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贵州省2000~2014年的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和人口数量为数据基础,采用土地人口承载力计算公式对贵州省的土地人口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并将承载力计算结果与实际人口进行对比,计算土地资源承载指数,以此来分析土地资源的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2000~2014年贵州省的土地人口承载力处于超载甚至严重超载状况,基于此,结合贵州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人口问题是土地承载力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科学地对某一地区人口状态进行系统评价,本文从人口问题入手,对人口结构、人口变动、人口素质、生活水准等方面提出尝试性的人口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日益引起社会的重视。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安徽省耕地变化情况,结合温饱型、小康型、富裕型3种消费水平,分别探讨了预测时期内安徽省土地资源人口承载状况。并利用PER模型,计算了安徽省1998—2013年的环境人口容量。结果表明在可预见的时期内,现实人口数量终将超过以土地资源为基础的人口承载力,出现超负荷状态。  相似文献   

4.
乐山市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春燕  匡鸿海  高勇  蒋大林  冉清红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7):4048-4051,4055
采用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计算乐山市土地人口承载力现状,利用线性回归统计模型,并结合以温饱型、小康型及富裕型3种消费水平为标准的土地人口承载力计算方法,对乐山市2003-2020年的土地人口承载力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乐山市2003-2012年土地人口均超载,但超载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13-2020年的未来8年乐山市均可满足温饱型粮食消费需求,但未达到小康型与富裕型人口粮食消费需求,预计人口比以上两种类型消费水平分别超载23.58万和56.84万人.2020年乐山市土地人口承载力预测最佳规模为360万~370万人.为此,提出控制人口增长、严格保护耕地、提高劳动者素质及提高耕地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人粮关系的重庆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人粮关系角度出发,利用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和土地资源承载指数模型对重庆市三大经济区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都市发达经济区人口超载,人粮关系紧张;渝西地区人粮平衡,土地资源承载力呈波动上升趋势;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人粮关系总体表现为平衡有余,土地资源承载力呈波动上升趋势;2006年受自然灾害的影响,重庆市土地资源承载力总体表现为人口超载,人粮关系紧张。  相似文献   

6.
粮食安全是粮食生产的首要任务,即要提供充足的粮食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塔吉克斯坦粮食自给率很低,粮食消费主要依赖进口。本文运用灰色系统预测、线性回归模型及土地人口承载力模型测算了塔吉克斯坦土地人口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塔吉克斯坦耕地少,人口超载严重,粮食短缺严重,粮食安全保障低。在耕地供给约束下,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应是解决粮食短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投入水平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土地生产潜力和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区域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采用"生产力衰减法",计算了安乡县的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结果表明,安乡县3种主要农作物水稻、油菜、棉花的生产潜力指数分别为66.82%、88.06%和89.06%,尚有2/3~4/5的生产潜力可开发。在温饱型、小康型、宽裕型和富裕型粮食消费水平下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别为88.54万人、77.48万人、68.87万人和61.98万人;土地资源能够保障全县人口小康水平的粮食消费量,但若要实现富裕型社会发展目标,则必须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并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9.
采用“生产力衰减法”(逆向限制因子修正法),估算了安乡县的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同时对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安乡县土地的开发空间和潜力较大,水稻、油菜、棉花三种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潜力指数分别为66.82%、88.06%和89.06%,尚有2/3~4/5的土地生产潜力可开发。在温饱型、宽裕型、小康型和富裕型粮食消费水平下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别为88.54万人、77.48万人、68.87万人和61.98万人;土地资源能够保障全县人口小康水平的粮食消费量,但若要实现富裕型社会发展目标,则必须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并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能够更好地协调黔东南地区人地动态关系,笔者以2001~2012年的数据为基础,利用灰色模型系统GM(1,1)建立数学模型,以此对黔东南地区在2016、2020和2024年的土地人口承载力进行预测及分析,并提出提高该地区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人地资源矛盾日趋突出,土地承载能力的研究作为土地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领域,为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持续利用,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由于公路修建、电站建设等工程用地,雅安市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随着人口增多,且畜牧业对粮食的需求量也加大,雅安市粮食生产压力较大。以粮食为依据,研究分析了雅安市各县区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并且根据1957~2007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和人口等信息,运用粮食指数的计算方法,预测2020年土地生产潜力。结果表明全市有一半的县区在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评价中处于危险状态,虽然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耕地减少带来的矛盾,但人口的增加必然导致耕地的递减,雅安市需要切实保护好耕地,严格控制人口,转移部分劳动力。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沿海地区土地人口承载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福建沿海地区人多地少、资源有限的现状出发,研究2000年、2010年福建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及其人口承载力,为决策部门制定人口、粮食生产政策、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醴陵市土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限制因子修正法,估算了醴陵市的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同时对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醴陵市土地的开发空间和生产潜力较大,水稻、玉米、花生3种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潜力指数分别为74.28%、86.52%、84.94%.尚有较大的土地生产潜力有待开发;在现有条件下,醴陵市的土地资源可以满足当地人口"小康型"的生活标准,但是醴陵市面对不断激增的人口和人民广泛的致富要求,还需不断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努力提高土地生产力;控制人口增长,缓解用地矛盾;切实保护耕地,确保总量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4.
王兴国  刘霜  刘爱文 《现代农业》2010,(12):134-136
文章以可持续发展为视角,探讨以生态保护为深层控力下的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容量问题。研究认为甘南基于土地承载力的人口容量为88万人,为遏制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提出了两套保护草地的方案。方案一的人口容量为72.5万人;方案二的人口容量为75.5万人。当前甘南总人口为67.79万人,已逼近理论值,为了突破人口发展的瓶颈,必须以现代化的畜牧生产经营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对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土地人口承载力用组合预测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单纯以追求农产品数量增长或以解决温饱为目标的农业生产持续性角度来讲,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完全可以满足当地人口增长的需要,并有足够的食物来满足工业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16.
根据陕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特点以及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对光、热、水、土资源的要求和利用效率,运用逐步订正法对该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进行了定量估算,并对其土地的人口承载力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指出了提高该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力的途径。结果表明,该地区光温生产潜力为光合生产潜力的65.21%,气候生产潜力为光温生产潜力的37.91%,土壤生产潜力为气候生产潜力的32.19%,现实生产能力仅为土壤生产潜力的42.47%;在现实生产能力水平下,人民生活仅能维持我国低消费水平,如果要实现世界中等消费水平,必须使土地的现实生产能力达到土壤生产潜力的89.40%,气候生产潜力的27.00%。提高该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力的途径包括提高植被覆盖度,控制土地荒漠化;发展设施农业和灌溉农业,提高作物产量;改进施肥方法,培肥地力;因地制宜,开发滩区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福建沿海地区人多地少、资源有限的现状出发,研究2000年、2010年福建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及其人口承载力,为决策部门制定人口、粮食生产政策、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应用生态足迹法和农业生态区域法分别计算贵阳市1996-2005年的土地人口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农业生态区域法计算的土地人口承载力呈上升趋势,而生态足迹法计算的土地人口承载力却呈下降趋势.10年平均的土地人口承载力中,生态足迹承载力只有热量承载力的19.25%、蛋白质承载力的33.46%、脂肪承载力的30.18%;期间贵阳市平均能源足迹占平均总足迹的68.69%,化石能源过度消费严重影响了土地生态足迹承载力.与贵阳市实际人口相比,热量承载力处于临界状态;蛋白质承载力、脂肪承载力及生态足迹承载力不足以承载贵阳市当前人口,土地处于超载状态.对两种方法的理论背景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以农业生态区域法进行预测,制定上限指标,以生态足迹法在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多目标土地利用方式下对其进行监测、修正的区域土地人口承载力战略决策模式.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我国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现状,分析了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土地减少给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及农村经济带来的严重问题,并提出解决我国人口与土地问题的对策,以为解决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1985~2005年西藏资源人口承载力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西藏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利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理论及计算方法,以全国为参照物,选取人口、耕地面积和GDP等指标对西藏20多年来的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了时空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①西藏自然资源承载力对综合资源承载力的贡献大于经济资源承载力,综合资源承载力的增长整体上低于全区人口的增长;②以全国对比,西藏实际资源人口承载力远远大于相对资源综合人口承载力,人口处于严重超载的状况等。文章最后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缓解西藏人地关系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