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植物遗传转化是指以植物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作为受体,通过某种技术或途径转入外源基因,获得使外源基因稳定表达的可育植株。玉米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现代食品工业、医药  相似文献   

2.
原生质体技术是在原生质体分离基础上,进行一系列技术操作,包括原生质体融合、遗传转化、植株再生等.原生质体技术为细胞杂交,新品种培育,及其与有关的细胞、分子和遗传等学科的交叉渗透,提供一种使用范围广、可行性强的技术体系.阐述了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遗传转化等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认为原生质体技术在高等植物遗传性状的改良及生产实践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植物基因工程是大豆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转基因植物与日俱增,转化方法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大豆遗传转化再生体系(不定芽器官再生体系、体细胞胚胎再生体系、原生质体再生体系)及其优缺点,同时分析影响转化效率的几种因素.  相似文献   

4.
张颖  张微微  王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3941-3943
植物原生质体分离、培养及植株再生技术是进行植物育种、基因工程、遗传理论及细胞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的平台,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该研究对影响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重要因素包括酶、酶解时间、渗透压稳定剂和培养方法等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植物原生质体再生植株遗传性状稳定性、变异规律等问题,为今后植物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稻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考察组一行5人,于1985年5月19日至6月16日在英国作了专题考察,现从植物组织培养、固定化细胞技术、原生质体培养及细胞融合、遗传转化、基因工程等五个方面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基因枪技术与水稻遗传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枪技术与水稻遗传转化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赵彬薛庆中1991年,P.Christou等首次应用基因枪技术获得了转基因水稻植株。基因枪转化技术不受植物种类的限制,不需要以原生质体作为转化的受体,可以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细胞、组织或器官,因而克服了根瘤农杆...  相似文献   

7.
为了给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推动植物快速繁殖和品种遗传改良,介绍不同转化受体系统特点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主要讨论愈伤组织、原生质体、游离小孢子作为受体系统在植物组织培养、育种和转基因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迄今植物遗传转化的方法有: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移;以原生质体为受体的直接基因转移,如PEG法、电激法、显微注射法、脂质体法;以及以细胞或组织为受体的基因枪喷射法等。 我们根据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发展出一种新的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带壁植物细胞的方法,首次将β-葡糖苷酸酶(GUS)基因导入小麦幼穗愈伤组织并获得短暂表达(许宁等,生物物理学报,1990,6(2):281)。为建立完整的技术体系,我们首先在模式植物烟草上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葫芦科植物中包括多种以采收果实为主的蔬菜作物,对其进行品质改良、延迟成熟和抗病虫害的遗传转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在葫芦科植物中已建立了子叶、茎尖、胚轴、茎段、原生质体和子叶节等的再生体系;用于遗传转化的方法有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DNA浸泡法等;用于转化的目的基因多为抗病毒病基因和延迟成熟的基因;NPTII基因为最常用的筛选标记基因。主要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并讨论了葫芦科植物遗传转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粱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与其他重要作物如水稻、水麦、玉米等相比,遗传转化研究发展相对比较缓慢,其主要原因是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较难。从为数不多、已建立的高粱遗传转化体系的成功实例来看,受体材料和外源基因导入方法的选择是高粱遗传转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未成熟胚、幼穗、茎尖以及来自未成熟胚或幼穗经诱导产生的胚性愈伤组织是农杆菌转化获得成功的理想受体。外源基因导入的方法主要有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法等。Bat traw和Hall(1991)报道了通过电激法将外源基因导入高粱原生质体,但未获得再生植株。Hagio等(1991)首次将基因枪法用于高粱…  相似文献   

11.
王娟  陈佳宁  李立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021-10023
植物基因工程是马铃薯遗传改良的重要技术之一。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法是目前广泛采用的转基因方法,具有操作简便、低拷贝等优点。该研究综述了根癌农杆菌介导马铃薯遗传转化的分子机制及过程、再生体系、影响因素等,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植物抗病及抗虫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在分子生物学技术基础上的植物基因工程操作,为抗病虫害作物品种的培育提供了一条崭新而有效的途径。它主要通过将外源抗性相关基因导入受体植物以提高植物的抗性。目前,在抗病虫害基因的分离、转化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本文将就抗病及抗虫基因工程两方面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玉米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转基因技术一直是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自 1986年至今 ,玉米的基因转化技术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笔者从玉米的转化技术、转化受体、标记基因的选择及外源基因在后代的遗传规律等方面 ,概述了玉米转基因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单细胞培养和细胞无性繁殖技术的成就是植物遗传工程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从理论上分析,去掉细胞壁的植物原生质体要比完整的细胞摄取生物大分子的频率高得多。甚至还可以摄取病毒、噬菌体、细菌、叶绿体和整个细胞核。如果能将目的基因通过特定的运载体引入原生质体,使之发生遗传转化並再生植株,就有  相似文献   

15.
遗传转化一直以来都是研究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调控的重要手段,虽然具有重现性好的优势,但获得稳定转化的毛状根体系或转基因植株往往费时费力,该方法无法满足大批量药用植物次生代谢调控相关基因的研究需求。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转化以其易操作、低成本、短周期的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功能基因的研究中。然而目前药用植物的功能基因研究还常使用稳定遗传转化,或一些高成本、高难度的瞬时转化方法(如基因枪、原生质体转化等)。因此,本研究利用pEAQ载体在本氏烟草叶片中高效表达了一个或多个外源基因,这将为外源基因在烟草中快速有效的表达提供新途径,也为进一步探究其功能提供了一条思路。多个外源基因的高效共表达也为在本氏烟草中异源构建次生代谢途径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6.
农杆菌介导法在果树遗传改良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农杆菌介导法的受体系统有原生质体、愈伤组织、直接分化芽和胚状体受体系统等;影响农杆菌转化频率的因素有侵染力,抗生素,基因型等;常用检测方法有GUS活性检测,PCR技术,杂交检测,免疫学检测.从农杆菌介导法在果树中的各种转化受体系统、影响果树基因转化的主要因素和转化植株的检测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不同果树建立高效的基因转化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植物遗传转化(genetictransformation)是指利用重组DNA技术、细胞组织培养技术或种质系统转化等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或组织,获得转基因植物的技术〔22〕。植物遗传转化是植物基因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基因工程改良作物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旨在利用磁性纳米颗粒作为载体构建小球藻的新型转化方法,由于纳米载体技术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动、植物的遗传转化中,其主要优势是相对于传统转化技术更加便捷、高效。本研究首先利用磁性纳米颗粒吸附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的质粒载体pYBA1132,形成纳米颗粒-基因复合物,通过磁场作用对椭圆小球藻原生质体进行转化,进而观察EGFP基因在椭圆小球藻中的瞬时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对椭圆小球藻细胞进行酶解处理并形成半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后,磁性纳米颗粒可以介导外源EGFP基因转入小球藻中,并能够进行瞬时表达,产生绿色荧光。  相似文献   

19.
植物双元表达载体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表达载体所包含的结构元件,如启动子、多克隆位点、筛选标记等,对植物遗传转化效率、外源基因表达强度及遗传稳定性等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中,为提高目的基因对单子叶植物的遗传转化效率,对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0进行改造,在原有以bar基因作为选择标记的基础上,采用不完全酶切的方法添加了Ubiquitin启动子,经酶切、测序表明,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UN3300构建成功。该载体对于研究外源基因功能、植物性状改良及新品种的培育,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原生质体已被广泛应用于亚细胞定位、基因表达分析、蛋白-蛋白互作、基因编辑等方面。笔者总结了酶解法分离植物原生质体的影响因素,电穿孔和PEG介导的方法对原生质体瞬时转化效率的影响和瞬时转化的应用。植物的种类、不同的PEG浓度、转染时间、DNA浓度和原生质体数量都会影响PEG介导法对原生质体瞬时转化效率。电穿孔法必须在脉冲电压、脉冲长度、脉冲数、细胞数、DNA浓度都适宜的条件下才能达到最佳转化效率。本文为更多植物原生质体分离体系和瞬时转化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