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探索何种因素对不同规模经营主体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意愿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4省926个水稻种植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在OLS模型基础上采用优势分析法,比较成本收益和政策环境2个维度变量对小农户及种粮大户土地流转意愿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种稻顷均收入对小农户和种粮大户转入土地意愿均有积极促进作用,而顷均成本仅对种粮大户土地流转意愿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此外,政策环境类变量中,仅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满意度对小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产生正向影响,而政府对粮食种植的支持力度、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满意度及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满意度均对种粮大户转入土地有促进作用;对于小农户,其土地经营权流转意愿主要受家庭人力资本禀赋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及家庭农业收入占比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对于种粮大户,其土地经营权流转意愿主要受其感知的农业政策环境的影响,其中,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影响作用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2.
陈进 《当代农业》2014,(20):14-14
由于种植面积增加,今年中晚稻有望继续丰收。随着新稻的集中上市,市场供应压力不断增加。受此影响,新稻价格高开后纷纷回落,部分产区已下滑至最低收购价下方。为保护农户利益,主产区最低收购价预案开始陆续启动。随着预案的陆续启动,预计短期籼强粳弱现象或将上演。中晚稻有望继续丰收受国家继续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的利好影响,今年农户种植稻谷的积极性依然较高。预计全国稻谷种植面积较去年仍将有所增加,预计2014年中晚籼稻播种面积约2.35亿亩,同比增加0.6%;产量约10250万吨,同比增产1.69%,中晚籼稻产量将出现恢复性增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最低收购价政策是我国促进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通过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稻谷“三 量齐增”现象的影响实证研究,为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参考。【方法】以 2002—2016 年数据为样本, 采用联立方程组的方法研究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稻谷产量、进口量和库存量方面的影响。【结果】最低收购价格 通过影响我国稻谷播种面积促使我国稻谷产量增加,产量年均增长约 6%;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显著促进了我国 国内稻米价格的提高,年均提高约 36.3%,进而显著地促进我国稻谷进口量增加;最低收购价格政策通过影响 供需状况促使我国稻谷库存量增加。【结论】我国正处于调整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关键期,建议灵活调整最 低收购价格,把握好农业支持政策的平衡,在提高国际竞争力上下更大功夫。  相似文献   

4.
预计2015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将保持今年水平不变的可能性较大,明年稻米行情再上台阶的可能性相应降低,稳中小幅波动的可能性较大。 今年稻谷总体丰收,最低收购价继续提高,而水稻生产成本增幅不大,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下降,水稻种植收益较上年稳中有增。出台稻谷最低收购价的本意是保障种粮农户能取得最低收益,使得再生产能继续进行,在今年稻谷生产效益有所提升和明年物价仍将保持平稳的情况下.明年稻谷最低收购价继续上调的动力不足。  相似文献   

5.
农业机械化对农户主粮种植面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 667个农户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内生变量归并模型(IVTobit)和无条件分位数回归(UQR)探究农业机械化对农户主粮种植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业机械化对农户主粮种植面积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不同类型主粮种植面积的影响有所差异,影响效果从大到小依次是马铃薯、水稻、玉米和小麦。2)农业机械化对各类型主粮种植面积的影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倾向,即农业机械化对不同类型主粮种植面积的影响随着分位点的提高而不断增加。3)从作用机制分析可知,农业机械是通过替代成本相对较高的农业劳动力,降低主粮生产成本,进而诱致农户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建议进一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机装备生产企业,深入推进地块“宜机化”改造,切实降低农机作业成本和增加主粮收益率,从而提高农户主粮种植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6.
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考察农民种植意愿是否增加的角度出发,结合因子分析法与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我国粮食种植面积的主要因素,并将粮食种植面积的实际值与无政策条件下的估计值进行对比,探讨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从全国整体情况来看,最低粮食收购价政策实施效果较好,但是在部分省区的实施效果一般。根据上述结论,提出进一步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以及与粮食产业相关的其他政策。  相似文献   

7.
采用1 667个农户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内生变量归并模型(IVTobit)和无条件分位数回归(UQR)探究农业机械化对农户主粮种植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业机械化对农户主粮种植面积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不同类型主粮种植面积的影响有所差异,影响效果从大到小依次是马铃薯、水稻、玉米和小麦。2)农业机械化对各类型主粮种植面积的影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倾向,即农业机械化对不同类型主粮种植面积的影响随着分位点的提高而不断增加。3)从作用机制分析可知,农业机械是通过替代成本相对较高的农业劳动力,降低主粮生产成本,进而诱致农户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建议进一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机装备生产企业,深入推进地块“宜机化”改造,切实降低农机作业成本和增加主粮收益率,从而提高农户主粮种植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海南和云南西双版纳植胶区465户橡胶种植户的入户调查,了解农户对割胶技术的认知情况,并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割胶技术认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水平、是否村干部、性别及种植面积对农户的技术认知有显著影响。受教育水平高的农户对割胶技术有更为清晰的认知;女性胶农较男性胶农对割胶技术认知水平高;村干部在橡胶技术信息获取方面比普通农户更具优势,使得他们对割胶技术认知程度较高;种植规模较大的农户对割胶技术重视程度更高,生产实践中对技术认知更清晰。  相似文献   

9.
探明武夷山地区生态经济区茶农对武夷岩茶的种植意愿,以促进武夷岩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对武夷山地区655位农户的调研数据,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农户种茶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文化程度、是否掌握种植技能、茶山面积及年收入与种茶意愿呈显著的正相关,农户的年龄、家庭劳动力数与种茶意愿呈显著负相关,而农户获取灾害信息的主要渠道、了解市场行情的主要渠道与种茶意愿无关;茶农个人特征及种植环境特征对武夷山地区农户种茶意愿均有重要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河南省小农户农地经营权转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农地经营权流转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小农户农地经营权转出意愿调查问卷获取相关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小农户农地经营权转出的主要因素.[结果]小农户经营规模小,户均耕种面积0.37 ha;种植结构单一,主要为小麦、玉米等省时省力作物;兼业化较重,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65.5%.小农户农地经营权转出意愿较强,68.9%的农户愿意转出农地经营权,农地流转潜力较大.小农户农地经营权转出影响显著的因素主要为非农收入、耕种面积和农机数量,其中,非农收入和耕种面积对小农户农地经营权转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分别达5%和1%的显著水平;农机数量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达10%的显著水平;非农收入影响较大,估计系数为1.105,发生比率为3.020.[建议]为促进河南省农地经营权流转,建议创造更多非农就业机会,提高农户非农收入水平;调整农机补贴政策,实行与农地经营规模挂钩的农机补贴政策;弱化农地社会保障功能,建立土地退出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以南方稻区农户农田轮作绿肥为例,基于506户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对其绿肥种植决策行为进行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从农户意愿来看,在充分尊重农户追求个人或家庭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农田引入绿肥进行土壤肥力提升和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绿色农业发展模式能够得到多数农户的支持。从各因素的影响机制来看,农户年龄、是否为村干部、家庭收入、农户对绿肥种植的社会和生态福利认知水平以及外部因素是影响其决策行为的重要因素,相对于个体特征和家庭禀赋,外部因素对农户绿肥种植决策正向促进作用更明显,尤其是政策宣传和种植补贴影响十分显著。据此,提出应充分尊重农户意愿,保障其追求个人或家庭效用最大化的权利;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户对绿肥种植的综合福利认知;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加强绿肥示范基地建设;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提高农户绿肥种植补贴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农户农药减量施用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基于重庆104份水稻种植农户样本数据,以农户的生态认知、社会化服务和政策激励为重要支撑,构建农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分析框架,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泊松分布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分析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社会化服务对农药减量施用有显著正向影响,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的农药减量技术措施可以显著减少农药施用量;生态认知对农药减量施用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生态认知水平越高,便会更愿意保护生态环境而减少农药施用;生态认知在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推广宣传农药减量技术的过程中,可以向农户普及相关知识从而提高生态认知,有利于农药减量施用;社会化服务通过提升生态认知影响农户农药减量施用的中介效应被政策激励正向调节,政府开展实施的宣传教育、技术培训、价格补贴强化了农户生态认知对农药减量施用程度的正向影响。研究表明,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生态认知水平以及着力落实农药减量施用政策激励可以作为推进农药减量化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需求旺盛、种植效益高的影响下,2012年黑龙江省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水稻种植面积再度扩大,稻米总产实现“九连增”。在国内外粮食价格持续走高、国家提高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等因素支撑下,稻米价格将保持高位平稳运行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农户农机需求及影响其购买行为的关键因素,运用统计描述和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对全国561个农户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有39.9%的农户购买农机,有70.8%农户主要从个体农户获得农机服务;机械化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运输翻耕平整收获播种栽培灌溉加工贮藏植保,农户对农机作业质量最满意,服务态度次之,收费情况最低;农机需求从大到小依次为:耕整机械收获加工机械施肥机械播种栽培机械排灌机械植保机械动力输送机械;家庭年收入、农业收入占比、示范户、农业企业、耕地总面积、距离集镇距离、农机购置补贴7个因素对农户购买农机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服务态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家庭耕地经营规模的影响,将农户家庭耕地面积、流转面积和弃耕地面积放在同一分析框架内进行理论机制分析,并利用CLDS2018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和弃耕地面积均有显著负向影响,对转入地面积没有显著影响。第二,规模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对于规模经营农户的耕地面积和转入地面积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小农户和规模经营农户的弃耕地面积均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机社会化服务通过增加规模经营农户的转入地面积增加实际经营的耕地面积,减小了小农户的耕地面积。第三,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和弃耕地面积均有显著负向影响,对中西部地区农户家庭的转入地面积具有正向影响,此外,对于东、中西部地区农户家庭弃耕地面积均有显著负向影响。最后根据结论提出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供给和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合作社对职业粮农优质稻种植行为的影响,基于2020年江西省调查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和中介模型,分析验证合作参与对职业粮农优质稻种植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加入合作社对职业粮农优质稻种植行为呈显著正向影响,且社会资本在合作参与对优质稻种植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同时,契约期限、信息获取、种植年限、工作经历及稻谷卖价均对优质稻种植有显著影响,而合作参与对优质稻种植行为的影响在不同茬期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应提升职业粮农对合作社作用和功能的认知,增强职业粮农社会资本,完善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加强优质品种的示范推广,培育优质稻米品牌,以此提高职业粮农市场获利能力,推动其优质稻种植行为。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两个“大局”下,国内粮食支持保护政策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自2015年国家开启新一轮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以来,政策连续调整对我国稻谷生产及粮食安全带来的影响值得关注。本文聚焦新发展阶段最低收购价政策调整的背景,基于2004—2019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广义合成控制法,分析新一轮政策调整对稻谷播种面积、单产及产量影响的作用机理与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新一轮政策调整对稻谷播种面积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政策作用效果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对稻谷产量波动产生一定的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最低收购价格不再连续上调的压力下,稻谷播种面积出现明显调减,产量增加主要依赖于单产提升。因此,需关注本轮政策调整的影响及风险,在保持国内最低收购价政策基本框架稳定的前提下,坚持循序渐进主原则和市场调节主方向,进一步推动政策改革深化,同时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加强生物育种和科技创新,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  相似文献   

18.
张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670-10673
基于农户供给行为理论和价格预期理论,建立了主产区早籼稻、混合麦2个主要粮食品种的粮农供给反应模型,以检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和供给是否能够发挥价格导向作用。实证研究表明,政府每年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格对粮食主产区农户的粮食供给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近年国家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对有效保护粮农利益、调动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保证重点粮食品种的市场供给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存适应能力视角,构建农地流转中农户转出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通过实地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检验相关因素对其转出农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出农地农户占比较低;在反映农民当下生存能力的变量中,农民受教育水平、职业类型、家庭非农收入水平、家庭非农劳动力数对农民转出农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承包地面积则有显著负向影响;在反映农民未来适应能力的变量中,农民在城镇落户以及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了解程度对其转出农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民年龄及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情况则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