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Co(Ⅱ)在氢氧化钠介质中催化过氧化氢氧化4,5-二溴邻硝基苯基荧光酮(DBON - PF)褪色的新指示反应及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建立了测定痕量钴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新方法.方法检出限为8.5 ×10-12g/mL,Co(Ⅱ)含量在0ng/10mL~3.2ng/1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是光度法测定钴的高灵敏体系之一,本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应用于VB12中钴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8% ~3.4%,加标回收率为96% ~ 104%,符合痕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对猪肉12-脂肪氧合酶(12-LOX)构象和酶活力的影响,为猪肉加工贮藏过程中控制12-LOX活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EDTA处理猪肉12-LOX,测定其酶活力,并分析EDTA对猪肉12-LOX的储藏稳定性、热稳定性、催化亚油酸反应、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Circular dichrosim spectra,CD)的影响.[结果]添加EDTA可抑制猪肉12-LOX的酶活力,随EDTA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EDTA浓度为10.0 mmol/L时,猪肉12-LOX活力约下降60%.EDTA能提高猪肉12-LOX的热稳定性和贮藏稳定性,使其比正常条件下保持较高酶活力.随着EDTA浓度的增加,猪肉12-LOX分子内部的α-螺旋和β-折叠含量降低,引起其二级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猪肉12-LOX的荧光强度不断减弱,EDTA浓度为20.0 mmol/L时,酶的内源荧光发射峰强度下降13%,但最大发射峰(λmax)的位置未发生变化.[结论]EDTA能引起猪肉12-LOX的构象变化进而抑制其酶活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镓(Ga)——茜素络合腙(ALC)——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三元络合物的生成.实验发现溶液的pH、ALC和CPB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交互作用.我们应用改进的单纯形确定了最优反应条件.在该条件下,摩尔吸光度(λ_(510nm)为1.5×10~4ι·mol~(-1)·cm~(-1),它比经典方法确定的条件,灵敏度提高了两倍.反应的选择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多巴胺(DA)在多壁碳纳米管-十二烷基磺酸钠(MWNTs-SDS)化学修饰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和在高浓度抗坏血酸(AA)体系中对多巴胺的选择性.将多壁碳纳米管-十二烷基磺酸钠(MWNTs-SDS)分散液滴加到处理过的电极表面制备生物传感器,以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研究多巴胺在MWNTs-SDS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选择性.MWNTs-SDS修饰电极对多巴胺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在pH为6.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氧化峰电流值与多巴胺的浓度在4.0×10-7~3.8×10-5 mol/L和9.8×10-5~7.3×10-4 mol/L成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0×10-7 mol/L,MWNTs-SDS修饰电极具有响应快、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线性范围宽的性能,能在高浓度抗坏血酸体系中选择性测定多巴胺.  相似文献   

5.
在荧光及荧光动力学分析中 ,腙类试剂已得到应用[1~ 7] 。腙类试剂荧光法测定Al3+,Ga3+,Zn2 +,Sc3+等已显示出灵敏度高及选择性好的优点。现在虽有腙类试剂荧光法测定锰的报道 ,但是未见水杨醛 - 2 ,4-二氯苯氧乙酰腙在荧光分析中的应用。笔者合成了 1种新萤光剂水杨醛 - 2 ,4-二氯苯氧乙酰腙 ,并观察了其与锰荧光反应的最佳条件。1 材料与方法1 .1 主要仪器和试剂960型荧光光度计 ;72 2型分光光度计 ;醋酸铵缓冲溶液 ;锰标准溶液 ;2 ,4-二氯苯氧乙酸 ;无水乙醇。1 .2 锰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 0 .1 872g(± 0 .0 0 0 1g)M…  相似文献   

6.
设计合成了受体分子1,2-二(4-苯基氨基硫脲)乙烷(BPSE),采用1HNMR和13CNMR对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乙腈中受体分子BPSE的光学性质对金属离子的响应,结果发现受体分子BPSE对汞离子表现出显著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RRS)增强,其增强倍数可达550倍,检出限为3.7×10-7 mol/L,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同时受体分子可应用于乙腈与水的缓冲溶液中汞离子的识别.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多巴胺(DA)在多壁碳纳米管-十二烷基磺酸钠(MWNTs-SDS)化学修饰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和在高浓度抗坏血酸(AA)体系中对多巴胺的选择性.将多壁碳纳米管-十二烷基磺酸钠(MWNTs-SDS)分散液滴加到处理过的电极表面制备生物传感器,以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研究多巴胺在MWNTs-SDS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选择性.MWNTs-SDS修饰电极对多巴胺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在pH为6.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氧化峰电流值与多巴胺的浓度在4.0×10-7~3.8×10-5 mol/L和9.8×10-5~7.3×10-4 mol/L成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0×10-7 mol/L,MWNTs-SDS修饰电极具有响应快、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线性范围宽的性能,能在高浓度抗坏血酸体系中选择性测定多巴胺.  相似文献   

8.
共电沉积手性膦酸锆Zr(PO4)(H2PO4)0.50(HO3PCH2NCH2SC2H3COOH)0.50.1·6 H2O(ZrPMT)、血红蛋白(Hb)于金电极,制备了安培型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制得的生物传感器对于过氧化氢(H2O2)有着良好的响应,检出限为1.6×10-7mol/L,线性范围为5×10-7~2.2×10-4mol/L,相关系数0.99(S/N=3),且该传感器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9.
利用纳米金溶胶,戊二醛(GA)及牛血清白蛋质(BSA)构成新型生物复合固酶基质,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固定于天青Ⅰ(AI)修饰的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得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对该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复合固酶基质可很好的保持固定化酶的催化活性,对H2O2的响应范围为3.0×10-6~8.0×10-3mol·L-1,检测限为1.2×10-6mol·L-1,并且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批量吸附实验考察磁性铁锆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性能,再通过底泥培养实验考察磁性铁锆改性沸石覆盖对河道底泥磷释放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磁性铁锆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能力良好。无论是在自然状态下,还是在缺氧控制状态下,河道底泥均向上覆水体中释放出一定数量的溶解性活性磷(SRP),而磁性铁锆改性沸石覆盖可以有效控制河道底泥中磷的释放,使得上覆水体中SRP浓度处于非常低的水平(0. 007~0. 031 mg/L)。当覆盖层受到破坏并使覆盖材料与表层底泥混合之后,磁性铁锆改性沸石仍然可以极大地降低上覆水体中SRP浓度,并且使底泥中潜在可移动态磷向较为稳定和非常稳定的磷形态转变,以及促使底泥中生物可利用性磷向非生物可利用性磷转变,使得底泥中磷发生释放的风险降低。以上结果初步表明,磁性铁锆改性沸石是一种非常有希望用于控制河道底泥中磷释放的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比较研究EDTA、酒石酸和EDTA与酒石酸的联合作用对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Cu、Pb的释放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DTA和酒石酸浓度的提高,都促进了土壤中Cu和Pb的释放,EDTA对Cu、Pb的最大释放率分别为18.9%、49.3%,酒石酸为4%、1.1%;EDTA与酒石酸的联合作用能显著提高土壤中Cu的释放,最大释放率可达48%,对Pb的最大释放率为46%,并且在各相同的EDTA浓度下,Pb的释放量随酒石酸浓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2.
罗兰艳  张洪  王文华  周鑫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841-5843,5846
[目的]为探明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增强重金属植物修复的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液体培养的方法,在向溶液中添加EDDS和EDTA的情况下,研究油菜对培养液中重金属Cd的吸收和转运情况。[结果]在EDDS和EDTA存在情况下,油菜根系Cd含量减少,地上部Cd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EDDS和EDTA能增强Cd从油菜根系到地上部的转运,EDTA对Cd向油菜地上部转运的能力显著大于EDDS,这与EDTA可显著增强木质部液Cd浓度有关。[结论]EDDS和EDTA均能促进Cd从油菜根系到地上部的转运,且EDTA的能力显著大于EDDS。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2种鸢尾属Cu富集型植物(黄菖蒲、马蔺)对Cu的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5 mmol·L-1(35 mg·L-1) Cu胁迫下加入EDTA(0.28,0.55 mmol·L-1)能够显著促进植物体对Cu的吸收,并促进Cu向地上部的转移,同时黄菖蒲、马蔺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也显著增加,缓解了Cu对2种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黄菖蒲和马蔺地上部脯氨酸(Pro)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也进一步表明一定浓度的EDTA能够减轻Cu对植物的毒害。但是,当溶液中EDTA浓度大于0.55 mmol·L-1时,其效果不明显,表现为抑制Cu在根部的吸附,进而降低Cu向地上部的转移,但与低浓度EDTA处理相比,高浓度EDTA(1.10 mmol·L-1)下的两种植物生物量显著下降,表明高浓度EDTA会产生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静  田胜尼  孙庆业  李晓凤  斯林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351-2353,2357
[目的]为了研究旱柳在EDTA螯合不同浓度Cu2+胁迫条件下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变化。[方法]设置7种Cu2+浓度,分为添加EDTA和不添加EDTA2组,土壤培养60 d后测定旱柳的各种生理指标。[结果]旱柳在供试的7种不同的Cu2+浓度的土壤中都可生长。随着Cu2+浓度的上升,植株高度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叶绿素含量表现为随浓度的上升而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同浓度的Cu2+溶液胁迫对旱柳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Cu2+溶液对旱柳叶片的CAT酶活性存在一定的影响,随着Cu2+溶液浓度的升高,未添加EDTA的处理组旱柳叶片的CAT酶活性呈上升趋势,添加了EDTA的处理组中的旱柳叶片的CAT酶活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结论]在添加EDTA的试验组中,旱柳叶片的各种生理指标都优于未添加EDTA的试验组,EDTA有助于缓解铜胁迫对旱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有机配体浸提对汤山矿区污染土壤元素的溶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有机配体(EDTA、DTPA、NTA)对来自南京市汤山废弃铜矿区的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浸提,并且通过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残留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元素以及Fe、Al形态.结果表明,有机配体的存在导致Cu、Zn、Ca、Mg、Mn元素的浸提率明显增加.其中Cu提取率分别为对照的8.08(EDTA)、8.15(DTPA)和5.40(NTA)倍,Zn的提取率分别为对照的10.5(EDTA)、5.75(DTPA)和3.63(NTA)倍.EDTA和DTPA对矿物元素的溶出作用高于NTA.配体对Mg的影响较其他元素小.EDTA、DTPA和NTA对重金属元素的4种形态均有浸提作用,配体的提取对酸溶,可交换态及可还原态影响较大.对于Zn而言,各有机配体处理可还原态下降的倍数最多,其次是酸溶厂可交换态以及可氧化态;对于Pb而言,各有机配体的处理导致酸溶厂可交换态下降的倍数最多;对于Cu而言,EDTA处理组酸溶,可交换态和可还原态下降倍数较多分别为对照组的71.8%和71.9%,DTPA处理组可还原态下降倍数较多为对照组的75.1%.有机配体处理导致酸溶厂可交换态Fe、Al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外源有机酸(草酸、柠檬酸)和EDTA对铅胁迫蒜苗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在铅污染土壤上施用外源柠檬酸+草酸、EDTA、柠檬酸+草酸+1/2 EDTA、柠檬酸+草酸+1/3EDTA可增强蒜苗抗性,提高产量,降低铅含量,改善蒜苗品质.综合蒜苗各品质指标及铅含量,以使用柠檬酸+草酸+1/3EDTA效果最好,该处理明显降低了蒜苗铅含量,又缓解了EDTA对蒜苗品质的负面效应,对铅污染土壤上蒜苗安全生产可起到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17.
EDTA辅助小藜修复Pb及Pb-Cd复合污染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Pb及Pb-Cd复合污染土壤添加EDTA(乙二胺四乙酸)对小藜生长和转运、富集Pb、Cd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EDTA对小藜的生长有抑制作用,Pb及Pb-Cd复合处理下EDTA最佳添加浓度均为2.5mmol·kg-1,此时小藜对Pb的转运系数达2.66和2.41,富集系数达1.51和1.82,分别比对照提高554%和493%、8431%和2367%;对Cd的转运系数达1.87和3.47,富集系数达1.78和10.8,分别比对照提高165%和355%、77%和283%。2.5mmol·kg-1EDTA辅助小藜修复Pb-Cd复合污染土壤的效果优于修复Pb污染土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盆栽试验,考察了在新疆某石化企业污水库周边农田土壤中施加不同浓度钒和EDTA后紫花苜蓿富集钒的规律.[方法]采用钽试剂法萃取植物和土壤中的钒,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在加入相同钒量的条件下,向土壤中施入不同浓度的EDTA.随着EDTA浓度的增加,紫花苜蓿吸收钒量先增加后减少,在EDTA为5mmol/kg时达到最大值.钒在土壤中的5种形态占钒总量的比例总体大小依次为有机物结合态>交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水溶态.经过对比,紫花苜蓿对土壤中添加EDTA中的钒吸收量比未添加EDTA的略有增加.通过对紫花苜蓿中钒含量和土壤中钒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种植土壤中添加和未添加EDTA后,紫花苜蓿中钒含量都与土壤中钒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浅谈提高土壤农化分析实验课教学质量与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土壤农化分析实验课特点及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结合教学工作实践.总结出几点经验、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EDTA是辐射敏化剂,这已经被证实,而且相关报道很多。EDTA的使用也多数是和其他诱变因素结合使用,以达到提高染色体畸变频率的目的。本试验采用1mmol浓度的EDTA直接处理向日葵种子根尖,处理时间分别为3、5和7h。结果表明:用EDTA处理向日葵种子,能诱发较高的染色体畸变率;而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染色体畸变率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