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由四川省化工研究设计院新合成的杀虫剂89─1,对棉铃虫(末龄幼虫)的LC_(50)为230±5.5pp,乐果乳油为625±6.4ppm,89─1的毒力高于乐果1.7倍。田间防治试验表明,30%89─1乳油750-防治棉铃虫效果令人满意,施药3天以后防效为80%以上,10天后防效为86.4%,与当前防治铃虫的优秀农药25%喹硫磷1000×防效相当,大大优于40%乐果乳油750×的防效。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氰戊菊酯和顺式氰戊菊酯对不同棉铃虫品系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两者对敏感品系的LD50值相差8.7倍,而对一系列抗性品系两者LD50值相差24.3~172.1倍;不同棉铃虫品系对氰戊菊酯和顺式氰戊菊酯的抗性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对氰戊菊酯的抗性为81.8~2142.8倍,对顺式氰戊菊酯的抗性为23.8~164.6倍。用室内选育的山东阳谷S6抗性品系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增效醚对氰戊菊酯和顺式氰戊菊酯的增效比分别为119.3和4.3,说明棉铃虫对两者的氧化代谢抗性机制差异很大。氰戊菊酯和顺式氰戊菊酯对棉铃虫的毒力以及棉铃虫对两种药剂的抗性水平并不是简单的4倍关系,氰戊菊酯中大量无效异构体的存在可能有利于氧化代谢抗性机制的演化。  相似文献   

3.
对15种杀虫剂防治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研究表明,防治2代棉铃虫效果较好的农药,在晋南棉区临椅县有2.5%功夫菊酯、50%棉铃宝、25%广克威、40%北农931和40%久效磷;在晋中棉区祁县有35%硫丹、20%灭多威、50%辛溴乳油和2.5%功夫菊酯。防治临猗县3代棉铃虫效果较好的农药有2.5%功夫菊酯、35%顺丰二号和40%久效磷。同一农药在不同棉区和棉铃虫不同发生世代药效表现不一,因此在药剂选择上要有区别。  相似文献   

4.
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川棉243对棉铃虫属Ⅱ级抗生水平(抗)。叶片少毛是川棉243的一个形态学方面的抗性特征,由于叶片正面叶脉茸毛密度低、叶肉不着生茸毛,因此川棉243棉株上棉铃虫落卵量分别较常规品种川棉56和中12的低39.0%和27.7%。由于体内富含有毒次生成代谢物质棉酚和单宁,使川棉243具有生化抗性,棉铃虫幼虫对其取食的趋性弱、取食量小,取食后生长发育受阻、种群存活率与生殖力下降,种群增长指数分别较取食中12和中无151的低39.4%和52.6%。在棉铃虫中等程度发生年份,种植种棉243至少可减少用药防治2次。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棉铃虫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4~1995年,用点滴法测定了山西省不同棉区棉铃虫对常用5种农药的抗药性。结果表明,棉铃虫对氰戊菊酯,临猗县处于中-高抗水平,襄汾县和平遥县处于中抗水平;对功夫菊酯,临猗县和襄汾县处于中-高抗水平,平遥县处于中抗水平;3个县棉铃虫对氯氰菊酯、久效磷和对硫磷的抗性分别处于低-中抗水平、中抗水平和敏感水平。抗性水平有逐年上升趋势,尤以对功夫菊酯和氯氰菊酯抗性上升最为突出。3个棉区棉铃虫抗性顺序是临猗县>襄汾县>平遥县,抗药性的大小与用药历史和水平有直接的关系。诊断剂量监测结果表明,抗性个体频率随抗性水平的提高而增加。3个监测棉区对菊酯类农药的抗性个体频率均在58%以上,敏感个体只占棉铃虫群体的42%以下,如继续大量单一使用菊酯类农药,可预测棉铃虫对该类农药抗药性将会大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6.
棉铃虫对苏云金杆菌(B.t)物抗性监测及延缓抗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锦绣  程福如 《安徽农业科学》1998,26(4):356-357,359
室内采用B.t连续多代汰选的棉铃虫,对B.t能产生较强的抗药性,抗性倍数为24.13,采用浸叶法测定宿县,蒙城,安庆棉区棉铃虫对B.t的抗性,结果表明,宿县,城淮北棉区,棉铃虫对B.t已产生早期低度抗性,抗性们数分别为3.41和2.52。安庆棉区铃虫对B.t尚未产生抗性,抗性倍数为1.37,讨论了治理抗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抗辛硫磷及氰戊菊酯的棉铃虫品系对苦皮藤素的敏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浸叶接虫法及饲料混毒法,测定了苦皮藤根皮提取物基皮藤素对棉铃虫抗性品系(对氰戊菊酯抗性倍数为242.8、对辛硫磷抗性倍数为44.4倍)和敏感品系的毒力,结果表明,苦此藤素对抗性品系棉玲虫的拒食中浓度和抑制生长中浓度分别为敏感品系的2.95和2.28倍。因此,抗有机磷及菊酯类农药的棉铃虫品系对苦皮藤素仍有其相应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2000-2001年在新疆喀什叶城县研究了转Bt基因棉MD-80不同发育阶段对棉铃虫的抗性表达和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果表明:1)转Bt基因棉棉叶对棉铃虫初孵幼虫有2个抗性高峰期5月中下旬和7月底,抗虫性分别为94.5%和83.3%,8月份抗性最低(22.7%),而河南的研究表明8月份正是第2个抗性高峰,抗虫效果高达93.8%;2)7月上旬棉株不同器官抗棉铃虫的强弱依次为:棉苞叶(96.7%),棉蕾(74.2%),花瓣(60%),棉叶(50.2%),棉铃(30%),花蕊(26.8%);3)转Bt基因棉对不同龄期棉铃虫抗性随着龄期的增大而降低;4)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均匀度顺序依次为普通棉对照田(不进行任何防治,0.7706和0.1883),Bt棉药防田(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0.3968和0.0931),Bt棉自控田(仅依靠自然天敌控制害虫,0.2211和0.0549),优势集中性依次为Bt棉自控田(0.9264),Bt棉药防田(0.8625),普通棉对照田(0.6881),表明普通棉对棉田的节肢动物群落最稳定,Bt棉药防田次之,Bt棉田自控田最差。  相似文献   

9.
对久效磷抗性棉铃虫品系的选育及其乙酰胆碱酯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久效磷对采集于山东聊城抗性地区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ebner)进行抗性品系选育,经过10代的室内选育,抗性倍数达211.88倍,为选育前的6.67倍,发现筛选后对氰戊菊酯,氯氰菊酯和灭多威的抗生分别下降了8.13,7.44和13.36倍,对甲基对硫磷和辛硫酸的抗性基本保持不变,这说明久效磷与其他5种被试药剂之间没有明显的交互抗性,还对抗,感棉铃虫体内AChE进行了研究,对久效磷抑制粗酶液的实验表明,抗性品系锦铃虫体内AChE的交互抗笥,还原抗,感棉铃虫体内AChE进行研究,对久效磷抑制粗酶液的实验表明,抗性品系棉铃虫体内AChE的I50是敏感品系的3.18倍,酶液纯化使抗,感品系AChE的I50分别下降6.69和3.49倍,说明粗提液中存在AChE保护因子,且这种保护因子在抗性品系中更有效,但纯化后,抗,感品系的AChE敏感性之间仍存在1.66倍的差异,此外,两品系AChE的动力学参数也存在显差异,由此认为AChE敏感性降低与其它因子共同组成了棉铃虫对久效磷的抗性机制。  相似文献   

10.
对本中心选育的抗虫杂交棉6H1的利用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治虫条件下,二代棉铃虫发生期棉株顶心被害率6H1F1为33%,对照为332%。皮棉产量为对照的41倍。棉铃虫发生高峰期治一次虫,产量为对照的3倍。正常防治条件下比对照增产424%。各种治虫水平的霜前花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其F2有分离,抗虫性和产量明显低于F1,但远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1.
新乡棉区棉铃虫对氰戊菊酯抗药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1993年,新乡棉虫抗药性监测中心采用虫体浸渍法测定了棉铃虫对氰戊菊酯的抗药性发展情况。结果表明,棉铃虫对氰戊菊酯的抗药性逐年增加,8年间抗性倍数增长了98.2倍,抗性增长与田间棉铃虫发生程度、用药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在武昌南湖及河南内黄两地选用42%杀铃磷乳油1000-2000倍液防治棉铃虫和棉蚜药后第4天对棉铃虫的防效为84.7%-94.3%,保蕾铃效果为75.3%89.2%;在药后第7天对棉蚜的防效为92.3%-100%。  相似文献   

13.
室内增效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丙溴磷对棉铃虫幼虫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与甲胺磷混配对棉铃虫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以1∶6.25配比增效最为显著,增效效果达19.1%;混配成的45%申丙磷制剂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共毒系数为158.4,温室盆栽棉苗药效好于50%甲胺磷,与40%丙溴磷防效接近。  相似文献   

14.
转双价基因棉对高抗Bt棉棉铃虫的抗虫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喂饲法,测定了转双价基因棉(中棉41、SGK321)、转单价基因棉(中棉29)及常规棉(苏棉12)对抗性和敏感棉铃虫的抗虫性。结果表明:转双价基因棉主茎叶片对抗性和敏感棉铃虫初孵幼虫的抗虫性明显高于或稍高于转单价基因棉,且随棉花生长发育期的推移抗虫性下降速度较慢,如第8叶后中棉41(ZM41)对抗性和敏感初孵幼虫的平均死亡率分别为80.0%~40.0%和100%~85.6%,而中棉29(ZM29)分别为30.0%~15.6%和84.0%~71.1%。转单、双价基因棉生长中后期主要受害部位对抗、感棉铃虫的抗性高低次序均为:嫩蕾、顶部嫩头、侧枝嫩叶,其中转双价基因棉嫩蕾对敏感棉铃虫和顶部嫩头对抗性棉铃虫的抗虫性显高于转单价基因棉。转单、双价基因棉对抗性棉铃虫的抗虫性低于敏感棉铃虫。  相似文献   

15.
试验表明,抗虫棉华棉102、R95-07、R95-02对棉铃虫有较强的抗性。用R95-07、R95-02棉叶饲养棉铃虫和田间接虫试验低龄幼虫存活率与泗棉三号比较可降低38.9%~56.1%。  相似文献   

16.
在引种过程中,有些棉农误认为抗虫棉为无虫棉或无病棉,以为这种棉花不生病、不生虫、不需要打药防治就可以随便种植。其实,这样认为大为错误。 所谓抗虫棉就是利用基因工程,将苏云金杆菌中能够产生有毒蛋白质的基因导入棉植株内,选育成具有杀死绵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棉花品种。因此,抗虫棉仅对棉铃虫等鳞目害虫有抗性,有害幼虫在三龄前因取食棉株器官后中毒而死,但对其它害虫及病害没有特殊抗性。同时,抗棉铃虫是相对的,其对三龄后的大龄幼虫抗性较差,因此田间仍会不同程度残存着棉铃虫。所以,在栽培中仍需加强以下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用大区对比法,对PB-ROPEL防治棉红铃虫及棉铃虫效果进行了示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PB-ROPEL对棉红铃虫干扰效果极好,干扰率99 ̄100%同时对棉花害天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天敌增加1.30 ̄9.23倍,控制棉红铃虫虫害花效果为76 ̄100%,对棉花铃虫青危害控制效果为58.52 ̄84.25%,单铃虫道控制效果为68.54 ̄76.59%  相似文献   

18.
陕西棉铃虫对几种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测定了陕西省大荔、渭南、三原和杨陵4县(区)棉铃虫对溴氰菊酯、氰戊菊酯、氯氰菊酯及三氟氯氰菊酯和甲氰菊酯的抗药性。结果表明,各地棉铃虫对溴氰菊酯已产生了中等到高等程度抗药性,其抗性倍数为29~51倍,对氰戊菊酯处于耐药性到低等抗性阶段,其抗性倍数为3~7倍,对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和甲氰菊酯尚于产生明显抗药性,因各地胀习惯,种类和水平不同,导致其种群间的敏感度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9.
菊酯类杀虫剂对棉红铃虫防治效果的年度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与1994年相比,1998年棉红铃虫对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的抗性分别上升72.6倍和68.4倍,而对甲基对硫磷的敏感性则增加了近100倍。由于防治棉铃虫、棉红铃虫过量使用菊酯类农药,溴氰菊酯等菊酯类杀虫剂防治红铃虫的田间效果近年呈迅速下降的趋势,而甲基对硫磷对红铃虫仍然有效。适当使用甲基对硫磷或开发其它杀虫剂替代菊酯类农药应作为防治红铃虫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0.
防治棉花害虫的新复配剂─—棉丰灵1号顾中言,韩丽娟(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南京210014)90年代以来,棉花害虫对菊酯类农药及其它一些常用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沈晋良(1991)报道,山东、江苏等6省21地的棉铃虫对菊酯类农药已达高抗性阶段(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