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径山茶是余杭区历史文化名茶,凭借其优异的品质、规范的管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名副其实的余杭区农产品“金名片”。为进一步提高径山茶的茶叶品质,强化径山茶的品牌建设,通过单株筛选的方法,历时5 a从径山山顶的鸠坑种茶园中选育2个适制径山茶的新品系径山1号和径山2号,2个新品系抗逆性强,扦插成活率高,有望成为下一代径山茶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2.
对茂绿、春雨1号、鸠16、浙农117、龙井43、乌牛早、龙井长叶和鸠坑群体种等8个品种(品系)加工的千岛银珍茶的感官品质、理化成分、香气成分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无性系良种均能较好满足千岛银珍茶的品质要求,其中茂绿、龙井长叶和鸠16制得的茶样色泽绿润,香气较高,带有花香,滋味的鲜醇度好,具有明显的品质优势,审评总分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开展茶树新品种引种试验,为江西省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从浙江省引进的3个茶树新品种(中茶108、中茶302和茂绿)进行引种比较试验,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观测其成活率、物候期、鲜叶产量,测定其生化成分、制茶品质和抗性,分析其在江西省的种植适应性.[结果]3个茶树新品种移栽成活率分别为99.32%、99.21%和96.13%,其中茂绿的移栽成活率稍低于福鼎大白茶(98.66%),中茶108和中茶302均高于福鼎大白茶;与福鼎大白茶相比,3个品种的一芽一叶期早,百芽重低,发芽密度(除茂绿外)高,抗寒和抗旱能力强,产量高或相当.3个品种制成的绿茶品质均优于福鼎大白茶.[结论]中茶108、中茶302和茂绿3个茶树品种在江西南昌表现较好,可在江西南昌茶树种植区域进一步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4.
茂绿为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茶树优良新品系。具有高产早发,抗病虫性强,耐贫瘠,制茶品质优良等特点。总结了茂绿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童兆民  童燕  卢健 《新农村》2023,(11):34-35
<正>径山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始栽于唐兴于宋,距今已有1280余年历史。作为历史文化名茶,径山茶凭借其优异的品质、规范的管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名副其实的余杭农产品“金名片”,先后荣获中国文化名茶、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浙江省十大名茶、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荣誉,2022年“径山茶宴”列入人类非遗名录。径山茶品质特征为外形细紧匀整绿润,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爽甘醇,叶底嫩匀成朵。  相似文献   

6.
欧阳勋 《农业考古》2003,(4):184-185
贺径山茶荣获国家证明商标(古风 )径山香茗溯源长 ,荣获国标大名彰( 1) 。忆昔早传东瀛里( 2 ) ,中日径茶共繁昌。注 :(1)荣获国际大名彰 :指径山茶于 2 0 0 3年荣获国家证明商标。(2 )忆昔早传东瀛里 :指径山茶于 12 4 1年东传日本。据大川先生考述 ,原日本东福寺开山鼻祖圣一国师园尔辩园于12 4 1年从中国带回径山茶籽种在故乡静冈县本山地区久保山区。此茶由于仿径山“碾茶”得法 ,早在江户时代就奉为贡茶。后又将此茶制成玉露茶 ,于大正五年 (1916 )荣获日本国一等一级奖赏。吟赠何关新先生余杭面貌几番新 ,关注人民晓国情。竹海茶山相…  相似文献   

7.
千岛银珍茶适制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适合加工千岛银珍茶的无性系茶树良种。[方法]对中白1号白化茶品种和茂绿、中茶108、春雨1号、杭茶21、鸠坑早等10个品种的产能性状和制得茶样的感官品质、理化成分、香气成分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白1号、茂绿和浙农117品种芽头肥壮,产能较高,且制得的茶样品质较好,审评总分高于对照鸠坑群体种2分以上。[结论]中白1号、茂绿和浙农117等品种较为适合加工千岛银珍茶。  相似文献   

8.
楚庄 《农业考古》2006,(2):264-264
如果说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异彩纷呈,那么径山茶文化可谓其中之一奇葩。这是《径山茶图考》(下称《图考》)这部书给予我的深刻印象。老实说,早几年是很少有人知道径山茶及其悠久文化的;即便说到浙江,大多数人也只知龙井而不知其他为何物也,龙井文化似乎便是全部浙省茶文化。这  相似文献   

9.
袁新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8):1501-1502
以杭州市余杭区大径山为例,从其生态优势、茶产业发展沿革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三个方面进行茶旅融合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实践分析。大径山茶旅融合产业已有坚实的基础,通过对比大径山和国内其他地区茶旅融合的模式,针对大径山茶旅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做优产地旅游环境、激发闲置资源活力、跟进精准招商服务三个方面提出茶旅融合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影响柑橘(Citrus reticulate Blanco.)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和果实品质变化的因子及机理,为提高栽培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连续3a(2013~2015年)对柑橘不同幼果大小与其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及品质变化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比较。结果表明,(1)幼果大小与果实纵径、横径年生长量及日生长量的生长高峰期在年生长过程中出现的次数和时间有关;在果实年生长量方面,纵径有8~10次生长高峰期,横径有8~9次生长高峰期。在果实日生长量方面,纵径有5~7次生长高峰期,横径有7~9次生长高峰期。(2)柑橘幼果大小与果实纵径日生长量、横径年生长量和横径日生长量的生长高峰期次数呈正相关,与果实纵径年生长量生长高峰期次数呈负相关。(3)柑橘幼果大小与成熟果实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和果皮厚度呈极显著相关,与果形指数和果汁含糖量呈显著相关。生产上以选留大的幼果效果最好,其次是选留较大幼果。建议把幼果大小作为柑橘疏花疏果的重要依据之一和影响果实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影响桃(Amygdalus persica Linn)成熟果实品质变化的内在因素及机理,并为制定科学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连续3年(2013-2015年)对桃采果时春梢直径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春梢直径与果实可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春梢长度、果实纵径和果实横径呈极显著负相关。对春梢直径与春梢(长度和节间长度)、果实(单果质量、纵径、横径、果汁含糖量、可食率)和种子(质量、长度、宽度、厚度)等指标做二次曲线回归方程和直线回归方程的比较分析,其结果更符合二次回归方程,除春梢直径与春梢节间长度和果实可食率拟合不显著外,与其他指标的拟合结果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综合分析得出,桃春梢直径越大,对单果质量、果实纵径和横径、果实可食率、种子质量和果汁含糖量的影响越大。因此,可通过调查春梢直径和利用二次曲线回归方程来预测单果质量、果实纵径和横径、种子大小和果汁含糖量等指标;且春梢直径可作为影响果实品质变化相关的关键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2.
大白菜感官品质评价及其与营养成分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大白菜品质的综合评价体系,以28个白菜品种或自交系为试材,进行了生食和熟食品尝鉴定以及营养品质测定,对影响感官品质的主观感受(品尝)和客观因素(营养成分含量)进行了多元回归与通径分析.结果显示,感官品质回归方程:yr(生食综合品质)=0.310 3+0.254 0x1(多汁度)+0.176 2x2(甜度)+0.221 6x3(脆度)+0.319 9x4(鲜味),yc(熟食综合品质)=0.204 4+0.250 9x5(渣量)+0.246 9x6(甜度)+0.182 5x7(绵软度)+0.323 1x8(鲜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感官评价指标中,甜度和多汁度的总通径系数分别为0.445 3和0.427 6,是对大白菜生食综合品质影响最大的2个指标,而鲜味次之,脆度影响最小;甜度对熟食综合品质的总通径系数为0.515 2,对熟食综合品质影响最大,其次是渣量,鲜味和绵软度影响较小.进一步分析了营养成分含量对感官品质的影响,获得了回归方程:yr=-32.192 0+0.389 3xw(含水量)+1.169 8xs(可溶性糖含量),yc=7.497 1+0.732 6xs-5.668 8xa(有机酸含量)-2.176 3xf(粗纤维含量).而可溶性糖含量标准化回归系数在2个方程中分别为0.580 7和0.333 2,均为最高,表明其对感官品质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不同山茶品种的抗寒性。[方法]采用人工模拟低温处理的方法对3个山茶品种(逸香、克里木、六角大红)的耐寒性进行了测定,分析各生理指标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不同低温胁迫下(0、-5、-10、-15℃),逸香的抗寒性明显高于克里木和六角大红。相关性分析表明,山茶的耐寒性与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成反比,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成正比。[结论]该研究可为低温地区山茶生产、引种以及园林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引入引力模型,基于实际需要和实践思考进行修正,经不同类型城市联结程度影响分析,对长三角及浙江省20个地级市、县(市、区)与径山茶旅经济的联系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径山茶旅经济联系度较强地区在杭州、湖州及临安一带,其中,杭州远高于其他城市。提出融入杭州市旅游线路、联结打造山区休闲旅游集聚区、做强径山茶旅自身产业等应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棉花与玉米、大豆的生产效益,综合运用收益比较指数、主成分回归分析、边际收益分析等方法,利用2001~2015年棉花、玉米、大豆生产成本收益相关数据,分析其生产效益的变动趋势及变化原因。研究表明:(1)棉花生产效益相对于玉米、大豆逐年降低。(2)2001~2005年价格因素是棉花生产效益具有比较优势的主要原因。(3)2006~2015年棉花生产比较效益优势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单位边际收益下降和各项成本升高。针对以上结果,提出优化棉花品种品质、提高机械化水平、依靠科技力量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完善生产者补贴制度等措施,以促进棉花生产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茂绿等五个茶树新品种的成活率、新梢生育期、发芽密度、鲜叶产量、抗性等的调查,以及对其品质的鉴定,客观、公正地评定了每个新品种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茶树新品系“茂绿”是杭州农科院茶叶所从福鼎大白茶有性系后代中采用单株选育法选出,1981~1988年在本所茶叶试验基地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2003年参加全国茶树品种区试。1茶树新品系“茂绿”的主要特征特性茂绿(C.sinensis cv.Maolu):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型(近灌木型),中叶类,早  相似文献   

18.
茉莉红茶特征风味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茉莉红茶(二窨)窨制过程中主要风味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茶茶坯香气主要由苯甲醇(17.73%)、芳樟醇(16.17%)、乙酸苄酯(7.10%)、邻氨基苯甲酸甲酯(3.40%)、顺式-3-己烯醇苯甲酸酯(2.88%)及苯甲醛(2.23%)等组成。茉莉红茶香气主要由苯甲醇(23.77%)、芳樟醇(19.73%)、乙酸苄酯(18.66%)、水杨酸甲酯(3.84%)、邻氨基苯甲酸甲酯(3.60%)、顺式-3-己烯醇苯甲酸酯(3.27%)和α-法呢烯(2.05%)组成;与茶坯相比,窨制后的茉莉花茶香气总浓度增加了5倍多,其香气主要来源于窨制过程中茶坯吸附的茉莉鲜花香气。利用香气品质评价指数JTF对窨制红茶的香气品质进行评价,茉莉红茶的JTF指数(二窨:0.5;五窨:1.2)不低于同等窨次茉莉绿茶(三种二窨花茶:0.42、0.38、0.5;五窨:1.004)。研究表明以红茶为茶坯窨制而成的茉莉红茶香气品质不低于茉莉绿茶。窨制过程中,茶叶总多酚、总黄酮、没食子酸、可可碱、咖啡因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EGC、EGCG含量分别降低0.18%和0.17%;ECG含量上升0.09%。  相似文献   

19.
为了建立大白菜品质的综合评价体系,以28个白菜品种或自交系为试材,进行了生食和熟食品尝鉴定以及营养品质测定,对影响感官品质的主观感受(品尝)和客观因素(营养成分含量)进行了多元回归与通径分析。结果显示,感官品质回归方程:yr(生食综合品质)=0.310 3+0.254 0x_1(多汁度)+0.176 2x_2(甜度)+0.221 6x_3(脆度)+0.319 9x_4(鲜味),yc(熟食综合品质)=0.204 4+0.250 9x_5(渣量)+0.246 9x_6(甜度)+0.182 5x_7(绵软度)+0.323 1x_8(鲜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感官评价指标中,甜度和多汁度的总通径系数分别为0.445 3和0.427 6,是对大白菜生食综合品质影响最大的2个指标,而鲜味次之,脆度影响最小;甜度对熟食综合品质的总通径系数为0.515 2,对熟食综合品质影响最大,其次是渣量,鲜味和绵软度影响较小。进一步分析了营养成分含量对感官品质的影响,获得了回归方程:y_r=-32.192 0+0.389 3x_w(含水量)+1.169 8x_s(可溶性糖含量),y_c=7.497 1+0.732 6x_s-5.668 8x_a(有机酸含量)-2.176 3x_f(粗纤维含量)。而可溶性糖含量标准化回归系数在2个方程中分别为0.580 7和0.333 2,均为最高,表明其对感官品质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0.
梵净山4种林型的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和形态鉴定法,调查了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林、山茶(Camellia japonica)林和箭竹(Fargesia spathacea)林根围土壤丛枝菌根(AM)真菌种类。结果表明:梵净山4种林型根围土壤中AM真菌种类丰富,已确定10属20种,球囊霉属(Glomus)和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为优势属,沙荒球囊霉(Glomus deserticola)和美丽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 calospora)为共有种。土壤AM真菌多样性与林型密切相关,不同林型根际土壤AM真菌的孢子密度、物种丰富度和优势种都不同。4种林型AM真菌多样性表现为以下趋势:AM真菌的物种丰富度越小,真菌孢子密度就越大,优势种的优势度就越高(例如毛竹林);AM真菌的种类越多,真菌孢子密度就越小,优势种的优势度就越低(例如山茶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