83.21%,原花青素B2次之。由此可知,有机溶剂法适用于西加云杉木材中单宁的提取;木材中单宁含量径向分布自髓心至树皮整体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心材大于边材的规律,轴向分布规律表现为下部含量略高于上部,但差异不显著;西加云杉木材内植物单宁类型为缩合单宁,儿茶素为西加云杉木材单宁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2.
侧柏富含树脂.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侧柏树干上部心材精油与下部和中部树皮精油的最高相对含量成分均为柏木醇,三者共有组分为4-松油醇、α-柏木烯、罗汉柏烯、雪松烯、γ-依兰油烯、花侧柏烯、榄香醇、柏木醇、α-杜松醇和乙酸柏木酯.其树干下部和中部树皮精油的主要挥发物组分基本相同,而相对含量不同.柏木醇具有抗蚁、抗螨、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开展降香黄檀扦插繁殖试验,探究不同浓度IAA和NAA对降香黄檀根系和新梢发育的影响,为降香黄檀优良单株材料的快速繁育和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 ]以2年生降香黄檀实生苗为采穗母株,依据IAA浓度、NAA浓度及浸泡时间设计正交试验;调查扦插80 d后不同处理间的生根率、根系发育和新梢发育指标,并运用隶属函数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其繁殖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IAA浓度、NAA浓度、浸泡时间、IAA浓度与NAA浓度的交互效应以及IAA浓度与浸泡时间的交互效应对生根率的影响均差异极显著(P 0.01),对总根长、生根数、根系表面积和体积的影响差异显著(P 0.05)或极显著(P 0.01)。在一定范围内,插穗生根率随IAA浓度的升高逐渐增加,随NAA浓度的升高逐渐降低。采用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值综合评价扦插繁殖效果,16个处理中扦插繁殖效果最好的前25%的处理依次为:处理12、16、5、11,生根率分别为96.10%、97.66%、96.10%、96.88%。[结论 ]综合考虑生根率和插穗生长发育状况,建议在生产实践中采用500 mg·L~(-1) IAA+750 mg·L~(-1) NAA+浸泡1 min、750 mg·L~(-1) IAA+750 mg·L~(-1) NAA+浸泡10 s、250 mg·L~(-1) IAA+浸泡1 min和500 mg·L~(-1) IAA+500 mg·L~(-1) NAA+浸泡10 s的处理组合开展扦插繁殖。  相似文献   

14.
探讨豆科树种降香黄檀与桉树间作体系下根瘤与幼苗生长生理对不同施氮处理与pH环境的响应,为探索高效生物固氮的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模式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盆栽可控实验模拟尾巨桉-降香黄檀间作体系;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氮素及pH分别设置N1,N2,N3,N4及pH4.5,pH5.5,pH7.5,pH9.5各4个浓度梯度处理。结果表明:1)在N2与N3施氮处理下,降香黄檀的结瘤能力被显著抑制(P<0.05),而N1处理幼苗根系结瘤能力与对照组(CK)无显著差异,且均在pH7.5处理下根系结瘤能力最强;2)尾巨桉的生物量与光合指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除pH9.5处理外,降香黄檀的生物量与光合指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3)施氮后降香黄檀与尾巨桉的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硝酸还原酶(NR)含量均有提高,而丙二醛(MDA)含量表现相反趋势;4)除N3处理外,降香黄檀与尾巨桉幼苗在pH5.5处理下的生物量均大于pH4.5和pH9.5处理下的;5)冗余分析的结果表明,间作体系下,降香黄檀的结瘤能力会受到降香黄檀生理状况与尾...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幼龄檀香生长及心材形成的影响,以6年生幼龄檀香(Santalum album)为试验材料,采用树体注入的方法,比较研究3种浓度(2g/L、4g/L、6g/L)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ETH)、茉莉酸(JA)和甲基紫精(MV)对其生长和心材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1年后,不同浓度、不同生长调节剂对6年生檀香的树高、胸径生长与CK组差异不大;但能促进檀香形成深褐色的心材。以浓度2 g/L、6 g/L乙烯利和甲基紫精处理最佳;心材直径2~3 cm,茉莉酸处理不利于心材形成。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檀香不仅能在热带地区三亚生长,注射生长调节剂也能促成心材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遮荫对降香黄檀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遮荫对降香黄檀容器育苗生长发育和形态生理的影响,为林木育苗的光环境控制条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当年生降香黄檀幼苗为试验材料,设遮荫程度0(T_0)、40%(T_1)、60%(T_2)、80%(T_3)、95%(T_4)5个处理,用不同遮荫程度处理4个月后,每隔15天监测降香黄檀幼苗的地径、苗高、叶片数等生长指标,观察其生长进程;并于试验处理结束后测量降香黄檀幼苗的生物量、比叶质量、叶绿素含量(Chl)、净光合速率(Pn)、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系数(Tr)等。【结果】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处理时间的延长,降香黄檀幼苗的苗高、地径逐渐降低,生长越来越弱,且表现越来越明显,其中T_4的苗高和地径增量分别为7.7和1.0 mm,是T_0的39.2%和35.6%。随着遮荫程度的加强,降香黄檀幼苗的干物质积累、比叶质量以及质量指数(QI)、根冠比、存苗率显著降低,表明遮荫程度的增加使降香黄檀幼苗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随着遮荫程度加强,幼苗叶片的叶绿素b(Chlb)、叶绿素a(Chla)和植株各部分含水量显著增加,而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值(Chla/Chlb)、Pn降低,表明遮荫程度的增加引起降香黄檀容器苗的光合利用效率下降,进而导致幼苗生长发育缓慢,存苗率下降。【结论】综合分析生长进程和生理形态指标,降香黄檀容器育苗幼苗期宜在全光照环境下进行,遮荫不利于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山苍子果实在发育过程中的外部形态、内含物含量、精油含量及组分的变化,为山苍子精油的精确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定期采集果实样品,记录果实形态的各项指标,测定果实内含物含量,用水蒸馏法提取果实精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果实精油中的成分及含量变化。【结果】山苍子果实发育呈"S"型曲线生长特征,其横、纵径变化及千粒质量的变化与发育时间呈高度正相关;果实内含物中,淀粉和可溶性糖变化趋势相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含量在花后33 d时出现最低值,果实成熟后含量再次下降;蛋白质含量在发育初期先有小幅度上升后迅速下降,随后蛋白质含量迅速升高,果实成熟后含量又迅速下降,其中蛋白质含量与果实外部形态变化及精油积累具有相关性,在果实成熟时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略有下降,蛋白质含量则是迅速下降;果实精油的含量随着发育时间呈线性升高,在5—9月共鉴定出2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每个月份都存在的成分有15种,主要成分中有些含量随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变化,D-柠檬烯含量从39.92%下降至2.31%,桉叶油醇含量从11.40%下降至0.73%,橙花醛含量从12.05%上升至31.14%,香叶醛含量从17.44%上升到40.49%。【结论】山苍子果实发育呈"S"型曲线变化,发育可分为3个时期:迅速生长期,缓慢生长期,颜色变化期;果实内含物含量与形态发育存在相关性,在颜色变化期中,蛋白质部分转化为了油脂;山苍子果实精油总含量在8月下旬达到最高,精油中有15种成分较稳定,但一些主要成分的含量随果实发育成熟度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实验研究接种聚丛球霉菌(Glomuse aggrregattum)、幼套球霉菌(Glomuse etunicatum)、摩西球霉菌(Glomuse mossea)后对降香黄檀幼苗生殖生长以及营养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显示:1)3个菌根菌侵染效果较好,且降香黄檀幼苗对3种菌种有较强的依赖性。2)其中接种聚丛球霉菌的苗高、地茎、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及对营养元素N,P的吸收利用优于其他2个菌种,并与CK差异达显著水平;其苗高、地茎高于CK 44%和78%,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分别是CK的3.6,1.9倍,根部、茎部及叶部含N量是CK的1.47,2.03,1.34倍,而根部、茎部及叶部含P量是CK的1.53,1.47,2.09倍。  相似文献   

19.
海南降香黄檀外植体消毒方案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海南采集降香黄檀带芽茎段应选春季或秋季,于晴天上午9∶00-10∶00左右进行,选择当年抽生、腋芽饱满的芽条,采集前3d左右芽条上喷洒0.125%药液多菌灵等广谱性杀菌药。室内试验表明降香黄檀带芽茎段外植体消毒的最佳方案为0.1%升汞消毒10min,0.7%PVP浸泡6min,外加氯霉素浓度45mg/L。  相似文献   

20.
研究我国黑木相思木材化学性质的株内变异规律,为其加工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对广东韶关产28 a黑木相思木材进行化学组成测定,其综纤维素(α纤维素、半纤维素)、酸不溶木质素和抽出物(冷水、热水、1%氢氧化钠、苯醇)的含量在株内纵向上的变异规律不明显;相较于边材,心材的综纤维素含量略低,酸不溶木质素含量略高,抽出物含量更高,pH值更低。实际加工利用中需考虑其心材和边材比例对原料化学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