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农地经营权流转是优化农地资源配置、推进农业高效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陕北农村振兴的必然选择。然而,陕北农地经营权流转面临供需不足且不匹配的困境,主要源于陕北农地资源禀赋差、流转服务体系不健全、流转成本和流转风险高,导致农地经营收益和流转租金低,供需双方顾虑多。因此,应从提高农地收益率、完善配套服务、化解各种风险和设置农地持有成本等方面入手破解农地流转供需困境。  相似文献   

2.
运用制度形成原理及产权理论解释了我国农地流转制度形成的困境,地方集体组织与政府、农户之间相悖的利益关系以及农户残缺的农地产权是农地流转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地方集体组织利用职权通过对农户农地产权的侵蚀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已经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依靠政府的力量变革农村中的部分生产关系、削弱地方集体组织的权利是农地新制度形成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为厘清流转对象选择熟人的根本原因究竟是情感依赖的主观动机,还是不完全信息客观条件下农户的有限理性选择,在构建理论模型基础上利用广东、安徽、湖南、湖北、江西5个省份农户问卷数据,基于地块样本的研究视角,运用Heckprobit模型探究具有信息显示功能的中介参与农地流转对转出对象选择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农地转出对象熟人化是农户在不完全信息下的有限理性选择,中介参与农地流转的本质是外部信息引入,有助于改善不完全信息进而促进转出户选择非亲朋、非本村农户作为流转对象。据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搭建流转交易信息平台或者拍卖平台;鼓励村集体或者村中能人执行农地流转中介职能。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农业"背景下,剖析电商化农地流转运营过程,探究多主体视角下的模式形成机制,提出模式现存问题和优化思路。采用嵌入式单案例研究方法。结果表明,电商化农地流转是"公司+合作社+农户"经典模式的升级版,各利益主体参与意愿强,利益联结紧密;电商化农地流转存在的现实问题与未来隐忧,可以从内部设计和外延发展着手进行优化。电商化农地流转不仅是一种农地流转新形式,还是具有较强推广价值的农业新型业态,有利于化解新常态下的"三农"困境,并助推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闽台农业合作中农地流转的内在驱动力与现实推动力,认为实现农地在台商和农户之间的合理流转有助于提高农地利用率;针对当前农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对农民土地权益、交易费用、台商农地租赁使用权保障以及基层政府的农地行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提出若干措施来健全农地流转机制,促进农地合理流转。  相似文献   

6.
通过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能有效盘活资源,促进乡村振兴,但现实中面临许多困境。通过对荆州市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农地经营权抵押效力不足、缺乏农地价值评估机制、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不健全等困境。鉴于此,有针对性提出了启动农地经营权抵押的法律修改程序、建立农地市场价值评估机制、创建农地流转信息平台等可行路径,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仇婕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185-188
选择洞庭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汉平原部分县(市)对农户农地流转(转出或转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转入的主要原因是增加家庭收入;转出或撂荒的主要原因是劳力不够或农业比较收入低;转入农地考虑因素区域间各有侧重;流转范围局限在本组、本村;流转方式以代耕、租赁为主;流转实现途径主要依赖农户,中介组织发育不良;流转合同形式有待规范,法律对租赁合同的保护作用不够大;自有资金完全能够满足农地转入的资金需求;流转中村集体的管理缺失;农户对政府的政策期望多元化。建议应强化村集体在农地流转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提供稳定的非农收益;因地制宜,完善农地流转形式;完善政策,制定法规,规范流转。  相似文献   

8.
以新疆和硕县为例,运用访谈、问卷调查的方法从微观层面了解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建设等方面内容,深入分析农户参与农地流转市场的情况。结果表明,和硕县的农地流转市场存在农地流转供求机制失衡、农地流转价格机制失灵、农地流转市场缺乏竞争机制、社会保障体系不配套等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健全农地流转供求机制为基础、建立合理的市场价格机制为核心、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为目的、完善配套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保障的有效路径,以构建符合边疆欠发达民族地区实际的农地流转市场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以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北湾镇的7个村为决策单元,以该区域农地流转方式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评价单元从内生型流转和外生型流转2个角度进行农地利用效率评价.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堡村和古城村的农地流转,不论是内生型还是外生型流转,其农地利用效率已经达到最佳水平;金山村、天字村和北湾村在不同的流转模式下,其农地利用效率均没有达到最佳水平,其投入和产出有待进一步优化;太安村现阶段在外生型流转模式下其农地利用效率已达到最佳水平,而在内生性流转模式下其投入规模过大而产出效率对太小,有待进一步优化;通过对内生型和外生型2种农地流转模式的利用效率比较研究发现外生型流转更有助于提高农业土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农地流转市场是促进农地流转政策实施、保障农民基本权益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和深化。本文从农地流转交易的流程逻辑出发,全面评估当前农地流转交易市场发育困境,揭示出农地流转市场存在流转意愿偏差困境、交易冲突频发困境、后续管理不顺困境和整体绩效不高的现状困境,并从制度安排、治理结构和资源利用层面分别探究其影响因素,最终提出需正视农地流转市场冲突和资本下乡多重效应的建议,以期可以分类施策引导农地流转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耕地细碎化和撂荒现象是当前农村土地面临的重大难题,贫困山区农地流转不畅及撂荒现象的改善对农地的高效利用和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山西省和顺县275 份农户问卷调查,运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个体特征、土地基础条件和家庭生计禀赋对当前农地流转行为、未来流转意愿及农地撂荒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农户生计趋向非农化的现状下,参与农地流转的农户仅占18.2%,未来愿意参与流转的农户占58.5%,当前有38.9%的农户存在农地撂荒现象。(2)贫困山区农地的当前转出行为和当前转入行为分别受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固定劳动力影响;户主年龄、家庭外出务工人数、人均健康水平、家庭承包地面积、土地肥沃程度和家庭人均年收入与未来流转意愿存在显著相关性。(3)土地流转背景下,家庭外出务工人数和承包地面积的增多是造成贫困山区农地撂荒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完善贫困山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并加强对村集体的帮扶力度,以期改善农地细碎化及撂荒现象。  相似文献   

12.
康雄华  王世新  刘武  雷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4034-4036,4048
农户农地流转决策影响因素的分析对于促进农地流转市场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从影响农户农地流转决策的农户家庭状况、耕种土地条件、国家宏观政策、集体干预程度和其他因素等五方面分析入手,通过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农户农地流转决策的显著因子,并以湖北省4个典型区域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模型的求解.结果表明,影响农户农地流转决策的显著因子共有12个,各影响因素对农户农地流转的影响与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的理论分析基本吻合.最后提出了促进湖北省农地流转市场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流转有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及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它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文章对四川省农村土地流转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市场及相关政策制度三个层面,深入分析了影响四川省农地流转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通过转变农民农地流转观念,健全农地流转中介组织,明晰农地产权,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等对策,以加速推进四川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农地流转的现状、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河南省农地流转表现出规模扩大、速度加快、流转方式多样、组织化程度提高、土地用途基本合理、流转收益不足等特点。农业兼业经营替代农地流转、地方政府对农地流转市场管理缺位、缺少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整合农地流转市场结果的综合性政策,造成河南省农地流转市场的困境。促进农地流转市场发育,须做实农民土地用益物权,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地方政府对农地流转市场的监管,建立农地流转中介服务体系,健全对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和农民工社会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5.
由于农民收入结构非农变化和就业渠道多元发展,农地经营权资本化流转已成为创新农地流转机制、培育农地流转市场的客观要求。借鉴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理论,客观分析农地资本化流转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村社会福利、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积极意义,是推进新一轮以经营权资本化为核心的农地制度创新的逻辑基础,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本效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增强农民持续发展能力、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制约因素(一)思想认识不统一。一方面,基层政府包括村集体组织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目前在农地使用权流转问题上,一些基层领导、乡村干部在思想观念上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认为农民缺少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智慧”,让农户自愿流转会阻碍规模化经营,阻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认为既然农地使用权流转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国家政策也有规定,就必须加快速度开展;认为  相似文献   

17.
推进农用地流转有助于土地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利用,是解决当前家庭承包土地制度带来的农地产权分散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尚存在着承包产权制度不完善、土地流转市场、流转保障措施不健全等问题,导致流转各方主体利益难以协调,土地流转处于低级自发阶段。本文通对不同利益主体(农户、政府、经济组织)的流转诉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最关心的是流转的土地收益、经济补偿和自身的社会保障度,流转的方式倾向于保留承包权出租使用权;经济组织认为农地流转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增加收入,但需要面临较大的风险;政府部门认为农地流转可以提高农地利用率,但政府在推进农地流转政策过程中会遇到农户对政策不了解和对自身利益担忧的实施阻力。最后从三个利益主体在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制衡关系出发,从完善农地产权政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市场培育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农地流转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地流转发展迅速,然而农地流转交易价格作为农地流转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依然存在着价格偏低、定价随意、价格差异大等问题。当前制约农地流转市场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之一便是农地流转交易价格体系的缺失。目前,学术界对于农地流转交易价格研究多集中于农地价值内涵、流转价格评估方法、流转价格影响因素等方面。采用文献资料法,在总结分析农地流转内涵、基础理论框架以及目前所采用的价格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研究应当更加关注农地流转交易价格理论体系构建、农地流转交易价格影响因素剖析、农地流转交易价格评估方法创新优化以及农地交易价格评估的理论与政策协调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黄延廷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530-5531,5534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了我国自由农地流转、农地规模化的困境,并对我国自由农地流转难以实现农地规模化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国农地流转、规模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地流转效率低的成因与对策——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湖南省农村土地流转效率较低主要表现在:农地流转规模小;以传统流转方式为主,新型流转方式不多;以农户参与的农地流转为主,企业与机构参与较少。农地流转效率低的主要成因有农地流转机制不完善、流转过程中存在不规范操作、农民流转意识薄弱。提高湖南农地流转效率应从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中介体系、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与培育新型农民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