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国际农业合作的发展,无论是农业口译还是农业笔译翻译都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通过分析波斯盖特(J.P.Postgate)的后瞻式(retrospective)和前瞻式(prospective)翻译理论,将其与农业翻译过程相结合,采用理解-表达-校验的手法,充分考虑原作者、原作,译者、读者,力求使用平稳的语言,借用译者和学者的桥梁作用,使原作顺利完成到译作的过渡与翻译。  相似文献   

2.
在外交活动中,翻译是外交的桥梁,而幽默语言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和策略,所以对外交往中英汉幽默语言的翻译也就成为尤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本文以外交活动形式中的公共外交为主,对幽默语言的翻译案例及对应翻译策略进行探究,希望这种探究对该领域以及英语爱好者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翻译与文化背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除了要通晓两国的语言之外 ,还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本文试从文化传统、生产劳动和自然环境三方面分析文化背景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思想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达出来的活动。翻译过程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过程。它包含有理解与表达两个基本环节。理解是表达的基础 ,表达是理解的表现形式。本文从理解语言现象、了解背景知识、分析逻辑关系及具体语境等四个方面探讨正确理解原文对确切表达的重要性 ,并提出相应的表达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文学翻译是一门崇高而艰巨的事业。有人把翻译比喻成如履薄冰,非常形象地反映出了它的艰难。翻译家们翻译时必须小心谨慎,反复琢磨,否则稍一疏忽就会出差错,违背原作意思。尽管人们都认识到,翻译应尽可能地准确、忠实地传达原文意思,但误译的情况仍比比皆是。以致日本学者河盛好藏断言:“没有误译的译文是根本不存在的。”他甚至引述另一位日本学者的话说:“翻译作品中肯定有误译存在,这如同空气中包含氧气一样。”总的说来,误译可以分为由于译者的目的语语言功底薄弱造成的误译和创造性误译两种,前者又可以细分为文化误译和语言层面的误译…  相似文献   

6.
成语、典故作为语言化的一种特殊现象在语言世界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分析了若干学生的翻译例句,提出英语成语、谚语翻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节律的视角探讨科技翻译,借鉴言语-语言二分法,将英汉科技翻译中的节律进一步区分为言语节律和语言节律.言语节律包含科技英语的基本节律特征与作者的个人节律风格,语言节律主要体现为汉语趋偶求双的音步特性,整齐对称的音顿特性,以及长短交替的音列特性.翻译时应最大限度地再现言语节律并灵活巧妙地运用语言节律.  相似文献   

8.
随着翻译活动的不断发展,译者的翻译能力成为翻译研究中的重要话题.译者翻译能力的重点是分析原文并重建原文功能的一种能力.这要求译者自身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和翻译实践能力,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创造能力等.译者能力是一种职业能力,是翻译能力的核心.在多媒体网络翻译的环境下,网络技术在翻译活动中已得到广泛的使用,新的翻译方式突破了传统翻译模式,为翻译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这一网络技术环境下,如何有效提高译者的翻译水平,成为翻译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多媒体网络翻译的创新性和局限性,并对如何在多媒体网络翻译中对译者能力进行培养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法律文化孕育和造就了法律语言, 法律语言是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英汉法律语言表达、体现、象征着各自民族的文化与法律文化现实。在习得一般法律语言的同时也习得法律文化。因此, 在进行法律翻译时应兼顾语言转换和文化转换。  相似文献   

10.
马冬梅 《甘肃农业》2006,(9):242-243
许多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试图用语言学的观点来解释翻译研究中的一系列主要问题,形成了翻译理论的语言学派。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派从二十世纪后半叶开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对翻译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根据其关注焦点的不同,把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派分为三个阶段即句法阶段、语义阶段和语用阶段,并探讨了这三个阶段的翻译研究方法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杨桂兰 《吉林农业》2013,(3):304-304
文化的传播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在对语言进行研究分析的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和认识语言所处的文化环境。因此,翻译工作是两种文化交流接触的重要环节,由于受到两种不同文化的影响,在进行翻译工作中往往会出现情感方面的忽视和认识不足,进而导致翻译中出现了情感的丢失现象。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我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和深入,对“语言+”的复合型翻译人才的需要越来越迫切,这也给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将从关联认知语境出发,探讨农业类院校笔译教学设计,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培养语言能力高、农业类专业知识丰富的复合性翻译人才。  相似文献   

13.
语用学理论,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重在探究用语本身的意义所在,也就是话语者的表现意图,翻译则是对具体语言的转化,关注具体语境下的语言含义,二者中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实践中都具又重要的意义。随着学科的不断深入融合,二者之间的跨学科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要跳出单一理论翻译单一文本的状态,就要构建语用学的翻译观,并以此为指导,建构一种翻译理论体系。本文立足于语用学翻译观,通过对两种概念的解读和分析,提出语用学翻译观对于翻译实践的指导意见与建议,力求推进实践翻译工作与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4.
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信息转换的文化活动,而且是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意识形态以不同的语言形式隐藏在语篇之中,以各种隐蔽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作者写作、译者翻译以及读者解读文本。本文拟以批评语言学为主要方法论,强调翻译中语言分析和社会分析相结合的重要性,同时主张翻译研究应以语篇为单位,特别注意考察作者、译者、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三元关系及其在意识形态的建构、解构、重建和解读过程中的作用,以便弄清翻译的本质并有效地解释那些"不忠"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研究语境与翻译应立足语言本身。翻译时.首先要注意句子的语义内客。其次是句子在各言语情景下的运用。本文主要以语言语境构成的各要素为基点。分析和例证了语言语境对翻译择词的影响和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通过对决定语言意义的具体语言环境,即直接语言环境、间接语言环境及语言所蕴含的文化背景等三个方面进行全而的剖析,以期寻求如何正确地理解原文的含义以及如何把原文的含义在译文中巧妙体现出来的应对策略,并因此强调说明语境对翻译选词的重要影响和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品牌的翻译,既是从一种语言到另外一种语言的转换,也是文化的传递。从顺应论的视角出发,从语境顺应和语言结构顺应两个层面对食品品牌翻译进行举例与分析,从而指出品牌翻译是一个不断选择与顺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的争论由来已久。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英美文化"向全球扩张、渗透,英语作为强势语言,已经成为"世界语",许多民族语言受英语的异化和影响巨大,有的甚至有消亡的危险。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面对全球化,如何保护文化的多样性,维护本国语言的纯洁性,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尤其是在翻译中,如何采取恰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英语汉译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具体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帮助学生提高语言分析能力以及传授一些必要的翻译技巧等。  相似文献   

20.
翻译是一项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转换过程,而且是反映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转换过程。在英语和汉语的互译过程中,初学者总是感觉找不到恰如其分的表达方式,不能自如地把其中一种语言翻译成地道纯正的另一种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