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柿育种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综述了国内外柿子的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和选择育种等常规育种方法,对柿基因工程育种的现状及进展进行了总结,并结合目前的研究现状对柿育种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榆树是一种常见的树种,适应性强,山上,路边经常看到,榆树有许多种类。木材坚实,甘肃省张掖市寺大隆林场,位于河西走廊北部祁连山,黑河上游地带,是肃南县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祁连山的森林里,有着非常丰富的生物物种。可以用做家具,房屋,农具,盆景等,本文对榆树育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与展望(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国内外油菜杂种优势研究的历史,作者将其划分为探索、准备和应用三个阶段.对当前国内外利用油菜杂种优势的主要途径,如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细胞核雄性不育杂种,自交不亲和系杂种以及生态型雄性不育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基于对历史与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今后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趋势,即把优质育种、杂优育种和抗病虫育种紧密结合起来;以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为重点,多种利用途径相结合;同时预计生物技术在油菜杂种优势研究上将有较快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生物技术应用在农业育种中的重要性,对国内外在农作物组织培养、体细胞杂交、人工种子、转基因育种和分子标记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展进行了概述,并预测了我国生物技术在育种中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我国草坪草育种技术比较落后的现状,分别就国内外在草地早熟禾杂交育种技术、辐射育种技术和生物育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论述,并对草地早熟禾的生殖方式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植榆历史,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证实起源于商周时期,周代以后得到了很大发展,保持着长盛不衰的历史景象。中国古代人植榆除材用之外,还广泛盛植于道路(行道树)、河堤(护堤树)、园林(风景树)和边防(边防林),以发挥榆树的生态效应。在长期的用榆和植榆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榆树文化现象。主要体现在:1.榆树崇拜:视榆树为火崇拜、古代社树、神、祖先和吉祥的象征而祭拜;2.榆树诗文:视榆树为表达情感的符号;3.榆树地名:用榆树作某一地名的符号;4.榆木家具。  相似文献   

7.
栗育种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栗实生选种、芽变选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生物技术育种、抗病虫害育种、航天育种及遗传规律研究等方面,对国内外的栗育种进展进行了简要概述,以便对栗育种的现况有一个基本了解.  相似文献   

8.
我国药用植物育种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用植物是中医药事业的原材料,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中药系列产品的质量和疗效.药用植物的遗传育种工作对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是重要的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也是真正实现我国GAP药材标准化生产的前提和基础.药用植物的遗传和品种改良在国内外均已引起重视.该文主要对目前药用植物遗传育种的现状和国内外已经取得的工作成果进行综述,尤其对应用生物新技术进行药用植物育种的成果和今后的研究前景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该文综述了国内外柿子的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和选择性育种等常规育种方法,对柿基因工程育种的现状及进展进行了总结,并结合目前的研究现状对柿育种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大口黑鲈北方亚种,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经济鱼类.对近年来国内外大口黑鲈的地理分布与亚种分类、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DNA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杨宁  姜力 《农学学报》2018,8(1):64-69
经过上万年的野生物种驯化、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世界各国逐渐形成了现有的家养动物品种。伴随着遗传学理论的发现和逐步完善,动物常规育种技术从一般的表型选择发展到利用BLUP方法进行育种值估计,在近五十年为畜禽遗传改良做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各种分子遗传标记的逐步问世和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动物遗传育种工作的研究和改良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DNA、RNA、蛋白质等各种组学信息的整合研究,不但为动物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挖掘、分子遗传机制解析带来新的契机,并且使得动物育种从传统育种时代真正迈入分子育种时代。近年来,世界动物育种工作在分子数量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分子育种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12.
赤桉从澳大利亚引入其它国家已超过上百年历史,它的栽培已产生了可观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如何加快赤桉的育种进程,实现赤桉的遗传改良是赤桉德育工作的中心,云南省引种赤桉的历史很早,但赤桉的改良和育各工作落后,通过回顾国内外赤桉育种研究的历史,提出了云南省赤桉育种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set up a new genetic evaluation procedure to predict the breeding values of Holstein herd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of China for milk and fat production by utilizing Canadian pedigree and genetic evaluation information and to compare the breeding values of the sire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The data used for evaluating young sires for the Chinese Holstein population consisted of records selected from 21 herd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first lactation records of 2 496 daughters collected in 1989 and 2000 were analyzed. A single-trait animal model including a fixed herd-year effect, random animal and residual effects was used by utilizing Canadian pedigree and genetic evaluation information of 5126 sires released from the Canadian Dairy Network in August 2000. The BLUP procedure was used to evaluate all cattle in this study and the Estimated Breeding Values (EBV) for milk and fat production of 6697 cattle (including 673 sires and 6024 cows) were predicted. The genetic levels of the top 100 sires originated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were compared. Unlike the BLUP procedure that is being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single-trait sire mode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of China now, the genetic evaluation procedure used in this study not only can be used simultaneously to evaluate sires and cows but also increase the accuracy of evaluation due to using the relationships and genetic values of the Canadian evaluated sires with more daught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ew procedure was useful for genetic evaluation of dairy herds and the comparison of the breeding values of these sires imported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showed that a significant genetic improvement has been achieved for milk production of the Heilongjiang Holstein dairy population by importing sires from foreign countries, especially from the United States due to the higher breeding values.  相似文献   

14.
遗传参数估计是蜜蜂遗传育种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蜜蜂遗传力估计的复杂性在于许多经济性状同时受到大量工蜂和蜂王的共同影响,同时交尾的特殊性——蜂王的多雄交配和雄蜂单倍体的情况,也使得亲缘关系的计算十分复杂。蜜蜂遗传参数估计方法从母子回归、姐妹回归,一直发展到现在的BLUP动物模型,系谱信息愈发完善,亲缘关系的计算更加成熟,遗传参数估计更加准确,这些工作对蜜蜂的主要性状取得较大遗传进展贡献巨大。介绍了蜜蜂遗传参数估计的特殊性、亲缘关系的计算和BLUP动物模型在蜜蜂遗传参数估计中的使用。BLUP动物模型已在其他国家蜜蜂育种中使用并取得明显的遗传进展,对我国蜜蜂数量遗传育种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40年来世界大豆生产形势的变化,主要论述了40年来大豆遗传育种科学的进展及东北农学院大豆遗传育种研究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6.
团头鲂种质资源及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团头鲂作为中国特有的优良草食性鱼类,现已成为主要淡水水产养殖品种之一。然而多年来的人工繁殖、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团头鲂种质资源出现混杂并受到衰退的威胁,开展团头鲂种质资源保护和遗传改良研究势在必行。本文总结了团头鲂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群体遗传学和基因组等种质资源研究方面的成果,并简要概括了杂交育种、选择育种、雌核发育等方法在团头鲂遗传改良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以期为团头鲂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海带遗传改良技术关系到我国海藻产业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海带遗传改良技术、海带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和分子育种新技术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讨论了目前海带遗传改良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遗传改良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遗传改良工作的本质是对现有品种(系)持续选育提高,保证其具有持续稳定的遗传进展。自2014年开始,欧洲开展了整个欧洲范围内的蜜蜂遗传改良计划项目(简称"SMARTBEES"),目的是提高蜜蜂性状表现,保护蜜蜂资源。中国蜜蜂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受到现代农业、工业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蜜蜂资源遗传多样性逐年下降,亟待保护。中国已经在多个畜种开展了遗传改良项目,但是在蜜蜂上还没有相关的项目。中国境内的蜜蜂地方品种和特色资源迫切的需要开展类似欧洲SMARTBEES项目的遗传改良,以提高蜂群性状表现,改善蜂群健康状况,保护珍贵蜜蜂资源。对欧洲蜜蜂遗传改良SMARTBEES项目进行了介绍,对中国蜜蜂资源和育种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围绕欧洲蜜蜂改良项目对中国蜜蜂资源和遗传育种工作的启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我国柞蚕(Antheraea pernyi)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柞蚕遗传学研究是新品种选育的前提和基础,品种改良是发展柞蚕业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柞蚕遗传学研究及新品种选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柞蚕生产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概述了柞蚕部分性状的遗传学及育种学的研究概况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柞蚕种质资源方面的研究进展,论述了柞蚕遗传学及育种学今后应重点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朱冠楠  李群 《古今农业》2013,(3):105-111
中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多样性的保护、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地方畜禽资源总体下降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几十个地方品种处于濒危状态,传统的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形势严峻。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现状、变更原因、保护与利用建议等研究进展,旨在为有关部门正确认识和合理保护利用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