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测量丹酚酸B和丹参酮IIA含量以评价不同处理方式对鲜丹参的质量影响。方法:通过HPLC检测经常温蒸馏水、100℃蒸馏水以及无水甲醇进行预处理后的鲜丹参切片丹参酮IIA和丹酚酸B的含量,比较不同处理方式对不同产地鲜丹参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产地鲜丹参丹酚酸B和丹参酮IIA的含量不同,但经沸水处理后的丹酚酸B含量均最高。结论:沸水处理有利于鲜丹参品质的保持。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聚-γ-谷氨酸(poly-γ-glutamic acid,PGA)对广西地方优良品种龙滩珍珠李外观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2016年200 mg·L~(-1)PGA处理后,龙滩珍珠李单果重均极显著高于清水处理(CK);2015年100和200 mg·L~(-1)PGA处理后,Vc含量分别比CK提高了16.8%和24.6%,其中200 mg·L~(-1)PGA处理极显著高于CK,2016年200 mg·L~(-1)PGA处理后,Vc含量分别比CK和100 mg·L~(-1)处理提高了5.4%和16.2%,且差异达显著水平;2015年100和200 mg·L~(-1)PGA处理后,还原糖含量分别比CK提高了18.2%和36.1%,其中200 mg·L~(-1)PGA处理极显著高于CK,2016年还原糖含量分别比CK提高了49.3%和80.1%,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2015、2016年200 mg·L~(-1)PGA处理后,果实蛋白质含量均高于CK和100 mg·L~(-1)处理。2015、2016年PGA对龙滩珍珠李外观及内在品质影响的变化趋势相似。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肥料增效剂聚-γ-谷氨酸(poly-γ-glutamic acid,PGA)对改进‘无籽椪柑’和‘翡翠柚’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00和200 mg·L-1PGA处理后,‘无籽椪柑’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极显著高于CK,果实变甜,内含物质更丰富,单果重极显著高于CK,果实增大,且果个均匀;100 mg·L-1PGA处理后,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极显著高于CK,果实风味更浓;200 mg·L-1PGA处理后,果实的果皮重极显著高于CK。200和300 mg·L-1PGA处理后,‘翡翠柚’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极显著高于CK;200 mg·L-1PGA处理后,果实的Vc含量极显著高于100 mg·L-1PGA处理及CK;300 mg·L-1PGA处理后,果实的可食率极显著高于100 mg·L-1PGA处理及CK,果皮光滑度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不同揭膜方式对丹参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丹参地膜覆盖栽培过程中3种揭膜方式对丹参根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丹参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揭膜方式对丹参产量的影响显著,以丹参返青后完全揭除地膜处理的丹参根产量最高,达到10015.5kg/hm2,比不覆盖地膜的处理增加了38.3%,比完全不揭除地膜的处理增加了近2倍;不同揭膜方式对丹参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有明显差异,以丹参返青后完全揭除地膜处理丹参根的活性成分含量最高,丹参酮ⅡA含量在9月份达到最高值,为0.4571%,丹酚酸B在7月份达到最高值,为6.4223%,总丹参酮在9月份达到0.9842%。在丹参苗期采取地膜覆盖,返青后及时揭除地膜,可以提高丹参的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5.
不同前茬作物对丹参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不同前茬作物对丹参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观察丹参药材性状和病害情况,用重量法测定丹参醇浸出物和水浸出物含量,用HPLC法测定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前茬作物丹参药材的产量、病害、浸出物含量、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均有一定差异,以玉米、红薯、花生为前茬作物的丹参药材的质量优于以丹参和棉花为前茬作物的丹参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不同钾肥用量对白花丹参产量及药材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护和开发白花丹参,完善其栽培理论,本研究设置5个不同施钾处理,对白花丹参进行人工栽培试验,测定其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养分利用情况。结果表明,钾肥与白花丹参产量关系密切,适当施用钾肥可促其生长。然而,随施钾量和产量的增加,钾素的利用率下降,根中有效成分含量也降低,但干物质和有效成分产量均比对照处理提高,白花丹参最适施钾量为253.6 kg/hm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施用生防放线菌剂对丹参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常规移栽处理为对照,采用小区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用放线菌剂蘸根处理后,放线菌剂对丹参生长、产量、品质及抗根结线虫侵染的影响。【结果】①放线菌剂对丹参生长及产量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小区试验中,与对照相比,放线菌剂稀释10倍、100倍处理丹参茎叶鲜质量分别增加了29.7%,35.5%,丹参根鲜质量分别增加了44.0%,39.6%,根干质量分别增加了26.3%,33.3%。在大田试验中,与对照相比,放线菌剂蘸根处理丹参单株根鲜质量、干质量分别提高了10.1%,8.2%,丹参产量提高了7.2%,增产2 022.0 kg/hm2。②放线菌剂蘸根接种可大幅度提高丹参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在小区试验中,放线菌剂稀释100倍处理丹参根内丹参酮ⅡA、丹酚酸B及丹参素含量和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75.0%,102.6%和110.0%及348.7%,230.6%和242.6%。在大田试验中,放线菌剂蘸根处理丹参根内丹酚酸B、丹参素含量和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9.4%,20.8%及27.1%,28.5%。③放线菌剂接种对丹参根结线虫侵染有一定抑制作用,可使大田根结线虫侵染率降低50%。【结论】生防放线菌剂蘸根处理后能明显促进丹参生长,提高丹参产量和品质及抗虫能力。  相似文献   

8.
采用HPLC法,测定了不同地区丹参的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结果表明:所检测的15个丹参品种,仅有5个品种的丹参酮ⅡA含量达到药典规定标准,而丹酚酸B含量普遍高于药典规定标准;丹参酮ⅡA与丹酚酸B之间没有正比关系,不能仅以一种含量作为衡量丹参品质优良指标;河南卢氏皱叶丹参及四川中江丹参的品质较好,性状稳定,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通过株高、冠径及酶活的测定研究聚-γ-谷氨酸(PGA)水溶液灌根对柑橘苗木个体性状和叶片中抗性相关酶的影响,并采用亲水相互作用色谱(HILIC LC-MS/MS)分析了PGA灌根前后叶片中200个靶向代谢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PGA处理能促进苗木株高、冠径和嫁接苗分枝数的增加;PGA处理后,柑橘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氧化物保护酶)、过氧化物酶(POD,参与过氧化产物的清理)和多酚氧化酶(PPO,酚类物质代谢的参与酶)的活性增加;PGA处理后,柑橘叶片中L-谷氨酸含量下降73.2%倍,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增加了1.6倍,N6-甲基腺嘌呤含量提高2.3倍。靶向代谢物分析获得109个代谢物的定量结果,其中,13种代谢物对照与处理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丹参抗氧化成分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借助超声波萃取法,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DAD)为分析检测手段,研究了丹参6种抗氧化成分的提取方法和分离定量条件,并对这些成分在全株丹参不同部位中的含量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常温下的超声波萃取可避免热解作用给丹参酮类化合物带来的损失,布辅助的加热处理可使原儿茶醛获得较高的提取率,两种操作方法简单可行,6种化学成分在丹参不同部位及不同等级中的分布有较大差异,丹参酮类化合物主要分布在根部皮层,而叶子中丹参素的含量却较为丰富,可为丹参品质鉴定和质量标准研究及该资源的综合利用奠定理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和生长期之间丹参水溶性成分含量的差异,揭示4种丹参有效成分的最佳栽培土壤水分条件和采收期,采用盆栽法控制土壤水分含量,设置土壤水分含量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θf)的35%、55%、75%,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丹参的生长指标和4种水溶性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丹参株高和叶长随土壤水分增加而逐渐升高。②丹参素、咖啡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含量均在6月底达到最大值,9月进入第2峰值。③9月之前,丹参素在55% θf下含量极显著高于另外两个处理(P<0.01);丹酚酸B含量在75% θf下极显著高于另外两个处理(P<0.01);9月之后则均在35% θf下极显著高于另外两个处理(P<0.01);整个检测期内,咖啡酸在55% θf、迷迭香酸在75% θf下含量极显著高于另外两个处理(P<0.01)。综上,6月底是获得丹参水溶性成分的最佳采收期,土壤适度干旱利于丹参根部丹参素和咖啡酸合成,土壤湿润利于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合成,4种有效成分对水分的需求量表现为:丹参素<咖啡酸<丹酚酸B<迷迭香酸。研究为宁夏等干旱地区丹参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邓寒霜  汪麦  胡帅  牟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557-15558
[目的]探索激光照射丹参(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愈伤组织对丹参酮ⅡA含量积累的影响。[方法]以不同强度的激光分不同的时间,对丹参愈伤组织进行照射,后将丹参愈伤组织置于培养室中培养60d,采用HPLC法检测各处理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将处理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各处理组与对照组中丹参酮ⅡA含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激光照射对丹参愈伤组织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积累没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含量菲处理对丹参根生物量、脂溶性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的影响及菲在丹参根内的累积。结果表明:丹参收获后,土壤中的菲残留量为0.09~0.26mg·kg-1,丹参根内菲含量为0.45~0.57mg·kg-1;添加菲处理的丹参根生物量比对照略有增加,其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的含量高于对照,但未达显著水平,隐丹参酮、丹参酮Ⅰ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3种丹参酮含量随土壤菲初始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菲含量在31.1和234.8mg·kg-1时,对丹参根的生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促进了丹参酮在丹参根内的累积。  相似文献   

14.
为比较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和生长期之间丹参水溶性成分含量的差异,揭示4种丹参有效成分的最佳栽培土壤水分条件和采收期,采用盆栽法控制土壤水分含量,设置土壤水分含量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θf)的35%、55%、75%,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丹参的生长指标和4种水溶性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丹参株高和叶长随土壤水分增加而逐渐升高。②丹参素、咖啡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含量均在6月底达到最大值,9月进入第2峰值。③9月之前,丹参素在55% θf下含量极显著高于另外两个处理(P<0.01);丹酚酸B含量在75% θf下极显著高于另外两个处理(P<0.01);9月之后则均在35% θf下极显著高于另外两个处理(P<0.01);整个检测期内,咖啡酸在55% θf、迷迭香酸在75% θf下含量极显著高于另外两个处理(P<0.01)。综上,6月底是获得丹参水溶性成分的最佳采收期,土壤适度干旱利于丹参根部丹参素和咖啡酸合成,土壤湿润利于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合成,4种有效成分对水分的需求量表现为:丹参素<咖啡酸<丹酚酸B<迷迭香酸。研究为宁夏等干旱地区丹参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集3种水分处理下紫花丹参生长前期植株样品,分别测定根、茎、叶中氮、磷、钾的含量,探讨不同水分处理下氮、磷、钾在丹参植株内的分配和积累规律.结果表明,在充足供水的处理下,丹参植株生物量大,能较多地吸收利用氮、磷和钾元素.相对充足的供水有利于丹参前期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鲜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r(Fr.)Sing.]杀青方法及干燥工艺,比较了不同杀青方法和干燥工艺对金针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漂烫、蒸气和微波杀青处理15 s均可以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热风干燥温度50℃、装载高度1.0 cm时金针菇干燥速度较快,品质较好;采用DSC法测定金针菇菇柄和菇帽的共晶点分别为-16.5、-18.8℃,共熔点分别为-1.7、-1.4℃;不同杀青处理冷冻干燥过程中金针菇水分含量变化情况不同,冻干22 h时,水分含量为漂烫杀青鲜样蒸气杀青微波杀青;不同干燥工艺得到的金针菇品质分析中,冻干样品品质最好,其次是变温热风干燥样品;综合成本因素,变温干燥是处理金针菇经济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氮、磷二因素五水平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于2002年在陕西天士力商洛药用植物有限公司丹参基地进行了施肥对丹参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磷肥对丹参生长、产量和品质有明显影响,同时建立了氮、磷肥对丹参产量肥效反应数学模式,确定丹参的氮、磷肥最佳用量。提出丹参目标产量4500~5000kg/hm2之间的氮、磷用量是氮127.5~196.7kg/hm2;P2O5用量是66.55~153.68kg/hm2。明确了氮、磷肥与丹参有效成分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单纯施用氮肥,会造成丹参素和丹参酮的降低,氮、磷肥合理配合施用,可使丹参高产,同时提高丹参品质。  相似文献   

18.
聚-γ-谷氨酸施用对草莓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聚-γ-谷氨酸(Poly-γ-glutamicacid,PGA)肥料增效剂对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esne)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0、100mg/L的PGA处理后,草莓单果重与对照相比呈极显著的差异;用50、100、200mg/L的PGA灌根2次后,草莓产量比对照依次增产了30.4%、29.5%和19.9%,产生了显著的增产效果;草莓苗定植后,100mg/L的PGA处理加快了植株根系的生长速度,平均根长与对照相比呈显著的差异;使叶片厚度增加,叶片厚度与对照相比呈极显著的差异;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比对照分别增加了2.6%、11.4%和3.9%;色度计检测结果表明,100mg/L的PGA处理,果实亮度L值、着色强度C值、红色着色值a均比对照增加,果实表面更富有光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氮肥与缓释肥配施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了氮肥与缓释肥配施对丹参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和缓释肥配施处理间丹参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差异显著,施氮量为150 kg·hm~(-2)时,配施多维肥精并喷施叶绿宝处理丹参幼苗叶绿素含量最大,较不施肥处理提高了1.20倍。在A3B1和A4B3处理下,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相对较高。综合比较,施氮量在300~450 kg·hm~(-2),配施一定量的缓释肥可显著促进丹参幼苗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质量分数为1.00%,0.50%,0.25%的聚谷氨酸溶液喷施丹参幼苗叶片,处理后7,14,21d对其农艺性状、光合色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质量分数的聚谷氨酸对丹参幼苗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但促进效果不同。0.50%聚谷氨酸对丹参幼苗叶长、叶宽、株高,平均根直径、总根体积、叶干质量、根干质量、净光合速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的促进作用最大;1.00%聚谷氨酸对丹参幼苗茎粗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促进作用最大;0.25%聚谷氨酸对丹参幼苗总根长的促进作用最大。本试验条件下,丹参幼苗适宜的聚谷氨酸喷施质量分数为0.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