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培养生根优良的铁皮石斛组培苗,提高移栽成活率。【方法】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激素配比(1.0~3.0 mg/L NAA、0.5 mg/L 6-BA)进行铁皮石斛组培苗生根培养,并采取正交试验考察光照强度、pH和琼脂用量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随着MS培养基中NAA浓度的升高,试管苗的鲜重和生根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以添加NAA 1. 0 mg/L(处理1)和NAA 2. 0 mg/L(处理3)的试管苗长势最好。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培养条件中,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大小表现为光照强度>琼脂用量>pH值,生根培养基3因素最优水平组合为光照强度2000 lx,pH 5.5,琼脂用量8.0 g/L。【结论】铁皮石斛试管苗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 + 10%香蕉泥 + NAA 1.0 mg/L + 2%蔗糖 + 0.05%活性炭,适宜的生根条件为光照强度2000 lx、琼脂用量8.0 g/L、pH 5.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光照强度与蒲公英营养品质之间的关系。【方法】在蒲公英生长过程中进行5种不同光照强度处理。利用遮阳网遮光,设置5种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透光率100.0%(平均光照强度15 882 lx)、透光率82.6%(平均光照强度13 116 lx)、透光率60.1%(平均光照强度9 545 lx)、透光率37.8%(平均光照强度6 003 lx)、透光率14.5%(平均光照强度2 303 lx),测定产品中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和总酚酸含量。【结果】5种光照强度处理中透光率82.6%的处理,维生素C和总酚酸含量最高,分别为0.49 mg/g和90.28 mg/g。透光率60.1%的处理,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32.18 mg/g和136.03 mg/g。【结论】在蒲公英的生产栽培上,适当用遮阳网处理降低光照强度,透光率保持在60.1%~82.6%之间有助于提高蒲公英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3.
张民照    王雪莹  蔡雪  张志勇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1):3914-3921
 【目的】研究条华蜗牛假死习性,探讨体重、温度、光照和取食等因素对假死性的影响。【方法】触碰蜗牛眼触角、唇触角、头部及按压尾部和螺壳,记录各部位从收缩到恢复原状的假死时间,研究蜗牛体重、环境温度、光照强度、饥饿和取食等对假死性的影响。【结果】条华蜗牛假死时间随体重、光照强度和饥饿时间的增加而延长,随温度和取食时间的增加而减少。体重与假死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01)。三体重组(Ⅰ、Ⅲ、Ⅴ)各部位假死时间在30~40℃和取食48 h分别极显著短于相应10℃和12 h的(P<0.01)。在最低强度的白炽灯光(37.8 lx)下,假死时间(除体重组V唇触角外)都极显著短于最高光强(4 310 lx)的,相同光照强度不同光质对假死性也有一定影响。饥饿72 h后假死时间极显著长于12 h的。【结论】刺激某些部位,条华蜗牛可表现出假死性,但假死时间与体重、温度、光照强度、取食与否有关。  相似文献   

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 5 种投饲率黄颡鱼养殖塘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不同投饲率的黄颡鱼养殖塘水质动态变化,探索不同外源饲料输入量对黄颡鱼养殖 塘水质的影响,为黄颡鱼规模化养殖塘生境生态修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 5 种投饲率(1.0%、1.5%、2.0%、 2.5% 和 3.0% )对黄颡鱼进行池塘养殖,定期监测各组塘主要环境因子,以主成分分析(PCA)结合灰色关联 分析法评价各塘水质健康状况。通过水质评价结果的比较分析,提出基于良水质的黄颡鱼养殖塘饲料输入模式。 【结果】 CODMn、DO、TN、TP 及 NH3-N 是黄颡鱼养殖塘主要环境因子;pH 值与其他环境因子均存在极高相 关性,TN 与 TP、NH3-N 均呈显著相关性;5 个试验处理中,A 组塘(投饲率 1.0%)、B 组塘(投饲率 1.5%)、 C 组塘(投饲率 2.0%)、E 组塘(投饲率 3.0%)各阶段水质均达Ⅲ类,符合水产品养殖水质标准,而 D 组塘(投 饲率 2.5%)在养殖中期水质级别达到Ⅳ类水,且水体中的 TN、TP 等因子含量超标,水质污染较严重,同时 A、 B、C 组塘主成分综合得分较低,分别为 1.2704536、1.2704664、1.2704642,水质状况良好。【结论】投饲率 为 1.0% ~ 2.0% 的处理组养殖水体的水质状况最好,过高的投饲率会降低养殖水体的水质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不同光照强度绿光对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种群发展的影响,为茶园灰茶尺蠖的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室内鲜叶饲养的灰茶尺蠖第5代1龄幼虫为材料,设置光照强度分别为40,80,120,140,240和340 lx绿光(波长520~525 nm)处理和对照共7个处理,每处理80头幼虫。其中绿光处理灰茶尺蠖白天用普通日光灯(150~200 lx)持续照射12 h,夜间用不同光照强度的绿光持续照射12 h;对照灰茶尺蠖白天用普通日光灯(150~200 lx)持续照射12 h,夜间持续黑暗12 h。测定不同光照强度绿光对灰茶尺蠖幼虫发育历期、存活率、蛹质量、化蛹率、成虫羽化率、成虫寿命、产卵历期、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随着绿光光照强度的增大,灰茶尺蠖幼虫的总发育历期缩短,其中240和340 lx绿光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灰茶尺蠖5龄幼虫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各绿光处理均与对照差异显著。除40 lx绿光处理外,其他光照强度绿光处理的灰茶尺蠖化蛹率显著低于对照。与对照相比,不同光照强度绿光处理雌虫和雄虫的蛹质量均有所下降,且雄虫的蛹质量低于雌虫。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灰茶尺蠖成虫的羽化率呈下降趋势,其中120,140,240和340 lx绿光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与对照相比,240和340 lx绿光处理成虫寿命显著缩短,单雌最高产卵量和平均单雌产卵量均显著下降,产卵历期也显著缩短。与对照相比,不同光照强度绿光处理的卵孵化率显著下降,最低仅为17.00%。【结论】240和340 lx绿光处理显著缩短了灰茶尺蠖幼虫的发育历期和成虫的寿命,降低了羽化率、产卵量及卵孵化率,从而抑制了灰茶尺蠖种群的发展速度,表明这2种强度绿光能有效防控茶园灰茶尺蠖。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两种生物浮床的养殖池塘为研究对象,探究水体中浮游动物的多样性及其与水质因子 的关联度。【方法】定期监测设置水葫芦浮床和水花生浮床的黄颡鱼养殖塘中浮游动物的种群组成及主要水质 因子,比较两种生物浮床对浮游动物多样性的影响;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 WT、DO、pH、NH3-N、COD 等 10 个水质理化因子与浮游动物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H)和 Pielou 均匀度指数(J)的关联性。【结果】 研究水域中水葫芦浮床塘的浮游动物丰度和多样性水平均高于水花生浮床塘,且养殖周期内水质较稳定;浮游 动物优势种群为轮虫。水质因子中,pH 值是影响 H 及 J 的第一因子,关联度分别为 0.863、0.797 和 0.901、0.825, 其次为 WT 和 DO;主要水质因子对 H 和 J 的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为 pH ﹥ WT ﹥ DO ﹥ COD ﹥ SD ﹥ BOD5 ﹥ NH3-N ﹥ TN ﹥ TP ﹥ NO2-N。【结论】在众多水质因子中,pH 值是影响浮游动物多样性的首要关键因子,其 次为 WT 和 DO;水葫芦浮床较水花生浮床能更好地调控浮游动物的种群结构。  相似文献   

7.
底改型微生物净水剂对对虾养殖水体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水体中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潜能,创造安全、健康、无毒、无害的对虾养殖环境,增加海水养殖产量。【方法】采用直接投加底改型微生物净水剂原位修复实际养殖水体,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分析微生物处理对水体pH值、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总无机氮(TIN)、磷酸盐(PO4-P)等水质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该底改型微生物净水剂能有效调控水体pH在7.50~8.50,提高水体透明度6.3~14.1cm,增加DO含量28.95%~37.50%,降低水体COD、PO4-P和TIN含量分别为39.41%~69.28%、30.28%~69.28%和24.39%~56.06%,有效抑制了水体中藻类的过度繁殖,改善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状态。【结论】采用微生物技术修复养殖系统水环境具有显著效果,可为对虾的高产、高效养殖营造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LED光色和光照强度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行为的影响,为提高肉仔鸡生产性能和福利水平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18日龄的爱拔益加(AA)肉仔鸡分别用不同光强(5,50和100 lx)的 LED红光(RL)、白光(WL)和蓝光(BL)照射,每日16 h光照、8 h黑暗(06:00开灯,22:00关灯),共21 d,测定光色和光强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和行为(采食、饮水和行走等)的影响。【结果】不同LED光色下光照强度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不同,红光下5,50和100 lx 3种光强对肉仔鸡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及料肉比( F/G)均无显著影响(P>0.05);5 lx白光下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50 lx(P<0.05);而50 lx蓝光下肉仔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5 lx(P<0.05)。不同LED光色下的光照强度对肉仔鸡行为的影响也不一致,红光下光强显著影响肉仔鸡的采食、饮水和站立时间(P<0.05),极显著影响其行走和趴卧时间(P<0.01);白光下光强显著影响肉仔鸡的采食时间(P<0.05),极显著影响其趴卧时间(P<0.01);蓝光下光强显著影响肉仔鸡的采食、趴卧和伸展时间(P<0.05)。【结论】5 lx白光有利于肉仔鸡生长,50 lx蓝光则会促进肉仔鸡采食。5 lx光强下红、白和蓝光均可使肉仔鸡的趴卧时间延长,并减少采食时间;5 lx红光可增加肉仔鸡站立时间,而减少饮水和行走时间;100 lx蓝光可延长肉仔鸡伸展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模拟稻田养殖系统,研究溴氰菊酯在生态系统中的代谢及分布。[方法]采用HPLC测定水体、土壤、水稻根、河蟹肝胰腺及血浆等不同样品中溴氰菊酯的残留量及在环境中的分布和消除规律。[结果]试验结束时,溴氰菊酯在水体中残留量低于检测限;底泥中残留量高达1 500.48μg/kg,消除半衰期长约104 d。[结论]溴氰菊酯肝胰腺组织中的残留量大于血浆组织中的残留量,易在河蟹肝胰腺内积累,其残留量具有组织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研究印楝素在水溶液中的水解。【方法】硅胶柱层析法和半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w为44.56%的印楝素原药中的印楝素A,采用核磁共振仪和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定量测定分离得到的印楝素A,建立一种检测水样中印楝素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结果】核磁共振仪和高效液相色谱测得印楝素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0.37%和91.82%。当印楝素添加水平为0.1、1.0和5.0 mg·kg~(-1)时,水样中印楝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2.53%~94.12%,变异系数为0.35%~0.84%,最小检测质量浓度为0.012 mg·L~(-1)。印楝素在p H 4.0~6.0的缓冲溶液中稳定,当p H大于8.0时,印楝素降解加快,降解半衰期从p H 8.0的14.856 h降到p H 10.0的0.033 h。在p H 6.0的缓冲溶液中,25、35、45℃条件下印楝素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4.68、13.69和2.36 d,而在p H 7.0的缓冲溶液中印楝素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9.35、6.51和0.94 d。在p H 2.0的缓冲溶液中分离纯化水解产物得到印楝素A内酯衍生物。【结论】印楝素在碱性环境下极不稳定,而在弱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温度对印楝素的降解影响很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印楝素降解加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光强因子对冷水花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为冷水花的科学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冷水花分别进行强光(光照度15000~20000 lx)、正常光照(500~1000 lx)、遮阴1(250~500 lx)、遮阴2(100~300lx)和黑暗(0 lx)条件的光照处理,调查其花青素、叶绿素及过氧化氢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在两种遮阴条件下冷水花叶片中总叶绿素含量均高于正常光照处理,但在强光下最低;叶绿素a/b值在遮阴2条件下最低(1.57),在强光下最高;花青素含量在强光诱导下显著增高,与叶绿素的变化呈现负相关;氧化氢酶活性在强光和黑暗条件下增高,与正常和遮阴相比均达到显著差异,说明在高光照胁迫中启动了抗氧化系统.[结论]冷水花具有强的耐阴性,适合在室内和郁闭度较大的环境下生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冬种马铃薯试管苗高效生产技术体系。【方法】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光强和昼夜温差、培养器皿和封口材料、固液体MS和1.5MS培养基条件下对马铃薯试管苗进行壮苗培养。【结果】在MS培养基中添加B9和CCC,均对马铃薯试管苗壮苗培养有促进作用,但以B9的效果最佳、最持久;当光照强度为3000 lx、昼夜温差为8℃左右时,即培养温度在18~26℃时壮苗培养效果较佳。与固体培养基相比,1.5MS液体培养基对试管苗的壮苗效果更明显;与试管和250 mL罐头瓶相比,透光、透气性好的150 mL三角瓶带塑料封口膜更有利于马铃薯试管苗壮苗培养,且操作方便,试管苗生长较好。【结论】在光照强度3000 lx、温差为8℃条件下,在带塑料封口膜的150 mL三角瓶中采用添加B9的1.5液体MS培养基对马铃薯试管苗进行壮苗培养,可获得较好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邕江(河流养殖水域)和西津水库莲塘库区(半封闭、微流水养殖水域)的水质情况,为合理利用开发大水域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9年9月~2010年9月,定期定点采集邕江和西津水库莲塘库区水质样本,测定采样点水深、透明度(SD)、水温、pH值、流速及水样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氨态氨(NH4+-N)、亚硝酸盐氮(NO2--N)、总氮(TN)、总磷(TP)等主要理化因子.[结果]邕江和西津水库莲塘库区水体COD、TP、TN、NH4+-N、NO2--N的季节变化特点均是:春季>冬季、夏季>秋季,而DO的季节变化趋势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根据Kaiser正交旋转因子荷载矩阵分析,得知邕江养殖水域水质监测工作重点应为水温、pH值、TP和TN,西津水库养殖水域水质监测工作重点应为水温、COD、NH+4-N、NO2--N、TP和TN.而模糊评价结果表明,邕江养鱼江段水质为中度富营养化,西津水库莲塘库区水质处在轻度营养化与中度富营养化之间.[结论]网箱养殖对河流水域和半封闭微流水域水质主要理化因子均有明显影响,但影响程度不一.邕江和西津水库莲塘库区水域若持续发展水产养殖,则应降低养殖密度以避免水体高度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秸秆堆沤还田方式对红壤烤烟坡耕地磷素盈亏的影响,揭示秸秆堆沤还田下红壤烤烟农田生态系统磷素盈亏的特征,为滇中小流域面源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自然降水条件下,研究不同秸秆还田密度(0.75和1.50 kg/m2)、不同秸秆粉碎粒度(1和5 cm)、不同秸秆堆沤处理(水、水与尿素)对红壤烤烟坡耕地径流泥沙磷素流失量、土壤磷素残留量、烤烟磷素吸收量和磷素盈亏的变化特征。【结果】施用1.50 kg/m2秸秆密度、5 cm秸秆粒度、加水堆沤较0.75 kg/m2秸秆密度、1 cm秸秆粒度、加水与尿素堆沤可有效降低产流产沙量(0.22%~43.26%);施用0.75 kg/m2秸秆密度、5 cm秸秆粒度、加水堆沤可有效降低径流和泥沙磷素流失浓度(2.82%~66.67%、0.38%~57.53%)及流失量(最高分别降低63.89%和64.74%);秸秆还田对各土层土壤总磷(TP)残留量的影响不同,总体上呈增加趋势;秸秆还田后,烤烟全磷(TP)含量的分布特征为叶>根>茎,1.50 kg/m2秸秆密度、1 cm秸秆粒度、水与尿素堆沤均可有效增加烤烟吸收TP含量(0.60%~49.76%)和土壤磷素盈余量(0.43%~13.97%)。【结论】秸秆堆沤还田可提高和维持红壤烤烟坡耕地土壤磷素水平,减少土壤磷素淋失,增强土壤供磷潜力,是削弱该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综合利用秸秆资源,促进农业生态平衡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江西省水产养殖业在泛珠三角区域内的竞争力情况,以促进江西省水产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方法】构建江西省水产养殖业钻石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江西省水产养殖业在泛珠三角区域内竞争力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结果】江西省水产养殖业体系较为健全、经济发展和泛珠三角区域的建立为江西省水产养殖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区位优势明显、交通运输业发达、具有良好的商业环境,同时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建议】纵横兼顾,做好江西渔业产业定位;发展优势产业,突出发展重点;切实贯彻“科技兴渔”战略;坚持水产养殖业结构调整,实现多元化投入;完善市场机制,以促进江西省水产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弱光环境下叶绿素酸酯a氧化酶(TaCAO)的表达水平变化,分析叶绿素合成途径对于弱光环境的响应。【方法】利用同源克隆,由小麦品种新冬20号克隆TaCAO并分析其序列。使用半定量PCR方法分析900、1 800、3 600和7 200 lx光照强度下TaCAO表达量。【结果】该基因ORF长度为1 653 bp,编码蛋白大小为62.12 kD,包含550个氨基酸残基,含有叶绿素转运肽和Rieske_RO_Alpha_CAO结构域,还存在一个Rieske铁硫配位中心和铁结合位点,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TaCAO表达量呈现上升的趋势。【结论】克隆获得的TaCAO长度为1 653 bp,具有完整的CAO活性,TaCAO的相对表达量与光照强度呈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47个小麦新品种(系)苗期抗叶锈基因推导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明中国47个小麦新品种(系)携带的苗期抗叶锈基因状况,改进和完善基因推导方法。【方法】选用17个具有较高鉴别能力的致病类型,在不同温度和(或)光照强度下测定,结合系谱分析进行基因推导。【结果】在供试的47个小麦品种(系)中,推导出Lr1(存在于11个品种或品系中)、Lr3(7)、Lr3bg(3)、Lr9(3)、Lr10(3)、Lr13(10)、Lr16(6)、Lr23(2)、Lr26(14)和Lr34(1)共10个已知抗病基因,另有42个品种(系)含有未知基因。【结论】在苗期进行基因推导时,尽量多地选择鉴别能力强的致病类型,在相对稳定均一的环境条件下重复测定,并结合系谱分析,才能获得可靠的结果。结合温度与光照强度梯度,具有持久抗病性潜质的抗叶锈基因Lr13和Lr34可在苗期进行推导。  相似文献   

18.
不同饵料培养基对克氏原螯虾池塘浮游藻类及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周鑫  秦伟  柏爱旭 《广西农业科学》2014,45(8):1474-1480
【目的】筛选出适合克氏原螯虾养殖的新型饵料培养基,为开展池塘施肥养殖虾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不同饵料培养基(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鸡粪培养基、鸡粪+猪粪混合培养基)施入克氏原螯虾养殖池塘,每种培养基设两个重复,试验期间以视野法计数浮游藻类,并测定pH、溶解氧(DO)、氨氮、亚硝酸盐、H2S等相关水质化学指标。【结果】与其他池塘相比,施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池塘的蓝藻门和裸藻门种类数明显减少,硅藻门种类数极显著增加并成为优势种群(P〈0.01);浮游藻类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也均高于其他两种培养基。在浮游藻类生物量方面,施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池塘的硅藻门生物量及其所占比例分别为51.01 mg/L和44.4%,约是其他两种培养基的两倍;而裸藻门和蓝藻门的生物量及其所占比例也明显低于其他两种培养基。在水质化学指标方面,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能稳定水体pH,有效降低氨氮、亚硝酸盐和H2S含量。【结论】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可有效抑制有害蓝藻的繁殖,促进有益藻类生长并改善水质,在螯虾池塘养殖中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准噶尔东南缘荒漠梭梭幼苗生境区的生态环境因子及幼苗个体生长生理特征,分析幼苗对生境条件变化的适应状况,为梭梭天然林的生态保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监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生境区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等生态因子对幼苗个体生长生理特征与差异。【结果】(1)生长季生境区A与B的地表光照强度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最大值出现在7月,分别为78 500 lx和82 000 lx,而地表最高温度出现在8月,分别为46.28和47.60℃,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持续降低趋势。(2)土壤表层水分匮乏期为7和8月,其土壤水分含量范围分别为0~1.88%和0~1.72%,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持续升高趋势。(3)生境区A与B幼苗的株高和地径呈递增的变化趋势,而冠幅和梢长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变化趋势。(4)在极端干旱的7~8月,幼苗同化枝叶绿素SPAD值分别由18.37和16.05下降到9.27和10.03。【结论】幼苗生境区的生态因子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生长季生境区A与B的地表光照强度、表层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状况均有利于梭梭幼苗的生长,但生境区A的幼苗生长状况要优于生境区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