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P~(32)在树体内的分布地上部与地下部不同。不同物候期有其分配中心。如开花期以花内分布最多,座果期以幼果内分布最多。其 P~(32)分布的多少,与器官的生长强弱、活动强度有密切关系。2.摘心、环割等农业技术可以改变 P~(32)的分布情况。从而有利于提高座果率和促进花芽的形成。3.施肥应根据果树的不同物候期对磷的需要而进行。  相似文献   

2.
关于动物肠粘膜对无机盐的吸收,过去一些学者曾进行了不少的研究。例如在同位素方面;海弗赛(Hevesy)曾用放射性磷在鼠体内做实验,证明小鼠肠粘膜能吸收磷酸盐。阿姆司脱朗(Armstrong)和巴嫩姆(Barnum)将 p~(32)与 Ca~(45)同时给予大白鼠比较了这两种同位素进入骨骼的速度。孟纳雷(Manery)等人利用放射性氯化锂研究动物机体对氯的吸收与分布。因此对于几种主要的无机盐的吸收情况经研究所得的结论基本上是为大家所公认的。如氯化钾与氯化钠经口进入体内多少,则在肠内可被吸收多少。磷酸盐当其解离成离子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在小麦的生育后期进行根外追肥,可使小麦产量增加,品質提高。国内外试验证明,小麦根外追磷肥的增产效果很大。雅库希金等(1948)在小麦开花末期至灌浆初期,以过磷酸钙溶液进行根外追肥,结果提高产量20%,同时种子千粒重增加,品質改善。王象坤等(1955)在小麦拔节期与灌浆期进行根外追磷,提高产量4.6—8.7%。因此,在小麦开花期至灌浆期进行根外追磷时,磷从叶片进入和在体内运转分布,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明瞭磷的进入和运转分布情况,我们用放射性P~(32)进行了这一试验,目的在研究下列三个问题:1.小麦的叶片是否能吸收过磷酸钙溶液?2.  相似文献   

4.
用枝干钻孔灌注及叶片涂抹法研究 P~(33)。在果树体内的运转规律,施用较方便,效果较明显。试验表明黄太平苹果树营养生长期 P~(33)的运转分配代谢有一定规律性,在开花期集中在生长点较多,到果实迅速生长期集中在果实及种子较多,到果实生长减缓时,则集中在枝条顶芽中。根外供应 P~(33)表明,处理主枝与对照生枝 P~(32)的运转有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玉米根系的吸收作用以及矿物养分在体内的运转,是玉米物质生产的基础,它关系到产量的高低。前人对此曾作了不少研究,然而,限于方法等原因,有些规律性问题提示得尚不够清楚,需要补充和论证。自同位素示踪在农业上应用以来,为深入开展这方面研究开拓了新的前景,提供了有力的测试手段。本试验,于1982~1983年利用~(32)P示踪法,通过土壤喂饲,茎部注射和涂抹叶片等方法,研究了春玉米(沈单三号)根系生育动态和吸收活力,研究了~(32)P在植株体内的运转和叶片的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 P~(32)研究大豆花荚期间的磷素根外营养,探明磷进入植物体内速度。其速度常因伴随离子而异,以 Ca 离子使磷酸根进入的速度最快。磷酸自叶面进入植物体后,增加各器官中的全磷量,尤以地上部分为多。并很快转化为各类磷化合物向繁殖器官的豆荚籽粒中转移。  相似文献   

7.
本項試驗系利用P~(32)示踪小麦根系对磷肥不同施用方法的吸收情况,研究小麦播种时施用磷肥的作用,明确最适宜的施用方法,以供生产上应用。 試验于一九六○年在温室盆缽中进行,每盆装輕质壤土10公斤。肥料用量:N1克、K_2O1克、P_2O_5 0.324克[氮用(NH_4)_2SO_4、鉀用K_2SO_4、磷用CaH_4(PO_4)_2]。处理分八种:磷与种子拌施(K_2O、N作基肥,与12厘米深土壤拌和,下同),磷施在土  相似文献   

8.
强化生物除磷技术利用某些微生物的生化代谢吸收超过其自身生长所需要的磷的量合成多聚磷酸盐颗粒(Poly-P)储存在体内,实现了去除污水中的磷的目的。用A2N反硝化除磷工艺处理生活污水,探讨了启动过程中P、N、COD的转变与去除情况,以及亚硝酸积累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正>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磷~(32)与稳定性磷元素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的原理,把放射性同位素磷~(32)标记在含有磷元素的过磷酸钙肥料中,施入土壤或涂在小麦的叶片上,通过根系或叶片对磷元素吸收后在植株内的运转情况,分别在小麦的不同生育时期,测定各器官吸收积累磷"£元素的相对数量及其与当时的生长速度和干物质积累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小麦的施磷时期和方法提供依据. 一、材料和方法试验从1 9 75年开始至1 9 79年,供试验  相似文献   

10.
家禽需要矿物质,尤其是钙磷。动物体内约80%的磷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余大部分构成软组织成分,小部分存在于体液中。磷除和钙构成骨骼和牙齿外,这部分磷主要以磷酸根形式参与许多物质代谢过程。如:参与氧化磷酸化过程,形成高能含磷化合物,供机体生命活动利用;磷和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及许多辅酶(Ⅰ、Ⅱ)合成有关。此外,还参与糖代谢。饲料中磷含量不足时,会导致畜禽生长发育缓慢、饲料效率降低,瘦肉率下降、骨骼发育受阻。由此可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研究昆虫的生态学问题,我们探索了应用放射性磷P~(32)来标誌几种昆虫的方法。在我院农业生物物理研究室中标誌了黏虫、三化螟虫和赤眼卵蜂。这三种昆虫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性。研究这几种昆虫的标誌方法,对今后进一步的工作是很有帮助的。1.黏虫我们于成虫期和幼虫期标誌了黏虫。成虫的标誌方法是利用成虫取食糖  相似文献   

12.
磷是高等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现有的研究表明植物磷酸盐转运蛋白介导了植物体内磷的吸收及转运。在低磷胁迫下,植物主要利用高亲和力磷吸收系统通过表皮细胞质膜从根围吸收磷元素。目前绝大部分克隆出来的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都属于高亲和力的Pht1家族。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水稻磷酸盐转运蛋白Pht1家族基因的表达调控机理和生物学特征,并对进一步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为探析普者黑岩溶流域不同类型湿地表层沉积物中各形态磷的含量特征及风险,以普者黑岩溶流域为研究区,运用抓斗式底泥采样器在枯、丰、平3个水期对流域内4种湿地的表层沉积物进行采样。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及四步连续提取法对沉积物中全磷(S-TP)及磷形态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弱吸附态磷(NH4Cl-P)、可还原态磷(BD-P)、铁铝结合态磷(NaOH-P)、钙结合态磷(HCl-P)及残渣磷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普者黑岩溶流域表层沉积物S-TP的分布情况在506~846 mg/kg,对于不同类型湿地表现为河流湿地沼泽湿地湖泊湿地库塘湿地。普者黑岩溶流域除库塘湿地外的其他3种湿地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含量分布情况为NaOH-P残渣磷BD-P HCl-P NH4Cl-P,而库塘湿地中的残渣磷含量大于NaOH-P。Pearson相关系数表明,沉积物中S-TP含量的增加主要来自NaOH-P;其次是HCl-P,部分来自于残渣磷,水体中总磷(W-TP)和正磷酸盐(SRP)含量主要来自于残渣磷、S-TP和BD-P。残渣磷与NH4Cl-P、BD-P、NaOH-P、HCl-P之间相关性较小,说明其来源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家畜日粮中常缺乏鈣和磷。为了探搜鈣磷矿物质的来源,作者曾研究一种新的矿物质饲料即不纯的去氟的磷酸盐。此种新的矿物质饲料是无臭的白色粉末。其中成分合有氧化鈣  相似文献   

15.
西洋参磷素营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西洋参磷素营养规律,利用^32P示踪技术与农化方法,西洋参移栽时在根部施入^32P标记磷肥:展叶期、果期叶面供磷,研究了西洋参对不同施肥方法、不同供磷时期对磷的吸收利用规律。结果表明:西洋参对底施和叶面供磷的吸收利用均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而逐渐增加;底施磷肥是西洋参中磷素的主要来源,并主要分部于根部,约1/3分布于地上部;不同生育期叶面供磷,磷素向代谢活性部位分配,展叶期叶面供磷有利于向根部转移;供试期间皮,底施磷肥与展叶期和果期叶面供磷的单株^32P利用率分别为11.90%、37.49%和27.64%。  相似文献   

16.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盐转运体(PPT)是植物质体磷酸盐转运蛋白家族(pPTs)成员之一,介导细胞质中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进入质体基质的同时,将磷交换到细胞质中。为对水稻OsPPT基因家族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其在水稻中的潜在功能。利用水稻原生质体瞬时转化分析OsPPT的亚细胞定位,通过酵母异源表达实验分析OsPPT的磷酸盐转运能力。设置正常供磷和缺磷等非生物胁迫水培实验处理,阐明OsPPT家族成员的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以及对非生物胁迫逆境的响应。结果表明,OsPPT基因家族4个成员均定位于叶绿体膜,而且OsPPT可以在酵母中介导磷酸盐的跨膜转运。此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展示了OsPPT基因家族在应对环境胁迫时表达模式上的动态变化,比如磷饥饿,以及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氯化钠等非生物胁迫环境。OsPPT基因家族可能参与磷酸盐在细胞质和叶绿体之间的运输,同时也可能参与植物对逆境胁迫的响应。  相似文献   

17.
磷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水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潜在的污染。研究有机磷化合物的磷循环过程对于防控磷的污染有着重要作用。磷酸盐中的氧同位素作为一种地球化学的示踪剂,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磷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本文总结了磷酸盐中氧同位素的应用原理以及其在有机磷降解和溯源方面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本领域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8.
茶多酚是茶叶中重要的活性物质,具有多种保健功效,例如预防代谢综合症、癌症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茶多酚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与茶多酚的健康功效紧密相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荼多酚体内ADME的研究结果,表明EGCG在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并不低于小鼠,灌胃给药后肠道中的EGCE含量最高,而在脑组织中的分布极少;同时可以发现肝脏是体内EGCG的主要处置器官,之后通过胆汁排泄。对于2种儿荼素而言,非酯型儿茶素(EC和EGC)口服后在体内相对生物利用度高于酯型儿茶素(EGCG和ECG)。系统地比较了荼多酚在人体及其他动物模型中的代谢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茶多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石灰性土壤不同形态无机磷对作物磷营养的贡献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应用蒋-顾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法、以原子反应堆和放射化学标记合成的Ca#-2- #+(32)P、Ca#-8-#+(32)P、Al-#+(32)P、Fe-#+(32)P盐直接标记石灰性旱地灰潮土壤中相应的磷酸盐的方法,评价了石灰性土壤中不同形态无机磷的有效性及对植物磷素营养的贡献。特别是对在石灰性土壤上,以往被人们忽视的Fe-P盐的有效性及贡献有了新的认识。研究表明,非晶质Fe-P盐的有效性与Al-P盐基本相当;不同形态无机磷酸盐有效性顺序为Fe-P≈Al-P>Ca#-2-P>Ca#-8-P;对植物磷营养的贡献大小顺序则为Al-P>Ca#-8-P>Ca#-2-P。二钙型磷酸盐有效性虽高于八钙型磷酸盐,但由于其含量少,对植物磷营养总的贡献却低于八钙型磷酸盐。至于石灰性旱地土壤中Fe-P盐对植物磷营养的贡献,非晶质Fe-P的有效性高,其贡献较大,而晶质磷酸铁盐的有效性及对植物磷营养的贡献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磷是植物营养的必需元素之一,它以多种方式参与植物的生命活动,在植物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磷在土壤中的形态,合理施用磷肥,增加作物的磷素营养,提高作物产量,多年以来,都是科学工作者研究的课题。近几年来的工作由张守敬做了总结。蒋柏藩等(1963)曾对我国南方水稻土各级形态磷与作物营养的关系作了较详细的研究,认为磷酸铁是水稻土的主要磷源。上述研究为后来研究土壤磷素转化、固定以及有效磷测试法等奠定了基础。我国土壤磷素的研究近几年来也做了一些工作,但系统地报道酸性水稻土磷素状况的研究尚少。我们于1983~1984年曾对洞庭湖区稻田土壤有效磷及土壤的磷形态做了一些相关校验研究,初步确定Olsen法对湖区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的适宜性,并提出8ppm(P)左右是水稻施用磷肥效应的临界值。在此基础上,我们于1985~1986年对我省酸性水稻土的磷素状况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本文拟对酸性水稻土的磷形态、磷的固定、以及与有效磷的关系等作一初步探讨,以便为这类水稻土合理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供试土壤和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