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品种选择及环境要求适合河北地区栽培的品种主要是北方高丛蓝莓和半高丛蓝莓,生态条件要求阳光充足,土壤疏松,土层深厚,通气良好;土壤排水性好,湿润但不积水,土壤pH值在4.0-5.5之间,根际土壤有机质应大于5%。二、栽植技术1、土壤改良为达到蓝莓的生长环境要求,首先要改变土壤pH值,选用草炭土、沙子及牛羊粪等基质土,配比为1:1:1。当土壤pH值大于5.5时,应使用氨基  相似文献   

2.
秋季模拟酸雨对鸡爪槭叶片呈色相关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去离子水为对照探讨秋季不同pH值(pH 5.0、pH 4.0、pH 3.0、pH 2.0)的模拟酸雨对2年生盆栽鸡爪槭叶片呈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拟酸雨胁迫后时间的延长,叶片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花色素苷含量与花色素苷/叶绿素逐渐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其中pH 5.0模拟酸雨处理的植株在试验过程中叶绿素a/b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花色素苷含量、细胞汁液pH值相对较高,叶片脱落率较低,伤害指数较小,且落叶期推迟;而pH≤3.0模拟酸雨处理植株的色泽虽也较鲜艳,但叶片脱落率较高,观赏价值丧失。因此,秋季喷施pH 5.0的模拟酸雨可提高鸡爪槭的观赏效果,且能延长观赏期。  相似文献   

3.
氧化还原物质对荔枝果皮花色素苷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氧化剂和还原剂对离体荔枝果皮色素苷颜色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剂可显著促进荔枝果皮花色素苷的降解,花色素苷由红色迅速变为褐色,当pH值升高时,这种作用更显,还原剂不能抵消氧化剂的破坏作用,反而促进花色素苷的降解,导致花色素苷褪色,Na2S2O7可提高花色素苷的稳定性,形成花色素苷SO^-3复合物,可见,荔枝采用后果皮累积的活性氧对花色素苷的降解作用可能与果皮褐变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乌饭树和蓝莓对不同土壤pH值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砂培法,研究3种不同的土壤pH值(4.2、5.2和6.2)对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和兔眼蓝莓(Vaccinium ashei Reade)品种"灿烂"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乌饭树和蓝莓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均在土壤pH 6.2时最低,而其生物量与根系活力分别在pH 5.2和pH 4.2时最高。乌饭树和蓝莓根和叶部的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在pH 6.2时最高,分别在pH 5.2和pH 4.2时最低。在土壤pH 5.2时,乌饭树的根、茎、叶中P、Fe和Zn含量较高;当土壤pH 4.2时,蓝莓根部P和Fe含量、茎部Fe含量及叶部Fe和Zn含量均相对较高。乌饭树和蓝莓根或叶的POD和CAT活性及MDA含量均在pH 6.2时最高,而其最低值分别出现在pH5.2和pH 4.2时。综上,乌饭树和蓝莓分别在土壤pH 5.2和pH 4.2时生长最好,pH 6.2的土壤环境对二者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尤其以蓝莓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土壤pH对蓝莓生长的影响机理及应对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莓栽培条件相对严格,尤其是对土壤pH值的要求。我国土壤pH值普遍在5.5以上,pH胁迫成为蓝莓栽培的主要问题。综述了土壤pH对蓝莓生长的影响机理,以及调节土壤pH的方法,并提出提高蓝莓对土壤pH胁迫适应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土壤环境对蓝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环境是蓝莓栽培中极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尤其土壤pH值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更是蓝莓栽培成功的关键因素,综合有关文献,深入探讨土壤pH值及有机质含量对蓝莓生长的影响,以对蓝莓栽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作为全球蓝莓栽培和生产主要阵地之一,蓝莓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蓝莓为喜酸性植物,对土壤环境要求苛刻,土壤pH值是影响蓝莓栽培的关键因素.本文介绍了蓝莓对土壤pH值的适应特性,并对相关蓝莓品种适宜的土壤pH值范围进行了归纳;同时,概述了土壤pH值对蓝莓生长发育、果实产量、品质与生理代谢特性(光合作用、细胞膜透性、渗透调节...  相似文献   

8.
蓝莓浆果因富含花色素苷而呈现蓝色或红色,具有较高的食用保健价值与商品价值,近几年受到广泛关注。从花色素苷的结构与性质、花色素苷生物合成的结构基因与调控基因以及光照调控花色素苷生物合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展望了蓝莓花色素苷合成及其调控研究。  相似文献   

9.
植物花色素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色素苷是植物在自然界的主要色彩表达物质,其代谢及稳定性易受外界环境因子、外源化学物质的影响,或者参与植物内部生理生化过程影响花色素的代谢稳定性和呈色表现。搞清不同环境因子对植物花色素苷代谢机制、和呈色影响的差异,是促进制定植物器官花色素苷稳定性和色彩有效表达管理的科学基础。笔者阐述花色素苷结构、性质的基础上,综述了光、温度、水分、酸碱影响等有关环境因子和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矿质元素等外源化学物质以及糖对植物花色素苷积累、含量变化以及稳定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分析归纳了该领域尚待解决的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希望对有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花色素苷是植物呈现彩色的主要色素,综述了光照、温度、pH值和外施外源物质等环境因子对植物叶片花色素苷合成的影响,以及环境变化对花色素苷合成途径中结构基因的影响,并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运用液质联用仪(HPLC-MS)和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DAD)对"法兰地"草莓果实中的花色素苷的种类进行鉴定,并进一步对纯化后的"法兰地"草莓果实花色素苷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草莓果实中主要的花色素苷是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天竺葵素-3-葡萄糖苷、天竺葵素-3-芸香糖苷和天竺葵素-丙二酰葡萄糖苷。草莓果实花色素苷对高温敏感,当贮藏温度高于40℃时,其降解速率迅速增加。不同光质条件下草莓果实花色素苷所表现的稳定性有所不同,其中,在红光条件下草莓果实花色素苷最稳定,其次是黄光和绿光,白光条件下稳定性最差。草莓果实花色素苷在pH 1.0~6.0能保持稳定。添加5%的单糖或有机酸对草莓果实花色素苷的稳定性无显著影响,添加10%的单糖或有机酸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草莓果实花色素苷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用酸碱滴定曲线拟合参数表征土壤对酸缓冲能力的新方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以太湖地区3种对酸缓冲能力不同的水稻土(黄泥土、白土和乌泥土)为供试土壤,以不同pH值(pH为5.6,4.0,3.0,2.0)的模拟酸雨淋溶,研究模拟酸化条件下土壤酸碱缓冲能力的变化。根据酸碱滴定曲线,进行统计分析和数学拟合,提出以酸碱滴定曲线拟合方程的斜率表征土壤酸缓冲能力的新方法。结果表明,3种供试土壤酸碱的基础缓冲能力依次为黄泥土(β=3.25)、乌泥土(3.00)、白土(1.58);土壤酸碱滴定曲线在其突跃范围内,加酸的量与pH呈显著线性负相关;直线斜率b的绝对值用以定量土壤对酸碱缓冲能力,b的绝对值越大,土壤酸碱缓冲能力越差。K值用以定量说明土壤酸碱缓冲能力的变化,当K>100%时,K值越大,土壤酸缓冲能力降低越多;当K<100%时,K值越小,土壤酸碱缓冲能力增加越大;当K≈100%(≤±5%)时,可视为土壤酸碱缓冲能力无显著变化。因新方法的理论依据仍为酸碱滴定曲线的理论,所以仅适用于反应动力学上较快的阳离子交换反应,即土壤酸碱初级缓冲体系,不适用于原生矿物的风化的土壤酸碱次级缓冲体系。其结果为研究土壤酸碱缓冲能力的变化,乃至研究土壤环境质量变化提供了可靠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茶园土壤为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培养和田间改良试验,研究了茶园土壤pH对土壤中水溶态氟和交换态氟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模拟培养下,当土壤pH由4.0降至3.5时,土壤水溶态氟含量迅速升高,当pH值在4.0~5.0之间时,水溶态氟含量较为稳定,之后随着土壤pH升高水溶态氟含量增加;交换态氟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之大致相反,且pH对20~40 cm土层土壤有效氟的影响比0~20 cm土层显著,对水溶态氟的影响比交换态显著,在强酸性土壤条件下对有效氟含量的影响比酸性条件下显著。田间试验结果与之基本一致,以pH 5.0为基点,随土壤pH值的上升或下降,两层土壤水溶态氟含量均增加,其中pH值降低对土壤水溶态氟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4.
土壤pH对茶园土壤有效氟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茶园土壤为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培养和田间改良试验,研究了茶园土壤pH对土壤中水溶态氟和交换态氟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模拟培养下,当土壤pH由4.0降至3.5时,土壤水溶态氟含量迅速升高,当pH值在4.0~5.0之间时,水溶态氟含量较为稳定,之后随着土壤pH升高水溶态氟含量增加;交换态氟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之大致相反,且pH对20~40 cm土层土壤有效氟的影响比0~20 cm土层显著,对水溶态氟的影响比交换态显著,在强酸性土壤条件下对有效氟含量的影响比酸性条件下显著.田间试验结果与之基本一致,以pH 5.0为基点,随土壤pH值的上升或下降,两层土壤水溶态氟含量均增加,其中pH值降低对土壤水溶态氟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5.
紫叶风箱果叶片花色素苷的提取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提取溶剂和提取时间的实验,确定了紫叶风箱果(Physocarpus opulifolius ‘Diabolo')叶片花色素苷的最佳提取条件,即1%盐酸甲醇溶液,提取3~4h.此外,对花色素苷在不同pH值、光源、温度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H值可影响紫叶风箱果叶片花色素苷的稳定性,随着pH值的增...  相似文献   

16.
<正>一、蓝莓种植园的选择及定植1、园地种植前的选择及要求(1)土地条件种植蓝莓的土地宜选择土壤疏松、壤质或沙质、排水良好的地块,地形以平地和10度以下的缓坡度最为合适,忌用容易积水的低洼地。蓝莓适宜的土壤pH值为4~5.5,最适土壤pH值为4.0~4.8;土壤有机质含量8%~12%,至少不低于5%,土  相似文献   

17.
张冬梅  马晓  苏金乐  钱又宇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055-3056,3059
通过对挪威槭叶片花色素苷不同提取液、提取时间的研究,结果表明:1%盐酸乙醇和1%盐酸甲醇所提取的花色素苷含量明显高于0.1 mol/L盐酸提取的花色素苷含量;最佳的提取时间是5~6 h。通过对不同光源、温度、酸碱度对挪威槭叶片中花色素苷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挪威槭花色素苷对光强和温度比较敏感,低温黑暗条件能较好地保持花色素苷的稳定性;随着pH值的增加,花色素苷颜色由红变褐,花色素苷特征吸收峰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8.
该试验以6年生秋火焰银红槭(Acer×freemanii‘Sienna Glen’)容器苗为对象,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叶色参数(L*,a*,b*)、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对其在pH 8.36、8.04和7.62不同水平下叶色变化和生理表现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土壤pH对银红槭叶色变化的影响,以期为人工调控银红槭叶色表达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随着时间推移,3个处理银红槭的光合色素与花色素苷含量变化趋势不同。土壤pH 8.36下银红槭的叶绿素含量较高,叶片呈现绿色时间较长;pH 7.62下银红槭的花色素苷含量较高,叶色更加红艳。2)各个pH处理银红槭叶片a*均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花色素苷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P<0.05)。3)在一定范围内,银红槭叶片呈色随着土壤pH降低而愈发红艳,pH 7.62土壤利于银红槭的叶色表达。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番茄的营养品质和提高栽培番茄对环境的适应性,以野生型番茄为试验材料,比较了单色红光和单色蓝光对番茄幼苗花色素苷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色红光和蓝光都能显著提高番茄幼苗体内花色素苷的积累,但与红光相比,蓝光对于番茄幼苗花色素苷积累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由此得出,在番茄大棚栽培过程中,可以通过适当补充蓝光以提高番茄幼苗花色素苷含量从而提高番茄幼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0.
以5个彩叶杨树品种为试验材料,对花色素苷含量、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蔗糖含量以及花色素苷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探究低温及光照是否参与彩叶杨树叶片中花色素苷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低温引起彩叶杨树叶片内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花色素苷含量及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随着花色素苷含量的上升,叶片的抗氧化能力上升。花色素苷合成相关酶活性(PAL、CHI、DFR、UFGT)也呈不同程度的上升,引起花色素苷进一步合成积累;同时相对低温促进彩叶杨树花色素苷积累的反馈机制必须有光照参与,当进行低温完全遮光处理时,5个品种花色素苷含量下降至初始水平,蔗糖及可溶性糖含量大幅度下降,相关酶活性也下降至较低水平,重新通入光源后,均重新上升至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