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许文来  张建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449-2449,2494
阐述了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的内涵;分析了青白江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并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实现物质与能量利用最优化为目的,利用4R原则,对该区进行生态农业规划.  相似文献   

2.
1.生态农业的概念与内涵 生态农业由美国密苏里大学土壤学家W.Albreche于1971年首次提出.此后,M.C.Merrill 和M.K.Worthington 等发展并充实了生态农业的内涵.该流派主张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化肥、农药,代之以秸秆、人粪尿、绿肥等有机肥和利用天然物质、农业物理措施等防除病虫、杂草,提倡尽量利用各种可再生资源和人力、畜力进行农事操作,强调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和采用轮作、间套种来提高土壤肥力.早期国际上提出的生态农业主要在美、英、德、日等发达国家应用.  相似文献   

3.
郑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632-11634
指出生态旅游循环经济应该采取"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战略来研究各类景区的生态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云南省抚仙湖禄充景区为例,在对澄江旅游度假区禄充景区进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滨湖景区生态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一般模式,强调滨湖景区生态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应该坚持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再思考、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修复的"5R"原理,根据滨湖景区自身的特点和所处区域产业结构的实际,以污水处理和湖滨环境保护为中心,以绿色景区和绿色旅游社区建设为载体,考虑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废弃物处理、生态补偿、产业耦合等相关要素,构建生态旅游循环经济模式,并采取切实措施,使之从理论走向实践,将是保证滨湖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4.
生态旅游是一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生态旅游地资源空间容量是景区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景区生态旅游规划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实现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确定景区的旅游资源空间容量,以此协调旅游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本文以实地调查为基础.利用面积法、线路法对森林型生态旅游风景区--武陵源天子山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空间日容量以及不同季节空间容量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景区旅游空间容量夏半年为7000 人/d,冬半年为3840人/d,年均容量为204.6万人次.以上结果为天子山景区的生态旅游规划及风景区相关旅游产业的开发、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提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史云  田甜  许晓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254-9256
笔者分析了低碳旅游景区的内涵,认为一个完善的低碳旅游景区的特点是以满足旅游者最低旅游体验效果为前提,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是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综合统一体。笔者将低碳景区分为生态型、文化型、生态与文化耦合型3类,举例说明了各类旅游景点的代表,提出低碳旅游景区的培育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旅游行业的自律监管,转变旅游发展模式、实现旅游产品升级换代。以河南省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为例,从该景区的低碳旅游资源、景区低碳开发、景区低碳管理入手,提出景区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低碳经济:①净化景区空气质量、优化景区环境;②淘汰落后产能,多措施保护景区生态资源;③坚持低碳环保理念,健全基础服务设施;④立足本地资源,开发旅游土特产品及纪念品;⑤使用电子门禁票务系统、智能监控系统、LED咨讯传播平台等实现景区的低碳管理。  相似文献   

6.
江西博阳河生态休闲旅游景区是集生态农业、漂流探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新兴旅游目的地。本文从博阳河景区的主题定位着手,详尽分析了其客源市场存在的问题及目标客源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对景区的开发进行了合理的区域功能规划,以期实现景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旅游项目策划在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商品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指出文化是旅游项目策划的灵魂,强调了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解析了和合文化的内涵及类型,突出天人和合、社会和合、自我和合。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和合文化与旅游项目的关系,强调和合文化是旅游项目创意的源泉,旅游项目是体现和传承和合文化的最佳载体。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南部的鹿鸣岭景区为例,从功能定位、主题定位、功能分区方面,分析了和合文化在鹿鸣岭景区旅游项目策划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模式在旅游景区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兆胤  王征兵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441-4441,4443
旅游业是资源依托型产业,没有良好的景区环境就没有旅游产业的持续性发展。就景区环境受污染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在景区中实现循环经济管理,阐述循环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以实现资源使用的减量化、产品的反复使用和废弃物的资源化为目的,用"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环状反馈式循环理念重构经济运行过程,最终实现最优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行为原则,一般认为,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应用就是生态农业,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建设,遵循着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生物链规律,把种植业和养殖业联系起来,使农业废弃物资源得到再生增值和多级利用,能有效实现农业生产无害化、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  相似文献   

10.
吴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38-15540,15543
解析了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以及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意义,并运用SWOT分析法对镇江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优势在于自然条件优越且物种丰富,生态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劣势在于发展水平低且产品同质化严重,农民技术水平低、经营和技术人才缺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机遇在于政策扶持,宁镇扬旅游区域的共同发展;威胁在于观念落后,经营秩序缺乏规范性。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镇江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对策,强调其应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环境;科学规划及分区,加强政府管理;整合山水组合优势,促进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生态农业资源,创新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1.
张家界市发展现代农业应围绕旅游城市的建设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创新经营模式,培育特色农业,发展绿色、低碳的循环经济,使张家界市的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把旅游资源、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合理利用。就张家界市旅游业与农业协调发展的模式做了探讨,旨在为张家界市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希望之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莹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447-3449
介绍了生态农业旅游提出的背景、含义及作用,及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的形式,分析了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曾磊  邢慧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617-20619
分析了现代农业发展下的农业旅游的特点,指出产业融合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强调了现代农业是农业与科技的融合、农业与农工贸产业的融合、城市与乡村的融合。认为农业旅游能够将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是现代农业功能拓展的最佳载体。从该视角出发,解析了农业示范区中旅游功能缺失的原因,主要集中于规划编制的研究者学科背景多元;规划尚无技术规范,缺乏体系化的规划理论和方法指导;个案规划较多,推广性较差;旅游项目的创新性不强;新旅游产品文化挖掘欠缺。提出了旅游功能拓展规划的重点内容,强调要转变设计理念,重新定位规划功能,使服务设施规划符合旅游规律,合理策划旅游项目,重视景观与绿化规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发展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经济,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依托贵州美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宜人的气候条件,对贵州省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模式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模式可以发展6种典型旅游小城镇建设模式、8种乡村旅游产业联动建设模式.以城镇化和工业化推进贵州省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产...  相似文献   

15.
雷蓉  胡北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46-6649
从神仙文化与旅游活动的关系分析入手,认为神仙思想的产生与人类的早期旅游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分析了神仙文化与现代休闲文化的契合关系,认为神仙文化的核心思想与现代人的休闲观念是相契合的。重新解读了仙市古镇旅游资源,探究了神仙文化在仙市古镇旅游开发中的应用,认为仙市古镇旅游开发应将仙与盐同时并举,强调在神仙文化的运用中要使仙话、仙迹与景点打造互动融合,使仙女浴与现代盐卤浴珠联璧合,使仙境的营造与现代观光农业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魏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864-2865,2983
在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之上,介绍了乡村景观发展吸引力的内涵,阐述了当前乡村景观发展存在的问题,认为我国乡村旅游缺乏有效的战略规划,景观产品特色不明确,乡村景观资源营销力度不足。总结了乡村景观吸引力的影响因素,结合我国当前发展的实际,提出提高乡村景观吸引力的建议与措施,强调应营造舒适的乡村景观意象,切实加强对乡土文化景观的保护力度,强化乡村景观资源旅游市场的开发。以期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边永丰  马芳  刘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206-8209
通过对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由来及发展概况的介绍,指出了自然式生态农业观光园开发的原因;提出了自然式生态农业观光园总的开发原则;说明了自然式生态农业观光园开发的前提条件,以及自然式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布局原则;同时指出了自然式生态农业观光园在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最后指明自然式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趋势,并说明了生态农业观光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者体验真实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陈超群  罗明春  钟永德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157-11159
结合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阐释了旅游体验真实性的内涵,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者对旅游体验真实性的要求,指出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应根据乡村旅游者旅游体验真实性需求的多元化与层次化,在保持乡村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深度挖掘乡村旅游地的传统文化,并运用发展的观点对乡村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舞台构建和创新,以期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