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香荚兰 (VanillaplanifoliaAndr.)又名香子兰、香果兰、香草兰 ,分布在南、北纬 1 5°~ 2 0°之间 ,海拔 70 0m以下地带。香荚兰原产于墨西哥东南部和中美洲的热带雨林中 ,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印尼、科摩罗。中国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和福建。香荚兰是名贵的天然食品香料 ,经发酵生香的香荚兰制成的浸剂 [主要成分香兰素 ( 3-甲氧基 - 4羟基苯甲醛 ) ],是食品工业的重要香料 ,也用于烟、酒、茶、化妆品、医药等的加香上。我国从 2 0世纪60年代初到 70年代末开始引种试种研究 ,到 1 994年以后规模种植 ,但由于香荚…  相似文献   

2.
西双版纳香荚兰病害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香荚兰(Vanilla jragrars)又名香草兰、香果兰、香子兰,是世界著名热带香料作物.经济价值很高,现已成为我省重点开发的高效农业产业,在西双版纳种植近千亩.在香荚兰的整个栽培过程中,病害防治是一个重要环节,现就近年我们对香荚兰病害的研究初报于后.  相似文献   

3.
香荚兰属种质研究与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荚兰属植物分布全球热带地区,南北纬27°以内,全世界有近110种。目前在我国发现有4种,即台湾香荚兰(Vanilla somai Hayata)、深圳香荚兰(Vanilla shenzhenica Z.J.Liu&S.C.Chen)、越南香荚兰(Vanilla shenzhenica Gagnep)和大香荚兰(Vanilla siamensis Rolfe ex Downie),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海南、广东以及台湾等地潮湿的热带山沟谷林下。商业栽培的香荚兰主要是墨西哥香荚兰(Vanilla planifolia Ames),以生产芳香的豆荚而著称。笔者结合研究工作,对国内外香荚兰种质资源的分类和资源分布、细胞染色体、遗传多样性和资源保护利用等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对香荚兰种质资源研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香荚兰 (VanillaplanifoliaAndr)又名香草兰 ,属于兰科多年生热带藤本植物。有“食品香料之王”的美称 ,是食品工业的重要香料 ,也用于化妆品、烟、酒、茶等的加香 ,还用于制药业 ,香荚兰具有补肾、健胃、消胀、健脾之疗效。我国于 2 0世纪 60年代引种香荚兰 ,90年代规模种植 ,且发展迅速。现在海南省及云南西双版纳已种植香荚兰 2 0 0hm2 ,随着香荚兰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根腐病的为害也越来越严重。据国内外记载 ,香荚兰病害已达 2 0多种 ,其中尤以根腐病、炭疽病、疫病危害严重。在云南西双版纳 ,根腐病已成为限…  相似文献   

5.
香草兰产业开发与应用配套技术研究成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总结了中国热带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香草兰的产品加工技术、产品标准及香草兰风味茶系列产品开发等配套技术的研究成果及制定的《香荚兰》农业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中国兰科Orchidaceae香荚兰属Vanilla的新报道种--深圳香荚兰Vanilla shenzhenica Z.J.Liu et S.C.Chen在广东惠州的分布,对该种的形态以及在新分布地的居群大小、生境和伴生植物等做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7.
对无土栽培香荚兰叶片的营养状况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配方营养液的香荚兰各养分含量也不同。施用A3营养液和对照A5的香荚兰叶片N素含量在适宜范围内,而施用A1、A2和A4营养液的香荚兰叶片N素缺乏;除施用对照A5的香荚兰叶片K素缺乏外,施用其余4种营养液配方K素存在高量;施用所有配方营养液的香荚兰叶片的P素、Ca素和Mg素均为缺乏,其中Ca、Mg缺乏非常严重。各营养液配方下的香荚兰叶片养分之间比例严重失衡。从养分含量方面分析,以A3营养液配方为基础,进行营养液配方调整比较适宜;从养分平衡状况来看,A2配方是这几种配方中最好的。  相似文献   

8.
陈雪华  吕岱竹 《南方农业学报》2010,41(12):1266-1268
为寻求利用香荚兰植株组织中的内生菌资源制备天然香兰素生物合成的新方法,以不同时期采集的香荚兰气生根、茎干、叶片等为材料,进行内生微生物初步分离.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取样的植株组织分离获得菌株数量有所不同,在3个时期采样的香荚兰植株组织中共分离获得52株菌株,其中2009年6、11月分别获得23、20株菌株,2010年1月获得9株菌株;香荚兰植株不同组织中内生微生物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在获得的52株菌株中,细菌33株,真菌19株,而以叶片的菌株(30株)最高,其次为气生根(16株)和茎干(6株).根据分离获得的菌落大小、颜色、透明度、干湿程度等表面形态特征,并结合光学显微镜的观察,这些菌株分属于7个类群,即4个细菌类和3个真菌类.该研究初步探明了香荚兰植株组织中内生微生物的分布状况,为今后更进一步的分离筛选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香草兰(Vanilla planifolia Andrews),隶属于兰科(Orchidaceae)香子兰属(Vanilla Swartz.),被称为"香料之王",其果荚提取物香兰素是名贵香料。笔者综述了香草兰的育种研究进展,论述了怎么从常规育种和分子水平上提高香草兰含量,并从目前对香兰素化学合成方法和生物合成方法的研究来讨论香兰素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
从墨西哥引进大花香草兰在海南兴隆试种,以海南主栽品种墨西哥香草兰为对照,观察了2个香草兰品种的农艺性状表现.结果表明:大花香草兰在海南能够正常开花结果,与墨西哥香草兰相比,大花香草兰的年均茎蔓生长量较小,茎蔓较粗、节间较短;年长叶数少、最大叶较短宽且较厚、叶面积较大;植后开花结荚时间推迟2年,开花期晚10 d左右,每个花序的花朵数较少,花朵较大;果荚发育期与墨西哥香草兰相同,果荚短且较粗,单果重较重;加工后,干果荚含微量香兰素(<0.05%).香气、香味特征与墨西哥香草兰不同.  相似文献   

11.
茶叶儿茶素总量的硫酸-香荚兰素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先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766-9770
[目的]探讨硫酸-香荚兰素分光光度法检测茶叶中儿茶素总量的最佳条件。[方法]通过对反应温度、显色剂浓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的研究,确定硫酸-香荚兰素显色反应体系为:吸取10μl茶汤,加入2.5 ml质量分数为1%的香荚兰素/乙醇溶液和2.5 ml质量分数为30%硫酸/乙醇溶液,在20℃下反应5 min后,反应液在500 nm处测定吸光度值。[结果]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差为0.055,变异系数为0.32%,平均回收率为98.29%。[结论]与盐酸-香荚兰素法相比,硫酸-香荚兰素法节省了操作时间,提高了试验效率,降低了试验成本,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性和稳定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香荚兰病害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综述了香荚兰病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病害的危害性、病害种类;并着重介绍了香荚兰根腐萎蔫病的研究概况,包括病害症状、病原菌、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一般规律,香荚兰种间对根腐病抗性的差异,以及香荚兰根腐萎蔫病的防治经验.作者提出将传统的和现代化的方法结合起来进行抗病品种的选育工作,对于生物防治和着眼于增强香荚兰抗病性的各种农业技术措施也必须综合应用,可以早出成果.  相似文献   

13.
海南兴隆香荚兰产业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研究所探索香荚兰产业化的历程和基本经验,以及引种、栽培、加工、开发等技术。初步探讨了海南香荚兰产业化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陈雪华  吕岱竹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12):1266-1268
为寻求利用香荚兰植株组织中的内生菌资源制备天然香兰素生物合成的新方法,以不同时期采集的香荚兰气生根、茎干、叶片等为材料,进行内生微生物初步分离.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取样的植株组织分离获得菌株数量有所不同,在3个时期采样的香荚兰植株组织中共分离获得52株菌株,其中2009年6、11月分别获得23、20株菌株,2010年1月获得9株菌株;香荚兰植株不同组织中内生微生物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在获得的52株菌株中,细菌33株,真菌19株,而以叶片的菌株(30株)最高,其次为气生根(16株)和茎干(6株).根据分离获得的菌落大小、颜色、透明度、干湿程度等表面形态特征,并结合光学显微镜的观察,这些菌株分属于7个类群,即4个细菌类和3个真菌类.该研究初步探明了香荚兰植株组织中内生微生物的分布状况,为今后更进一步的分离筛选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香荚兰尖孢镰刀菌致病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云南省西双版纳、河口和海南省兴隆香荚兰种植区的96株尖孢镰刀菌的致病性测定结果,强致病性菌株占56.3%,中等强度致病性菌株占9.4%,弱致病性菌株占21.8%,非致病性菌株占12.5%;云南省西双版纳、河口及海南省香荚兰种植区根腐病主要由尖孢镰刀菌引起。并从中筛选出12株非致病性尖孢镰刀菌作为香荚兰根腐病防治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6.
西双版纳香荚兰害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系统地报道了西双版纳香荚兰种植园害虫 2 2种和有害软体动物 4种 ,并对其为害特征、分布、时间作详细报道 ;根据主要害虫的流行规律作化学防治试验 ,提出综合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反应温度对以香荚兰为原料的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影响,以期开发一种新型的烟用香料.[方法]以香荚兰为原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检测香荚兰发酵液在不同温度(90、100、110和120℃)下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挥发性成分,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对比不同温度美拉德反应产物在卷烟加香中的效果.[结果]优化的香荚兰发酵条件为:pH 7,发酵时间24 h,酵母添加量为总料液的5%;共鉴定出106种美拉德反应产物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醇类、酸类、烯类、酯类、醛类、酮类、酚类和杂环类等;其中美拉德反应温度为100℃时,产物挥发性成分的种类最多,为83种,挥发性成分总量较高,为1035.20μg/g;而美拉德反应温度为110℃时,产物挥发性成分的种类(59种)最少,但总量(1084.07μg/g)最高;杂环化合物中的美拉德反应产物2,3-二氢苯并呋喃、2-正戊基呋喃、吲哚、吡啶和2-甲基吡啶为美拉德反应的标志物,可赋予卷烟烤甜香和烘焙香;主成分分析可知,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可分为3个主成分,第一、第二和第三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44.175%、35.528%和20.297%,分别反映46种、24种和10种指标信息.美拉德反应温度90与100℃样品的主成分差异较小,但二者与美拉德反应温度110和120℃样品的主成分间差异明显;将100℃时的香荚兰发酵液美拉德反应产物在空白卷烟中加香,可增加香气饱满度,改善烟气细腻柔和度,明显提高卷烟舒适性,加香效果最佳,评吸得分最高(93分).[结论]100℃是香荚兰美拉德反应的最佳温度,可制备具有丰富香味物质的美拉德反应产物.  相似文献   

18.
香荚兰产业化无土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4个营养液配方、2种攀缘物及高度、2种无土基质配方和2种无土基质与土壤隔离物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宜于香荚兰无土栽培的营养液配方2个,进一步验证了有机基质有利于香荚兰生长发育,并提出"人工荫棚下香荚兰全新的仿生攀缘栽培技术"理念及初步的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19.
海南发展香草兰种植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自慧 《热带农业科学》2003,23(5):27-29,52
通过对比分散式与集约型种植模式的投资概算及效益,认为,分散式种植模式是一种投资少、效益高,适宜海南香草兰宜植区香草兰的发展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0.
 香荚兰根腐病是影响香荚兰生产的一个制约因素,其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和茄类镰刀菌。试验应用同工酶电泳技术对引起香荚兰根腐病致病性不同的12个菌株(其中尖镰孢9株,茄镰孢3株)进行酯酶同工酶谱分析。结果发现酯酶同工酶的活性区主要集中在中间带区和快带区。对12个菌株的酯酶同工酶带的Rf值进行UPGMA聚类分析,发现在相似性0.71的水平上,能将尖孢镰刀菌和茄类镰刀菌区分;在相似性0.86的水平上,能将用传统的致病性鉴定方法鉴定出的强、中、弱致病菌株及非致病菌株分开。试验的目的在于寻找与致病性/非致病性相关的同工酶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