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红托竹荪菌盖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不同因素对竹荪菌盖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对菌盖多糖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评价,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水提竹荪菌盖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菌盖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85℃,料液比1:25(g:mL),浸提时间2.5 h.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竹荪菌盖多糖得率为8.25%.菌盖多糖主要由葡萄糖、甘露糖和...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利用楠竹林地空间,提高竹林经济效益,对楠竹林采用丰产技术措施培育笋用林,并在林下种植竹荪,实施菌笋复合经营。结果显示,通过对楠竹林采取调整立竹结构、劈山抚育、林地清理、林地垦复、留笋养竹、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丰产技术措施,竹林春笋产量明显提高,较对照提高62.49%;若同时在林下种植竹荪,则春笋产量更高,较对照增加1.69倍,同时可收获鲜竹荪超过400 kg/667 m2。该研究总结出的一套楠竹林菌笋复合经营技术,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技术与市场》2003,(6):32-34
竹荪,学名Dictyophora indusia(vent expers)Eiss-cher商品名竹笙,别名竹参、竹萼、网纱菌、仙人笼,鬼打伞、僧笠蕈等。英文名Long Net Stinkhorn。竹荪一名始于清代宫庭官员薜宝辰的《素食说略》。“荪”又称“荃”是一种香草,薜氏以其命名。本品属于担子菌亚门、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已被描述的有11个品种,包括:红托短裙竹荪,棘托长裙竹荪,朱红竹荪、纯黄竹荪,皱盖竹荪,棒竹荪等。现有作为商业性生产的主要是棘托长裙竹荪和红托短裙竹荪两种。  相似文献   

4.
竹荪实用栽培技术(上)王丽丽,王兵竹荪(Dictyophoraindusiata)又名竹笙、竹菌、竹姑娘、网纱菌、面纱菌、仙人笼和臭角菌等。“荪”是香草之意,成熟时的竹荪散发出浓郁的芳香,干制后仍然暗香不绝。它菌体洁白,细嫩爽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5.
1989—1991年在霞浦杨梅岭林场进行林冠下人工生料栽培竹荪研究,结果表明,栽培菌种、栽培时间和不同栽培主料对竹荪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同时林冠下栽培竹荪能有效地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木材产量与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面纱菌、网纱菌、竹菇娘、仙人笠等,由于竹荪子实体形态雅致,故有“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等美称。竹荪属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有10个以上的种和变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贵州、云南、湖北、湖南、广东及广西等地。竹荪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有“山珍之王”的美称。据分析,竹荪干品每100克含有粗蛋白15~18克,粗脂肪2.6克,氨基酸16种,其中含氨酸达1.76%,另外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如铁、钙、镁等,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在竹林区,利用砍伐竹材后留下的竹蔸栽培竹荪,不…  相似文献   

7.
曾佩玲 《广西林业》2012,(12):43-44
林下套种食用菌既能以短养长,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降低种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一举两得。笔者从事食用菌工作十几年,2003年承担广西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竹荪产业化示范》,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林下套种竹荪及近期开展的林下套种袋装食用菌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林下套种竹荪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食用菌类,它口味鲜脆、营养丰富,药用于降血压、降血脂、减肥、防治糖尿病,并有抗癌和抗炎  相似文献   

8.
竹荪是稀有珍贵的食用菌,野外栽培难度较大,现介绍一种科学、实用的栽培技术。 1、选择好大田生产用接种的最佳材料。竹荪是一种好气性腐生菌,供大田生产接种用,材料腐烂的快慢决定着竹荪产量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利用毛竹林下蔽阴、潮湿、避风等特殊的环境条件,以及毛竹林下拥有较多的竹叶、竹枝等凋落物和地面上的死竹篼等有机物,试验研究了毛竹林下竹荪栽培的立体经营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在茅山丘陵山区竹林栽培竹荪这一立体模式切实可行,通过栽培竹荪起到了竹园垦复、抚育松土和施肥的效果,既改善了竹林环境条件,提高了毛竹的产量和质量,又可获得经济价值较高的竹荪,是单纯竹林经营效益的4.9倍。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章笑 《云南林业》2006,27(4):24-24
竹荪,是一种腐生在竹子根部的菌类,其顶部是绿色的帽状菌盖,菌盖下具一围雪白的网状菌裙,白色的柱状菌柄站立在粉红色的蛋形菌托上。整株菌体显得亭亭玉立,妖娆妩媚,因此,竹荪被称为“纱罩丽人”、“菌中皇后”。  相似文献   

11.
竹荪栽培基质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根据海南当地资源情况,利用当地原料进行竹荪栽培基质研究;[方法]采用甘蔗渣、木材下脚料、马占相思树皮、竹片、槟榔叶、五节芒、玉米杆等原料作为栽培基质,比较不同栽培基质竹荪菌丝生长情况及产量差别:[结果]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海南竹荪最佳栽培基质配比为以竹片为栽培基质,表面覆以茅草、五节芒或菌草、甘蔗渣引菌时,菌丝生长最快,出荪量最多.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不同原料配制长裙竹荪的培养基,通过对菌丝萌发所需时间、封面时间、菌丝平均满管时间及菌丝长势的记录及测定,研究不同母种及原种培养基配方对长裙竹荪生长状况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最适宜长裙竹荪生长的母种及原种培养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以竹屑为原料配制而成的原种和母种培养基长裙竹荪菌丝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13.
充分利用栗林地温、光、湿等气候资源条件,在林中进行人工栽培竹荪的实用技术推广示范实践。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提高推广技能和效益。通过技术承包,增强推广部门的推广能力。  相似文献   

14.
对生长在不同pH 值液体培养基中的竹荪菌丝体增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pH 值4.1—5.1的条件下,菌丝体增殖最快,对C、N、P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15.
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补偿问题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效益补偿对于促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保护森林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切身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生态效益补偿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原则、途径以及补偿标准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建立,不仅为森林资源管护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更是对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认可,从根本上解决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动力和机制问题,将对中国林业和生态建设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解决我国生态林业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平衡林业资源环境与林业绿色生产之间的矛盾,提升林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效率。【方法】基于绿色发展背景,以我国生态林业生产为研究对象,挖掘整理2013—2017年我国31个省份林业生产数据,建立包含绿色生态指标的DEA模型,全面评价我国林业生态效率。选取影响林业生产的关键性因素,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我国林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通过实证分析找到提升林业生态效率的政策切入点。【结果】我国在节约资源投入、提升期望产出、限制非期望产出方面有所改善,大部分地区呈现规模效率递增状态,反映出区域内林业产出的增长速度略快于资源、能源的消耗速度,在控制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并保证林业产量的前提下,可适当扩大林业生产规模,以规模效益带动林业经济效益发展。回归结果显示:林业旅游休闲对我国林业生态效率具有正向显著性影响,在加快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需要严格控制监测林业生态建设保护、森林生态补偿、林业防治方面的投入。【结论】政策建议如下:1)控制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与旅游规模化生产协同发展;2)加快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3)严格控制监测林业生态建设保护、森林生态补偿、林业防治方面的投入,为我国乃至世界生态林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试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机制的构成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开发面临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为尽快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状况,必须建立健全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机制,其机制的建立应遵循整体性、客观性、有效性及互利性的原则。以反映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补偿机制作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机制的构成体系。  相似文献   

18.
邱亮亮  王倩  周笑白  王斌  张赞  李炜 《绿色科技》2019,(12):254-258
从土地生态环境压力、土地生态环境状态和土地生态环境响应3个方面建立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天津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了天津市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土地生态安全情况。结果表明:天津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呈现出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土地压力安全值处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但压力安全值不断上升;天津市土地生态状态均处在全国的下游水平,且安全值呈不断下降趋势;天津市土地生态状态安全值较高,排在全国前列。天津市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问题在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污染造成的生态压力增大。提出了天津市未来应划定土地生态红线,加强土地资源管控立法,开展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和预警工作,以降低人地矛盾,保障天津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中以环境伦理观为思想基础,以伦理矩阵为研究方法,通过专家指导并结合公众参与,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地特点对经典伦理矩阵进行调整,以生态环境、法律机制、管理机制、社区机制作为主要利益群体,以趋利、避害、尊重自主、公正正义为伦理原则构建自然保护地生态保育机制判断矩阵;通过判断矩阵识别我国自然保护地生态保育机制发展的伦理困境,并根据解析结果构建决策矩阵,进而提出我国自然保护地生态保育机制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湿地水资源状况直接决定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补水已经成为解决缺水地区湿地萎缩和退化、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文中介绍了中国湿地生态补水的发展现状、实践探索和保障机制,综述湿地生态需水和生态补水策略研究,以及补水对区域水资源、湿地景观和植被、湿地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服务等影响的研究进展;总结当前中国湿地生态补水的发展成就及生态补水实践探索,分析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区域规划、方案编制、实践探索、生态系统影响评估等方面给出了未来湿地生态补水发展和研究的建议,以期为中国湿地生态补水研究及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