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义词语用充实的研究是词汇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多义词义项的确定是在具体的语境下实现的。笔者基于 Blutner 和 Wilson 词汇语用学理论,探讨了英汉多义词的选择和理解,发现多义词的本质是经过语用充实之后,其原型意义在一定语境下的收缩和扩充,以期表明词汇语用学和一词多义现象之间的互补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拟从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语用学的视角,纵观国内外学者对词汇习得理论的研究,分析如何在非真实语境下发展学习者的词汇输出能力,拓展有待被激活的词汇语用-语义功能,解析语言输出的推导模式,分析词汇知识的内化过程,结合母语词汇习得和二语习得的心理词汇特征及语用方面的交互作用,从学习者的愉悦感和趣味性为起点,提高使用英语词汇输出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语用预设是指说话人对言语语境所做的设想。利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对广告中的语用预设进行分析,探索借助语用学理论对广告创作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广告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关联理论认为, 要正确理解自然语言就要通过语境来寻找关联, 翻译中为达到语用等效, 其前提正是正确地理解自然语言。因此, 关联理论就成为当前指导语用翻译的新论。通过关联理论可以解释翻译中一些特殊现象: 如词汇空缺、词汇增补、文化缺损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传统翻译活动进行了回顾,指出其理论基础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对翻译的理解与表达活动进行了新的阐述,认为翻译理解实际上是译者对自身认知语境的搜索过程,翻译的表达是基于对读者认知语境的预测的交际策略的选择,并受原作者认知语境的制约。本文对翻译中的基本问题如直译或意译问题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西方语言学家Sperber和Wilson从认知角度提出的著名语用学理论.他们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一推理的过程.关联理论的核心是寻求最佳关联.Sperber和Wilson(1986)认为,人类的认知靠的是关联(relevance-oriented):关联是指人们理解话语过程中,在新出现的信息(newly-presented information)与语境假设之间寻求关联时的认知与推理过程.最佳关联性则是指话语使用者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语言学家感兴趣的言语行为理论中“以言行事”的行为用意,即语用学上的“言外之力”。指出言外之力的语用翻译应充分考虑语境采取适当的方法,表达原文的语用用意。  相似文献   

8.
运用词义关系理论,对农科类英语作文资源库中大量的语言材料进行分析对比,指出隐藏于汉英2种语言背后的美学观念差异,语义次范畴组合差异以及文化意蕴差异,是造成英、汉语中词汇搭配差异的三大因素。词汇的搭配不是词汇的简单聚合,而是词汇间语段间的语义选择以及纵聚合与横组合关系的建构的结果。掌握词汇搭配的关键首先是把词汇知识转变成心理词汇知识,其次是激活和扩展心理词汇知识语义网络。  相似文献   

9.
在语用化理论框架下,依托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古代汉语语料库,考察历时视角下"我看"演变为语用标记语的历史过程。结果显示,"我看"在历时维度上经历了充分的泛化过程,语用化程度较深。从语用理据来说,"我看"演变为语用标记语可以归因于人际关系管理理论,在构建和提升和谐的人际关系方面发挥润滑剂的作用。其建构的主要语用身份建构与人际功能相对应。语用身份的研究路径,对词汇—语用学研究和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修辞是语用词义生成的途径之一,两者有共同的思维、心理基础,词义通过修辞手法在语境中获得修辞变体,词义的修辞变体可以在原词义基础上发生临时变化而形成语用词义。修辞联想指以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作为引申理据的语用词义引申方式,包括比喻联想、借代联想、双关联想、反语联想、比拟联系和象征联想等。  相似文献   

11.
传统词汇语义研究将词义扩展的原因更多地归咎于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是词义变化的重要因素,但它们只是外部因素。词汇语义认知研究认为,词汇在很大程度上是有理据的,而不是任意性的,也不可能独立于人类的认知和体验之外。词义发展和变化的内因来源于人类的认知思维,概念转喻是词汇意义扩展的认知机制之一。概念转喻涉及的是“邻近”和“突显”原则,“邻近”常常引发词义的转移,“突显”则会引起词义的扩大或缩小。  相似文献   

12.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极具语用价值 ,但亦存在一定局限性。关联理论能有效阐释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解过程和心理机制。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之间的信息差 ,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之间的平衡度 ,尤其是认知语境的补足与扩充是理解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词汇知识框架理论和层面分析方法探讨了英语词汇知识所涉及的内容。根据国内一些学者实证研究的结果和教学实践,确定了英语词汇深度习得的主要对象为英语核心词汇,主要内容为多义词不同词义之间的联系,半开放型搭配和词与词之间的各种关系。提出了如下学习策略:围绕核心词义构建多义词家谱,用组块法学习半开放型搭配,学习者应参与构建词汇语义网络。  相似文献   

14.
杨宁 《甘肃农业》2006,(7):234-235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语意层面上的语用含义的话语理解是其难点之所在。本文通过介绍语用学中的会话含义理论和合作原则,指出会话含义理论有助于语境中话语意图的正确理解。分析该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以期提高师生的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语"喝假酒"衍生流行构式"我可能V了假N"是时下高频出现的网络流行构式。本文在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借助构式主义研究方法,从句法形式、语义解读和语用特征三个层面对该构式进行深入的认知分析。列举了该构式的承继层级,解读了构式核心语义特征,探讨了构式使用时所处的三个认知语境。此研究旨在增强人们对网络传播领域语言的认知与关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将语义框架引入二语词汇习得中,分析了二语词汇习得的两个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提出了不同的学习策略。学习者可以通过对语义框架的区分、重构和新建,全面准确把握词义,提高词汇习得水平。  相似文献   

17.
语用学的理论框架为推导话语的语用意义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本文在探讨语用学中的语用前提基础上,结合实例的验证,分析语用意义的推导及其在译语中的再现。结论认为,翻译是一个原作者—译者、译者—译语受众间双重的语言交际行为,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传达话语的语用意义,确保等值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语用指示词是语用学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将介绍语用指示词的定义,语境与语用指示词的密切联系,主要分析了人称指示,时间指示,地点指示的对比,介绍了指示词语的指示用法和非指示用法,进一步了解维汉语中指示词的用法以及指示现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朱亚平 《河南农业》2012,(12):60+64
语义变异是池莉小说语言词语变异的一种手段,本文从词义包含的三个方面——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对池莉小说中词语的语义变异进行研究,以拓宽池莉小说语言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词语内涵丰富,翻译时极大地考验着译者的语境认知能力。语用学主要研究语境中的意义,而语境是翻译中理解和表达的基础,因而语用与翻译的联姻可以使翻译研究获得启示与解释力。从这个意义上说,Verschueren的语用顺应论为其翻译活动提供了一个极其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