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成为学校、社会乃至国家的重要课题。在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背景下,大学生这一群体对于就业创业的意识有了新的高度,但是对于就业创业的能力,还有待于加强。在这样的前提下,协同创新对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来说显得十分重要。就大学生就业创业协同创新机制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大学生创业与所学专业结合,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及其利弊。利用所取得的专业优势带动大学生就业创业,从栽培、生产、加工到果品零售各个方面,都是好的创业出发点。通过立足园艺专业,将园艺科技创新基础与大学生实践和创新创业紧密结合,开辟"立足专业做实创新就业之路"的新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模式。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是社会极为关注的民生问题。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视域下,聚焦农科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探索培育农科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分析农科大学生创业就业现状出发,针对目前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不紧密的情况,提出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教育模式,并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教师项目培育和全真企业实践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福建自贸区的挂牌运营给大学生创业就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以福建省三所高水平建设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为对象,在调查、分析大学生依托自贸区进行创业就业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自贸区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从创业就业指导、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建设、自贸区宣传、大学生创业文化营造、融资渠道建设、大学生创业资金扶持等维度,就"自贸区时代"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人口众多,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关注。尤其是我国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严峻就业问题,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的在于激发全民的创新与创业,同样适用于大学生群体。大学生群体参与创新与创业,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水平,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毕业面临失业的就业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群体创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到其在内部与外部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此提出解决对策,为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的就业择业问题一直是各高校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社会就业竞争越加激烈,社会就业形势却连年不见好转,所以大学生创业成为改变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促进社会发展关键的一环。国家当此情景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两创"背景下,各个高校也在积极配合,进行大学生创业对策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国高等院校不断扩招,近些年,大学生涌入社会就业达到了高峰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面对高校毕业生源源不断涌入社会寻找工作的现状,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以"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创业能力"、"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创业中离不开创新"等。在党中央和国家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号召引领下,全国各地不断出台制定多项优惠和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校内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是一种立足于高等院校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融合发展,既减轻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又帮助乡村解决当下较为关键的"三农"问题。本文讨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的意义所在,在总结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劣势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解决当代教育与经济对人才需求矛盾的必要途径,是适应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缓解全社会就业压力向"以创业促就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文章从把握理念、全面提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五个认识"入手,以牡丹江师范学院为例,通过实践探索,提出落实"五个注重",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口号提出后,大学生群体作为未来的年轻一代,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创新创业受到的关注越来越高,所以很多高校开始逐渐对在校生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就业压力。所以,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断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方法,进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工作,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严峻的社会就业形势,高校共青团应发挥其应有的优势,辅助大学生更好的创新创业.本文对高校共青团在学生创新创业中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推动学生创新创业的途径,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率.  相似文献   

12.
依据对保定地区"90后"在校大学生网络创业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当前大学生网络创业意愿总体较强但成功案例较少。通过对制约大学生网上创业因素分析,提出"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强化网络创业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开展校园创业服务建设,搭建大学生网络创业平台;营造良好网络创业氛围,争取社会家庭大力支持"等4个方面推动在校大学生进行网络创业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稳定较快发展,随着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大学生创业、就业也成为新的热点问题。国家在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促进就业的基础上,也致力于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更多的政策和便捷渠道,帮助大学生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带动社会就业。但是如何更好地促进大学创新创业促进就业的进行,本文对于措施具体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运行压力叠加影响,打赢脱贫攻坚战、增补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以及疫情常态化下促进大学生就业,都亟需推动人才下乡、鼓励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本调研旨在掌握、梳理山东省大学生农村创业的现状和挑战,瞄准大学生农村创业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精准施策,以期破解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5.
《北京农业》2011,(35):12-14
<正>创业成为大学生就业之外的新兴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毕业后自主创业。大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这些都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其次选对项目也是大学生创业必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大学生就业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当前的创新创业环境,我国制定了诸多促创业、保就业的政策,通过各种渠道来保障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许多院校也相继迎来了创新创业教育热潮。然而,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及思想等因素的干扰,大学生自主创业率一直较低。本文从传统大学生就业培养模式着手,对其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创新创业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以期为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创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门路,越来越多的农村大学生选择毕业后回家自主创业。大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这些都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而选对项目也是农村大学生创业必备的条件,以避免进入创业误区。误区一:"猎奇式"创业以吸引眼球为目标,创业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到来,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缓解就业带来的压力。对于大学生来说,资金是启动创业项目的关键因素,创业贷款成为推动大学生进行创业的重要资金来源,但是以贷款创业存在诸多不确定风险,大学生有必要加强对于创业贷款的风险防范。本文首先分析大学生创业贷款的风险特征,然后分析大学生创业贷款存在风险的原因分析,最后尝试探索大学生创业贷款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屈松林 《乡村科技》2019,(11):37-38
新时期,我国大学生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国家层面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农村将迎来政策支持,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与就业的环境。构建大学生农村创业与就业能力模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升大学生的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构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分析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再次分析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模型构建,最后尝试探索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20.
《安徽农业科学》2019,(13):249-252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经济发展的动力已由投资、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2015年党中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更加强调城乡协同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每年毕业的广大农村籍大学生作为建设的主力军,可为农村发展提供知识型人才支撑,要想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好新农村,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为乡村振兴作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贡献。运用SWOT工具对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进行分析,旨在提升大学生的农村融入意识,提高创业就业成功率,纾解困扰返乡大学生创业就业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