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土坑,土洞活底简易中蜂箱活框饲养中蜂,可明显改善箱内生态环境,延迟分蜂热的发生,维持较大的群势,坑内饲养表明可提高产蜜量和蜂群造脾数,并且能有效地抑制巢虫等虫害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利用土坑,土洞活底简易中蜂箱活框饲养中蜂,可明显改善箱内生态环境,延迟分蜂热的发生维持较大的群势,坑内饲养表明可提高产蜜量和蜂群造脾数,并且能有效地抑制巢虫等虫害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正>1.用活框式蜂箱饲养中华蜜蜂活框式蜂箱饲养中蜂即土蜂洋养法,就是用饲养意蜂的方法来饲养中蜂,参照意蜂的蜂箱,选择适合中蜂饲养的蜂箱、巢框、巢脾等用具,将中蜂过箱到新蜂箱里,选择在晴天无风、室外温度不低于20℃的傍晚进行过箱。这种方法为转场放蜂、用机具取蜜、一年多次取蜜、开箱检查、蜂病防治等标准化、规模化饲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蜂是我国的优良蜂种,它的特点是善于采集零星分散蜜粉源,适宜定地饲养;嗅觉灵敏,飞翔速度快,容易躲过胡蜂的追捕;耐寒性较强,外界气温7℃仍能进行采集,出工早收工晚,每日外出采集时间比意蜂多1~3小时;抗螨能力也比意蜂强,能振翅抖掉大小蜂螨;适应能力强,中蜂经活框蜂箱长期驯养,性情比较温驯,外地引入能很快适应当地环境。但它分蜂性强;抗巢虫能力弱;一旦失王极易产生工蜂产卵;对囊状幼虫病的抵抗力亦差。过去,本地区中蜂由于囊状幼虫病的几次侵袭,蜂群损失惨重。宜  相似文献   

5.
把中蜂蜂群怎样引入到多层箱体饲养蜂箱内进行试养的过程,称为多层箱体饲养蜂群诱入,一般有蜂群过箱诱入和蜂群自然诱入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不同蜂箱类型对中华蜜蜂(中蜂)蜂蜜质量的影响,为生产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原始木桶、平箱和浅继箱3种类型蜂箱进行饲养,测定3种蜂箱饲养中蜂蜂蜜的理化性质、营养成分、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及农兽药残留量,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3种蜂箱饲养蜂蜜的水分、灰分、蔗糖含量、酸度、还原糖和淀粉酶活性等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但浅继箱饲养蜂蜜的淀粉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余2种类型蜂箱; 3种蜂箱饲养蜂蜜的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相互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浅继箱饲养其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均最高; 3种蜂箱饲养蜂蜜所含有毒有害物质均符合国标无公害蜂产品的标准,但浅继箱饲养的蜂蜜有毒有害物质铁的含量最低;不同蜂箱饲养的蜂蜜样品中均未检出六六六、滴滴涕和四环素族抗生素。【结论】3种蜂箱饲养中蜂均对其蜂蜜的营养成分及品质产生影响,以浅继箱饲养蜂蜜的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7.
春季蜂群管理,关键在于做好保温工作,充分利用早春蜜粉源,繁殖壮大蜂群,迎接主要蜜源油菜、紫云英流蜜期,做列繁殖、造脾、采蜜、分蜂四不误。1.早春检查立春后选暖和无风的中午将所有蜂群迅速全面检查一次,抽出多余空脾,使蜜蜂密集;清扫箱底蜡屑,减少巢虫挛生;缺蜜群立即补充喂饲;失王群合并到有王群。不足3框的弱群可与强群同箱饲养,两箱间用铁砂板严密隔开,各开巢门。这样有利于保温,又便于把弱群卵、虫脾凋给强群哺育,先发展强  相似文献   

8.
当中蜂的巢脾中心距为32mm,脾间蜂路、框间蜂路、前后蜂路、底箱上蜂路、继箱上蜂路、继箱下蜂路、底箱下蜂路分别为9、7、8—10、5、8—10、5和25mm时,蜂路结构既合符中蜂生物学特性,又便于蜂群的饲养管理.通过本研究我们认为:在设计中蜂蜂箱时以此为蜂路结构的设计依据,并配合合理的巢框设计便可获得较理想的中蜂蜂箱.  相似文献   

9.
当中蜂的巢脾中心距为32mm,脾间蜂路、框间蜂路、前后蜂路、底箱上蜂路、继箱上蜂路、继箱下蜂路、底箱下蜂路分别为9、7、8-10、5、8-10、5和25mm时,蜂路结构既合符中蜂生物学特性,又便于蜂群的饲养管理。通过本研究我们认为:在设计中蜂蜂箱时以此为蜂路结构的设计依据,并配合合理的巢框设计便可获得较理想的中蜂蜂箱。  相似文献   

10.
<正> 1.改革巢框材料。中蜂抵御巢虫的能力差,巢虫常在木质巢框上梁蛀洞藏匿,作茧化蛹,繁衍生息,危害蜂群,如将木料巢框改用竹料巢框(全框四根均为楠竹料),则防虫效果好。由于竹质比木质硬得多,巢虫无法打洞藏身,只好藏身于箱底的蜡屑中,这就很容易将幼虫扼杀在“摇篮”之中。  相似文献   

11.
中蜂(中华蜜蜂)是我国的优良蜂种之一,它属于东方蜜蜂种的一个品系,也是世界蜜蜂四大蜂种之一。目前,在全国650万蜂群中,中蜂占350万群以上。 江苏省常熟、太仓、吴县、宜兴等地,自古就有野生蜂种存在。1940年前后,海门、泰县一带都养有中蜂,后来又从江西宜春、浙江金华等地引进。蜂农大都采用活框蜂箱饲养。目前,中蜂在江苏分布的范围仍较广,东部的启东、海门,最北面的赣榆,西部的盱眙,南部的吴县、宜兴等地均有分布。但半数以上集中在长江下游的沿江地区和苏南的丘陵山区。  相似文献   

12.
青海蜂业     
<正>1历史回顾 青海养蜂业起步晚,历史短。经历了蜂群饲养量由少到多,由土法饲养中蜂到新法饲养西方蜜蜂,从饲养技术含量底到活框新技术引进,数量产量逐步提高的几个阶段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前,青海蜂农普遍土法饲养中蜂,自生自灭,技术含量低,产量少,品质差,而新法饲养西方蜜蜂基本上是空白。从1958年开始,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劳动力转移问题,充分利用境内丰富的有效种植经济作物和自然蜜源,省政府号召大力发展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饲养观察抗螨蜂种第一代蜂王在云南的适应性和蜂群繁殖能力,为成功培育抗螨性能和生产性能双优的蜜蜂品种寻找突破点,为抗螨蜂种育种工作奠定基础。【方法】2010年8月上旬~2011年6月上旬,对抗螨蜂种第一代蜂王蜂群饲养适应性进行观察,秋季和春季蜂群繁殖时与浙大蜜浆高产蜂种第一代蜂王群的群势增殖能力进行测定比较。【结果】抗螨蜂种第一代蜂王适应性强,采集积极性高,蜂群最大群势可维持16.4脾(成蜂、幼虫、蛹的总和)。两个蜂种第一代蜂王繁殖后总数(成蜂、卵、幼虫、蛹)的增长分别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和显著水平(P<0.05)。抗螨蜂种第一代蜂王繁殖前后总数净增长高于浙大蜜浆高产蜂种第一代蜂王,但差异不显著(P>0.05),只有成蜂量的净增长差异显著(P<0.05);抗螨蜂种第一代蜂王繁殖期间平均增长率整体上高于浙大蜜浆高产蜂种第一代蜂王(P>0.05)。【结论】抗螨蜂种第一代蜂王的适应性强,秋繁和春繁繁殖能力强,比浙大蜜浆高产蜂种第一代蜂王繁殖稍好,可为全国进行抗螨蜂种的育种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饲养观察抗螨蜂种第一代蜂王在云南的适应性和蜂群繁殖能力,为成功培育抗螨性能和生产性能双优的蜜蜂品种寻找突破点,为抗螨蜂种育种工作奠定基础。【方法】2010年8月上旬~2011年6月上旬,对抗螨蜂种第一代蜂王蜂群饲养适应性进行观察,秋季和春季蜂群繁殖时与浙大蜜浆高产蜂种第一代蜂王群的群势增殖能力进行测定比较。【结果】抗螨蜂种第一代蜂王适应性强,采集积极性高,蜂群最大群势可维持16.4脾(成蜂、幼虫、蛹的总和)。两个蜂种第一代蜂王繁殖后总数(成蜂、卵、幼虫、蛹)的增长分别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和显著水平(P〈0.05)。抗螨蜂种第一代蜂王繁殖前后总数净增长高于浙大蜜浆高产蜂种第一代蜂王,但差异不显著(P〉0.05),只有成蜂量的净增长差异显著(P〈0.05);抗螨蜂种第一代蜂王繁殖期间平均增长率整体上高于浙大蜜浆高产蜂种第一代蜂王(P〉0.05)。【结论】抗螨蜂种第一代蜂王的适应性强,秋繁和春繁繁殖能力强,比浙大蜜浆高产蜂种第一代蜂王繁殖稍好,可为全国进行抗螨蜂种的育种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蜂多层箱体饲养具有"既尊从蜜蜂自然生物学性,又便于人工管理的"的特点.要获得高产优质的蜂蜜,就必须对多层箱体饲养的蜂群的整个饲养过程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随着巢脾使用时间的增加,巢脾结构的变化对中华蜜蜂蜂群生长及工蜂形态特征的影响。【方法】以云贵高原中华蜜蜂(生态型之一)连续使用不同时间(20 d、半年、1年和2年)的巢脾及巢脾培育的出房工蜂为试验材料,观测巢脾颜色和结构、蜂群生长及工蜂形态特征等指标。【结果】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巢脾颜色逐渐变深,子脾区域巢脾厚度和巢房深度逐渐增加,但巢房内围边长、内围直径和容积逐渐减小。巢脾结构的变化导致培育的蜂子数量、子脾面积和出房工蜂形态指标均极显著减小(P0.01)。【结论】中华蜜蜂蜂群生长状况及工蜂形态特征均受巢脾的使用时间及其结构变化影响,新巢脾对蜂群培育蜂子效果较好。因此,在科学饲养中华蜜蜂时,蜂农应及时促蜂造脾,并在巢脾使用半年后进行淘汰换新,这对制定合理的中华蜜蜂饲养管理方案和提高蜂群生产性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我国蜜蜂宝库中的优良品种。中蜂分蜂性强,当其生存环境受到干扰、发生病虫害及受到敌害侵袭等情况时,易发生飞逃现象。飞逃是中蜂躲避危害及蜂群生存的"险恶"因素、实现继续生存的本能表现。中蜂发生飞逃主要是由于缺乏饲料、遭受巢虫危害、巢脾老化、引发盗蜂、发生病害、农  相似文献   

18.
应用微卫星DNA技术研究中华蜜蜂群内工蜂监督效果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不同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群内的工蜂繁殖现象,探讨蜂群的工蜂监督效果。【方法】以中华蜜蜂为试验材料,对处女蜂王分别进行单雄和双雄人工授精,并以蜂王自然交尾的蜂群作为对照。蜂王成功繁殖后7周,利用蜜蜂微卫星DNA技术检测蜂群内的雄蜂是由蜂王产的未受精卵发育而成,还是由工蜂产的未受精卵发育而成。【结果】所有蜂群中的雄蜂都是由蜂王产的未受精卵发育而成。【结论】在人工授精和自然交尾蜂群中都明显存在工蜂监督行为。  相似文献   

19.
<正> 养蜂以冬末排粪到外界出现对蜂群繁殖有影响的蜜源为春季阶段,是一年中蜂群最弱的时期,也是蜂群个体增殖的起点。根据多年养蜂经验,提出春季蜂群饲养管理的如下要领: 1 观察飞翔 惊蛰后的蜜蜂,在早春暖和的晴天出巢排泄腹中积粪,朝着蜂箱和蜂场上空绕飞,这时要趁机仔细观察蜂群飞翔的情况。越冬顺利的蜂群,蜜蜂飞翔得特别有劲,蜂群越强,飞出的蜂就越多。有的蜂群因某原因而越冬不顺利,则在它们出巢时,可以看出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有的蜜  相似文献   

20.
作者在抓科学养蜂的技术推广中 ,深刻地体会到巢虫对蜂群危害的严重性。巢虫是蜡螟的幼虫 ,性喜钻入巢房侵害巢脾 ,夏、秋季 1~ 2只雌蛾的子代 ,可在 2个月内使整个继箱中贮存的巢脾报废 ,若再繁殖 ,经 2个月又能将库存巢脾全部毁尽 ,甚至可引起蜜蜂逃群。预防巢虫的关键是饲养强群。做到“蜂不露脾” ,以加强蜂群的自卫。当中蜂群势弱时 ,应切除巢脾下角的雄蜂房 ,使巢脾下沿呈弧形 ,以利蜜蜂结团护脾。每半月定期刮刷箱底蜡屑 ,清理箱内蜡瘤 ,清除巢虫孳生地。仓库中应做到“脾不露箱 ,蜡不露缸” ,并及时采用药剂熏蒸。室内外应随时清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