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福州地区黄曲条跳甲的抗性监测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采用浸叶法对福建福州建新和洪塘、闽候荆溪菜区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striolata)抗药性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与网室内相对敏感品系相比,3个菜区的黄曲条跳甲对敌敌畏、毒死蜱、辛硫磷、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氰戊菊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和锐劲特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且不同菜区黄曲条跳甲抗药性水平差异较大.2001年11月至2003年1月的监测结果显示,建新菜区黄曲条跳甲对敌敌畏、氰戊菊酯和氯氰菊酯的抗性水平在1年内不同时期变化较大.根据抗性监测结果,对抗性治理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闽侯县黄曲条跳甲发生频繁,危害严重,已成为当地蔬菜生产的最主要虫害之一。研究评价3种不同的防治方法(黄板诱集、防虫网(40目)防护和土壤处理)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以期为更好的治理黄曲条跳甲提供依据。试验结果显示:3种方法对黄曲条跳甲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黄板诱集法适合在黄曲条跳甲发生初期种群数量少时使用;而防虫网防护在黄曲条跳甲发生的各个时期防治效果均较好,但后期使用防治效果最好,达到91.73%;土壤处理的3种药剂中,4%杀螟丹颗粒剂30 kg/hm2处理防治效果最好,药后7 d防效达到90.39%。  相似文献   

3.
闽侯县黄曲条跳甲发生频繁,危害严重,已成为当地蔬菜生产的最主要虫害之一。研究评价3种不同的防治方法(黄板诱集、防虫网(40目)防护和土壤处理)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以期为更好治理黄曲条跳甲提供依据。试验结果显示:3种方法对黄曲条跳甲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黄板诱集法适合在黄曲条跳甲发生初期种群数量少时使用;而防虫网防护在黄曲条跳甲发生的各个时期防治效果均较好,但后期使用防治效果最好,达到91.73%;土壤处理的3种药剂中,4%杀螟丹颗粒剂30kg/hm^2处理防治效果最好,药后7d防效达到90.39%。  相似文献   

4.
诊断剂量法在黄曲条跳甲抗性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诊断剂量法测定的毒死蜱、丁硫克百威、氯氰菊酯3种杀虫剂的敏感个体与抗性个体诊断剂量分别为40和600mg.L-1、50和800 mg.L-1、63和1000 mg.L-1.根据诊断剂量,利用滤纸药膜法测定4个菜区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抗性个体频率,并与点滴法、浸叶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诊断剂量法确定的平坡诊断剂量监测田间种群的药剂敏感性,基本上能够反映黄曲条跳甲田间种群的抗药性水平.因此,诊断剂量法也是一种可供选用的害虫抗性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黄曲条跳甲是蔬菜重要害虫,生产实践中亟需安全高效的控制技术和替代药剂.采用土壤处理方法,进行1%联苯菊酯·噻虫胺颗粒剂防控直播小白菜黄曲条跳甲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联苯菊酯·噻虫胺颗粒剂对黄曲条跳甲的最佳667 m2使用剂量为5 ~6 kg,小白菜2叶1心期时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69%以上,播后20~26 d防治效果为52.51% ~60.81%,均显著优于对照药剂毒死蜱、丁硫克百威及联苯菊酯,具有优良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对黄曲条跳甲幼虫及蝼蛄、小地老虎等其他地下部分为害的主要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化学防治黄曲条跳甲成虫的角度,选择20%啶虫.哒螨灵SP(可溶性粉剂)、10%阿维.哒螨灵EC(乳油)配方制剂在为害最为典型的菜心上进行黄曲条跳甲田间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药后5 d,3种药剂处理防治黄曲条跳甲均达到了极显著性差异(P〈0.01),20%啶虫.哒螨灵SP(可溶性粉剂)处理和10%阿维.哒螨灵EC(乳...  相似文献   

7.
黄曲条跳甲的化学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曲条跳甲化学防治现状调查表明,黄曲条跳甲化学防治过程中存在的虫态选择、防治适期、药剂种类和防治方法等4方面的问题,从而对化学防治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化学杀虫剂的室内筛选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8%乐斯本EC、40%辛硫磷EC、80%敌敌畏EC、20%好年冬EC、24%灭多威SP、18%杀虫双SL等药剂对黄曲条跳甲成虫有较好的室内毒杀效果和田间药效,48 h内均能有效控制黄曲条跳甲的为害。  相似文献   

8.
<正>黄曲条跳甲属鞘翅目跳甲科,在海西地区发生较为普遍,主要以成虫和幼虫危害十字花科的萝卜、白菜、甘蓝、花椰菜及芥菜等,另危害茄果类、瓜类、豆类及禾本科作物,近几年黄曲条跳甲危害主要涉及海西地区德令哈市、乌兰县、都兰县、格尔木市等,一般为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黄曲条跳甲的防治药剂。[方法]于2015和2016年采用小区试验研究6种药剂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结果]5%啶虫脒乳油和15%哒螨灵乳油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2 d防治效果在90%以上,且持效期较长,药后7 d防治效果仍超过60%;45%马拉硫磷乳油和90%敌敌畏可溶液剂对跳甲的防治效果也较理想,药后2 d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结论]试验结果为黄曲条跳甲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10%啶虫脒乳油防治黄曲条跳甲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啶虫脒乳油防治黄曲条跳曲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3 d,10%啶虫脒乳油1 000、1 500、2 000倍对黄曲条跳甲处理的防治效果与对照药剂敌敌畏和跳甲净相比较差异不显著;药后7 d和14 d,其防治效果与对照药剂亮相比均差异显著且持效期长;药后14 d,10%啶虫脒乳油1 000、1 500、2 000倍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仍维持在96.8%、96.5%和94.4%.显著优于80%敌敌畏500倍和50%跳甲净500倍的防效.  相似文献   

11.
黄曲条跳甲对敌敌畏抗性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敌敌畏进行连续2次的黄曲条跳甲种群汰选,以获得中高抗个体,并测定汰选种群和对照种群的药剂敏感性,以及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比活力及动力学常数.结果表明敌敌畏汰选种群的LC50略高于对照种群,羧酸酯酶的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0.008 1,米氏常数Km为0.617 9,均明显小于对照种群的最大反应速度(Vmax=0.084 9)和米氏常数(Km=2.369 9);敌敌畏汰选种群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比活力为0.007 4 OD412· insect-1· min-1,低于对照种群的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0.009 6 OD412· insect-1· min-1),且差异显著;敌敌畏汰选种群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酶比活力为0.005 0 OD340· insect-1· min-1,高于对照种群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酶比活力(0.003 6 OD340· insect-1· min-1),二者差异显著.说明黄曲条跳甲的抗药性与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提高以及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2.
 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福建黄兔的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杂合度和有效等位基因数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1)8个微卫星标记在所检测的福建黄兔群体中都表现出较丰富的多态性,在6个群体微卫星标记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622(0.5723~0.7222),各群体的PIC差异不显著;全部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6857(0.5904~0.7267)。这显示黄兔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杂合度等指标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福建黄兔品种内在微卫星位点上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根据奈氏标准遗传距离,并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6个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不大。福建黄兔地方品种在微卫星位点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从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群体黄兔属于同一个地方品种。  相似文献   

13.
多位点生物杀虫毒素BtA是通过氨基-羧基偶联剂EDC将两种生物毒素[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晶体原毒素和阿维菌素]进行键合反应,形成的具有多个作用位点的生物藕合产物。通过研究小菜 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对BtA敏感性的消减和恢复,以及不同地域小菜蛾对其敏感性的差异,来初步 评估多位点生物杀虫毒素BtA害虫敏感性变化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小菜蛾室内相对敏感种群对BtA 以及它的反应底物Bt伴胞晶体和阿维菌素的敏感性稳定(LC50为0.0004-0.0020mg/ml)。在三种生物杀 虫剂的选择压力之下小菜蛾敏感性下降,2代后对BtA抗性比的增长(2.29)显著地低于Bt伴胞晶体 (8.351和阿维菌素(22.5)。小菜蛾田间种群在脱离杀虫剂的选择压力后敏感性会增加,2代后对BtA的 敏感性显著地增加了4.7倍.高于对Bt伴胞晶体的1.28倍和对阿维菌素的2.00倍。福建省七个地市 小菜蛾表现出敏感性的多态性,对BtA、Bt伴胞晶体和阿维菌素的抗性比分别为1.18-6.85、1.22- 23.93和1.58-4.77。聚类分析结果在福建省以中部地区的小菜蛾具有相对较低水平的敏感性。说明多 位点生物杀虫毒素BtA有助于延缓抗性的产生、降低抗性和迅速恢复害虫敏感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9~2010年,采用稻秆浸渍接虫法,测定了福建省3个地区的褐飞虱田间种群对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并进行抗性分析,在仙游县晚稻田褐飞虱初孵若虫始盛期,采用喷雾法对6种药剂的田间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一个种群的褐飞虱若虫对同一种药剂的敏感性随着虫龄的增加而降低;烯啶虫胺对不同地理种群的褐飞虱若虫均表现出最高的毒...  相似文献   

15.
华南地区桔小实蝇对几种农药的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采用药膜法测定了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4省(区)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种群对敌百虫、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的抗性.结果表明,除了部分地区的种群已达到低水平的抗性外,如福州种群对阿维菌素抗性达到5.01倍,澄海、闽南桔小实蝇种群对敌百虫抗性达到4.56和4.07倍,大部分地区桔小实蝇种群对上述3种杀虫剂抗药性尚处于敏感阶段.2003~2004年监测了广州郊区桔小实蝇成虫对敌百虫、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乐斯本、印楝素的抗药性变化,结果显示除敌百虫外,桔小实蝇对其他4种药剂抗药性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地区福寿螺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方法]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江苏苏州、福建漳州、广东珠海3个不同地理群体福寿螺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从77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3个引物对福寿螺3个群体60个样品进行扩增,得到33个清晰的扩增位点,多态位点为31个。江苏、福建和广东3个福寿螺群体的Shannon′s指数分别为0.353 6、0.424 70、.279 6,由此分析,其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个体间。福寿螺UPGMA聚类图显示,广东群体和福建群体首先聚在一起,再与江苏群体聚类。3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处于相同水平上,且遗传多样性高低依次为福建群体>江苏群体>广东群体。[结论]3个地区福寿螺群体产生一定的遗传分化,表明福寿螺具有广适性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17.
80份国外春小麦种质资源抗条锈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小麦条锈病是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Pst)引起的世界范围内小麦重要病害之一,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的最有效策略。评价80份国外春小麦种质资源对中国当前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的抗条锈性,为中国小麦抗条锈病育种提供依据和抗源。【方法】应用中国流行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CYR29、CYR31、CYR32、CYR33以及致病类型PST-HY8和PST-V26对80份国外小麦种质资源进行苗期温室抗病性鉴定,以铭贤169和AvS为感病对照品种;并于2013年和2014年分别在陕西省杨凌和甘肃省天水进行田间成株期抗病性鉴定。根据苗期和田间成株期的抗病性鉴定结果对其进行抗病类型分类和评价。【结果】80份小麦种质资源的抗病类型可分为3类。第1类为全生育期抗病类型,有8份。其中PI660067、PI660119和PI660122在苗期和田间成株期均表现较高水平的抗病性。其余5个品系PI660056、PI607839、PI591045、TA5602和PI660064在苗期则对个别小种表现感病,并且在不同年份和不同测试地点成株期也表现感病。第2类为成株抗病类型,有28份。其苗期对所有测试小种均表现感病,有23份在田间成株期均表现抗病。但PI660075、PI660083、PI660085、PI660097和PI660107在不同年份和不同测试地点成株期表现感病。第3类为兼具成株期和对部分中国小种失去抗性的全生育期抗病类型,有44份,其苗期至少对一个测试小种表现抗病。有37份在田间成株期均表现抗病。但PI660065、PI660076、PI660079、PI660080、PI660095、PI660096和PI610750在不同年份和不同测试地点成株期表现感病。【结论】80份国外小麦种质资源中大部分对中国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表现优良的抗病性。这些种质资源可作为抗源在今后抗病育种中加以利用,将丰富中国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的多样性。可能由于不同年份田间流行小种不同,造成一些成株抗病品系在不同年份和不同测试地点表现感病,由此推测成株抗病性可能也具有小种专化性。  相似文献   

18.
小菜蛾对苏云金芽胞杆菌的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人工饲料感染法监测了我国不同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中国标准品Cs3ab-1991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广东省深圳、东莞、广州的田间小菜蛾对苏云金芽胞杆菌产生了明显的抗性,最高抗性倍数分别为8.9,6.5,2.1。深圳的抗性小菜蛾种群在无毒条件下饲养,抗性会自然减退,经5代之后抗性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