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梅尧臣涉农诗全面反映了北宋的农村凋敝、民生疾苦和施政上的种种弊端,揭示农民彻底贫困化的深层根源;也全面记录了北宋中叶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状况和民风民俗,在农业史、政治史、科技史上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其独特的文学个性在于:不同于前代田园诗,所咏歌的就是农家生活本身,或是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感慨;往往采用大型组诗的方式来表现农家生产、生活的一个完整过程,或农村风物的全景,其观察问题的眼光独到并富有创新精神,都使他在涉农诗上也成为“宋诗之祖”。  相似文献   

2.
张慧琴 《农业考古》2005,(3):162-167
范成大是南宋著名诗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与尤袤、杨万里、陆游齐名,合称南宋四大家。范成大一生创作了近两千首诗,其中大部分为田园诗。但在出任处州知府时,对农耕樵一向有深厚感情的诗人没有留下一首田园诗,却留下了农田水利史上著名的地方水利法规——《通济堰婉》。  相似文献   

3.
七、诗画中的古农具如所周知,田园诗是我国历代诗作中最丰富的一部分,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传世名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在中国即乎是妇乳都能背诵的千古绝唱。但是,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并没有注意到,这些诗词中却包含有丰富的农业科学和农具史料,是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农业史和中国农具史不可多得的、形象化的重要资料。近年来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人们不但注意了诗,并且注意了画,注意了其他工艺美术作品。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范成大集大成式的田园诗歌的形成经过及其诗歌中农事题材对田园诗的渐次渗透过程,对范成大从青年时期至晚年时期的田园诗创作进行了研究。范成大的田园诗经历了由最初单纯描绘田园风光,到中、壮年时期,在田园诗中逐渐融入农事题材和悯农情怀的过程。诗人将田园风光、农事题材和悯农情怀三者有机整合,最终成就集大成之作《四时田园杂兴》。  相似文献   

5.
鸟鸣山更幽──谈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动态描写赵桂云,刘胜彩王维是盛唐杰出的诗人,他的山水田园诗流传久远影响颇深.同时他还是著名的画家,后世推之为南宗山水画派的始祖.因此他的诗朴素、清新、明丽、含蓄、充满诗情画意,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唐末殷潘...  相似文献   

6.
康丽云 《农业考古》2007,(6):189-190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创始人,辛弃疾是农村词的集大成者,本文拟就其农村题材作品的异同进行比较。其主要异同表现为:都具有隐居农村的生活经历,但他们的理想与追求有所不同;都讴歌了农村的美丽风光,但他们对农村生活的喜爱程度有所不同;都描绘了农村的生活场景,但他们与农村生活的融合程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题画诗赏析     
正布谷鸣叫催春起,农夫备耕忙修犁。清泉长流震彝寨,松涛林间响声急。黑狗摇尾宾客到,黄牛过桥田野诗。扶贫精准进家门,致富再添新主意。这首清新的田园诗共七言八句,描绘了春天来到云岭大地的美好景象,展示新农村、新气象、新变化的诗意主题。首联两句写春天将至,准备春耕,第一句用拟人法歌颂春天,经过严冬长夜睡眠之后,布谷鸟的叫声把"春天"催醒了,第二句写了农村的男劳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代以来的农诗研究,目前来说,基本上还是一个空白.尤其关于农业诗、农村诗、农民诗的研究,更是少人问津.通过对中国历代农诗的研究,可以突显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传承我们民族的灿烂文化,有效利用中国文学中的"诗教"传统,实现"三农"的角色转换,走向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9.
罗丽 《农业考古》2003,(1):134-138,144
农业诗歌是以农业为题材的诗歌和直接与农业相关的诗歌。它可以分为三部分 :无名氏创作的民歌、文人官吏创作的田园诗、农学家创作的农技诗。中国古代农业诗歌时空跨度大 ,具有最庞大的作者群 ,能较全面地再现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作为社会根本的土地制度 ,不仅以种种形式反映在诗歌中 ,而且必然对诗歌的内容、形式有较大影响。中国早期农业诗歌的创作可上溯到《诗经》之前 ,因为《诗经》中的诗歌在内容、艺术上已经比较成熟 ,(清 )沈德潜《古诗源》等诗集中收录了不少的西周之前的古诗 ,但学者们对其作者及产生年代争议颇大 ,因此本文只…  相似文献   

10.
拟想是文学中的一种艺术手法,这是一种从对面落笔的方法,表现为由人及我的“发送—接收”式和由人及我再及人的“发送—接收—融汇”式这两种方式,具有三种艺术效果:反面着笔,不落俗套;空间扩大,曲折有致以及虚实结合,由实入虚。这是对《诗经》以来的思乡怀亲诗艺术表现手法的继承与发扬,并且对中唐之后的诗和词影响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11.
正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插秧歌》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它生动地表现了农村插秧劳作的情景。诗的头两句,以极其通俗的语言表现插秧的繁忙:丈夫把秧苗扔给妻子,小儿子拔秧苗,大儿子插下,有抛有接有拔有插,全家老少忙个不停。第三、四两句别出心裁地把斗笠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一首“田园诗”,一首哺育中华儿女、哺育人类进步的“田园诗”。然而,传统农业,传统的“田园诗”,传统的种养业,在知识经济渐露端倪时,越发显出它的单薄性了。  相似文献   

13.
薛涛,唐代著名女诗人,以其独特的性别身份和政治身份活跃于当时的文人政坛之中,也因此获得后世乃至现当代学者的关注。 总结新世纪以来的薛涛研究,是在上世纪既有的研究成果上的突围,既有对人物身份与籍贯、交游与爱情、诗歌思想与内容等既有问题的继续深入探讨,又有对其诗的男性化风格、将其诗进行平行比较研究、其诗的接受研究等方面的开创性的成果。纵观新世纪以来的薛涛研究,成果与问题并存,可以尝试回归文本,挖掘薛诗的艺术张力,把薛涛研究放到地域(巴蜀)文学、唐女冠文化、女性文学等大文化体系中,使薛涛研究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14.
康丽云 《农业考古》2006,(3):167-169
苏轼创造性地“以诗为词“,打破了“诗庄词媚“的界线,把农村题材写入词中.继苏轼之后的辛弃疾,无论是在题材的选择上,还是表现手法的运用上,都直接承继了苏轼的农村词,并且有所发展.本文仅从农村场景的描绘上,农民形象的塑造上,表现手法的运用上三方面探讨辛弃疾农村词与苏轼农村词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5.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4,(1):95-118
山水田园诗是以大自然的山水景物和田园风光为描写对象的诗歌,它是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时的产物。不过田园诗与山水诗还有不同之处,即它不仅仅是属于自然美的范畴,它还有浓郁的人文色彩,不仅描写美丽的田园自然风光,还涉及农事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念着李白这首诗的时候,五月的京郊大地已是山花烂漫,春江水暖了。春天的花会开,春天的花斑斓,桃花芬芳如约依旧,海棠一树冰雪露彻……听花开,观莺飞,溪边山脚随意流连,春天的赏花会让五月的北京成为田园诗中最有魅力的段落。但是,这些都还不够,喜欢在城里赏花的人们,更喜欢看那成片成片的油菜花儿给遍野铺满的黄金。油菜花历来是南方  相似文献   

17.
元明清时期对汉乐府诗旨的探讨表现为以传统的诗教观念来约束汉乐府,以比兴手法解诗,失于穿凿附会和繁琐考证;在艺术形式上则表现为从后来发展的艺术观念来寻找先验的格律,难免拘于旧说。但汉乐府在诗评界取得了经典范本的地位,叙事诗批评开始形成,著作之丰超过此前历代研究者的总和,呈现出集大成的风貌,荟萃诸家众说,是汉乐府研究的总结期和丰收期。  相似文献   

18.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视域中,一切有益于文化建构与发展的传统文化资源、文明视野和经典文艺创造成果都应该得到关注和重视。中国农诗数量众多,发展到宋代以田园诗蔚为大观,它所富含的田园诗意、创新风貌、实用体验与和谐理想,以及超越时空的审美价值和精神资源,对我们当下进行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启迪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谭秋菊  熊强 《农业考古》2005,(6):453-454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是一个薄弱环节,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很不相称.深化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大艺术教育的基本建设,夯实艺术教育基础,是当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2004,(10):5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芬兰很受欢迎。夏季休假期间,人们更愿意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大自然中享受既无喧嚣又无污染的田园诗般的乡村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