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不同覆膜方式对甘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比较3种不同覆膜方式即黑膜、透明膜及不覆膜对甘薯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温湿度、孔隙度、甘薯地上部及地下部生长发育动态的影响,确定最佳的覆膜方式。结果表明,土壤孔隙度在覆膜与不覆膜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覆膜可以使土壤保持疏松透气,同时还可以起到增温保墒的作用,为甘薯膨大提供一个好的环境;相对于透明膜而言,覆黑膜可以将地温控制在更能适宜甘薯膨大的范围之内,抑制膜下的杂草生长。不同栽培方式对甘薯产量的影响依次为黑膜>透明膜>无膜。可见,在甘薯生长发育过程中,覆膜可以提高产量,并且覆黑膜比覆透明膜的效果更好,应当在甘薯栽培中推广黑膜覆盖技术。  相似文献   

2.
5种地膜覆盖对甘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特色优质鲜食甘薯品种普薯32为试材,采用5种不同地膜覆盖处理,以不覆膜为对照,探究不同地膜覆盖对甘薯产量以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能显著增加甘薯产量,较对照提高3.7%~23.7%.地膜覆盖提高了甘薯大多数种类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其中银色膜和降解黑膜优于其余几种地膜;另外,覆白膜更有利于粗蛋白合成,覆普通黑膜有利于提高甘薯维生素C和粗纤维含量,覆银色膜和降解黑膜则有利于总糖和淀粉的积累.此外,普通黑膜、降解黑膜和白膜促进了β-胡萝卜素的合成.综上,地膜覆盖能够提高甘薯产量和商品率,以银色膜覆盖增产效应最高;而不同覆膜方式对甘薯营养品质的影响差异较大.因此,生产中可根据栽培目标而选择不同的覆膜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覆膜对甘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覆盖黑膜、白膜对甘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生产提供指导.[方法]于2011年3~10月在贵州省清镇市站街镇杉树村朱兵责任田进行甘薯地膜覆盖栽培试验,试验设覆盖黑膜、透明膜和不覆膜(CK)3个处理,比较覆膜对甘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覆盖黑膜处理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比对照分别增产202%和79%,覆盖白膜处理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分别比对照增产185%和50%,黑膜比白膜处理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分别增产6%和19.6%.覆膜条件下甘薯各器官的干率变化不明显;不同覆膜方式及对照的T/R比值均下降,但覆膜的T/R仍较对照大;覆盖黑膜条件下,甘薯生长前期日鲜重增长速率均比其他两种处理方式快.[结论]覆膜处理甘薯叶片、叶柄、茎蔓、块根的鲜重均比不覆膜明显增加,尤其黑膜覆盖处理下,甘薯各项指标增加明显,黑膜处理下甘薯块根产量增产79%.覆盖栽培是一项投入少、效益高的技术措施,可在贵州省甘薯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四川丘陵地区利用透明膜、黑膜覆盖进行甘薯栽培,在甘薯的整个生育时期,分别对010、1020、20 3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变化进行实时监测。结果显示,透明膜和黑膜覆盖的平均含水量均比对照低10%以上,雨后的土壤含水量也比对照低10%左右。对分布整个生育的50 d的土壤温度的检测结果表明,透明膜覆盖的处理比对照的平均土温高1℃,黑膜覆盖处理比对照高1.8℃;在08:00—14:00,透明膜和黑膜覆盖处理010 cm土层的温度变化幅度较对照高20%以上,1020 cm土层以黑膜覆盖的温度变化幅度最大,其次为透明膜覆盖。而对照1030 cm土层的温度变化幅度最小。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在春季雨水较多的年份可以通过增加地表径流的方式有效降低土壤含水量;地膜覆盖,特别是黑膜覆盖,在08:00—14:00能有效提高030 cm土层的土壤温度,有利于甘薯根系的早期发育,促进甘薯植株的生长,有利于产量提高和提前收获。  相似文献   

5.
甘薯垄作覆膜的增温保墒效果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6,(4):494-497
以淀粉型甘薯品种晋甘薯5号为供试材料,设置不覆膜(CK)、栽前白膜、栽后白膜、栽前黑膜4个处理,研究垄作覆膜对土壤水热状况及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方式的垄作覆膜都有较好的提温、保墒作用,栽后30 d内,在5~10 cm表土层,栽后白膜处理增温效果显著,在15~20 cm土层,栽前黑膜增温效果最佳;栽前黑膜处理较其他处理保水效果显著,土壤容重也显著降低;地膜覆盖增加了单株结薯数和单薯种,最终显著提高了产量,鲜薯增产幅度在28.26%~35.89%。  相似文献   

6.
覆膜栽培对甘薯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黑色膜、透明膜和露地3种甘薯栽培方式,研究覆膜栽培对甘薯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前期增温保温作用显著,5~15 cm地温平均比露地提高3.8~4.9 ℃;覆膜提墒保墒作用以10 cm处效果最佳,黑色膜保水效果优于透明膜;地膜覆盖促进了甘薯早期生长发育,早缓苗3 d,分枝提前2~3 d,封垄提前3~4 d,栽插后50 d叶面积系数比露地提高,50~90 d甘薯下部单株日生长量黑色膜为18.8 g,透明膜为16.1 g;覆膜后,光合物质能较快地分配到地下部,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透明膜与黑色膜覆盖比露地栽培分别增产21.2%、26.0%,大中薯率均约比露地高11.0%。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不同除草剂和地膜覆盖对甘薯田间杂草防控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50%乙草胺乳油、黑膜)杂草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最好,T1处理(33%二甲戊乐灵乳油、黑膜)和T4处理(33%二甲戊乐灵乳油、透明膜)显著低于其他处理,33%二甲戊乐灵乳油除草效果不佳;T5处理(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透明膜)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及商品薯率最高,除草剂与地膜覆盖对甘薯产量形成因素有极显著的互作效应。生产上应选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配套透明膜使用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不同栽培方式对红芪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红芪白膜覆盖侧沟栽、黑膜覆盖侧沟栽、白膜覆盖垄栽、黑膜覆盖垄栽、露地垄栽和露地平栽6种栽培方式对红芪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膜覆盖侧沟栽是红芪高产栽培的最佳方式,在此栽培方式下红芪综合性状最优,产量较露地平栽增产56.46%.  相似文献   

9.
白膜覆盖侧沟栽、黑膜覆盖侧沟栽、白膜覆盖平栽、黑膜覆盖平栽和露地平栽5种栽培方式对藏木香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黑膜覆盖侧沟栽产量最高、品质最优,且水分利用效率最大,且产量较露地平栽极显著地提高了33.19%,生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38.03%和31.87%.因此黑膜覆...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粤西地区甘薯生产的实际情况,总结了一套秋冬甘薯轻简高效生产技术,该技术通过采用深耕高垄、足施基肥、地膜覆盖、膜下透管、肥水一体等措施规范甘薯栽培管理,可实现节本增产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地膜覆盖对渭北台塬土壤水热环境及作物经济效益的影响,以甘薯品种‘济薯26’作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全生物降解黑色地膜(M1)、全生物降解透明地膜(M2)和普通聚乙烯透明地膜(M3) 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甘薯全生育期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甘薯产后经济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甘薯生长前期,M2和M3处理下土壤温度高于M1,随着甘薯生长时间增加,M3处理下土壤温度高于M1和M2处理。甘薯全生育期,M3处理下土壤温度平均值较M1和M2处理分别高0.19℃和0.51℃。覆膜处理对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效果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弱。甘薯全生育期,M1和M2处理下土壤水分较M3处理分别降低0.67%和2.23%。M2处理下甘薯产量、商品率和总收入最高,其投入产出比最低,经济效益最佳。综上所述,考虑到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长期应用对农田生态环境和耕地土壤质量的影响,结合不同地膜覆盖对增温、保墒和投入产出比的影响,全生物降解地膜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以M2处理经济效益最佳,适宜在该地区持续应用。  相似文献   

12.
鲁南丘陵地区甘薯地膜覆盖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南丘陵地区甘薯黑色地膜、透明地膜及不覆膜栽培效果显示:覆盖黑色地膜,鲜薯及薯干产量比对照分别增产19.98%和15.51%,大中薯率比对照高6.21个百分点,每公顷纯收入比不覆膜增收5 520.0元;覆盖透明地膜,鲜薯及薯干产量比对照分别增产19.51%和13.12%,大中薯率比对照高7.00个百分点,每公顷纯收入比不覆膜增收5 203.5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求不同颜色地膜和种植密度对东北雨养区春玉米田间地温、耗水量、产量和降水利用效率的影响,进一步挖掘旱作雨养玉米水分生产潜力。【方法】 2016—2018年开展了3种覆盖处理(裸地、透明地膜覆盖和黑色地膜覆盖)和3种种植密度(60 000、75 000和90 000株/hm 2)的栽培试验,定位监测0—25 cm土壤耕层温度和0—120 cm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结合作物产量分析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结果】 在生育前期,透明地膜覆盖处理土壤耕层积温显著高于黑色地膜覆盖处理,黑色地膜覆盖处理土壤耕层积温显著高于裸地处理;种植密度的增加使得玉米拔节期以后的土壤耕层积温下降;从全生育期耗水量看,黑色地膜和透明地膜覆盖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低于裸地处理;无论在平水年还是枯水年,玉米耗水量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黑色地膜覆盖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平均较透明地膜分别高4.3%和4.6%,较裸地分别高9.2%和13.3%;在相同覆盖处理下,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高密度处理下,地膜覆盖明显提高经济效益,黑色地膜覆盖平均比透明地膜覆盖获得的利润多807.82元/hm 2【结论】 黑色地膜覆盖结合高密度(90 000株/hm 2)栽培模式,在保证玉米高产的基础上,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高,本研究可为东北雨养旱作玉米进一步挖掘降水生产潜力及增产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合理推广广西冬种马铃薯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晚熟马铃薯品种丽薯6号为试验材料,设黑膜覆盖、稻草覆盖和常规种植(对照)3种栽培模式,测定不同栽培模式下土壤的水含量、容重、孔隙度及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同时观察测定马铃薯主要农艺性状,并测定马铃薯发棵期的叶片生理指标和成熟期的块茎品质.[结果]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黑膜覆盖和稻草覆盖栽培模式均可提高土壤水含量和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和固相比例,同时可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株高、茎粗和主茎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下同),但黑膜覆盖模式可显著增加马铃薯的单株块茎数、单株块茎质量和大薯质量(P<0.05,下同),降低青头薯质量,从而提高马铃薯的商品薯率和产量,其商品薯率和产量较常规种植模式分别极显著提高11.26%和26.67%(P<0.01).不同栽培模式对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及块茎干物质、淀粉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但黑膜覆盖模式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块茎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模式.[结论]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黑膜覆盖和稻草覆盖栽培模式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及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方面效果明显,其中以黑膜覆盖栽培模式的效果较优,适合在广西冬种马铃薯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江西省红壤旱地上地膜覆盖对赣薯2号外观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能明显提高赣薯2号的鲜薯产量,白膜、黑膜覆盖的鲜薯产量分别为51475.7、51976.0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7.7%、18.9%,均达极显著水平;覆膜处理赣薯2号的还苗期、分枝期、封垄期均较对照早2~3 d;白膜、黑膜覆盖的薯块单株中薯数分别为3.0、3.2个/株,中薯率分别为46.9%、50.8%,分别较对照增加9.0、12.9个百分点,此外地膜覆盖薯块的外观品质明显好于对照。  相似文献   

16.
在冬闲稻田用白膜覆盖、白膜膜上覆土(简称白膜覆土)、黑膜覆盖、黑膜膜上覆土(简称黑膜覆土)、稻草覆盖等5种覆盖方式栽培马铃薯‘兴佳2号’,分析覆盖方式对马铃薯出苗、生长势、产量和马铃薯块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覆盖栽培方式出苗均比裸地(对照)早,其中白膜覆盖出苗最早,比对照早17 d;与对照相比,各覆盖栽培方式的植株株高、SPAD值和主茎数增加;块茎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其中白膜覆盖产量最高,为34.87 t/hm2,显著高于白膜覆土的,但黑膜覆盖与黑膜覆土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不同覆盖方式的马铃薯块茎干物质含量为15.46%~16.74%;黑膜覆土的绿薯率最低,为2.56%;各覆盖方式的马铃薯龙葵素含量4.65~9.76 mg/100 g,其中黑膜覆盖的最低;块茎镉含量在0.029~0.042 mg/kg,白膜覆盖的最高。综合来看,黑膜覆盖及黑膜覆土的产量较高,且绿薯率、龙葵素含量低、块茎镉含量不超标,较适合冬闲田早春马铃薯栽培。  相似文献   

17.
以多个由不同生产原料制备的、降解路径不完全相同的可降解地膜在甘薯上覆膜试验,通过测定覆膜后土壤及膜内外温湿度差异、PE基可降解地膜覆盖甘薯在前后期的拉伸强度变化、对甘薯产量及产品质量的影响,验证生物可降解地膜在皖北甘薯生产上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几种可降解地膜能够达到与常规地膜相同的增温、保墒、抑制杂草的农艺效果;几种处理均较对照增产22%以上,在薯块膨大期遇连阴雨等较极端天气下,能够显著避减因未能及时揭膜所造成的幼嫩薯块腐烂;几种地膜能够有效适期降解,对下茬农事操作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改良荒漠化退化草原的效果,以期为扩大该技术的应用领域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贮备。[方法]在宁夏盐池荒漠化退化草原中采用常规方法补播丛生禾本科牧草,并对其进行起垄覆黑膜、起垄覆透明膜、起垄不覆膜和不起垄不覆膜平播的4种保育处理,通过分析各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及其对补播苗生长的影响,寻找最优处理方式。[结果]从7月到11月起垄覆黑膜、起垄覆透明膜、起垄不覆膜和平播4个处理的土壤平均含水率分别为9.88%、9.24%、8.75%和8.13%,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补播牧草的成活率分别是96.2%、93.4%、45.6%和28.3%,覆膜相对不覆膜成活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以覆黑膜具有较大优势,其垄顶土壤含水率有"削峰填谷"的缓冲作用,覆黑膜土壤水分含量比平种提高了21.5%,且对于1m以下土壤的水分补充量也是最大的。覆膜虽然增加了费用,但从总体效益分析,利润高于不覆膜。[结论]该研究为起垄覆黑膜技术在荒漠化退化的草原补播改良中的推广应用奠定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