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离花生根际解磷真菌及测定其解磷能力。[方法]利用土壤稀释平板法,从花生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解磷真菌PFK-2,接种于以Ca3(PO4)2为唯一磷源的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24、48、72、96、120、144、168 h时测定培养液的pH值、速效磷含量、菌丝混合物重。[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培养液pH值先降低后升高,菌株的溶磷量先增加后降低,菌丝混合物重量增加,当培养时间为120 h时,培养液pH值最低,速效磷含量最大。培养液pH值与菌丝重、菌株的溶磷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在振荡培养120 h时,溶磷真菌PFK-2的解磷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实验分别采用以Ca3(PO4)2或卵磷脂为唯一磷源的液体培养基接种真菌(F2),在25℃,180r/min条件下振荡培养132h,通过不同时间取样测定培养液的pH、速效磷含量、菌丝体重和菌体所吸收的磷含量,研究真菌F2的生长动态及解磷能力。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pH逐渐降低,溶磷量逐渐增加,菌体重量增加;菌株的溶磷量、菌丝体重量与培养液的pH存在负相关关系;F2解无机磷(Ca3(PO4)2)的能力要强于解有机磷(卵磷脂)的能力;F2菌株在摇床培养108h时,菌丝体重量达到最大值,其解磷效果也最佳。  相似文献   

3.
混合培养对菌剂固氮、解磷和解钾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研究室保藏的固氮菌(GY)、溶磷菌(LY)和硅酸盐细菌(JY)以不同组合进行混合培养,探讨通过此方式提高菌剂的固氮、解磷和解钾能力.分别以单菌株培养、两两混合双菌株培养及三菌株混合培养方式,对培养液的固氮酶活性、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固氮能力方面,培养24h,pH值7.0条件下,分别对7种组合固氮酶活性进行测定,发现菌株组合GY+LY+JY的C2H4浓度达到1987.4nmol·h-1·mL-1,其固氮酶活性最强;在解磷能力方面,培养10d,pH值7.0条件下,各体系解磷量达到最高值;其中,LY菌液中可溶性磷浓度为0.930μg·mL-1,其解磷能力最强;在解钾能力方面,培养15d,pH值7.0条件下,各体系解钾量达到最高值;其中,菌株组合GY+LY+JY混合菌液中可溶性钾浓度为23.4μg·mL-1,其解钾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4.
解磷菌对于提高土壤中可溶性磷的含量、促进植物对磷的吸收具有重要作用。利用PVK培养基对黑龙江省海伦、北安地区大豆根际土壤中的解磷细菌进行初筛,共分离得到8株具有解无机磷能力的菌株。利用NBRIP培养基进行摇瓶复筛,培养3 d后,根据摇瓶中上清液的可溶性磷量的高低,筛选出5株解磷能力较强的菌株。其中海伦Ⅳ号的解无机磷能力最强,其培养液上清中的溶磷量可提高约10倍。研究中的技术体系可有效获得溶磷的细菌菌株,为进一步开发细菌磷肥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石灰性土壤磷细菌的分离、筛选及解磷效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几种不同类型的土壤中筛选分离出磷细菌,共获得3株不同的菌株。将分离出的磷细菌和标准磷细菌分别接入三角瓶中于摇床上培养,通过测定培养液中速效磷含量、pH值的变化情况来分析磷细菌的解磷效果。通过油菜盆栽试验,测定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来分析磷细菌在土壤中的解磷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加入磷细菌后,培养液和土壤的速效磷含量都呈增加趋势,且达极显著水平。第3株磷细菌解磷能力最好。生物量C也有所增加,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通过液体培养的方法研究了解磷枯草芽孢杆菌HL-1在培养168 h内溶磷能力、活菌数及培养介质pH值的动态变化,并分别以培养基初始pH值、碳氮源种类及最佳碳源浓度为变量,设置单因素试验,探究不同培养条件对供试菌株溶磷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院HL-1的溶磷能力与培养液的pH值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其初始pH值为5.0,以10.0g/L的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的培养条件下显示出最高的溶磷活性,培养168h后的溶磷量为105.82 mg/L。试结果反映出微生物的溶磷能力受到培养环境中诸多因子的影响,优化各个因子的组合,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提高微生物的解磷效果,同时可为生物菌剂制备工艺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用自行分离出的5株解磷细菌制成液体菌剂,进行小油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解磷细菌可使小油菜明显增产,其中溶磷菌12-7和解磷菌y9-4增产幅度较大,其次为溶磷菌5-2。作物收获后,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较大,使用溶磷菌12-7和解磷菌y9-4的土壤速效磷含量降低较少,比对照变化值少23.4%和34.8%。解磷细菌对土壤pH和全磷含量影响不明显。试验表明,溶磷菌12-7、5-2和解磷菌y9-4是青海省石灰性土壤中使用效果较好的菌种。  相似文献   

8.
采用以Ca_3(PO_4)_2作为唯一磷源的无机磷固体培养基对实验室保存的青霉菌株进行解磷作用初筛,并以Ca_3(PO_4)_2作为磷源的液体培养基对初筛菌株的解磷能力进行定量测定分析,然后对筛选出的高效解磷青霉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初筛青霉菌株中QM-10解磷能力最强,随着培养时间增加,液体培养基中可溶性磷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并趋于稳定,振荡培养96 h后,培养液可溶性磷含量最高,为1 386.93 mg/L;培养过程中pH值先降低后趋于稳定,对应最小pH值为2.09。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QM-10为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  相似文献   

9.
枣根际解磷细菌的分离筛选及16S rDNA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红枣根际土壤为材料,采用溶磷圈初筛和摇瓶复筛法筛选出土样中的解磷细菌,并对解磷细菌的16S r DNA进行测序,通过Blast检索同源序列,鉴定解磷细菌的分类。结果表明,在磷酸三钙无机磷培养基中,所筛选出的20个菌株在摇瓶培养下均有溶磷效果,其中P7,P13的能力最强,解磷量达到300 mg·L~(-1)以上,pH值在培养期间均有显著下降,菌株解磷量与培养液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在蒙金娜有机磷培养基中,仅有少数几个菌株对卵磷脂有较强的解磷能力,P_3,P_7,P_9与对照间差异显著,培养液的pH值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菌株解磷量与培养液的p 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16S rDNA序列分析,筛选出的解磷细菌主要为Bacillus sp.,Acinetobacter sp.,Pseudomonas sp.,Enterobacter sp.等4个属的细菌。本试验最终确定的最佳解磷细菌为P_7,Bacillus sp.。  相似文献   

10.
选用蒙金娜有机培养基, 从王草根际分离出21 株具有溶磷能力的菌株, 利用溶磷圈法和钼锑抗比色法 对其解磷能力进行测定。结果显示、21 株菌株在蒙金娜有机磷培养基上均形成明显透明圈, 其培养48 h D/d 值在1.3~ 7.0 之间, 72 h D/d 值在1.72~5.5 之间, 120 h D/d 值在1.33~4.67 之间;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溶磷量为4.11~327.1 mg/ mL。经解磷能力分析, 菌株2-6尧2-7-1尧2-9尧4-4 具有较强的解磷能力、这些菌株在后续微生物菌肥研制中具有较大 潜力。  相似文献   

11.
郭莹莹  李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721-14723,14826
[目的]筛选富硒灵芝菌丝体的最佳培养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以及发酵条件对富硒灵芝菌丝体干重、总硒含量及有机硒含量的影响。[结果]在亚硒酸钠含量为0.01%的条件下,优化培养的条件为:葡萄糖含量4.0%,马铃薯浸出液含量20%,蛋白胨含量1%,KH2PO4含量0.3%,MgSO4含量0.15%,在pH7.0、接种量为10%、培养温度为28℃和摇床转速为180 r/min的条件下培养,富硒灵芝的菌丝干重为15.28 mg/ml,有机硒的含量为4 115.36μg/g。[结论]试验确定了富硒灵芝发酵培养的最佳方法,为富硒灵芝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蛹虫草摇瓶菌种培养基。[方法]以菌丝体干质量为指标,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适于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碳氮源,再以正交试验优化碳源与氮源以及无机盐与VB1的最佳配比。[结果]蛹虫草优化的摇瓶培养基配方为红薯50 g/L、可溶性淀粉10 g/L、牛肉膏10 g/L、酵母膏10 g/L、KH2PO41.5 g/L、Mg SO4·7H2O 1.0 g/L、VB10.10 g/L,p H自然,利用该配方菌丝干质量可达36.33 g/L。[结论]优化的摇瓶培养基可为后续研究和生产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李学龙  杨镇  王娜  龚娜  马晓颖  杨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157-6158,6161
[目的]优化北高丛蓝莓内生真菌的液体发酵条件.[方法]以一株分离自北高丛蓝莓的内生真菌菌丝提取物为研究对象,对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选择一种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培养基:玉米粉90 g/L,豆粕5 g/L,KH2PO41 g/L,MgSO4 0.6 g/L,维生素B1 10mg/L,以菌丝体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培养温度、培养基pH、摇床转速、接种量,以确定最适培养条件.[结果]在培养温度25℃,摇床转速160 r/min,pH值7.0,接种量5%时,菌丝体生长量达到最大.[结论]初步得到该菌的生长动力学参数,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4.
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及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求最适宜的纤维素分解菌产酶条件。[方法]通过菌种筛选与鉴定试验,研究5种碳源(麸皮、滤纸、葡萄糖、蔗糖和CMC)、5种氮源(蛋白胨、硫酸铵、草酸铵、硝酸铵、柠檬酸)、培养时间、液体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和5个培养温度(22、263、03、4和38℃)对微生物产酶的影响。[结果]从土壤、牛粪样品中共分离出17株微生物菌株,其中1株T2菌丝密集,菌落在PDA培养基上生长快,经鉴定为木霉菌。T2菌株最适宜的产酶条件是:碳源为麸皮、羧甲基纤维素等纤维素物质、氮源为蛋白胨和硝酸铵、培养时间为3~4 h、液体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为4~6、培养温度为26~34℃。[结论]T2菌株在30℃下培养时,相应的滤纸酶活力、CMC酶活力最高值分别为10.72和47.52 U/g。  相似文献   

15.
紫外诱变吸水链霉菌选育高产农用抗生素菌株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永春  曹仁林  彭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847-6848
[目的]为抗生素产生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小麦赤霉菌为指示菌,以从吸水链霉菌海南变种S101菌株分离到的S510菌株为出发菌株,经紫外诱变后分别采用琼脂块法和二级摇瓶复筛法对其进行初筛和复筛,以选育出高产菌株,分析发酵培养基pH值和培养时间对发酵液效价的影响。[结果]当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5.5~6.5时,发酵液效价较高,最适pH值为6.0。发酵液的效价在72 h后可维持在较稳定的范围内,最佳发酵时间为96 h。通过连续2次紫外诱变,菌株的产抗生素能力比初始菌株提高了30.06%。将获得菌株在斜面培养基上连续传代5次后,仍有稳定的遗传性状。[结论]采用紫外诱变法选育该链霉菌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东北矮紫杉悬浮培养细胞褐化现象,为紫衫细胞悬浮培养提供指导方法。[方法]以东北矮紫杉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培养基、N/P 比、pH、培养转速、光照及强度等因素对矮紫杉细胞悬浮培养褐化的影响。[结果]将无褐化的愈伤组织转接到pH7.0的2MB5培养基中,于22℃、1500lx光强、90r/min 转速的条件下光照培养24h,细胞褐化现象能得到明显抑制。[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紫衫细胞悬浮培养奠定了基础,对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紫杉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培忠  赵欣  张宗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760-5762
[目的]研究东北矮紫杉悬浮培养细胞褐化现象,为紫衫细胞悬浮培养提供指导方法。[方法]以东北矮紫杉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培养基、N/P比、pH、培养转速、光照及强度等因素对矮紫杉细胞悬浮培养褐化的影响。[结果]将无褐化的愈伤组织转接到pH 7.0的2mB5培养基中,于22℃、1 500 lx光强、90 r/min转速的条件下光照培养24 h,细胞褐化现象能得到明显抑制。[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紫衫细胞悬浮培养奠定了基础,对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紫杉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葛宗昌  孟宪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566-13569
[目的]制备出适合西北酸菜发酵的复合直投式发酵剂。[方法]前期筛选出3个菌株:产酸速率快的东方醋酸杆菌AC5,降解亚硝酸盐高的干酪乳杆菌L5,醇香味适中的东方伊萨酵母Y7。对这3种菌分别进行高密度培养研究,确定菌体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结果]确定增殖培养基的成分是马铃薯汁、番茄汁、葡萄糖、蛋白胨和磷酸盐。通过正交试验和培养条件优化得出,AC5的最佳培养基为马铃薯汁含量40 g/L、番茄汁含量80 g/L、葡萄糖含量20 g/L、胰蛋白胨含量10 g/L、磷酸盐含量10 g/L,在pH 5.5、30℃、150r/min下培养24 h活菌数达到3.42×108cfu/ml;L5的最佳培养基为马铃薯汁含量40 g/L、番茄汁含量60 g/L、葡萄糖含量5 g/L、胰蛋白胨含量15 g/L、磷酸盐含量10 g/L,在pH 6.5、30℃、120 r/min下培养24 h活菌数可达到1.93×109cfu/ml;Y7的最佳培养基为马铃薯汁含量60 g/L、番茄汁含量60 g/L、葡萄糖含量20 g/L、胰蛋白胨含量20 g/L、磷酸盐含量10 g/L,在pH 6.0、35℃、150 r/min下培养24h活菌数可达到2.74×108cfu/ml。[结论]该研究使单位体积的活菌数有很大提高,为制备西北酸菜直投式发酵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金针菇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金针菇菌种为材料,根据菌丝干重,对影响其生长的因素(碳源、氮源、培养基配方、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摇床转速、培养时间)进行筛选。[结果]不同碳源对金针菇菌丝生长的影响为玉米粉〉淀粉〉绵白糖〉葡萄糖.2%牛肉膏作为氮源的效果较好。23℃时金针菇茵丝生长较好。培养基初始pH值为6.5时,金针菇菌丝的生长最好。摇床转速以140r/min为宜。振荡培养7d,金针菇菌丝生长量最大。[结论]金针菇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为:3%玉米粉,8%牛肉膏,2ml/L维生素母液500倍液,0.1%KH2PO4,0.5%MgSO4;适宜摇瓶的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为6.5,在23℃,140r/min转速下,振荡培养7d。  相似文献   

20.
鸡油菌菌丝体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红早  许丽春  张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826-16827
[目的]为鸡油菌的驯化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野外采集鸡油菌,分别配制10种不同pH值和活性碳添加量的培养基对其进行培养,25℃连续培养45d,通过测定不同处理菌丝体的生物量,研究培养基pH值和活性碳添加量对鸡油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培养基过酸、过碱都会抑制鸡油菌菌丝体生长,培养基pH值为6.0时,鸡油菌菌丝体干重最大,为40.3mg/瓶,增殖倍数为26.85倍;活性碳对鸡油菌菌丝体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培养基中活性碳含量为0.03%时,鸡油菌菌丝体干重最大,为65.7mg/瓶,增殖倍数为43.77倍。[结论]鸡油菌生长的最适培养基pH值为6.0,活性碳添加量为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