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牡丹自然盆栽由于地域限制、栽培技术等原因,在福建很少栽培,笔者通过在福建省寿宁县农科所牡丹引种试验基地多年的摸索和栽培实践,从花盆、基质、品种、栽植方法、日常管理五个方面总结牡丹盆栽技术要点,为我国南方地区推广牡丹盆栽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牡丹基质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霞  周俊杰  沈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183-15184,15221
[目的]寻找新的高效的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栽培基质。[方法]针对牡丹的出口苗木培育目标,配制了8种基质和3种营养液,就牡丹嫁接、分株苗培育进行了牡丹生长全过程的无土栽培试验研究。[结果]5年的研究发现,基质7(珍珠岩+泥炭土50%+50%)、基质8(珍珠岩+泥炭土+椰糠50%+40%+10%)与3号营养液[Ca(NO3)2.4H2O 0.882 00 g/L+KNO30.444 00 g/L+H2SO4 0.125 00 g/L+Na2Fe-EDTA 0.400 00 g/L+H3BO30.002 70 g/L+ZnSO4.7H2O 0.000 50 g/L+CuSO4.5H2O 0.000 08 g/L+NaMoO4.2H2O 0.000 13 g/L]组合在牡丹基质栽培中表现最佳,嫁接苗合格率达到95%;无土栽培有效地控制了牡丹病虫害的发生,尤其是根部病虫害未见发病株,所培育的苗木可全部用于出口;与大棚设施相结合,无土栽培技术可使牡丹"春提前、秋延后",缩短了培育周期,提高了苗木培育速度;无土栽培效益十分可观,投资利润率为112.18%,每年净利润超过30万元/hm2,是传统栽培净利润的4.59倍。[结论]该研究可为解决牡丹落后的生产管理技术,使牡丹的栽培技术与世界的花卉栽培技术相接轨,提高牡丹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进一步促进牡丹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适宜闽东地区牡丹春节催花栽培的基质,试验选择当地取材方便、成本低廉的菜园土、香菇废菌筒渣、煤炭渣、树皮4种栽培基质,进行了催花栽培基质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小批量生产,用当地的菜园土作为催花栽培基质,催花效果最好。用当地的香菇废菌筒渣作为催花栽培基质,大批量生产,生产成本最低,有利于植株恢复和再利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0个不同牡丹品种在容器胁迫下促成栽培开花习性、生长规律及栽培基质理化性质变化的研究,初步筛选出较适宜容器栽培的牡丹品种。结果表明,洛阳红、桃花飞雪、岛锦和花王表现较好,其根系活力高、花朵直径大、成花率高,能满足赏花的需求;而海黄、紫瑶台的株型协调性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5.
催花牡丹基质与营养液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继国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104-106
本文通过不同基质配比,不同营养液对催花牡丹进行了栽培基质与营养液筛选试验。结果表明:70%森林土∶20%细沙∶10%羊粪为材料配成的基质为最佳基质,营养液3豆粕∶3芝麻饼∶30水配制的营养液为最佳营养液。该组合栽培的牡丹生长量指标为:成花率91.10%、花蕾横径3.12 cm、复叶面积203.00 cm^2。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筛选观赏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容器栽培的最佳基质,提高牡丹家庭摆放与城乡观赏效果.[方法]采用腐叶土20%+园土20%+粗河沙20%+马粪20%(牛粪代替)+鸡粪20%(A)、腐叶土40%+锯沫30%+鸡粪30%+菜子饼20 kg/m3(B)、园土100%+菜子饼20 kg/m3 (C)3种不同配比基质栽培紫二乔,并进行了生长及观赏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自制基质B为栽培基质时紫二乔长势良好,商品性最高,其肥、透气性均高于处理A、C,特别是原料来源可就地取材,方便、成本低,只有鸡粪和菜子饼需经费购置,腐叶土、锯沫属变废为宝,不需购置费.同时在基质中加入少量充分腐熟的菜子饼可有效增加基质养分,更好地促进生长势.[结论]自制配方基质B,生态环保,可促进牡丹盆栽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获取较高的商品价值与广阔市场,促进牡丹产业的综合发展和产业效益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适合牡丹生长的无土栽培基质,以赵粉牡丹品种为试验材料,选用4种基质材料,按照一定比例配成4种栽培基质配方,研究其对江南盆栽牡丹花径、新枝和复叶长度及成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G2配方(蜂窝煤渣:菇渣:珍珠岩一2:1:1)处理的平均花径、平均新枝和复叶长度最长,成花率最高,价格低廉,并且其基质疏松,透气性好,氮磷钾含量高,是肉质根的牡丹较为理想的基质配方,完全可以在生产中代替价格较贵的泥炭,起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花粉形态探讨中国栽培牡丹的起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对中国栽培牡丹各品种群48个代表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中国栽培牡丹的花粉形态具有较明显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形态分析,提出了绝大多数栽培牡丹起源于多个野生原种的观点.矮牡丹、紫斑牡丹、杨山牡丹是最主要的起源种,卵叶牡丹的作用较小.杂交是中国栽培牡丹最重要的起源方式.少数栽培牡丹是单种起源的,它们直接起源于紫斑牡丹或杨山牡丹.四川牡丹未参与中国现有栽培牡丹的起源.最后讨论了花粉形态对品种分类和鉴定的价值及不同制样方法对花粉粒形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根据花粉形态探讨中国栽培牡丹的起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该文对中国栽培牡丹各品种群 4 8个代表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 ,结果表明 :中国栽培牡丹的花粉形态具有较明显的多样性 .在此基础上 ,结合形态分析 ,提出了绝大多数栽培牡丹起源于多个野生原种的观点 .矮牡丹、紫斑牡丹、杨山牡丹是最主要的起源种 ,卵叶牡丹的作用较小 .杂交是中国栽培牡丹最重要的起源方式 .少数栽培牡丹是单种起源的 ,它们直接起源于紫斑牡丹或杨山牡丹 .四川牡丹未参与中国现有栽培牡丹的起源 .最后讨论了花粉形态对品种分类和鉴定的价值及不同制样方法对花粉粒形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牡丹花木品种和栽培方法,分析了牡丹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结果表明,目前牡丹仅限于海东地区城乡庭院栽培,随着环境建设步伐加快,生态环境的改善,牡丹有可能在更大范围栽培.  相似文献   

11.
牡丹无土盆栽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小改  洪亚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17-7818
综述了国内外牡丹无土盆栽研究现状,指出了牡丹无土盆栽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牡丹无土盆栽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牡丹花大色艳、花姿优美、花味芳香,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但由于花期集中且短暂,严重影响了其观赏时效。因此,在生产上采用促成栽培的技术方法使牡丹开出"不时之花"十分必要。从牡丹促成栽培原理与技术措施、促成栽培生理生化研究、促成栽培分子机理等方面论述了牡丹促成栽培的研究进展。针对当前牡丹促成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展望,以期为今后牡丹促成栽培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基质加温对牡丹催花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打破传统牡丹催花技术中单一空气加温的形式,进行催花植株的根际加温,有利于促进牡丹新枝、花蕾的生长发育,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提早开花.改变传统的土壤盆栽催花,应用无土栽培,且使根际温度保持在12~18℃之间,有利于牡丹萌生新根,从基质中吸收养分,促进开花.  相似文献   

14.
牡丹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外植体类型、培养条件、培养基种类、生根培养方法、组培苗移栽驯化几方面综述了牡丹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牡丹组织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两个牡丹杂交系种子胚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存和扩繁牡丹杂交系种质资源,提供牡丹组培苗的菌根化供试体系,本试验筛选牡丹杂交系‘Z1-10-3’和‘Z1-WM’的种子,取种胚进行胚培养,建立了牡丹胚培养无菌体系。结果表明:成熟种子经70%酒精2min与0.1%HgCl20 min表面消毒后去外种皮切开胚乳直接取胚接种,3 d时启动率达76.7%,比直接用种子和去外种皮的种子接种启动时间提前30~50 d。胚根苗直接培养的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1/2MS+IBA1.0mg/L+AC0.4g/L+Sugar30g/L,在自然弱光照下培养。  相似文献   

16.
牡丹连作障碍严重危害牡丹的生长发育,其形成原因复杂,最新研究显示,牡丹连作障碍与根际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牡丹与根际微生物互作的研究成果,对牡丹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牡丹与根际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牡丹连作障碍与根际微生物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了今后牡丹根际微生物方面需要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以期从根际微生物种群动态变化的角度认识牡丹连作障碍的原因并为其防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防褐剂对牡丹组培褐化发生、组培苗生长和增殖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牡丹组培中褐化现象的发生,影响了组培苗的生长、增殖和组培过程的进行。该文研究了活性炭、硝酸银、PVPP和维生素C 4种防褐剂对牡丹品种‘乌龙捧盛’组培中褐化控制的作用及对组培苗生长和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褐化集中发生在转接后4d内。活性炭能有效控制褐化,但长时间处理会抑制组培苗的生长和增殖;继代培养初期在含活性炭2.0 g/L的培养基中进行4 d短期处理,不仅能有效控制褐化,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组培苗的生长和增殖。硝酸银1.0~8.0 mg/L能明显减轻褐化,其中2.0 mg/L的效果最好并能显著促进增殖;8.0 mg/L时组培苗生长量最大。PVPP能部分控制褐化,1.0 g/L效果较好;低浓度的PVPP促进组培苗生长,高浓度时促进增殖。维生素C控制褐化的效果不佳,且易导致组培苗玻璃化。综合分析认为:牡丹品种‘乌龙捧盛’继代转接时,先在添加活性炭2.0 g/L的培养基中培养4 d,然后转入不含活性炭的培养基中,能有效控制褐化和避免活性炭对生长和增殖的负面影响;在培养基中加入硝酸银2.0 mg/L,能在有效控制褐化的同时,促进组培苗生长与增殖,推荐在牡丹组培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简要概述了牡丹(丹皮)常见病害的症状、病原及发生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牡丹鲜切花采后衰老机理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牡丹切花采后衰老与内源激素、膜稳定性、大分子物质、水分平衡、呼吸代谢的关系,探讨了目前牡丹切花采后衰老机理和保鲜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牡丹切花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牡丹、芍药繁殖与育种研究现状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该文综述了国内外牡丹、芍药的繁殖与育种研究现状 ,概括了从传统繁殖方式到现代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 ,以及在引种和杂交育种方面的研究情况 .针对我国牡丹、芍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