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充分发掘三峡库区能源植物的开发潜力为基本目的,设置了筛选评价指标所遵循的评价原则;并依据该原则,在客观反映三峡库区能源植物的资源特征的基础上,从资源、经济、社会、生态四个方面展开了相关指标的探讨,最终确立了评价三峡库区能源植物的各类不同指标,以期为能源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对三峡库区珍稀濒危植物荷叶铁线蕨原生境中伴生维管植物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伴生植物群落特征及种子植物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荷叶铁线蕨原生境中伴生维管植物以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为主,其中,蕨类植物12科14属17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36科58属65种.荷叶铁线蕨伴生种子植物的区系成分以热带成分占优势,但有向温带过渡的趋势.对荷叶铁线蕨原生境伴生种区系特征进行研究,旨在保护好三峡库区珍稀濒危植物并为三峡库区及其他区域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丛枝菌根真菌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肥料,可以与植物的根形成互惠共生体,增加植物对水分和矿质营养的吸收,提高植物抗逆性,以及在土地复垦和植树造林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论述了丛枝菌根真菌的生态特征,以及在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广泛效应,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4.
对产于三峡库区分谷称莴麻菜等的一类植物及其野生近缘进行了分类研究。这类植物分属莴苣属和翅果菊属。莴苣属植物在三峡库区普遍栽培1种及3变种;翅果菊属植物栽培和野生有5种及1变种。同时报道了1新种大头翅果菊,1新变种羽裂莴麻菜,1新组合椭圆叶翅果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三峡库区野果植物资源种类进行物种查对、种类鉴别和相关资料查证,得出库区具有野果植物37科70属232种(包括2亚种、25变种、1变型)的初步结论,并结合库区自然环境条件和国家政策法规等对三峡库区野果植物资源进行简要分析,并初步筛选出几种野果植物作进一步水土保持研究.  相似文献   

6.
根据三峡库区植物资源详细调查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鄂西三峡库区17种不同结构的林分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根据综合排序结果将林分划分为不同等级,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7.
三峡库区野果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三峡库区野果植物资源种类进行物种查对、种类鉴别和相关资料查证,得出库区具有野果植物37科70属232种(包括2亚种、25变种、1变型)的初步结论,并结合库区自然环境条件和国家政策法规等对三峡库区野果植物资源进行简要分析,并初步筛选出几种野果植物作进一步水土保持研究。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群落及分布特点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调查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种类、群落及分布特点。[方法]采用路线法,调查三峡库区秭归太平溪港至巴东楠木园的145~156 m消落带的植物分布。[结果]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约16科27种,种类最多的科为禾本科和菊科,优势种群为狗尾草、刺苋、芝麻和狗牙根,优势植物群落为狗尾草草丛、狗尾草+刺苋草丛、芝麻草丛、狗牙根草丛,主要分布在水位156~150 m消落带。这些1年生草本植物以种子繁殖或营养繁殖,为须根系或直根系,分别分布在地下20和40 cm左右土壤中,对库区消落带表层水土保持发挥重要作用。[结论]该研究为筛选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的物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能源植物的种类、开发利用能源植物的意义以及国内外能源植物的利用现状,重点综述了我国木本能源植物的分布、种类和研究开发概况,并就我国木本能源植物的利用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发展生物质能源对缓解中国的矿质能源压力、减轻能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了发展生物质能源的迫切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利用中国丰富的沿海滩涂土地资源和植物资源开发能源植物的潜力。同时,从滩涂资源的有效利用、盐生植物中能源植物的发掘和通过转基因技术提高能源植物耐盐性及改良盐生植物生产能源物质的特性等方面提出了沿海滩涂发展能源植物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1.
绿色能源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能源危机与能源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能源植物以其安全、环保、可再生和低成本性,成为能源开发的一个热点。介绍了能源植物的概念和分类,分析了能源植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能源植物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浅议绿色能源植物的特点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正面临着能源危机,以能源植物为原料生产石油替代品是全人类最终的能源之路。介绍了能源植物的概念、特点、同内外开发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13.
With high rates of food and nonrenewable fossil fuel consumption worldwide, we are facing great challenges in ensuring food and energy security to satisfy the world population. Intercropping, as an important and sustainable cropping practice in agroecosystems, has been widely practiced around the world.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ome plants can deliver high yields when intercropped with other plants. Here, we review the biological mechanisms in improving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illustrat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intercropping in ensuring food and energy security through improving production. Identifying suitable energy plants for marginal land, land not suitable for food crops growth, is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acquire high production of bioenergy, thus removing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use of land for food and energy.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intercropping provides a potential pathway for production of food crops and energy plants by improving resource use efficiency and resistance to environmental stress.  相似文献   

14.
植物的能量利用与热机原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揭示了植物的热机原理,并通过热机过程,定量地论证了光合固能、蒸腾耗能、长波辐射放能、“呼吸”释能、叶片增温贮能的相互关联的动态关系,阐述了植物用能主要是利用光能质量。同时,通过植物热机各种效率公式,论述了水分与能量的内涵关系,提出了水分携带能量、水分调控有效能的利用率、水分使役能量质量的观点,论证了植物叶片含水量对其它生理指标的影响和控制作用以及植物热机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北方野生能源植物—植物体含油量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筛选北方能源植物,在天津地区采集了17种野生草本植物,以及3种温室木本植株,采用索氏抽提法,分析了其植物体的含油量。结果为:植株含油量占鲜重最高的植物依次是小飞扬草、地锦草、乳浆大戟;植株含油量占干重最高的植物是地锦草、小飞扬草、乳浆大戟。另外还对发展草本能源植物的经济效益及生产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基于能值理论的南岳衡山野生植物价值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野生植物的自然资源价值,基于能值理论估算了南岳衡山野生植物的价值,结果表明:南岳衡山野生植物由14个分布区组成,中日朝共有种种数最多,占28.90%,南岳特有种的能值-货币价值占总价值的98.53%,为最大;1422个植物基因贮藏能值-货币价值为97.399071×1013元,年贮藏97.399071×109元;单种能值-货币价值以南岳特有种最大,湖南特有种次之,依植物分布区面积的扩大而降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既要注重区域物种丰富度,更要注重生境狭窄种。  相似文献   

17.
石油植物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利民  徐芬芬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447-1447,1449
介绍了国内外能源植物资源中富含类似石油成分的植物(简称石油植物)的主要种类,石油植物与其他能源植物相比,加工技术要求较低,开发成本低,利用率高,是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Land plants are sessile and have developed sophisticated mechanisms that allow for both immediate and acclimatory responses to changing environments. Partial exposure of low light-adapted Arabidopsis plants to excess light results in a systemic acclimation to excess excitation energy and consequent photooxidative stress in unexposed leaves. Thus, plants possess a mechanism to communicate excess excitation energy systemically, allowing them to mount a defense against further episodes of such stress. Systemic redox changes in the proximity of photosystem II, hydrogen peroxide, and the induction of antioxidant defenses are key determinants of this mechanism of systemic acquired accli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